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2)
时间: 07-12
栏目:反思
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所决定的,如整体-局部-整体(李卫东《新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基于上述理由,在确立了学习目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带着上述问题,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整体感知,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推敲时间,让学生自由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而带着上述问题则是让学生能找出并初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我放给了学生8分钟左右的读书时间,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体验,同时为下一步的深入理解文本打下了基础。
(四)研读课文:研读课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品味语言,进而接受主题,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三个探究平台:
1、小组探究: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重点研读描写鸽子的语句,品味语言。
3、重点研读有关和谐的语句,体会感情,理解主题。由此引导学生读、说、写,品味语言。
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对文本作了重新整合,在探究主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之美,语言之思。因为好的语言应该是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作者的思想,进而让读者通过语言文字本身接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独特感受与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与熏陶。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通过引导学生研读主题,创造氛围,让学生在文本所形成的特有语言环境中品味语言的妙处;并通过听、说、读、写各种方式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创设环境、联系实际与文中的形象对话,接受情感熏陶;发挥想象,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运用略读、跳读、对比读和上下勾连读等形式充分体验文本所带给我们的思考与美感。
二
课后想来,执教这堂课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因为对以学为主思想体会不够深刻,课堂还存在预设过多,开放不够的缺陷,如虽然注意了学生的活动和实践,注意了学生参与设计学习目标,但在学习过程中,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生成问题的作用,未能形成精彩的师生、生生互动,如质疑与辩论。因为教师对教材的整合限制,也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结果未能充分展示出来,一些教学内容也未能挖深和进行充分的探究,如“我”的情感变化,发展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以及夹叙夹议的写法和人物的心理描写等等,都只能忍痛割爱了。
三
静思这一堂课下来,加上观摩了其他选手的精彩课堂,尤其是通过听取张伟忠老师的深刻而精准的报告,此次参选颇有收获:
1、要在教学中贯彻以学为主的思想,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加强自身修养,锻炼教学基本功,转变教学思路,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
3、注重教学手段的变化、学生思维的调动,端正态度,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反思五: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
通过《明天不封阳台》这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语文课的教学首先应该紧贴课程标准,处处体现课程理念,这是一位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其次,语文课一定要具有语文味,要紧扣文本分析,适当适量拓展延伸,体现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切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第三,课堂时间要充分利用,课堂效率是关键,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知识的多少才是课堂的任务之所在。
这堂展示课中,我积极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并结合语文的特点,渗透情感体验,适时的多媒体辅助,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成功之处,也存在诸多不足。下面就两方面谈一谈:
一、关于设计思路
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预习展示,课堂深入探究和拓展延伸。
首先,我以“小调查”的形式导入,学生家里有阳台吗?阳台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封闭的阳台(开房的阳台)给家庭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好处?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发言热烈,为本节课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之后,进入预习展示部分。课前的预习任务主要是两个:字词和课文的线索把握。在这两个展示活动之间,我以“加标点”的小活动衔接,让学生结合课文给标题末尾加上一个标点。这个环节不仅能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还能由此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展示活动:在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态度的句子,理出课文的线索。这也是本堂课的一个小亮点。接着就到深入探究部分,主要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为什么要封阳台?什么动摇了作者封阳台的决定?作者不封阳台和儿子希望不封阳台的原因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考虑?”最后是拓展延伸阶段,从爱护一只鸽子迁移到“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生命”,中学生能做些什么?并以《我是一只小小鸟》的flash结束课堂,让学生从动画中深思。
二、课堂教学实践的成功与不足
总体而言,这堂课能够连贯地按照自己的教学预设进行,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但是,本节课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学语言重复罗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求干练、清晰流畅。可自己在上课时,经常会重复学生的回答,生怕其他学生听不到,这样显得自己语言有些罗嗦。其次,没有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让学生回答的时候,我总是害怕学生答不出来,不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抢学生的话,自己将答案说出来。这是教师致命的伤,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起引导作用,而不能直接灌输。第三,文本挖掘不够深刻。文本中的某些重点语段没有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比如对鸽子眼神描写的语段,应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鸽子的内心,因此使得课堂似乎缺少了一些语文味。第四,flash动画播放时间过长。视听动画确实能够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但是要注意长度,不能失了教学的主体地位,不然便会影响课堂效率。
以上便是我对于这次风采展示课的反思,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时刻准备着,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用愉快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应对每一次教学工作!
因此,整体感知,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推敲时间,让学生自由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而带着上述问题则是让学生能找出并初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我放给了学生8分钟左右的读书时间,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体验,同时为下一步的深入理解文本打下了基础。
(四)研读课文:研读课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品味语言,进而接受主题,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三个探究平台:
1、小组探究: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重点研读描写鸽子的语句,品味语言。
3、重点研读有关和谐的语句,体会感情,理解主题。由此引导学生读、说、写,品味语言。
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对文本作了重新整合,在探究主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之美,语言之思。因为好的语言应该是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作者的思想,进而让读者通过语言文字本身接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独特感受与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与熏陶。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通过引导学生研读主题,创造氛围,让学生在文本所形成的特有语言环境中品味语言的妙处;并通过听、说、读、写各种方式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创设环境、联系实际与文中的形象对话,接受情感熏陶;发挥想象,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运用略读、跳读、对比读和上下勾连读等形式充分体验文本所带给我们的思考与美感。
二
课后想来,执教这堂课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因为对以学为主思想体会不够深刻,课堂还存在预设过多,开放不够的缺陷,如虽然注意了学生的活动和实践,注意了学生参与设计学习目标,但在学习过程中,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生成问题的作用,未能形成精彩的师生、生生互动,如质疑与辩论。因为教师对教材的整合限制,也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结果未能充分展示出来,一些教学内容也未能挖深和进行充分的探究,如“我”的情感变化,发展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以及夹叙夹议的写法和人物的心理描写等等,都只能忍痛割爱了。
三
静思这一堂课下来,加上观摩了其他选手的精彩课堂,尤其是通过听取张伟忠老师的深刻而精准的报告,此次参选颇有收获:
1、要在教学中贯彻以学为主的思想,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2、加强自身修养,锻炼教学基本功,转变教学思路,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
3、注重教学手段的变化、学生思维的调动,端正态度,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反思五: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
通过《明天不封阳台》这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语文课的教学首先应该紧贴课程标准,处处体现课程理念,这是一位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其次,语文课一定要具有语文味,要紧扣文本分析,适当适量拓展延伸,体现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切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第三,课堂时间要充分利用,课堂效率是关键,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知识的多少才是课堂的任务之所在。
这堂展示课中,我积极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并结合语文的特点,渗透情感体验,适时的多媒体辅助,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成功之处,也存在诸多不足。下面就两方面谈一谈:
一、关于设计思路
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预习展示,课堂深入探究和拓展延伸。
首先,我以“小调查”的形式导入,学生家里有阳台吗?阳台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封闭的阳台(开房的阳台)给家庭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好处?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发言热烈,为本节课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之后,进入预习展示部分。课前的预习任务主要是两个:字词和课文的线索把握。在这两个展示活动之间,我以“加标点”的小活动衔接,让学生结合课文给标题末尾加上一个标点。这个环节不仅能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还能由此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展示活动:在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态度的句子,理出课文的线索。这也是本堂课的一个小亮点。接着就到深入探究部分,主要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为什么要封阳台?什么动摇了作者封阳台的决定?作者不封阳台和儿子希望不封阳台的原因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考虑?”最后是拓展延伸阶段,从爱护一只鸽子迁移到“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生命”,中学生能做些什么?并以《我是一只小小鸟》的flash结束课堂,让学生从动画中深思。
二、课堂教学实践的成功与不足
总体而言,这堂课能够连贯地按照自己的教学预设进行,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但是,本节课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学语言重复罗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求干练、清晰流畅。可自己在上课时,经常会重复学生的回答,生怕其他学生听不到,这样显得自己语言有些罗嗦。其次,没有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让学生回答的时候,我总是害怕学生答不出来,不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抢学生的话,自己将答案说出来。这是教师致命的伤,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起引导作用,而不能直接灌输。第三,文本挖掘不够深刻。文本中的某些重点语段没有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比如对鸽子眼神描写的语段,应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鸽子的内心,因此使得课堂似乎缺少了一些语文味。第四,flash动画播放时间过长。视听动画确实能够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但是要注意长度,不能失了教学的主体地位,不然便会影响课堂效率。
以上便是我对于这次风采展示课的反思,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时刻准备着,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用愉快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应对每一次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