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芦花荡教学反思(2)

时间: 01-17 栏目:反思

    再次对于本文的活动安排,在上节课的找语言中,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体味不同的语言表现不同的心情,例如“她挂花了”与“她挂了花”,同样的句子却有不同的意思,“她挂花了 ”表示的是:“声音小,延长,惊慌,害怕”而她挂了花却是着急还有点愤怒,声音也就稍大些了。再就是“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与“我没脸见人。”这两句就要读的缓慢,甚至要一字一顿的读下去。通过这样反复的诵读,还有小组的比较读,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有了很大的体会,然后再抓其他描写,有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反复的比对,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老头子的形象浮出水面。
    最后是环境描写,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孙犁先生将芦花荡写得很美,孙犁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他曾在《黄鹂》一文中这样写道“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因此,他不是正面地描写刀光剑影,而是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作背景,用漫天飘飞的芦花,洁白如云的蒲苇,清香四溢的荷花,点染白洋淀人民新生活的欢乐和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文笔清新自然,婉约韵致。“人生在世,有幸福,有欢乐,也有孤独,有彷徨,有无奈,但人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欢乐与痛苦?”是一味的宣泄,还是含蓄的倾吐?是悲愤的控诉,还是从容的讲叙?是沉溺于旧时的伤痛,还是乐观的面对新生?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只能带着崇拜的心情,反复的读,然后进行仿写,特别是将它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一字一顿的朗诵,平添许多诗情画意,“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的浮动/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在充满战争硝烟的文章中却有如此美丽的语言,确实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不愧是一个文学大师,从而影响了一个时代。
    在文章的讲析中,难免会顾此失彼,有所得失啊,整篇文章美点实在太多,如果不能对课文充分的把握,要想挖掘其中的瑰宝实在太难,太难了。这也是我对于《芦花荡》一文的一点收获吧。


芦花荡教学反思五:

    在《芦花荡》的教学中,我遵循了语文的学习规律,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注重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的自身体验,以 人物心理的揣摩为主要方式,让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在语文素养方面,我抓住了本文是叙事性作品的特点,重在叙述故事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将“老鱼鹰”的英 雄事迹和鲜明的个性表露无遗。
    在阅读方面,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提高默读的速度和默读的质量,更重视培养默读的技能。阅读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在从局部到整体,从感 性到理性,从阅读教材到自我体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实现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过程,在进行局部的精读,先从一般性的简单内容开始,再到深层 次的思想内涵类的深度阅读,最终能够抛开教材进行课外阅读,自我体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性、创造性的阅读,深入贯彻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教本课的景物描写时,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品味评析,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延伸环节设置的问题“课外阅读《芦花 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有何异同?”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体现语文广泛的外延,体现大语文的观念。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