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剥豆教学反思(2)

时间: 06-07 栏目:反思
让孩子们从字里行间中去感受那种别样的母爱。让学生 明白“行由心动”,懂得心理描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对于剥豆前、剥豆后这两部分我主要是抓住母亲和儿子的动作描写,让孩子们进行比较,体会母亲与儿子不 同的性格特点。

3.给孩子课堂练笔的时间。

课堂上,我留给孩子们五分钟左右的练笔时间,让他们写写母亲的心声:“孩子, 我想对你说:生活中有 ,也一定有 。当你面对 时,不要,而应当,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学生写好后,请了三四位孩子汇报。有孩子说:“生活中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当你面对磨难时,不要胆怯、退缩,而 应当迎难而上。”还有孩子联想到了《水手》中的歌词:“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见时机已经成熟,我再让他们思考,这 场比赛谁赢了?有孩子说母亲赢了,也有孩子说儿子赢了。当我追问:你觉得儿子赢得了什么?罗心云同学说得很好:“儿子赢得了自信,赢得了坦然。他能坦然面 对失败。”多么精彩呀。因此,课堂总结时,我说:“老师觉得母亲和儿子都赢了,这场比赛双赢。”最后,推荐孩子们阅读毕淑敏写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等 文章。

但自己觉得还有几点做得不够,有待改进:

1.要教给孩子语文学习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渔。”孩子们按照“剥豆前、剥豆中、剥豆后”的顺序分好段后,我让他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能给孩子一些提示,用要素概括法讲讲事情的主要人物、起 因、经过、结果,孩子们在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也不会困难了。而且再让个别同学交流后,一定要让孩子连起来说一说。其实在五(2)班试教时,我就已经发现 这个问题了,当时我 ......
展开全文
为你推荐
201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