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千米和吨教学反思

时间: 06-20 栏目:反思
反思一:千米和吨教学反思

《千米和吨》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千米和吨所用的材料来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内容贴近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但这一部分内容,学生掌握的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出现以下一些问题:一、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时,很容易出错;二、单位转化时容易出错,两个相邻之间的单位转化问题不大,但出现不是相邻的单位转化时错误率还是比较高。

分析原因:1、在学生们的脑中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没形成一个完整的、具体的概念。虽然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对他们来说是抽象的,1千米到底有多远?1吨到底有多重?他们完全体会不到。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谈一下上体育课跑步时的感受,大家都说跑了2、3圈后觉得非常累。接着告诉学生跑道跑5圈就是1千米。后来发现,他们好像理解了1千米是比较长,但他们只是知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我觉得还是应该找时间带他们去跑道上走5圈,让他们再次体会1千米有多长加深其印象。认识1吨时,课上我让学生计算全班48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但学生对于吨的认识还只是表象,具体不知道有多重。其实,我认为课前应该组织学生到食堂里去拎一些袋装米,具体感受一下加深印象。我们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2、学生对单位的大小还没有熟练掌握,相比之下,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不够熟悉,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也不熟练。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应当适当加强训练,熟练掌握各单位之间的进率。

千米和吨是教学的难点,要建立千米和吨的概念,不是几节课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这要他们多留意、观察生活,在生活的一点点积累。
 

反思二:千米和吨教学反思

最近上了“千米和吨”这一单元,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以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知识。

教材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孰知的、感兴趣的素材来进行教学。比如,认识“千米”时,选用了生活中常见的路标,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千米”的应用;选用操场上的跑道来认识1千米有多长。本课教学前,为了能先给学生一定的对“千米”的感触,我让学生围绕学校一圈200米的跑道走5圈,身体力行的去感知1千米带给我们的感受,有的学生说,走完就已经气喘吁吁了,有的说,走完就想喝水了,不想再动了等等。再让学生去看书上介绍的有关千米的信息,就有了更多的情感共鸣。

在认识吨时,通过码头装卸货物的场景,通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等,感受生活中“吨”的广泛应用;借助常见的袋装大米的重量和一般小学生的体重,来认识1吨有多重。本课教学前,我让孩子预先了解了自己的体重(千克为单位),在搜集了一些体重数据后,让学生感受多少个就是1吨,他们都发出了感叹。再了解书上介绍的有关吨的信息,就减低了认知的难度。

总体感觉,三年级的孩子对于认识“千米和吨”,有一定的难度,一是他们的年龄决定了感知的难度,二是因为其实“千米和吨”在孩子的身边并不常出现,无法有更多更感性的接触,就凭走个跑道,想象多少个同学的体重,看一些图片,感知仍比较薄弱。这在做习题时,表现的特别明显,学生无法选择合适的单位。如补充习题“一艘海轮的载重4500(  )”一题,学生知道海轮很大很重,但到底是种什么程度,却是没有概念的。其实我们大人对于本题可能也要考虑一下,因为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近,只有进行一定的横向比较,可能才能得到答案,那让我们的这些孩子怎么去作答呢?所以我想对于孩子,我们更应该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情况。过高的要求,并不能使孩子更好的成长。

这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反思三:千米和吨教学反思

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三年级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长度单位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要创设体验过程,引导体验生成。如何把千米的认识过程有质量的展现为一个可供学生真正经历并内化的时空?课中我通过互对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实践体验(步行操场4圈)——建构“1千米”的概念,生活应用——活化“千米”的知识,这三个主要层面的体验活动,能帮助学生较好的在体验中建构起千米的概念。

吨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对此并不陌生,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吨,学生头脑中还是没有的。因而,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用40个体重约为25千克的学生的体重来表示大约1吨,这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这一环节设计,学生可达到心里顿悟,对1吨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紧接着,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寻找身边见过的哪些物体用吨来作单位比较合适,让学生感知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时常常用吨来作单位。通过形式多样的引导,学生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到吨的存在。


反思四:千米和吨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千米和吨这两个单位之前,已经认识了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因此,在教学时,帮助学生回忆、梳理已有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主地探究新知。

教 材的编排有两点做得很好,一是借助情境引入新的单位,使新的单位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场合都有了交待;二是通过问题“诱使”学生深入研究——1千米有多长、1 吨有多重,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背景,在图片信息呈现和一定的推理想象中,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从而理解和建构“千米”和“吨”的概念。

本 单元教学后,我觉得学生对于这两个单位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能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扩充了学生在长度和质量上的认知范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从 作业反馈来看,也有一些学生对于具体情境中单位的选用不是很熟练,尤其是关于速度的单位很容易发生错误,例如:小明每分钟能走70(    ),猎豹每分钟能跑2(     )。分析原因,一是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进的路程,有些同学对于1分钟的时间有多长没有清晰的感知;二是平时接触的很少,也没有布置学生在课前、课后进行适 当的调查了解。

从本单元的课堂教学及教学反馈来看,在今后的教学中以下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研 究教材主要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理解的难点以及习题中需要突出的一些思想方法等;研究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谈话、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等途径,有时我想我们天 天在与学生接触,但我们对学生有多少了解呢?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用一种预设的或者说是成人的眼光考量学生,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