范文
菜单

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反思

时间: 07-16 栏目:反思
反思一: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反思

开学初,我就得知要在第七周上一节公开课,不免诚惶诚恐:很长时间没有上过公开课了。在仔细阅读教材后,我确定公开课内容为《夏明翰英勇就义》第二课时。接下来,就是认真而又紧张的准备:仔细认真地阅读教材,钻研教学参考书,上网查阅资料,准备课件(第一次使用多媒体上课,也是一个挑战),试教,忙得不亦乐乎。

结合本册教材及本单元的特点,我把教学目标界定为:1、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2、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夏明翰当时的思想感情;4、感受夏明翰为捍卫马列主义真理而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德。把“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和“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确定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最最重要的是:我想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夏明翰是怎样一个人?他是为什么而牺牲的?我认为这一点最为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先用《国际歌》作为背景音乐,以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导入课文,创设庄严、肃穆的学习氛围,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以“夏明翰毫不含糊地说:‘我可以牺牲生命,但决不放弃我的信仰!’”引出课文,并指导学生朗读,读好“毫不含糊”,读出语气。为下面重点段的学习做好铺垫。这一点我自认为落实地比较好,学生的朗读有力量、有气势。当然,这是基于老师平时的引导与训练。以“夏明翰和敌人的五次对话,你最想读哪一处?把你最想读的句子好好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过渡到重点段的学习。先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互读互评,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后指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读一读,说一说;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夏明翰、敌人神态的词语,反复推敲,正确朗读,深刻感悟。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夏明翰说的话,读出语气。但是,在教学中,可能是由于自己言语表达得不清楚,部分学生两次找到了第三段中的语句,因而,我调整了教学顺序,先教学了“敌人把夏明翰押到刑场,夏明翰昂着头,挺着胸,一边大步向前迈,一边高唱《国际歌》。”后来又担心教学时间不够,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结束本段学习这一环节也未采用。实际上,当学生找错句子时,我应当及时纠正,因为由“五次对话”到“押赴刑场”再到“英勇就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学时,打乱原有顺序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分角色朗读是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的手段,不应该舍去。可见,我的课堂调控能力不足,既未能顾“此”,又失去了“彼”。

用“让我们看一看夏明翰在刑场上的表现吧。”过渡到第三段的学习,让学生划出描写夏明翰神态、动作的词语,读一读,演一演,感悟革命烈士视死如归的情怀对就义诗的学习,使学生的这一感悟得到进一步地升华。但是,因为学生读得不够到位,随之的感悟也难以深刻。补充夏明翰就义前写给家人的信,目的是为了使夏明翰这一人物形象更加地丰满,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夏明翰,感受他为捍卫马列主义真理而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德。最后,引导学生说话,抒发内心情感,也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

综观本节课的教学,语言训练不够,学生的言语素养未能达到期望中的提高;进而影响朗读不到位,“读得不过瘾”;学生的情感体验虽然在最后环节“拓展延伸,抒发情怀”有所体现,但过于肤浅、空洞,不够深刻。

最后,我要真诚地感谢所有任教五年级语文的老师,感谢他们给我这样一次上课的机会,感谢他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听我的课,更感谢他们在评课中指出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为了我挚爱的语文教学,我必将努力不懈。


反思二: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反思

《夏明翰英勇就义》这是一篇充满正气和正义,能够震撼人心,触动人心的课文。课文当中一些描写敌人和夏明翰神态的词语非常准确到位,十分贴切地反映了当时的情景。课文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字词以及文本中的对话,感受体会夏明翰大义凛然,坚定信仰,坚持真理和正义的精神。

我教学《夏明翰英勇就义》第二课时,在教学当中出现了一些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要重视读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主要是分析重点段,而重点段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因此,如何通过对话来反映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情感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我虽知道要从抓敌人和夏明翰的神态及语气入手,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读,没能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去感受当时的气氛。《夏明翰英勇就义》这一课,由于发生的年代离现在比较远,学生很难体会当时的场景。因此创设一个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是十分必要的。我完全可以尝试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者老师也充当其中的角色进行朗读。由于这时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学生能很快地对课文进行理解。文中的“事”好像就是自己“做”的,文中的“话”好像就是自己“说”的,扮演得越真越感到亲切,就越感到学习的轻松。朗读太少使得整节课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二、要重视课堂生成。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我错过了一些很好的课堂闪光点。比如说我在引导学生想象的时候,有学生说,敌人会给他自由,这时下面的同学有一些议论的声音。有同学说,不会的。这是一个亮点,我完全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到底会不会给他自由。这样下去或许课堂会更加精彩,学生的体会会更加深刻。而我却错过了这么好的教学机会。只管着自己的预设,有时甚至还强硬地牵扯学生的回答。

三、要重视环节过度语言的魅力。当教学到第二个大环节的时候,我的教学思路有点乱。我的提问是:你从敌人和夏明翰的神态语气中体会到了什么?之后,我由于对学生学习情感递进的顾虑。引导学生按照敌人对夏明翰的审问进行教学。这样的设计导致教学上有点乱而且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其实,我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说,做得更加开放些。在环节过度的语言上还要不断加强,语言要更加有力量,更加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给他们以一种阅读期待感。

四、要重视上课语言的抑扬顿挫。在上这一课时,我很担忧引导不好学生,课堂的基调出问题。而实际上,在我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这方面的问题,我自己的课堂语言始终太高亢了。我知道这并不是所说的激情。教师的语言是应当随着课堂情感的渗透而变化。我的语言太生硬,不是一种机智的表现。

好的语文课也许并不需要生硬的说教,也不必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只要通过设置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课本所描写的特定环境之中,指导学生读,在读中去体会、去想像、去领悟,就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我不断努力吧!


反思三: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反思

《夏明翰英勇就义》的第一课时教学,我围绕着“英勇”一词具体展开,让学生感受到夏明翰面对敌人时的英勇无畏。所以,我设计了如下四个环节:一、读课题,突出“英勇”。二、初读课文,整体体会夏明翰的英勇无畏。三、精读第一部分夏明翰拒绝向各有敌人投降,深入感受夏明翰的英勇。四、拓展阅读,开拓思维空间。

在第一个环节,我让学生读课题,重读关键词,从学生对课题的直观感知和对文章的预习中,了解文章要表现的人物特点。为接下去的学生做了铺垫。

第二个环节,我让学生大声朗读全文,找出表现夏胆翰面对敌人英勇无畏的自然段,然后集体朗读感受,使学生把“英勇”一词更形象化和具体化。

第三个环节,我通过“夏明翰”和“敌人”的对比展开教学。如前者“拒不投降”,后者“软硬兼施”;前者的“共产主义信仰”,后者的国民党的信仰。使学生从对敌人的恨,升华到对夏明翰的爱,直至对夏明翰英勇无畏的精神产生由衷的崇敬。我还通过让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词句,想像敌人如何劝降夏明翰,如何拷打夏明翰。把课文的词句具体化,变成学生心中的表象,使夏明翰的英勇形象更加深入学生心中。

第四环节,我出示了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在学生们先前的学习基础下,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体会到李清照诗中写的就是夏明翰这样的人,把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课堂中展放到广大的语文课外阅读里。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师讲得过多。如补充夏明翰的简历,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把资料汇总成一篇文章。这样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效率,又可以让学生体验如何搜集资料。又如补充的“国民党反动派的信仰”,同上述一样,应当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内进行整理反馈。整个过程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使学生更深入感受国民党反动派不顾百姓生死,鱼肉百姓的丑恶一面。

二、关注学生不够。为了使教学过程按预设顺利行进。我在很多环节教学中,都以自己为标准,有时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我甚至示意他们把手放下,这样做有损于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

三、课外拓展不够深入。《夏日绝句》是一首表现英勇无畏精神和视死如归精神的好诗,应当让学生激情诵读,深入了解,而我却一言带,学生似乎有一游未尽之感。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