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学反思
时间: 01-17
栏目:反思
芦花荡教学反思一:
本节课我重点放在对〈芦花荡〉的人物形象分析上。
1、重点强调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2、各学习小组自主交流预习成果,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代表及小组成员发言,说出自己对“老头子”这一主要人物的认识,师加以评点。
4、师对学生发言加以点拨、引导和评价,归纳出老头子的主要性格特点,板书在黑板上。
对于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我们一直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节课,巧妙的过渡语,智慧的点拨,学生也时有精彩的回答。可是今天我们上课主要看学生的行为、学习的效果,我发现这堂的课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学生对人物分析往往是局限于某一处,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总是零碎的。我说是自信自尊,你说是智勇双全,他说是老当益壮。学生的困难在如何全面认识、客观评价小说中的人物,而我恰恰在这一点上处理得略而在前一阶段处理得详。
其次,课上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因为课堂有限,那么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就是倾听。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总结。几十分钟一直在倾听。他们 有的同学走了神,有的同学做了小动作。
第三,这堂课的前提是学生课前自己充分的预习、思考。那么有没有人没充分预习呢?从观察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上课老师总要说,总要总结的。自己既不发言,也无须思考,只要听就行了。长此以往,不愿预习、不愿思考、不愿举手的人就多了。从课堂来看,学生发言的面并不大。
总之,从本节课看来,一堂课的目标设定、重点难点的确定都不应只是老师依据教材来定,而应依据学生认知教材的情况来定。一由此得来的教学效果也不应只看课堂上那精彩的回答,而应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最终有了多少新的收获。
芦花荡教学反思二:
昨天和今天教学《芦花荡》,由于我对七年级的教材不熟,不知学生有没有学过小说,教学设计是保守的。第一课时讲了小说三要素,然后让学生根据三要素整体感知课文,重点是梳理故事情节。在我看来比较简单的故事情节在学生当中还是有异议,学生的基础太差,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缠不清对我的提示也领会不了。
不过,教后想想还是我的教学设计出了问题,讲的术语太多,起点定得太高,其实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时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用笔划出表时间和地点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给课文分段并简要概括段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的讲一下在小说中它们很重要,不仅可以增强故事的可读性,还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老师心中要有学科的专业知识(如术语),但不能象其它学科一样灌输这些知识,初中的学生主要还是培养语感。
第二课时在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上,两个刚毕业的老师和小段来听课。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还有就是分析老头子这一个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要是以分析第一、第二段为主,方法是让学生去找喜欢的句子并简述喜欢的理由。分析老头子的形象主要是抓住“过于自信和自尊”这一性格核心让学生找文段作出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想学的,应该说多多少少都能讲一点的,但举手发言的学生不多,刚开始就是一两个人,到后来举手的人才多起来。这样的课型对老师来说要有深厚的功底,能针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恰当的评价。比如我问“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感情”时,有一女生回答说“对日本鬼子的喜爱之情”,引得很多学生大笑。当时是一个同学在说,我就追问了一句,没叫她说,她却叫得很响,有点故意扰乱的意思。有老师在听课我就对她采取了不理不睬的态度。课后我了解到这个女生在班里很特别,是老师眼中的傻子,同学眼中的神经病。但不管怎样我对这一行为不闻不问是我的失败,这种情况在三个新老师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会经常碰到,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我尚且手足无措肯定是令人失望的。当时我是想教育她的,但从其他学生的不屑中我看出这是一个特殊人物,不用我多讲,学生已有是非判断,所以就错过了。
第二课时感觉成功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气氛越来越好,积极思维的学生多起来。这和问题的设计和巧妙的过渡有关。两个新老师反馈说举手的学生太少,怎样设计过渡语,冷场时怎么救。小段课后问我怎样听课,听课笔记怎样写。
上星期的作业有三个钉子户,今天找来谈话。了解到七年级开始他们就不交语文作业了。从去年刚毕业一直就教他们数学的老师那儿 一了解也是一学年不交作业的。我就想让一个刚从大学毕业对教学充满了激情的老师都放弃的学生,那肯定是无可救药的。这些人多可悲呀,连自己都放弃的人,我该拿什么来挽救你们?
芦花荡教学反思三:
《芦花荡》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著名的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孙犁。我一直比较偏爱孙犁的文章,暑假中刚看了他的《铁木前传》。孙犁的文章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的《荷花淀》。《芦花荡》这篇课文我也教过几次,但感觉中总是没有超过他的《荷花淀》给人的印象来得深刻。
《芦花荡》也算是孙犁比较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了。这篇小说讲的是一位老人在抗日战争中因为一次护送任务完成的不好,觉得自己在两个孩子和游击队员们面前丢了面子,于是在第二天的中午,他为了挽回自己的尊严,设计一个人对付十几个日本鬼子,并成功复仇的故事。故事情节可以用“一次护送”和“一次复仇”进行简单概括。
文章主要塑造的一位老英雄的形象,他六十多岁了,“浑身干瘦干瘦的,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深陷的眼睛特别明亮”,一位精明干练的“老头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老头子的性格形象特别值得分析的是他的自尊和自信,老头子的功过都是基于这一点。具体授课过程中,学生对这一点的认识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老头子的复仇行为太过于冒险,他的过于自尊和过于自信有可能会害了他;有的认为老头子的自尊和自信是有基础的,这从前文的描写中就可以看出来。他是有这个本领的。他的传奇的故事都是基于这一点自尊和自信。课堂上我没有简单否定任何一方,而是引导学生以理解老英雄的心理活动为突破口,来探讨他性格中的过于自尊和自信,最后统一到对老英雄的赞美、歌颂上来。
小说的景物描写和语言风格也是学习的一个重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悟孙犁作品的语言风格,我给学生拓展阅读了孙犁的《荷花淀》,两篇文章比较阅读,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孙犁语言平实叙述中的清新自然,景物描写优美动人,即使背景是战争时代,景色也是写的那样美。而且学生们很快发现,孙犁这两篇文章的主人公不是老人就是妇女,应该都是战争中的弱者,应该是受保护的对象,但是他们也拿起武器参加了战争,更让我们产生对战争的痛恨,呼唤和平的渴望。对小说的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认为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芦花荡教学反思四:
时间过得飞快,几个课时转瞬间就消逝了,本来预计两个课时完成的教学任务,却花了三个课时都没有很好的完成,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我对于这篇课文反思如下,希望以后能够借鉴一二:
首先对于这篇课文的整体把握:虽然我们语文组就这篇文章进行了小组讨论,针对课文进行了分析,对于知识也进行了整合,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是出现了问题,对于整篇文章不能够融会贯通,纵横开阖,前后出现断层的现象,说明了对于课文,以及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本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学习要点一是学习文学作品中通过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及典型意义;二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体会它的作用;三是体会小说的风格。明白了小说学习的主要目标后,才会很好的把握文章的结构,然后设置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有所收获,否则无目的的教学,会让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与学习的成功。
其次对于本文的教学设置:我是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操作的,先是导入,由战争的残酷,引入到祖国的美丽,再引入为了维护,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而老头子就是这千千万万中的一个。接着完成字词,读一读、写一写,安排学生到黑板上完成,不断的进行检测,完成这个任务后,就进入了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复述故事,采用“谁做了什么事?"的句式说话,在这个环节里,先是让同学们互相说,然后在班上说,说完后进行点评,看看哪个同学讲得好,讲得到位。看谁注意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完成这个任务耗时比较多,接下来进入了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分析人物语言,本篇文章大约四千多字,但是语言占了很大的篇幅,所以语言描写在本文中是个最大的特色,也是需要好好把握的。
本节课我重点放在对〈芦花荡〉的人物形象分析上。
1、重点强调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2、各学习小组自主交流预习成果,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代表及小组成员发言,说出自己对“老头子”这一主要人物的认识,师加以评点。
4、师对学生发言加以点拨、引导和评价,归纳出老头子的主要性格特点,板书在黑板上。
对于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我们一直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节课,巧妙的过渡语,智慧的点拨,学生也时有精彩的回答。可是今天我们上课主要看学生的行为、学习的效果,我发现这堂的课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学生对人物分析往往是局限于某一处,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总是零碎的。我说是自信自尊,你说是智勇双全,他说是老当益壮。学生的困难在如何全面认识、客观评价小说中的人物,而我恰恰在这一点上处理得略而在前一阶段处理得详。
其次,课上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因为课堂有限,那么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就是倾听。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总结。几十分钟一直在倾听。他们 有的同学走了神,有的同学做了小动作。
第三,这堂课的前提是学生课前自己充分的预习、思考。那么有没有人没充分预习呢?从观察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上课老师总要说,总要总结的。自己既不发言,也无须思考,只要听就行了。长此以往,不愿预习、不愿思考、不愿举手的人就多了。从课堂来看,学生发言的面并不大。
总之,从本节课看来,一堂课的目标设定、重点难点的确定都不应只是老师依据教材来定,而应依据学生认知教材的情况来定。一由此得来的教学效果也不应只看课堂上那精彩的回答,而应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最终有了多少新的收获。
芦花荡教学反思二:
昨天和今天教学《芦花荡》,由于我对七年级的教材不熟,不知学生有没有学过小说,教学设计是保守的。第一课时讲了小说三要素,然后让学生根据三要素整体感知课文,重点是梳理故事情节。在我看来比较简单的故事情节在学生当中还是有异议,学生的基础太差,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缠不清对我的提示也领会不了。
不过,教后想想还是我的教学设计出了问题,讲的术语太多,起点定得太高,其实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时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用笔划出表时间和地点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给课文分段并简要概括段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的讲一下在小说中它们很重要,不仅可以增强故事的可读性,还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老师心中要有学科的专业知识(如术语),但不能象其它学科一样灌输这些知识,初中的学生主要还是培养语感。
第二课时在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上,两个刚毕业的老师和小段来听课。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还有就是分析老头子这一个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要是以分析第一、第二段为主,方法是让学生去找喜欢的句子并简述喜欢的理由。分析老头子的形象主要是抓住“过于自信和自尊”这一性格核心让学生找文段作出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想学的,应该说多多少少都能讲一点的,但举手发言的学生不多,刚开始就是一两个人,到后来举手的人才多起来。这样的课型对老师来说要有深厚的功底,能针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恰当的评价。比如我问“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感情”时,有一女生回答说“对日本鬼子的喜爱之情”,引得很多学生大笑。当时是一个同学在说,我就追问了一句,没叫她说,她却叫得很响,有点故意扰乱的意思。有老师在听课我就对她采取了不理不睬的态度。课后我了解到这个女生在班里很特别,是老师眼中的傻子,同学眼中的神经病。但不管怎样我对这一行为不闻不问是我的失败,这种情况在三个新老师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会经常碰到,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我尚且手足无措肯定是令人失望的。当时我是想教育她的,但从其他学生的不屑中我看出这是一个特殊人物,不用我多讲,学生已有是非判断,所以就错过了。
第二课时感觉成功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气氛越来越好,积极思维的学生多起来。这和问题的设计和巧妙的过渡有关。两个新老师反馈说举手的学生太少,怎样设计过渡语,冷场时怎么救。小段课后问我怎样听课,听课笔记怎样写。
上星期的作业有三个钉子户,今天找来谈话。了解到七年级开始他们就不交语文作业了。从去年刚毕业一直就教他们数学的老师那儿 一了解也是一学年不交作业的。我就想让一个刚从大学毕业对教学充满了激情的老师都放弃的学生,那肯定是无可救药的。这些人多可悲呀,连自己都放弃的人,我该拿什么来挽救你们?
芦花荡教学反思三:
《芦花荡》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著名的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孙犁。我一直比较偏爱孙犁的文章,暑假中刚看了他的《铁木前传》。孙犁的文章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的《荷花淀》。《芦花荡》这篇课文我也教过几次,但感觉中总是没有超过他的《荷花淀》给人的印象来得深刻。
《芦花荡》也算是孙犁比较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了。这篇小说讲的是一位老人在抗日战争中因为一次护送任务完成的不好,觉得自己在两个孩子和游击队员们面前丢了面子,于是在第二天的中午,他为了挽回自己的尊严,设计一个人对付十几个日本鬼子,并成功复仇的故事。故事情节可以用“一次护送”和“一次复仇”进行简单概括。
文章主要塑造的一位老英雄的形象,他六十多岁了,“浑身干瘦干瘦的,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深陷的眼睛特别明亮”,一位精明干练的“老头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老头子的性格形象特别值得分析的是他的自尊和自信,老头子的功过都是基于这一点。具体授课过程中,学生对这一点的认识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老头子的复仇行为太过于冒险,他的过于自尊和过于自信有可能会害了他;有的认为老头子的自尊和自信是有基础的,这从前文的描写中就可以看出来。他是有这个本领的。他的传奇的故事都是基于这一点自尊和自信。课堂上我没有简单否定任何一方,而是引导学生以理解老英雄的心理活动为突破口,来探讨他性格中的过于自尊和自信,最后统一到对老英雄的赞美、歌颂上来。
小说的景物描写和语言风格也是学习的一个重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悟孙犁作品的语言风格,我给学生拓展阅读了孙犁的《荷花淀》,两篇文章比较阅读,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孙犁语言平实叙述中的清新自然,景物描写优美动人,即使背景是战争时代,景色也是写的那样美。而且学生们很快发现,孙犁这两篇文章的主人公不是老人就是妇女,应该都是战争中的弱者,应该是受保护的对象,但是他们也拿起武器参加了战争,更让我们产生对战争的痛恨,呼唤和平的渴望。对小说的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认为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芦花荡教学反思四:
时间过得飞快,几个课时转瞬间就消逝了,本来预计两个课时完成的教学任务,却花了三个课时都没有很好的完成,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我对于这篇课文反思如下,希望以后能够借鉴一二:
首先对于这篇课文的整体把握:虽然我们语文组就这篇文章进行了小组讨论,针对课文进行了分析,对于知识也进行了整合,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是出现了问题,对于整篇文章不能够融会贯通,纵横开阖,前后出现断层的现象,说明了对于课文,以及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本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学习要点一是学习文学作品中通过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及典型意义;二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体会它的作用;三是体会小说的风格。明白了小说学习的主要目标后,才会很好的把握文章的结构,然后设置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有所收获,否则无目的的教学,会让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与学习的成功。
其次对于本文的教学设置:我是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操作的,先是导入,由战争的残酷,引入到祖国的美丽,再引入为了维护,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而老头子就是这千千万万中的一个。接着完成字词,读一读、写一写,安排学生到黑板上完成,不断的进行检测,完成这个任务后,就进入了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复述故事,采用“谁做了什么事?"的句式说话,在这个环节里,先是让同学们互相说,然后在班上说,说完后进行点评,看看哪个同学讲得好,讲得到位。看谁注意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完成这个任务耗时比较多,接下来进入了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分析人物语言,本篇文章大约四千多字,但是语言占了很大的篇幅,所以语言描写在本文中是个最大的特色,也是需要好好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