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2)
时间: 06-05
栏目:反思
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是条形统计图的最大特点是:它可以清晰地呈现不同类别中统计 量的数量,不同的类别之间没有次序关系,即使改变不同类别在条形统计图中的次序,也不改变其本质。条形统计图适用于不同类别中统计量大小的比较。而折线统 计图不但可以清晰呈现数量的多少,还清晰地表现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它关键在于描述时间或次序关系及统计量数量的变化情况,并用来预测。它的横轴通常是依 时间或次序的先后排列的,若改变其顺序则往往会失去原来的意义。折线统计图适用于表示随着时间或次序逐渐变化的统计量。
1、从生活中引出 折线统计图。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 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我觉得如果选择学生熟知的身边的例子,他们会更乐于接受。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折线统计图很多,可以说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因 此,课前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收集一些折线统计图是很有必要的,学习制作折线统计图,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虽然有些学生可能有一些这方面的知 识,但是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并且学生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课前应该布置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收集、了解一些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这样,学生通 过课前的实践活动,就会使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学成为“有源之活水”,由枯燥变生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比教师在课堂 传授的知识感受要深得多,而且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折线统计图的欲望。
2、在探索中绘制折线统计图。班中很多家长在茶余饭后有意无意中谈 论到股市的涨跌,孩子耳濡目染,对股市行情也非常熟悉,这为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以及制作都有好处,为学生进一步探索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奠定知识基础。再让学生 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完成折线统计图。接着,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得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 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制作的折线统计图纵轴数据分配不合理,折线只占了整个图的一小部分,缺乏美观性;也有的学生横轴上的项目名称没 有等距离等。
3、在实践中体会折线统计图。“数学实用化,让学生学习应用的数学”也是数学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本节课课后实践作业的布置, 能鼓励学生走入生活,把所学的知识向生活延伸,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感悟到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明白生活中有数学问题,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课前,我还抛出一个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将数学知识与 生活经验融为一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了折线统计图,你们知道它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作用吗?”生1:“医生用折线统计图反映病人的体温变化情 况”。生2:“我们可以用折线统计图反映自己的身高随着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生3:“要反映某个同学的学习成绩是进步还是退步,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 我想要充分发挥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于是将全班的平均成绩作为原始数据画出一条折线,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画出自己成绩的折线,还可以设计各种类型的折线统计图 ------这些统计图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的针对性,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超越自我。
4、注重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学生认识事物是由 表及里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也应是由浅入深。在学生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后,教学观察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分了二个层次让学生思考。第一,让学生观察统计 图,能得到哪些直接信息。学生能看出图上所显示的数据及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这是表面的信息。第二,让学生思考根据这些数据组织起来的有联系的信息。如: 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月到几月?降得最快呢?这些问题是需要学生根据数据分析、思考才能得出的。教学时,我着力让学生能明白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 别,分清这一点很重要;另外,让学生切实理解、把握折线统计图所特有的特征这一点也是举足轻重,起决定作用的。
反思五: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统计问题是最常见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是新课改的目标。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理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数学与学 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教育是我这节课主要研究的内容。针对以上目标我反思如下: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 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因此,我不管 在课前的谈话引入还是新授时的引导学生走进观测气温这个生活情境中,以及巩固运用时所选择的三个题目,都是有目的而选取的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题,从而培养学 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线统计图,会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去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让学生在现实、有趣、富 挑战性的情境中学习折线统计图,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折线统 计图的理解和掌握。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并服务与生活”的课标理念。
如:某商场7月—12月毛衣和衬衣销售情况统计图,要求学生根据生 活经验及折线统计图上升或下降趋势判断哪一件是毛衣销售统计图,哪一张是衬衣销售统计图。在描述两种衣服销售量的变化时,重点要对最高点、最低点以及折线 变化过程中倾斜度大的部分、最平缓的部分进行认识,并结合天气变化分析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销售经理,在进货方面按不 同的时间考虑衬衣和毛衣哪种多进一些,哪种少进些;作为消费者,又可以考虑什么时间段去购买某种衣服会有比较大的选择,在什么时间段去购买某种衣服可能会 比较便宜等。这样的处理是很成功的,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又把数学还给了生活,从而使整节课显得充实又灵活。
2. 注重共性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学生整体的发挥,而对于每个学生独特的思考和做法,我又不急于给予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判断、比较的思维空间。如 在案例中,我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操作(绘制折线统计图),去探索,去讲解,最后,在各方面的反馈中,让其他学生在 感悟、选择、反思、纠正中学到了知识,这样的课堂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共性的发展,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搭建了舞台。
3、注重知识和学生素养的融合
“一 道数学题,除了数学知识以外,承载着更多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这句话是我国有名的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所说的。在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好每一道题目, 使学生的思维、思想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中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例如:当学生在折线统计图中获知我国家庭拥有计算机台数越来越多时,我紧紧抓住这个契 机,让学生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学生在读“心跳情况统计图”前,我又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体会“生命 在于运动”这句话的含义;当学生从“奥运金牌图”上读出我国奥运健儿努力拼搏喜获佳绩时,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说是整节课的最高峰,学生都充分显示出了爱国注 意精神;当学生从“1999年到2003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统计图”中获知我国生活污水还是比较严重时,学生们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去积极地想办法,提出 各种环保建议。通过这一类活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了大大的提升,学生热爱运动、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等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也渗透进去了。
通过反思,我认为这节课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在教授折叠时,学生说到锯齿,我很高兴,就引出下文,没有追问一句,锯齿表示什么意思,相当于我们语文上的什么符号。这点没有抓住,还有折叠部分锯齿状应该比其他小格略长些。
2、在引导学生画图时教学不细致,教师缺乏示范性,应该分步出现,先呈现点再呈现数据和线。
3、课堂调控不好,前松后紧。
总之,教师不惜花时间,给学生充裕的思考、交流的时间是为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从生活中引出 折线统计图。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 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我觉得如果选择学生熟知的身边的例子,他们会更乐于接受。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折线统计图很多,可以说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因 此,课前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收集一些折线统计图是很有必要的,学习制作折线统计图,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虽然有些学生可能有一些这方面的知 识,但是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并且学生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课前应该布置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收集、了解一些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这样,学生通 过课前的实践活动,就会使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学成为“有源之活水”,由枯燥变生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比教师在课堂 传授的知识感受要深得多,而且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折线统计图的欲望。
2、在探索中绘制折线统计图。班中很多家长在茶余饭后有意无意中谈 论到股市的涨跌,孩子耳濡目染,对股市行情也非常熟悉,这为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以及制作都有好处,为学生进一步探索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奠定知识基础。再让学生 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完成折线统计图。接着,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得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 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制作的折线统计图纵轴数据分配不合理,折线只占了整个图的一小部分,缺乏美观性;也有的学生横轴上的项目名称没 有等距离等。
3、在实践中体会折线统计图。“数学实用化,让学生学习应用的数学”也是数学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本节课课后实践作业的布置, 能鼓励学生走入生活,把所学的知识向生活延伸,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感悟到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明白生活中有数学问题,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课前,我还抛出一个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将数学知识与 生活经验融为一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了折线统计图,你们知道它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作用吗?”生1:“医生用折线统计图反映病人的体温变化情 况”。生2:“我们可以用折线统计图反映自己的身高随着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生3:“要反映某个同学的学习成绩是进步还是退步,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 我想要充分发挥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于是将全班的平均成绩作为原始数据画出一条折线,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画出自己成绩的折线,还可以设计各种类型的折线统计图 ------这些统计图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的针对性,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超越自我。
4、注重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学生认识事物是由 表及里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也应是由浅入深。在学生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后,教学观察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分了二个层次让学生思考。第一,让学生观察统计 图,能得到哪些直接信息。学生能看出图上所显示的数据及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这是表面的信息。第二,让学生思考根据这些数据组织起来的有联系的信息。如: 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月到几月?降得最快呢?这些问题是需要学生根据数据分析、思考才能得出的。教学时,我着力让学生能明白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 别,分清这一点很重要;另外,让学生切实理解、把握折线统计图所特有的特征这一点也是举足轻重,起决定作用的。
反思五: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统计问题是最常见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是新课改的目标。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理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数学与学 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教育是我这节课主要研究的内容。针对以上目标我反思如下: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 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因此,我不管 在课前的谈话引入还是新授时的引导学生走进观测气温这个生活情境中,以及巩固运用时所选择的三个题目,都是有目的而选取的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题,从而培养学 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线统计图,会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去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让学生在现实、有趣、富 挑战性的情境中学习折线统计图,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折线统 计图的理解和掌握。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并服务与生活”的课标理念。
如:某商场7月—12月毛衣和衬衣销售情况统计图,要求学生根据生 活经验及折线统计图上升或下降趋势判断哪一件是毛衣销售统计图,哪一张是衬衣销售统计图。在描述两种衣服销售量的变化时,重点要对最高点、最低点以及折线 变化过程中倾斜度大的部分、最平缓的部分进行认识,并结合天气变化分析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销售经理,在进货方面按不 同的时间考虑衬衣和毛衣哪种多进一些,哪种少进些;作为消费者,又可以考虑什么时间段去购买某种衣服会有比较大的选择,在什么时间段去购买某种衣服可能会 比较便宜等。这样的处理是很成功的,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又把数学还给了生活,从而使整节课显得充实又灵活。
2. 注重共性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学生整体的发挥,而对于每个学生独特的思考和做法,我又不急于给予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判断、比较的思维空间。如 在案例中,我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操作(绘制折线统计图),去探索,去讲解,最后,在各方面的反馈中,让其他学生在 感悟、选择、反思、纠正中学到了知识,这样的课堂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共性的发展,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搭建了舞台。
3、注重知识和学生素养的融合
“一 道数学题,除了数学知识以外,承载着更多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这句话是我国有名的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所说的。在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好每一道题目, 使学生的思维、思想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中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例如:当学生在折线统计图中获知我国家庭拥有计算机台数越来越多时,我紧紧抓住这个契 机,让学生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学生在读“心跳情况统计图”前,我又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体会“生命 在于运动”这句话的含义;当学生从“奥运金牌图”上读出我国奥运健儿努力拼搏喜获佳绩时,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说是整节课的最高峰,学生都充分显示出了爱国注 意精神;当学生从“1999年到2003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统计图”中获知我国生活污水还是比较严重时,学生们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去积极地想办法,提出 各种环保建议。通过这一类活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了大大的提升,学生热爱运动、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等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也渗透进去了。
通过反思,我认为这节课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在教授折叠时,学生说到锯齿,我很高兴,就引出下文,没有追问一句,锯齿表示什么意思,相当于我们语文上的什么符号。这点没有抓住,还有折叠部分锯齿状应该比其他小格略长些。
2、在引导学生画图时教学不细致,教师缺乏示范性,应该分步出现,先呈现点再呈现数据和线。
3、课堂调控不好,前松后紧。
总之,教师不惜花时间,给学生充裕的思考、交流的时间是为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