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时间: 07-11
栏目:反思
反思一: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是通过几段科学家进行DNA研究的历史材料来逐渐反映与展现DNA的结构的,我们教学过程中也是通过几个模型的建构逐渐将 它的一级结构到高级结构层次分明的建构出来。这样教学的好处是内容严谨,有条不紊,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层次、有章法。可是我总感觉这个套路美中不足的是学 生在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是显得有些被动,探究与自主学习的精神不能很好的体现。于是基于这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思考若是采用以下方法效果是否会 有所改进,也算一次尝试创新吧。
由于学生在必修一已经学过核酸的有关知识,因此本节课上课伊始只需拿出5~10分钟时间将核苷酸的组成复习一下,鼓励学生回顾核苷酸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名称是什么,种类,连接特点等,最后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整画出其结构示意图。
接 下来,教师可以直接出示一个醒目的DNA结构物理模型,将它摆放在讲桌上,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用语言描述DNA分子结构特点,教师可以通 过几个问题稍做引导,比如设计问题:DNA有几条链组成?在这两条链中谁排列在外做骨架?而谁排列在内?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互相补充,自己完全可以解决上 述问题。学生完成初步的观察后教师再用课件打出一张清晰的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刚才已经发现两条链的碱基都排列在内侧,现在再观察 两条链的碱基之间有个什么规律?是否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怎样对应?学生带着悬疑会很迫切的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感性的观察加上理性的总结,自 己第一时间就掌握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DNA的这两条链方向怎样,是否平行。然后要求他们将刚才做出的一系列判断理好头绪、整理说出,同时将书上的总结画下来,看与自己的总结是否有出入,而前面科学家研究的那一大段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丰富学生科学视野的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
这样设计我觉得极大程度发挥了学生自主性,也有效地提到了课堂效率,满足了教学直观性原则,使原来一节以传授为主的课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发现学习,学生有成就感,寓教于乐。
反思二: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首先以资料形式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之后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最后制作模型以加深对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备课时考虑到如果按照教材顺序组织教学,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等等。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所以后来改变了一下思路,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更改,具体如下:
以数字故事导入,故事内容是真实发生的一个案例(北京大学和世纪盛典公司关于修改DNA雕塑的费用问题),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案例不仅可以检验预习成效,也水到渠成地进入本节“DNA分子结构”的教学。
教学以“基本单位—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逐步深入。利用剪好的硬纸板和DNA相关组件进行模型的构建。模型在本节课中不但是教具,也是提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以DNA模型为依托,以问题串衔接,环环相扣,学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主动参与,在课堂中既动手又动脑,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及对模型的评价,共同讨论、及时纠正。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及时加以强调,如叫学生默写或做相关的巩固练习。通过亲自构建模型来体会科学家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体会其中的不易,达到相关情感教育的目标。最后进行课时小结:1、DNA的数字记忆法:“五四三二一”分别代表什么?2、构建本节的知识网络。布置相关的课后探究任务和练习题。
但第一课时并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仅进行到DNA模型的构建和相关结构特性的分析总结,不过从学生参与课堂和相关练习的完成情况来看,基本完成相关教学目标。沃森和克里克的相关故事和情感体验只能留待下节完成。
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1、课本的科学史“DNA的构建故事”,也是在本节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借助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可以通过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了解DNA结构的发现过程进而体会两位科学家之所以能成功,首先对问题的兴趣是科学探索的开端;同时多学科知识的背景是科学发现的前提;科学的思维方法、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是科学发现的关键。这样不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得到很好的情感体验。
2、要善于及时热情地表扬学生,使他们在积极参与课堂的时候有被重视和受肯定的感觉,这样才能增强大家参与课堂的欲望。
反思三: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体会:
1、如何处理好主题和主线条的关系
题是DNA结构,主线条是研究的科学史,主题要明确、主线条要清晰
2、如何处理好科学史和教学内容的关系
科学史讲不好就会是变成了讲历史,冲谈了主题,偏离了主线,要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学习和激励、启发学生,但根据本节课主体需要也可以适当的加工历史事件,比如本节课几个关键事件出场的顺序并不是完全和历史时间一致,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数据整理能力、科学思想方法等教学目标,我刻意将每一个环节逐次引出,设置悬念,引导学生逐步地去了解DNA的结构的建立。
3、教具的使用问题
教具要适合自己教学风格、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是为了用来表演,我有心将教具进行了改造重组,要比原来的好用(好用于我的课堂设计)。
4、有用资料的选择利用问题
精选、不多不滥为上,比如我的第一稿用了很多的资料,效果并不好,听大家的意见,狠心舍弃,结果更好
5、多媒体的应用
要学会借鉴,但也要经过自己的精心加工方可用,而不是照搬,比如本课所用到的动画,就解决了教材中很重要的问题。
6、细节设计
例如关于DNA的多样性,我想到用同学手里已经做好的模型来比较,顺理成章的得出结论,就是碱基序列不同,在计算出可能的排列方式,也就解决了一个大的问题:DNA为什么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是遗传物质当然就是储存的遗传信息了
7、考虑和解决一个问题:虽然是公开课,能不能在平时也能这样上,虽然不是自己的学生,但如果他们有一定的基础,能不能做到引导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导和教的区别”!
不足:
方向问题突破的不够好
旋转角度改成旋转一定的角度即可,不用很准取得数据。这节课不好上,上不好会很枯燥乏味,用演绎的方法,看模型然后分析,学生印象不深刻,怎么办呢?能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是我需要思考的,也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瓶颈。
反思四: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在人教版教材中本节内容的编排顺序是:首先以资料形式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之后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最后制作模型以加深对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开始按照教材顺序组织教学,却发现通过阅读资料,学生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碱基互补配对时为什么必须A-T,G-C配对”?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新课标理念认为:“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与同行切磋等,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更改,具体如下:
教学过程:开始以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入,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是通过几段科学家进行DNA研究的历史材料来逐渐反映与展现DNA的结构的,我们教学过程中也是通过几个模型的建构逐渐将 它的一级结构到高级结构层次分明的建构出来。这样教学的好处是内容严谨,有条不紊,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层次、有章法。可是我总感觉这个套路美中不足的是学 生在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是显得有些被动,探究与自主学习的精神不能很好的体现。于是基于这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思考若是采用以下方法效果是否会 有所改进,也算一次尝试创新吧。
由于学生在必修一已经学过核酸的有关知识,因此本节课上课伊始只需拿出5~10分钟时间将核苷酸的组成复习一下,鼓励学生回顾核苷酸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名称是什么,种类,连接特点等,最后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整画出其结构示意图。
接 下来,教师可以直接出示一个醒目的DNA结构物理模型,将它摆放在讲桌上,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用语言描述DNA分子结构特点,教师可以通 过几个问题稍做引导,比如设计问题:DNA有几条链组成?在这两条链中谁排列在外做骨架?而谁排列在内?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互相补充,自己完全可以解决上 述问题。学生完成初步的观察后教师再用课件打出一张清晰的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刚才已经发现两条链的碱基都排列在内侧,现在再观察 两条链的碱基之间有个什么规律?是否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怎样对应?学生带着悬疑会很迫切的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感性的观察加上理性的总结,自 己第一时间就掌握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DNA的这两条链方向怎样,是否平行。然后要求他们将刚才做出的一系列判断理好头绪、整理说出,同时将书上的总结画下来,看与自己的总结是否有出入,而前面科学家研究的那一大段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丰富学生科学视野的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
这样设计我觉得极大程度发挥了学生自主性,也有效地提到了课堂效率,满足了教学直观性原则,使原来一节以传授为主的课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发现学习,学生有成就感,寓教于乐。
反思二: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首先以资料形式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之后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最后制作模型以加深对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备课时考虑到如果按照教材顺序组织教学,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等等。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所以后来改变了一下思路,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更改,具体如下:
以数字故事导入,故事内容是真实发生的一个案例(北京大学和世纪盛典公司关于修改DNA雕塑的费用问题),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案例不仅可以检验预习成效,也水到渠成地进入本节“DNA分子结构”的教学。
教学以“基本单位—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逐步深入。利用剪好的硬纸板和DNA相关组件进行模型的构建。模型在本节课中不但是教具,也是提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以DNA模型为依托,以问题串衔接,环环相扣,学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主动参与,在课堂中既动手又动脑,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及对模型的评价,共同讨论、及时纠正。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及时加以强调,如叫学生默写或做相关的巩固练习。通过亲自构建模型来体会科学家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体会其中的不易,达到相关情感教育的目标。最后进行课时小结:1、DNA的数字记忆法:“五四三二一”分别代表什么?2、构建本节的知识网络。布置相关的课后探究任务和练习题。
但第一课时并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仅进行到DNA模型的构建和相关结构特性的分析总结,不过从学生参与课堂和相关练习的完成情况来看,基本完成相关教学目标。沃森和克里克的相关故事和情感体验只能留待下节完成。
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1、课本的科学史“DNA的构建故事”,也是在本节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借助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可以通过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了解DNA结构的发现过程进而体会两位科学家之所以能成功,首先对问题的兴趣是科学探索的开端;同时多学科知识的背景是科学发现的前提;科学的思维方法、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是科学发现的关键。这样不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得到很好的情感体验。
2、要善于及时热情地表扬学生,使他们在积极参与课堂的时候有被重视和受肯定的感觉,这样才能增强大家参与课堂的欲望。
反思三: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体会:
1、如何处理好主题和主线条的关系
题是DNA结构,主线条是研究的科学史,主题要明确、主线条要清晰
2、如何处理好科学史和教学内容的关系
科学史讲不好就会是变成了讲历史,冲谈了主题,偏离了主线,要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学习和激励、启发学生,但根据本节课主体需要也可以适当的加工历史事件,比如本节课几个关键事件出场的顺序并不是完全和历史时间一致,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数据整理能力、科学思想方法等教学目标,我刻意将每一个环节逐次引出,设置悬念,引导学生逐步地去了解DNA的结构的建立。
3、教具的使用问题
教具要适合自己教学风格、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是为了用来表演,我有心将教具进行了改造重组,要比原来的好用(好用于我的课堂设计)。
4、有用资料的选择利用问题
精选、不多不滥为上,比如我的第一稿用了很多的资料,效果并不好,听大家的意见,狠心舍弃,结果更好
5、多媒体的应用
要学会借鉴,但也要经过自己的精心加工方可用,而不是照搬,比如本课所用到的动画,就解决了教材中很重要的问题。
6、细节设计
例如关于DNA的多样性,我想到用同学手里已经做好的模型来比较,顺理成章的得出结论,就是碱基序列不同,在计算出可能的排列方式,也就解决了一个大的问题:DNA为什么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是遗传物质当然就是储存的遗传信息了
7、考虑和解决一个问题:虽然是公开课,能不能在平时也能这样上,虽然不是自己的学生,但如果他们有一定的基础,能不能做到引导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导和教的区别”!
不足:
方向问题突破的不够好
旋转角度改成旋转一定的角度即可,不用很准取得数据。这节课不好上,上不好会很枯燥乏味,用演绎的方法,看模型然后分析,学生印象不深刻,怎么办呢?能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是我需要思考的,也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瓶颈。
反思四:DNA分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在人教版教材中本节内容的编排顺序是:首先以资料形式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之后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最后制作模型以加深对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开始按照教材顺序组织教学,却发现通过阅读资料,学生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碱基互补配对时为什么必须A-T,G-C配对”?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新课标理念认为:“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与同行切磋等,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更改,具体如下:
教学过程:开始以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