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
时间: 01-13
栏目:反思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一:
早上上课的时候讲到了攀登地球之巅的时候,给学生一个问题:看看本文那些内容打动了你?
昨天我已经布置了这道课前预习,但学生完成的都不怎么样,大部分学生都是说从文章里看出了文章里的人物具有怎么样的品质,或者很空洞地说很感动很佩服云云,我的批语是,这些事情和你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没有把文章里的道理和我们行动结合起来,那样的文章的阅读效用是很低的,因此上课的时候我注意往这方面引导。
在学生按照预习答案的模式回答完毕,我总要问,这件事为什么会打动你呢?学生就开始结合自己的经验做了回答,比如,他感觉到自己在吃苦耐劳方面不如他们,或者说感到社会上存在很多和这些人身上品质不相容的地方。我回答的是,我们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身上这些优点难以像这些英雄们体现得那么充分,我们没办法一下子像这些英雄一样,但是我们可以争取身上有更多他们的优点,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些文章的意义之所在。对于社会上还存在许多丑恶也正是由于这些美好的品质的衬托,我们才有对美好的品质的向往。
当然,也有一个学生认为他没什么感觉,我不担心这些问题,我最担心的是学生不说,我让他起来说说看为什么没什么感觉,学生站起来说了一会儿就把自己原来的观点给忘了,开始维护起课本里的观点。也就是说,他也不得不同意这些看法是正确的。同时,我还补充,并不是所有的人同意一个人要高尚就说明了本身对高尚有追求,有许多同学可能希望别人都高尚,自己低劣一点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还有一些人可能希望别人像奥茨像刘连满那样勇于自我牺牲来保护自己,不让自己牺牲,许多学生笑起来了,默认了他们心里其实是这样的想法。
对于队友在登山队冲刺顶峰的时候留下精疲力竭的刘连满,有个学生也说,他很不同意,因为这几个人一起商量之后一致同意把刘连满留下,他们三个人去攀登冲刺,对刘连满来说是不公平的,我问,那应该怎么样?学生说,不能说“三个人一致同意”,要说“只好”把刘连满留下来,学生笑起来了,说这还不是一个样,不过我明白,这个学生的意思是刘连满的留下不应该是他们三个人一致同意而不征求刘连满的意见,这其实是一个很深的问题,可能当时也征得刘连满的同意,但是由于作者局限于当时的想法,个人应该无条件服从集体的决议,所以,觉得个人的想法不是很重要,不写也罢。但由于时代不同,学生理解上就存在代沟了。其他的学生就起来反驳这样做的唯一性,这个学生也稀里糊涂的明白了。
我思考为什么学生无法表达出来?是语言问题吗?我觉得应该是思想问题,学生可能不知道用什么观点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吧,至少说平常没有深入一点思考这些问题。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二:
登上地球之巅,是王富洲等人的坚定目标,哪怕是历经千险万阻,献出生命。在这种精神驱使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超乎生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非凡精神,正是本文深深打动人的地方。抓住这一点进行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行为,帮助学生迁移到自身的生活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无疑是有益的。另外,团队的合作精神、对科学与理性的尊重、对类似行为进行的反向解读,对多元思考的鼓励,都可进行教学解读。
设计则意在将我们的阅读视线指向一个不太被人关注的群体,关注探险活动中的王连满之类的人物的故事,与《伟大的悲剧》中的奥茨进行比较阅读,体味探险活动中团结协作、为集体而勇于牺牲的可贵精神,这也是决定探险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让学生体会合作的精神。
再提一下当时课堂中的一个小插曲。当学生提到“其他三个人为什么把刘连满一个人留下”这个问题时,我觉察到提问者是想说他们见死不救,并且有好些附和的声音。我欣赏他们并没有被伟大的事业所蒙蔽,而是对一个个体生命给以了关注,但也不赞同说其他三个是见死不救。我没有直接发表意见,而是让他们形成两派,进行辩驳,他们很快达成了共识。
后来在2班级上这一课时,我把第6步纳入第5步师生小结中,改为: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探险的经历,在这一课即将结束时,你还想说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述。这样改是因为我觉得第6步单独设计是很好的,但与整堂课不协调。后经细想,自己也认识到确实与最初的设计取向不统一,于是改了,改后的效果更好。学生有以下一些发言: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勇敢者才能领略得到;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的学习离不开大家的团结协作;爬得越高,所见就越多……还有一位同学稍改《伟大的悲剧》中的一个句子说道: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失败了,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三:
今天给学生上《登上地球之巅》这篇课文,有意外的小收获。
为了省时,这课的课件是我从网上下载稍作修改的(平常的常态课的课件,我都是从网上下载三四个,然后选择最近接近自己的教案,再修改,组合的)。
其中有一张课件是这样的:让我们认识一下三位英雄(显示的是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位队员的照片)。当我出示这张照片的时候,我陆续听到班里的学生在下面嘀咕开来,终于有学生颇为愤愤地责问道:“为什么没有刘连满的?”说实话,当时在整合,浏览课件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好在我的反应快,我立马回道:“为什么要有刘连满的?他根本就没有达到山顶呀?不算英雄。”“可是,他甘做人梯,没有他,其他三人不一定能上去。”“他还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了其他队员。”“对呀,他还留了这么一封感人的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彻底沸腾了。我的血也跟着冲了上来,太让我激动了,学生能够不以最终的结果来断定一个人的成败,至少在我看来,这堂课算是成功的。我继续问道:“可是,你们既然认为刘连满最终虽然没有登上山巅,但是他为这个队作出了贡献和牺牲也是英雄,可是,你们为什么就没有人提到其他无名的队员呢?他们也是为这个队作出很多贡献和牺牲,他们也应该是英雄呀?”被我这么一问,班里的气氛一下安静了下来,大家都略有沉思。于是,我趁热打铁:“我想,这支队伍最后之所以能够胜利,仅考一两个人是不够的,他们后面肯定有一个强大的集体在支撑、帮助着,刘连满只是其中一员,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在默默奉献着。他们和刘连满一样也是英雄,大家赞同吗?”大家都信服地点着头------
这么一张不起眼的照片能够引发学生如此激烈的讨论是我事先未曾想到与预设的,所以给我很大的启示,,如果当时,我备课能够更认真仔细点,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以这张照片为支撑点,展开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做更深入的探讨,教学效果或许会更好。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四:
上本节课前,先用许多时间钻研了教材,查阅资料,备好课,自以为准备得比较充分了,考虑也比较全面了。但一节课下来给我如下启示:
1、过渡要自然
教学过程中从上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时,教师要设置承上启下的语句,让学生有自然而然的感受,没有突兀、跳跃的波动,使学生听讲更专注。但我的整堂课节奏很快,缺少一些必要的过渡,给人硬碰硬的感觉,板块与板块之间很生硬。要预设学生的回答,抓住学生的回答自然过渡。
用这个方法,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1)由珠穆朗玛峰图片引到对珠峰的介绍;(2)由课题中的“地球之巅”指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也叫“埃非勒士峰”,英国“埃非勒士委员会的组织者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从而引出英国人的话;(从英国人的话引出登山的困难。)通过针对性的过渡,老师问题的铺设自然。
早上上课的时候讲到了攀登地球之巅的时候,给学生一个问题:看看本文那些内容打动了你?
昨天我已经布置了这道课前预习,但学生完成的都不怎么样,大部分学生都是说从文章里看出了文章里的人物具有怎么样的品质,或者很空洞地说很感动很佩服云云,我的批语是,这些事情和你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没有把文章里的道理和我们行动结合起来,那样的文章的阅读效用是很低的,因此上课的时候我注意往这方面引导。
在学生按照预习答案的模式回答完毕,我总要问,这件事为什么会打动你呢?学生就开始结合自己的经验做了回答,比如,他感觉到自己在吃苦耐劳方面不如他们,或者说感到社会上存在很多和这些人身上品质不相容的地方。我回答的是,我们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身上这些优点难以像这些英雄们体现得那么充分,我们没办法一下子像这些英雄一样,但是我们可以争取身上有更多他们的优点,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些文章的意义之所在。对于社会上还存在许多丑恶也正是由于这些美好的品质的衬托,我们才有对美好的品质的向往。
当然,也有一个学生认为他没什么感觉,我不担心这些问题,我最担心的是学生不说,我让他起来说说看为什么没什么感觉,学生站起来说了一会儿就把自己原来的观点给忘了,开始维护起课本里的观点。也就是说,他也不得不同意这些看法是正确的。同时,我还补充,并不是所有的人同意一个人要高尚就说明了本身对高尚有追求,有许多同学可能希望别人都高尚,自己低劣一点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还有一些人可能希望别人像奥茨像刘连满那样勇于自我牺牲来保护自己,不让自己牺牲,许多学生笑起来了,默认了他们心里其实是这样的想法。
对于队友在登山队冲刺顶峰的时候留下精疲力竭的刘连满,有个学生也说,他很不同意,因为这几个人一起商量之后一致同意把刘连满留下,他们三个人去攀登冲刺,对刘连满来说是不公平的,我问,那应该怎么样?学生说,不能说“三个人一致同意”,要说“只好”把刘连满留下来,学生笑起来了,说这还不是一个样,不过我明白,这个学生的意思是刘连满的留下不应该是他们三个人一致同意而不征求刘连满的意见,这其实是一个很深的问题,可能当时也征得刘连满的同意,但是由于作者局限于当时的想法,个人应该无条件服从集体的决议,所以,觉得个人的想法不是很重要,不写也罢。但由于时代不同,学生理解上就存在代沟了。其他的学生就起来反驳这样做的唯一性,这个学生也稀里糊涂的明白了。
我思考为什么学生无法表达出来?是语言问题吗?我觉得应该是思想问题,学生可能不知道用什么观点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吧,至少说平常没有深入一点思考这些问题。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二:
登上地球之巅,是王富洲等人的坚定目标,哪怕是历经千险万阻,献出生命。在这种精神驱使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超乎生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非凡精神,正是本文深深打动人的地方。抓住这一点进行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行为,帮助学生迁移到自身的生活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无疑是有益的。另外,团队的合作精神、对科学与理性的尊重、对类似行为进行的反向解读,对多元思考的鼓励,都可进行教学解读。
设计则意在将我们的阅读视线指向一个不太被人关注的群体,关注探险活动中的王连满之类的人物的故事,与《伟大的悲剧》中的奥茨进行比较阅读,体味探险活动中团结协作、为集体而勇于牺牲的可贵精神,这也是决定探险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让学生体会合作的精神。
再提一下当时课堂中的一个小插曲。当学生提到“其他三个人为什么把刘连满一个人留下”这个问题时,我觉察到提问者是想说他们见死不救,并且有好些附和的声音。我欣赏他们并没有被伟大的事业所蒙蔽,而是对一个个体生命给以了关注,但也不赞同说其他三个是见死不救。我没有直接发表意见,而是让他们形成两派,进行辩驳,他们很快达成了共识。
后来在2班级上这一课时,我把第6步纳入第5步师生小结中,改为: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探险的经历,在这一课即将结束时,你还想说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述。这样改是因为我觉得第6步单独设计是很好的,但与整堂课不协调。后经细想,自己也认识到确实与最初的设计取向不统一,于是改了,改后的效果更好。学生有以下一些发言: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勇敢者才能领略得到;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的学习离不开大家的团结协作;爬得越高,所见就越多……还有一位同学稍改《伟大的悲剧》中的一个句子说道: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失败了,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三:
今天给学生上《登上地球之巅》这篇课文,有意外的小收获。
为了省时,这课的课件是我从网上下载稍作修改的(平常的常态课的课件,我都是从网上下载三四个,然后选择最近接近自己的教案,再修改,组合的)。
其中有一张课件是这样的:让我们认识一下三位英雄(显示的是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位队员的照片)。当我出示这张照片的时候,我陆续听到班里的学生在下面嘀咕开来,终于有学生颇为愤愤地责问道:“为什么没有刘连满的?”说实话,当时在整合,浏览课件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好在我的反应快,我立马回道:“为什么要有刘连满的?他根本就没有达到山顶呀?不算英雄。”“可是,他甘做人梯,没有他,其他三人不一定能上去。”“他还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了其他队员。”“对呀,他还留了这么一封感人的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彻底沸腾了。我的血也跟着冲了上来,太让我激动了,学生能够不以最终的结果来断定一个人的成败,至少在我看来,这堂课算是成功的。我继续问道:“可是,你们既然认为刘连满最终虽然没有登上山巅,但是他为这个队作出了贡献和牺牲也是英雄,可是,你们为什么就没有人提到其他无名的队员呢?他们也是为这个队作出很多贡献和牺牲,他们也应该是英雄呀?”被我这么一问,班里的气氛一下安静了下来,大家都略有沉思。于是,我趁热打铁:“我想,这支队伍最后之所以能够胜利,仅考一两个人是不够的,他们后面肯定有一个强大的集体在支撑、帮助着,刘连满只是其中一员,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在默默奉献着。他们和刘连满一样也是英雄,大家赞同吗?”大家都信服地点着头------
这么一张不起眼的照片能够引发学生如此激烈的讨论是我事先未曾想到与预设的,所以给我很大的启示,,如果当时,我备课能够更认真仔细点,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以这张照片为支撑点,展开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做更深入的探讨,教学效果或许会更好。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四:
上本节课前,先用许多时间钻研了教材,查阅资料,备好课,自以为准备得比较充分了,考虑也比较全面了。但一节课下来给我如下启示:
1、过渡要自然
教学过程中从上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时,教师要设置承上启下的语句,让学生有自然而然的感受,没有突兀、跳跃的波动,使学生听讲更专注。但我的整堂课节奏很快,缺少一些必要的过渡,给人硬碰硬的感觉,板块与板块之间很生硬。要预设学生的回答,抓住学生的回答自然过渡。
用这个方法,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1)由珠穆朗玛峰图片引到对珠峰的介绍;(2)由课题中的“地球之巅”指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也叫“埃非勒士峰”,英国“埃非勒士委员会的组织者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从而引出英国人的话;(从英国人的话引出登山的困难。)通过针对性的过渡,老师问题的铺设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