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教育科研课题实施方案(2)

时间: 10-15 栏目:方案
发展思维”。为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扩大阅读面的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规定了具体的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课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从一个侧面说明数量的积累与熟练技巧形成的密切关系,庄子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后,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也说明长期、大量的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保障。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给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标的这一些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了,语文学习再也不能仅仅等同于语文学科学习了。

“相似论”认为,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相似性信息单元(即相似块)越多,就越有利于选择、匹配、激活阅读材料中的相似信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也才越深刻。《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是教育得抓住时机,适时施教,错过时机以后再去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得法于课内,及时进行同步拓展,就会事半功倍。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

国外詹姆士的“形式训练说”、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苛勒“关系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国内也有很多相关的研究课题:如上海市宝山区虎林路小学《Internet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互动拓展阅读教学模式和主题学习网络的实践探索》;湖南省溆浦金龙中心小学的《发现学习理论与拓展式教学研究》;宁波一学校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操作化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等均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四、研究目标及采取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满足学生喜读欲激趣;

2、介绍读物激趣;

3、谈感受激趣;

4、开展活动激趣;

5、实行竞争激趣。

(二)拓展学生的阅读时空

1、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2、推荐课外读物,做好书刊导读;

3、开设阅读课时,保证阅读时间。

(三)建构课外阅读能力的品质

因为阅读环境改变了,人们在其工作和生活中已经无时无处没有读物相伴,无时无处不发生阅读活动,所以,我们的下一代已完全无法回避这样的课外阅读环境而安守一块“净土”了。怎样才能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吸取精华,扬弃糟粕,既能恣意遨游又不迷失自己呢?我们觉得,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制力、自主性、自动化这三种阅读品质。

(四)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1、培养健康情趣的策略;

2、训练基本能力的策略;

3、整合阅读环境的策略。

(五)探索各年级段儿童的特点与其所喜好的读物

(六)研究同步拓展阅读的内容

同步拓展阅读的内容广泛丰富,同体裁的、同作者的、同写作对象的、同表现主题的、同写作风格的、同修辞手法的,处理不好会杂乱无章,必须本着“系统性”原则统筹构建,构建拓展阅读目标体系,本着“重点性”原则逐一攻破。

(七)研究同步拓展阅读的类型

同步拓展性阅读的实施主要是以课文为中心,向课外的阅读材料辐射,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因此,找到课内教材与课外教材的联结点、切入点是有效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关键。据此,可以把拓展性阅读分为:

(1)释疑解惑型;

(2)学法迁移型;

(3)比较鉴赏型;

(4)深化延伸型。

(八)研究同步拓展阅读的时机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我们拟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来进行。

五、研究对象:

1——6年级所有班级的学生

六、实施步骤:

本研究分三个阶段完成,时间跨度为20xx年9月——20xx年6月。

(一)准备阶段:20xx、9——20xx、10

1、文献资料研究(明确课题研究思想);

2、组建成立课题组(形成共识);

3、上报《课题申请表》(争取达到指上级要求);

4、完成课题研究方案(力争严谨、科学)。

(二)研究实施阶段:20xx、10——20xx、5(力求务实,不尚空谈)

1、制定课题实施评价细则,进行过程性评价;

2、教师培训;

3、教研活动。

(三)总结阶段:20xx、1——20xx、6(力求全面、深刻)

1、完成课题研究、实验教学报告;

2、编制学生读书笔记集;

3、编制论文集;

4、编制同步阅读教材。

七、研究方法:

1、实践研究法;

2、观察法;

3、问卷法。

八、预期成果形式:

1、推出具有成功经验的典型课例;

2、论文;

3、编写同步拓展阅读教材;

4、编制学生读书笔记集;

5、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和检测报告。

九、课题组成员:

组长:伍秋阳

副组长:陈松林

组员:欧阳琼、王灿明、王建军、张荣秀、卢倩、彭春香、欧阳固全、谭霞光、刘清平、江湘源


方案五:教育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课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落实“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和能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成为泰安市或省内有影响的教育教学专家。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品牌。

二、研究方向

1、通过对学校管理的研究,使学校管理更具有规范化、科学化,建立素质教育的管理体系、使学校管理更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中教育的要求。

2、通过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建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中德育工作目标体系、评价体系,具体的方法、途径、操作设计体系。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培养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的人材。

3、通过对课程、教材、教学的研究,从整体上优化“教”与“学”,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力。

三、研究原则

为落实“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下原则:

1、教学常规研究和教育科研并重的原则。

2、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并重的原则。

3、教育科研的实用和实效性原则。教育科研成果要能在教学质量和自身水平的提高上体现出来。

4、积极参与的原则,参与校外课题研究与建立校内课题研究相结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问题,通过研究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5、相对集中力量研究与个人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四、课题申报和立项

1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每年根据上级下达的研究课题,结合学校实际,确定我校教育科研的主攻方向、重点项目和研究内容。

2、教科室根据学校确定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每学年起始,组织申报课题。

3、申报课题,不限条件。同一课题可一人申报进行研究,也可多人组织课题组申报进行研究,申请人即为课题组负责人,负责主持该课题的实际研究工作。

4、课题的形成与选择是一项科学的思维过程。凡申报课题者,对该课题的科学依据和意义、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所需经费、预期成果等进行论证和设计,在此基础上填写研究立项申请书,经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审核同意立项后,交教科室备案。

5、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评定研究课题的标准是:该课题对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或具有理论指导作用,立论依据充分,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和方案设计切实可行。课题负责人和参与者具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和研究能力,具备按计划完成该课题的条件。

6、凡立项的课题,参与者可优先获得科研咨询指导、培训、外出学习的机会。

五、课题研究经费

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完成,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学校现有的设备,资料按有关规定办理使用手续,可以得到优先使用。

该课题所需资金由申请人写出详细书面使用计划,由校长批准后,可以获得学校适当的资助。

六、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

1、科研课题实行校内、校外重点课题;校内、校外一般课题;个人研究课题分层管理。凡立项课题,由教科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凡上级和学校批准立项的课题,需撰写出该课题的开题论证报告,交教科室存档。

3、立项课题负责人应对该课题研究认真负责,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课题组会议,布置和检查课题研究的计划、任务落实情况,交流课题研究的经验和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每学年底向教科室提交该学年研究工作报告和下一学年研究工作计划,提交相应的阶段性成果(论文、研究报告、优秀课件和其它物化成果)

4、教科室对课题研究参与者提供咨询服务,定期检查研究进展情况,组织协作研讨,帮助解决课题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5、教科室对所立项的研究课题实行严格的档案管理,并进行计算机跟踪管理。

6、在研究过程中,因故需对研究方案、参与人员进行调整或要求中止者,需提出明确理由,由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交教科室备案。

7、立项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向教科室提交研究工作总结报告(结题报告)、研究成果以及成果的自我评价。

8、对立项的国家级、省级课题,学校在时间、人力、物力和经费上给予支持、保障。由课题负责人提出经费使用计划,报校长批准。

七、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与推广

1、凡向学校申报的立项课题都必须在完成后对成果进行鉴定和验收,该项工作由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评审组负责。

2、校级鉴定验收采取专家评议方式(专家可由校内、校外人员担任)进行,如召开鉴定会、组织现场考查、答辩、书面评议等。评议前一个月课题负责人应向评审组每位评委提供研究成果主件(成果鉴定申请书和结题报告)、附件(论文、著书、阶段总结、获奖证书等)。

3、校级课题评审组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深入审查课题研究的论文、结题报告、著书及实情实效,对照课题申请书、开题论证报告、预期达到的目标,对成果作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议,形成集体意见,填入教务处所制的鉴定意见书,并由所有评审组成员签名。

4、验收合格并具有一定价值的立项课题成果,由教科室组织报告会、现场观摩会等向学校推广,并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国家级、省级、大市级课题研究成果学校组织检查,并由课题负责人向有关部门申请验收,教科室协助完成验收工作。

5、在适当时候出版我校教育科研论文集向校内外交流。

八、凡只立项而不投入实际研究或敷衍了事者,在年终考核时扣分,取消立项资格。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