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分教学反思
时间: 04-01
栏目:反思
通分教学反思一:
《通分》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习。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真正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我认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深入解读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简单而又有效的问题情境。
新教材把通分的教学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了解通分的意义。在教学中,我有效地运用教材中的例子,并更进一步挖掘教材,变静止的插图为动画的问题情境,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新知的探究活动中,为本节课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2、放手自主学习、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教学一旦离开了这一核心,就背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没有追求表面上的花哨、热闹,而是以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测、验证、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教师真正只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例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后,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个分数比较大,继而用自己的方法验证,并对学生采用的各种有效策略给予肯定,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时,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让学生在自学、交流中自己去发现通分的两个基本条件,理解通分的意义。还比如:在总结通分的一般方法时,我让学生尝试通分后,再回忆通分时先想什么,在做什么?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只需略加整理,就轻松地概括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了。整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轻松而又紧张的思维活动中,教师没有指令性的要求,没有权威性的评价,我认为,这样的课,才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
3、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把“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并较好地完成了这一目标。例如,让学生自己验证2/5与/4的大小时,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学课本、小组交流等活动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都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充分遵循这一教学理念,尊重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如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已经有办法的同学请把你的办法写在答题纸上,有困难的同学有三种求助方式:第1可以向有办法的同学请教;第2可以举手跟老师一起讨论;第3可以求助课本94页。这样,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提供多种途径让不同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也有一些比较遗憾的地方,比如,对时间的把握不够科学等。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以期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通分教学反思二:
上周五在学校的校本教研中,我讲了通分一课,通过对教材的钻研以及各位老师的听后指导,我对这节课从教材到教学环节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充分的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在设计通分这节课前,我考虑到通分这一知识比较简单,如果单纯以书上例题进行讲解,就显得过于平淡,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引入设计时,大胆采用了新、奇、趣的方式、方法。通过学生对三个方案的理解引出学习的内容。当学生对于小红最喜欢什么花因意见不同发生争议时,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就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归纳总结打好了思想上的准备。新授教学时,我注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知识点的得出,都是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由学生分组合作或自己概括得出,使学生在学习时能不断感受成功的愉悦。这节课让我意识到有效地组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努力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二、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育却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节课中,我还十分重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如在合作讨论小红最喜欢什么花时?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合作交流,给学生以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开放地学习,激活思维火花,开启智慧闸门,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方法时,我并没有搬书上的概念,而是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感受规律,再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表述。以点到面,全面提高。
三、困惑与不足
尽管在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时,我试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仍然一步步在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把这些分数转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引导他们找出公分母可以是几。生怕他们会偏离我的教学设计之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其实教师只需提醒学生一句,遇到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情况时,可以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然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各种比较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开启他们智慧的闸门。
同时在一些小的细节上,我还出现了马虎和错误现象。比如:小红的方案是这块地的四分之三种月季,六分之五种菊花。可细想想,怎么可能把单位一分成四分之三和六分之五呢?还有在比较同分子的分数好比较还是同分母的分数好比较时,我认为分母相同的分数好比较,这一处同样欠缺思考。应根据不同题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进行比较。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努力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几种类型。但最后由于时间紧张,练习做得不够扎实。其实作业完不成,完全可以放在课下,而不应追求形式上的完整。
总之,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感悟到:老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探索数学规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作为教师,除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外,还应着重在教材和学生身上多花些时间进行钻研。力求每节课,都能使学生有所提高。
通分教学反思三:
通分是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异分母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因此通分必需每个学生都掌握的知识,是每个学生都必需具备的技能。通分以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基础,引入的新概念。本节课我以学生自学为主,展开教与学的活动的。
自学,能了解通分的基本知识,但不会太深入。因此,我把理解的重点放在通分的意义上。通分的含义: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以理解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的意思为切入口,大小相等为重点来理解通分的含义。仅仅从文字上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够的,所以我利用例题1的素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通分的含义。
自学,有学生能掌握通分的方法,但也有学生不能掌握或者只是部分掌握通分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在班级中展开交流活动。学生在自学和自主练习时,我关注学生练一练的练习情况,只有一半的学生能理解课本上介绍的通分方法。于是,我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你是怎样通分的?”交流中,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了公分母的概念,知道公分母是一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知道了得到新分数的过程,渐渐地形成技能。
改错,有助于学生通分技能的形成。会通分,不等于不会再错,只有形成技能后,学生的错误才会大大减少。练习十二中的第3题,目的是通过按要求判断,提高学生对通分方法的认识,进一步明确: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共安排了三组判断, 第一组:通分过程有错,公分母选用的是最小公倍数,说明公分母的确定是对的,改写时要注意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这一组没有;第二组:公分母不够简单,分数转换过程是正确的,可以用约分的方法验证。第三组:正确的。公分母正确、简单,转换过程正确,约分验证结果也正确。
学生经历了“自学---梳理----改错”的过程后,进行的自主作业,学生的作业准确率很高,全班53人,只有两人有错。“自学---梳理----改错”也是有效的教学流程。
通分教学反思四:
通分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学习的知识,它是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异分母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因此通分必需是每个学生都得掌握的知识。通分以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基础,引入的新概念。自学,能了解通分的基本知识,但不会太深入。因此,我把理解的重点放在通分的意义上。通分的含义: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以理解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的意思为切入口,大小相等为重点来理解通分的含义。仅仅从文字上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够的,所以我利用例题1的素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通分的含义。
自学,有学生能掌握通分的方法,但也有学生不能掌握或者只是部分掌握通分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在班级中展开交流活动。学生在自学和自主练习时,我关注学生练一练的练习情况,只有一半的学生能理解课本上介绍的通分方法。于是,我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你是怎样通分的?”交流中,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了公分母的概念,知道公分母是一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知道了得到新分数的过程,渐渐地形成技能。
改错,有助于学生通分技能的形成。
《通分》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学生要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分的方法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合作交流等活动完成这节课的学习。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真正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我认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深入解读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简单而又有效的问题情境。
新教材把通分的教学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了解通分的意义。在教学中,我有效地运用教材中的例子,并更进一步挖掘教材,变静止的插图为动画的问题情境,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新知的探究活动中,为本节课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2、放手自主学习、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教学一旦离开了这一核心,就背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没有追求表面上的花哨、热闹,而是以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测、验证、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教师真正只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例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后,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个分数比较大,继而用自己的方法验证,并对学生采用的各种有效策略给予肯定,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时,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让学生在自学、交流中自己去发现通分的两个基本条件,理解通分的意义。还比如:在总结通分的一般方法时,我让学生尝试通分后,再回忆通分时先想什么,在做什么?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只需略加整理,就轻松地概括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了。整堂课中,学生一直处于轻松而又紧张的思维活动中,教师没有指令性的要求,没有权威性的评价,我认为,这样的课,才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
3、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把“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并较好地完成了这一目标。例如,让学生自己验证2/5与/4的大小时,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学课本、小组交流等活动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都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充分遵循这一教学理念,尊重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如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已经有办法的同学请把你的办法写在答题纸上,有困难的同学有三种求助方式:第1可以向有办法的同学请教;第2可以举手跟老师一起讨论;第3可以求助课本94页。这样,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提供多种途径让不同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也有一些比较遗憾的地方,比如,对时间的把握不够科学等。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以期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通分教学反思二:
上周五在学校的校本教研中,我讲了通分一课,通过对教材的钻研以及各位老师的听后指导,我对这节课从教材到教学环节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充分的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在设计通分这节课前,我考虑到通分这一知识比较简单,如果单纯以书上例题进行讲解,就显得过于平淡,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引入设计时,大胆采用了新、奇、趣的方式、方法。通过学生对三个方案的理解引出学习的内容。当学生对于小红最喜欢什么花因意见不同发生争议时,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就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归纳总结打好了思想上的准备。新授教学时,我注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知识点的得出,都是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由学生分组合作或自己概括得出,使学生在学习时能不断感受成功的愉悦。这节课让我意识到有效地组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努力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二、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育却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节课中,我还十分重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如在合作讨论小红最喜欢什么花时?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合作交流,给学生以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开放地学习,激活思维火花,开启智慧闸门,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方法时,我并没有搬书上的概念,而是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感受规律,再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表述。以点到面,全面提高。
三、困惑与不足
尽管在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时,我试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仍然一步步在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把这些分数转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引导他们找出公分母可以是几。生怕他们会偏离我的教学设计之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其实教师只需提醒学生一句,遇到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情况时,可以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然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索各种比较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开启他们智慧的闸门。
同时在一些小的细节上,我还出现了马虎和错误现象。比如:小红的方案是这块地的四分之三种月季,六分之五种菊花。可细想想,怎么可能把单位一分成四分之三和六分之五呢?还有在比较同分子的分数好比较还是同分母的分数好比较时,我认为分母相同的分数好比较,这一处同样欠缺思考。应根据不同题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进行比较。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努力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几种类型。但最后由于时间紧张,练习做得不够扎实。其实作业完不成,完全可以放在课下,而不应追求形式上的完整。
总之,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感悟到:老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探索数学规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作为教师,除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外,还应着重在教材和学生身上多花些时间进行钻研。力求每节课,都能使学生有所提高。
通分教学反思三:
通分是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异分母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因此通分必需每个学生都掌握的知识,是每个学生都必需具备的技能。通分以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基础,引入的新概念。本节课我以学生自学为主,展开教与学的活动的。
自学,能了解通分的基本知识,但不会太深入。因此,我把理解的重点放在通分的意义上。通分的含义: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以理解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的意思为切入口,大小相等为重点来理解通分的含义。仅仅从文字上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够的,所以我利用例题1的素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通分的含义。
自学,有学生能掌握通分的方法,但也有学生不能掌握或者只是部分掌握通分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在班级中展开交流活动。学生在自学和自主练习时,我关注学生练一练的练习情况,只有一半的学生能理解课本上介绍的通分方法。于是,我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你是怎样通分的?”交流中,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了公分母的概念,知道公分母是一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知道了得到新分数的过程,渐渐地形成技能。
改错,有助于学生通分技能的形成。会通分,不等于不会再错,只有形成技能后,学生的错误才会大大减少。练习十二中的第3题,目的是通过按要求判断,提高学生对通分方法的认识,进一步明确: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共安排了三组判断, 第一组:通分过程有错,公分母选用的是最小公倍数,说明公分母的确定是对的,改写时要注意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这一组没有;第二组:公分母不够简单,分数转换过程是正确的,可以用约分的方法验证。第三组:正确的。公分母正确、简单,转换过程正确,约分验证结果也正确。
学生经历了“自学---梳理----改错”的过程后,进行的自主作业,学生的作业准确率很高,全班53人,只有两人有错。“自学---梳理----改错”也是有效的教学流程。
通分教学反思四:
通分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学习的知识,它是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异分母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因此通分必需是每个学生都得掌握的知识。通分以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基础,引入的新概念。自学,能了解通分的基本知识,但不会太深入。因此,我把理解的重点放在通分的意义上。通分的含义: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以理解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的意思为切入口,大小相等为重点来理解通分的含义。仅仅从文字上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够的,所以我利用例题1的素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通分的含义。
自学,有学生能掌握通分的方法,但也有学生不能掌握或者只是部分掌握通分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在班级中展开交流活动。学生在自学和自主练习时,我关注学生练一练的练习情况,只有一半的学生能理解课本上介绍的通分方法。于是,我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你是怎样通分的?”交流中,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了公分母的概念,知道公分母是一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知道了得到新分数的过程,渐渐地形成技能。
改错,有助于学生通分技能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