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小动物过冬教学反思(2)

时间: 06-05 栏目:反思
看来在教学这条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课堂训练意识不强。  

语文课程标准上很明确的说,语文是工具性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听、说、读、写等等,但是最最基本的就是本堂课你的教学目标达到了没有,学生会不会做题了,既考什么就教什么。课后,老师们给我提了一个意见,说我可以出一些连线题,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三种小动物分别是怎么过冬的,我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如果我的一堂课下来,不能保证绝大部分同学掌握这个最关键也是最基本的问题,那么我的课堂无疑是无效的。更多的课外拓展的练习都是花架子,毫无意义。

五、语文课基本特征不明显,缺失语文味  

语文课和其他课最鲜明的区别就是课堂充满了读书声,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有读才有悟,教师要舍得让学生读书。道理我是懂的,但是一到实践上,还没来得及让学生感悟我就迫不及待的给学生答案了。教学太急躁,不等学生回答玩我就打断学生这也是我的问题之一。这堂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抓住关键的两对词语“常常”“快乐”来感悟好朋友在一起的开心快乐,从而指导学生要通过重读这两个关键词来凸显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但一上课,太紧张,却把这个环节漏了,措施了一次指导学生朗读的良机,让我后悔莫及。课后,我想其实我可以这样补救我的课堂,在我讲最后一段让学生们找哪些词语可以体现朋友关系好,相互关心,完了之后就可以再让学生再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还有哪些词语也说明他们是好朋友,这样不仅首尾呼应,又突出了好朋友的切入点,还可以补救我的遗漏,这大概就是教学机智吧,只是当时没有意识到。看来,教学是灵活的,老师要随机应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总之,这次公开课让我真的算是开了眼界,更长了见识。虽然它已经暂时告了一个段落,但是作为年轻老师的我来说应该算刚刚启程,未来的教学之路任重道远,但我相信就像李校长所说的那样,好学加会学就等于多学,只要我肯学,只要我不放弃学,我相信我也能够很好的掌控课堂,驾驭学生。


反思五:小动物过冬教学反思

《小动物过冬》是一篇童话,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在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而且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在学习本课时,我注重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进行,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本课内容简单易懂,我力求让学生质疑,之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读懂文本,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准确,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也能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自己质疑,“冬天到了,人们怎么过冬?那可爱的小动物又如何过冬呢?”从儿童有兴趣的话题导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非常积极地投入课堂,非常生动地开动脑筋。当讲到“迁徙”和“冬眠”的时候,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去验证知识,去了解更多的小动物过冬的知识,反馈知识。这样使他们学得快乐,学得灵活。

其次,教学中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学好语文的基本规律是“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应以教材为中心开展“辐射式”语文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言、用语言,使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与课外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练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开始,首先让学生认识三种可爱的小动物,让学生与他们打招呼,这无形中锻炼了口语,练习了表达;在让学习练习用“商量”、“暖和”造句时,扩展了对词的使用;在做“钻”的动作时,让孩子们体验了字的意思,引出了“刻苦钻研”这一成语,以上环节的设计,活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让他们感到学习成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将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学生个性化的愿望、想象巧妙结合。这样在课内呈现出语文课内外有机整合的大语文环境。

总之,语文课应是一个多元艺术元素的综合体,在课堂的拓展训练中,教师恰当的语言和灵活的教法是“拓展”的阳光雨露,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学生创新思维的种子才会发芽、生长,才会绽放出绚丽的创新之花。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