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
时间: 06-27
栏目:反思
反思一: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
《物体的形状》是一年级上第4单元识别图形的教学内容,这一课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为立体图形的认识,第二课时是平面图形的认识。设计平面图形这一课时时,我力求让学生通过整节课的学习知道物体的表面,通过动手画一画积木块的表面认识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这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从物体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并且理解曲面不能被画下的原因。
整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把积木块的表面画下来,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立体图形转变成了新认识的平面图形,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的帮助学生从物体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在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在画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了,正方形既可以从正方体上画下来也可以从长方体上画下来,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画一画球的表面时,有个别学生发现画不下来,这时我又引导他们发现了圆柱体的曲面也画不下来,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理解了立体图形的曲面是画不下来的,再次证明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但在教学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教师在示范怎么把立体图形表面画下来时,应注意作图的细节,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起来的图形,要让学生有几何思想的渗透。
这节课的另一设计在于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上,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很多时候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也不会“说一说”,所以在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逐渐培养和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比如回答问题是要回答完整,“我是从(什么形状)积木块的(那个)面下了这个图形”、“(什么物体)的表面是( )图形”,我还经常使用到因为......所以.......等语言。学生通过这些训练,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
本课练习的设计也有意识的划分了层次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先找图形再想一想是从什么立体图形上画下来的,但是在拓展题的部分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不仅仅要激发学生兴趣,更可以提高练习难度,达到拓展的目的。
虽然整节课在环节上清晰,在实践中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练习的层次上也有所设计,但是作为数学几何内容的学习,还更应该考虑到数学教学的严谨性,这一点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加强。
反思二: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
本课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对身边一些常见的弹性物体进行观察、研究,然后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找出这些物体的相同性质——都有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些物体,通过实验,知道这些物体在恢复原来形状的时候要产生一种力——弹力,接着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对弹性、弹力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材还安排有关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上完本课后我的反思有以下三点:
1、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教学要使教学贴近生活,散发生活气息。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以学生喜爱的玩具----气球引入教学,然后对身边其他弹性物体展开研究,把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解放学生的手、脑,让探究成为本课主要的学习方式。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在指导学生认识弹性时,我不是让学生读、背教材上有关的定义,而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验,认真观察、记录实验中的现象,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加以分析、整理,从而体会、理解物体的弹性、弹力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
3、注重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平时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学习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时,我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通过“对问题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采集数据——验证预测、得出结论”这样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思三: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成功的,也是值得我今后要保持的,《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从认一认生活中的物体的形状出发,到最后的联系生活,让学生在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即,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特别是搬运桶装水这一环节特别好。学生们都忍不住要来试一试,有些小朋友都忍不住站起来了。可见学生对此的兴趣是特别浓厚的,相信他们对圆柱体朝一个方向滚动会记得特别牢固。②让学生在玩中学,杜威的“做中学”理论研究表明,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记得最为牢固,因此让他们滚一滚,摸一摸,搬一搬、搭一搭等活动中,记住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名称以及他们的特征。
二)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反馈。
在课堂上,我关注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及其反馈,课堂上一旦发现学生有错,及时让他们自己纠正,不由老师代替,在一次次的改正中,避免类似的错误。如在“你说我找”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物体举起来,查看是否正确,一有错误,我先问问他们让他们拿的是什么?应该拿什么?你拿的是什么?然后让他自己再去拿一拿。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
班级中不仅有成绩好的小朋友,也有一部分是成绩怎么理想的。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帮助,我把一些好玩的,简单的题目给他们来做,在一次次回答、重视中,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如在“摸一摸”环节,我特意找来几个成绩不是很好的小朋友让他们来摸一摸,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虽然有错,但还是给他们机会再次去摸一摸,直到摸对为止,让他们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板书完整。
从介绍物体的形状开始,将实物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还把各种形状的图贴在黑板上,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另外所有的学生自我发现的知识将他们写在了黑板上,让他们直观的看到。
五)学生的表现。
由于本节课需要学生操作的活动非常多,我课前一直在担心,一旦放开让他们去操作,最后能不能收回来。学生的表现令我非常惊讶,竟连最为调皮的几个小朋友表现的都非常好,让他们停,马上就停下来,并且身坐正了。还有一些小朋友,在我示意停地时候,虽然球掉地上了,也没有去捡,可见,他们对纪律有着充分的认识。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如此,我也给他们更多的活动的机会。
当然,本课的教学还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该进的:
1、对教学流程还不够熟悉。在上课的几个小时前,我还在思考,教学流程应该是怎么样的,下一个环节会是什么。可惜,上课的时候还是记不住整个流程。有好几处都忘记了。如介绍完桌上各种物体的形状后忘记应该如何小结等。
2、时间的把握。整节课上的过快,特别是对各个物体的形状的介绍这一部分,才用了4分钟左右,与试教时用的时间还是相差比较大的。另外,没有充分意识到游戏时间是可以拉长或缩短的,以至于最后的一个环节“搭一搭”,学生所用的时间特别多。
3、没有充分进行预设。
①方嘉慧认为,圆柱体不是朝一个方向滚动的。我的做法是让她到讲台前去演示,我单独跟她讲为什么她的想法是错误的。现在想来,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想让她演示,然后让学生判断,圆柱体究竟是如何滚动的。让学生也有一个动脑的过程。最后也应该表扬方嘉慧,能够提出不一样的想法。
②碰到金艳星弄坏了学具这一类事儿。我应该自己多准备一份,和她交换一个学具,而不是冷漠的说一声“我知道了!”
③沈天辰能够把桶装水搬出去。此时更好的做法可以是让他再搬回教室,让他说出“累”,这一声“累”相信对学生来说,更有信服力!然后让其他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比较省力的方法。而不是有我把水搬回教室,告诉其他小朋友沈天辰很累我的处理方法。
在整个的磨课过程中,数学教研组这个团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最快时间里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反思四: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
在上述片段中,学生们都投身于探求知识的活动中,他们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比较,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更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
在上述片段中,如果凭空让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没有实际的操作过程,缺少空间想象力,必然会“闷”掉。因此,教师让学生边滚边玩边交流,学生的兴趣智能都得到了提高。学生在操作中,不仅知道了各种几何体的不同滚法,而且对它们作了比较小结。如球的滚法,学生从具体的滚动方向中得出了“向四面八方滚”的结论。球和圆柱体能滚远,而圆锥和圆台滚不远。总之,学生在操作探索知识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不仅能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师是引导者、评价者。新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淡化了,而是要求更高了。新课程提倡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但不是放任自流。上述片段中,虽然第一和第二个学生回答得不完整,不全面。但教师的一句话“如果不换方向,它能不能一会儿横着滚,一会儿竖着滚?为什么?”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在再一次的思考中,思维接受碰撞,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加以引导,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如教师给圆台“戴帽子”,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圆台绕什么滚的难题。在“引”的过程中,教师还注意了激励评价“补充得很有道理”“说得真好”。教师的充分肯定,使学生敢想、敢说、敢猜测,形成了一种互相撞击,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的学习氛围。
3、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上述片段中,学生动手操作后,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来讲,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化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在行动中加以落实,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关注学生的发展,凸现学生的主体。
《物体的形状》是一年级上第4单元识别图形的教学内容,这一课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为立体图形的认识,第二课时是平面图形的认识。设计平面图形这一课时时,我力求让学生通过整节课的学习知道物体的表面,通过动手画一画积木块的表面认识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这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从物体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并且理解曲面不能被画下的原因。
整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把积木块的表面画下来,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立体图形转变成了新认识的平面图形,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的帮助学生从物体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在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在画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了,正方形既可以从正方体上画下来也可以从长方体上画下来,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画一画球的表面时,有个别学生发现画不下来,这时我又引导他们发现了圆柱体的曲面也画不下来,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理解了立体图形的曲面是画不下来的,再次证明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但在教学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教师在示范怎么把立体图形表面画下来时,应注意作图的细节,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起来的图形,要让学生有几何思想的渗透。
这节课的另一设计在于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上,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很多时候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也不会“说一说”,所以在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逐渐培养和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比如回答问题是要回答完整,“我是从(什么形状)积木块的(那个)面下了这个图形”、“(什么物体)的表面是( )图形”,我还经常使用到因为......所以.......等语言。学生通过这些训练,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
本课练习的设计也有意识的划分了层次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先找图形再想一想是从什么立体图形上画下来的,但是在拓展题的部分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不仅仅要激发学生兴趣,更可以提高练习难度,达到拓展的目的。
虽然整节课在环节上清晰,在实践中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练习的层次上也有所设计,但是作为数学几何内容的学习,还更应该考虑到数学教学的严谨性,这一点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加强。
反思二: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
本课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对身边一些常见的弹性物体进行观察、研究,然后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找出这些物体的相同性质——都有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些物体,通过实验,知道这些物体在恢复原来形状的时候要产生一种力——弹力,接着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对弹性、弹力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材还安排有关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上完本课后我的反思有以下三点:
1、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教学要使教学贴近生活,散发生活气息。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以学生喜爱的玩具----气球引入教学,然后对身边其他弹性物体展开研究,把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解放学生的手、脑,让探究成为本课主要的学习方式。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在指导学生认识弹性时,我不是让学生读、背教材上有关的定义,而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验,认真观察、记录实验中的现象,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加以分析、整理,从而体会、理解物体的弹性、弹力这些比较抽象的知识。
3、注重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平时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学习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时,我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通过“对问题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采集数据——验证预测、得出结论”这样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思三: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成功的,也是值得我今后要保持的,《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从认一认生活中的物体的形状出发,到最后的联系生活,让学生在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即,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特别是搬运桶装水这一环节特别好。学生们都忍不住要来试一试,有些小朋友都忍不住站起来了。可见学生对此的兴趣是特别浓厚的,相信他们对圆柱体朝一个方向滚动会记得特别牢固。②让学生在玩中学,杜威的“做中学”理论研究表明,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记得最为牢固,因此让他们滚一滚,摸一摸,搬一搬、搭一搭等活动中,记住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名称以及他们的特征。
二)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反馈。
在课堂上,我关注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及其反馈,课堂上一旦发现学生有错,及时让他们自己纠正,不由老师代替,在一次次的改正中,避免类似的错误。如在“你说我找”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物体举起来,查看是否正确,一有错误,我先问问他们让他们拿的是什么?应该拿什么?你拿的是什么?然后让他自己再去拿一拿。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
班级中不仅有成绩好的小朋友,也有一部分是成绩怎么理想的。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帮助,我把一些好玩的,简单的题目给他们来做,在一次次回答、重视中,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如在“摸一摸”环节,我特意找来几个成绩不是很好的小朋友让他们来摸一摸,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虽然有错,但还是给他们机会再次去摸一摸,直到摸对为止,让他们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板书完整。
从介绍物体的形状开始,将实物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还把各种形状的图贴在黑板上,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另外所有的学生自我发现的知识将他们写在了黑板上,让他们直观的看到。
五)学生的表现。
由于本节课需要学生操作的活动非常多,我课前一直在担心,一旦放开让他们去操作,最后能不能收回来。学生的表现令我非常惊讶,竟连最为调皮的几个小朋友表现的都非常好,让他们停,马上就停下来,并且身坐正了。还有一些小朋友,在我示意停地时候,虽然球掉地上了,也没有去捡,可见,他们对纪律有着充分的认识。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如此,我也给他们更多的活动的机会。
当然,本课的教学还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该进的:
1、对教学流程还不够熟悉。在上课的几个小时前,我还在思考,教学流程应该是怎么样的,下一个环节会是什么。可惜,上课的时候还是记不住整个流程。有好几处都忘记了。如介绍完桌上各种物体的形状后忘记应该如何小结等。
2、时间的把握。整节课上的过快,特别是对各个物体的形状的介绍这一部分,才用了4分钟左右,与试教时用的时间还是相差比较大的。另外,没有充分意识到游戏时间是可以拉长或缩短的,以至于最后的一个环节“搭一搭”,学生所用的时间特别多。
3、没有充分进行预设。
①方嘉慧认为,圆柱体不是朝一个方向滚动的。我的做法是让她到讲台前去演示,我单独跟她讲为什么她的想法是错误的。现在想来,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想让她演示,然后让学生判断,圆柱体究竟是如何滚动的。让学生也有一个动脑的过程。最后也应该表扬方嘉慧,能够提出不一样的想法。
②碰到金艳星弄坏了学具这一类事儿。我应该自己多准备一份,和她交换一个学具,而不是冷漠的说一声“我知道了!”
③沈天辰能够把桶装水搬出去。此时更好的做法可以是让他再搬回教室,让他说出“累”,这一声“累”相信对学生来说,更有信服力!然后让其他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比较省力的方法。而不是有我把水搬回教室,告诉其他小朋友沈天辰很累我的处理方法。
在整个的磨课过程中,数学教研组这个团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最快时间里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反思四: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
在上述片段中,学生们都投身于探求知识的活动中,他们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比较,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更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
在上述片段中,如果凭空让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没有实际的操作过程,缺少空间想象力,必然会“闷”掉。因此,教师让学生边滚边玩边交流,学生的兴趣智能都得到了提高。学生在操作中,不仅知道了各种几何体的不同滚法,而且对它们作了比较小结。如球的滚法,学生从具体的滚动方向中得出了“向四面八方滚”的结论。球和圆柱体能滚远,而圆锥和圆台滚不远。总之,学生在操作探索知识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不仅能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师是引导者、评价者。新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淡化了,而是要求更高了。新课程提倡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但不是放任自流。上述片段中,虽然第一和第二个学生回答得不完整,不全面。但教师的一句话“如果不换方向,它能不能一会儿横着滚,一会儿竖着滚?为什么?”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在再一次的思考中,思维接受碰撞,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加以引导,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如教师给圆台“戴帽子”,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圆台绕什么滚的难题。在“引”的过程中,教师还注意了激励评价“补充得很有道理”“说得真好”。教师的充分肯定,使学生敢想、敢说、敢猜测,形成了一种互相撞击,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的学习氛围。
3、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上述片段中,学生动手操作后,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来讲,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化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在行动中加以落实,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关注学生的发展,凸现学生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