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伤仲永教学反思(2)

时间: 01-22 栏目:反思

    在教学上产生的副作用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把握文章内容的难度加大,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推进有一定的难度,但随着反复的朗读和教学的深入,语言障碍造成的阅读困难会自然而然的被稀释掉。
    希望这样的课堂模式能够让有能力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挑战自己的机会,并在课堂上思考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也希望通过加大听课难度促使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预习,变被动为主动。
    二、密不透风、疏可走马
    在文章的教学上,设计的核心是分析文章第一小节、第二小节的写作手法的“疏”“密”之别。这个概念对于初一学生,尤其是语文底子薄的同学来说,可能是有些过于抽象了。有些悟性好的同学马上就能得其要领,有些悟性差的同学则是云里雾里了。
    三、课堂生成中的惊喜
    这节课教学上比较出彩的是对于隐含人物——方仲永父亲的分析。可以说真正是走进了方仲永父亲的内心:世隶耕、稍稍宾客其父暗点出了方仲永父亲在方仲永成名之前低下的社会地位,方仲永才华的展现使得方仲永的父亲在乡里获得了从来未有的尊重,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对于方仲永的父亲来说绝对是新鲜、美妙、梦寐以求的体验。理解这一点,加之方仲永父亲世隶耕的家教背景,也就决定了方仲永的父亲必然会作出“不使学”的决定,而这一决定受环境因素的制约,几乎成为了必然,这样的父亲必然作出这样的选择,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跟不能将耽误孩子的板子简单地打到方仲永父亲的身上。   在此基础上,文章的悲剧意义就更加浓厚了,这是一种命运的、必然的悲剧,从这一深度理解方仲永的个人悲剧,对于学生理解“伤仲永”这三个词背后丰富的情感,似乎是更深刻了


伤仲永教学反思五:

    教完《伤仲永》一课后,我深刻体会到:课前、课中、课末腾出一点时间让同学提问,效果很不错。
    根据以前学生提问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的提问一般是局限于课文本身。教完《伤仲永》一文时,我留几分钟让同学们提问。我想,按教学设计,同学们通过课堂的学习,已经完成了目标要求,作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圆满结束,同学们大概也没什么问题了吧?没想到还真有一学生举手问道:“老师,我想知道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方仲永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说实话,这问题我备课时根本没准备,心里自然没底,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好在我立即认识到:把问题再抛给学生吧,他们一定有自己的看法。
  于是我马上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又有趣。不过,老师一时不好回答,哪一个同学能说说你的看法?”随即有几个同学先后举手。“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拉着他到处拜访人,搞那些虚套的应酬,我想他心里一定不情愿,恨他的父亲。” ,“他父亲拉着仲永拜谒吃喝,还赚着钞票,同县人又都赞不绝口,仲永心里一定很高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学生的回答各有千秋,都有道理,我立即给予肯定、表扬。看到学生被调动起来,我随即把我的问题也给了大家:“要是你们是方仲永,心里会怎样想?”
  于是教室里七嘴八舌,有说要逃脱父亲的控制的,有说要恳求父亲让他学习的,也有说要用道理劝说父亲让他学习的(因父亲毕竟没读书,目光短浅)……最后我请大家综合出一个较好的办法:劝说父亲,请父亲的长辈来做工作,让“我”继续学习。我说:“既然大家这么理解方仲永的心思,那就应该更努力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问题来自学生,答案也来自学生,学生这样答那样答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应给予肯定。重要的不在于谁答案更准确,而在于在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活跃了,判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们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什么大问题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给予鼓励、引导。提供给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机会。
为你推荐
2014-07-04
201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