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工作计划
时间: 02-25
栏目:工作计划
篇一:2012年教育局工作计划
2012年市教育局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关于加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牢固坚持“育人为本、安全优先、促进公平、强化服务、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突出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深化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建设。围绕“育人导师、学情会商、毕业生去向考核”等12项内容,逐项建立市、县(市区)和学校上下贯通、相互衔接能够监督制约的育人为本配套制度;组织开展育人制度样板学校评选和育人制度建设成果评选,确保在全市所有中等以下学校普遍达标运行。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研究中心职能作用,加强对“八类特殊群体学生”教育,深化“五个一”成长工程和“名家进校园”等育人项目,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深化课程改革。小学重点做好课程整合、初中重点做好初高中衔接的引桥课程建设、高中重点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深化活动育人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励志修身、体验感悟、实践探究、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四大课程体系建设。制定“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标准,开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全员达标活动,确保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在深化课程改革中新推出一批课改名校和先进教师。
3.完善招生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全面推行中考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评先树优中的“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发挥中考对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保障作用。完善对普通高中学校的星级评估制度,开展五星级高中学校面向全市招收特长学生试点工作,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4.大力开展质量监测。加快转变教研机构职能,切实发挥市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服务中心”的功能与作用,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等合作,制定《xx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方案》,发挥“绿色学业质量监测”的诊断、评价、反馈、指导作用,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引导每一所学校在“轻负担”的基础上实现育人的“高质量”。
5.加强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结合标准化学校建设,开展全市农村小学体育、艺术器材配备达标活动。发挥中考和高考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严格坚持中考录取中体育与物理、化学等值对待的组合录取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提高学生耐力,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切实降低学生近视率。实施体育活动特色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一小时的质量。广泛开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学生近视眼防治示范学校和食品安全示范学校建设,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活动水平的提高。
6.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工作。年内实现全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标准化,建立实验设施设备管理台账,对实验教学实现有效监控,确保全市中小学实验课开出率达到国家课程标准,为2013年将实验教学纳入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7.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明确规范办学行为的所有标准要求,并在所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公开栏进行公示,通过媒体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监督。把规范办学行为“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纳入校长职级考核的必备内容,与所有校长签订规范办学责任书,违规者按照问责办法严肃处理。通过铁的纪律和严厉的措施彻底杜绝教育乱收费、乱订教辅资料、违反规定加班加点和有偿家教等违规办学行为,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二、推进均衡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8.实施特殊群体学生重点关爱工程。重点关注孤残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加强对中职和特殊教育学校助学金和救助金发放的监管,切实做好学前教育资助的评审认定和发放工作,做好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还款工作。整合社会救助力量,全面规范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救助政策,形成统一、规范、有序的救助机制,确保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9.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预算有科目、新增有倾斜、投入有比例”的要求。逐县市区严格落实学前教育发展3年行动计划,确保年内新进在编幼儿教师人数不低于新进教师总数的15%,完成268所普惠性标准化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任务,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全面建立市、县、镇三级衔接的幼儿园所、教师、幼儿学籍等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县域内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机制的探索,探索实施市级以奖代补、县镇两级合理分担的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障管理办法,稳定幼儿教师队伍。组织实施幼儿园保教规范,着力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10.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强化对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的督导落实,严格执行教育部门前置审核制度,确保每一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开工建设之前首先落实住户子女的就学学位。严格实施中心市区义务教育学校跨区择校经费补偿制度。制定中心市区和县市城区年度班额控制方案,按照“一校一策”原则,明确目标,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破解“大班额”问题。采取以奖代补办法,鼓励中心市区加大义务教育学校学区机制探索,通过“择校热点校”和相关学校建立共同发展机制,实现市区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一体化办学。加快推进县市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教育联盟等办学体制改革,确保各县市区的城区优质公、民办学校与农村镇街学校全面开展办学合作,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实现由“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11.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不折不扣地完成2012年度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以图书、仪器、课桌凳、热水热饭、住宿设施和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配备为重点,与各县市区签订《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目标责任书》,逐县逐校进行年度标准化学校达标验收,年内省教育示范县、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县基本完成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任务,确保全市400所农村小学率先达到标准化要求。
12.实施“数字化教育应用”工程。以促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为目标,制定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实施方案和评估标准,为每个农村小学培养1名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带头人”和1名信息化设备维修“明白人”,确保“班班通”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建立全市城乡区域一体化“数字录播系统”,制作中小学各学科数字化网络系列公开课,建立10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1000个“城乡教师网络协助组”,形成具有xx特色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课程资源支撑体系。完成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二期工程,初步建立市级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虚拟实验室中心,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化和现代化。
13.实施科普教育推进工程。探索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盘活全国科普教育专家资源,邀请中科院院士,推荐100名大学知名教授、专家走进全市中小学,开展“大家拉小手”、“科学家面对面”科普报告活动。举办中小学生网上科技节和“科普大篷车开进农村小学校园活动”,在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一批诺贝尔少年科学院分院,全面增强中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继续保持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系列竞赛成绩在全国的领先水平,学生参与率达到90%以上。
三、强化公共服务,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
14.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制定和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新的优惠政策,推进优质民办教育学校集团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民办普通高中建设步伐,促使高中补习学校按照规范的民办机制运行,实现每个县市都举办一所民办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严格规范民办教育学校招生秩序,严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进行纸笔测试和依据竞赛成绩录取学生,巩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果,推动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5.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普及率。建设10个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专业和公共实训竞赛基地。充分发挥连续3年建设30个特色品牌专业对人才培养、服务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影响力。创建3—5所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组织好国家和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工作,继续保持在全国、全省的领先优势。成立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特聘教师作用,打造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转变职业教育教研机构职能,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把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衔接起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年内力争使学科专业与主导产业的符合率达到50%以上。
16.大力推进政务、校务信息公开。建立教育信息公开考核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的作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等方式,确保各级教育部门、所有学校把“教育收费、作息时间、学生资助、招生考试”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政策信息全部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加强xx教育信息港建设,将其打造成行政办公、审批备案、信息公开、互动交流、沟通民意的平台。加强教育舆情引导,牢牢把握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整合教育内部和外部宣传力量,打造推出“素质教育、校长职级制、中考、督导评估、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活动育人课程、育人为本基本制度、民办教育创新、转变部门职能”等在全国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十大教育亮点和品牌。
17.做大做强教育惠民服务平台。深化教育惠民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改革,把“咨询投诉、社会培训、资助救助、信息服务、校企合作、出国留学、人才交流”等17个分中心进行实体化运作,明确组织结构,赋予职能权限,建立起管理运行、考核评价机制,真正落实“一个电话、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到位”,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每年梳理出10大教育咨询热点问题,由科室分类整理按照时间要求主动公开;每年梳理出亟需规范的10类教育问题,实行局领导、科室包靠制度,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实行问题跟踪销号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起从一个具体问题的投诉举报到一类问题解决的长效机制。
四、落实安全优先,全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18.开展安全标准化学校达标活动。按照《xx市校园安全建设标准》要求,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安全标准化学校达标活动,确保年内基本实现安全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建立全市统一的安全标准化学校信息库,实施“安全标准化学校”在市级以上评先树优中的前置审核制度,与校长职级硬挂钩。对不达标学校亮黄牌,向社会公布,限期整改达标。全面落实《全市学校安全稳定事故问责办法》,对每一起安全责任事故都要严肃问责,让“人人落实安全责任”有基本的制度保障。
19.突出抓好校车安全工作。出台校车配备、管理、使用办法,全面落实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年内配备标准校车2000辆,实现新型校车全覆盖,建立起学生安全无忧的上下学绿色通道。探索校车配备、运营奖补办法,推广先进县市区的校车配备、管理经验,实现校车安全有序运营。
20.狠抓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校园安全指导服务中心的作用,2012年实现校方责任险在中等以下学校和幼儿园全覆盖,形成市、县、镇(街道)、村四级网格化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快速反应机制。切实抓好“校园安保体系、学生饮食卫生保障体系、校车管理体系、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形成校园安全稳定长效机制。
21.完善教育考试安全机制建设。逐步推进和完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国家教育考试全部考点的保密室、考务室、考场实现国家、省、市、县、考点联网监控,逐步完善考试网上巡查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身份验证系统,确保国家教育考试平安顺利。充分发挥招生考试的资源优势,加强各类招生考试信息整合开发,以高考升学指导为重点,为考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2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对“三重一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教育、监督,把学校、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人事、财务和具体从事人财物管理的岗位作为重点岗位,把人事、财务、招生、教辅资料征订、仪器图书配备、学生保险、评先树优等工作过程确定为关键环节。以对个人负责的态度,对每个科室和直属单位、学校梳理出廉政风险点,对每个风险点都制定出制度规则进行规范,为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全面加强教育行风建设,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五、深化改革创新,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23.深化校长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建设。全面落实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启动“教育家成长辅导团”工程,评定新一轮校长职级,确定第一批懂教育、会管理、业绩公认的特级校长。扎实开展“学校安全常识、课程领导力、规范办学政策法规、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建设”四项校长应知应会培训,全面提高校长自主办学能力。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岗位分级竞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作用。组建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小学校长管理办公室),不断巩固校长职级制改革和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成果,建立校长职级制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规范化、制度化运行机制,为专家办学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
24.完善师德考核和教师培训机制建设。改进师德考核前置考评办法,充分发挥对育人为本的根本保障作用。对全市师训干训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完善教育培训券制度,建立对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教师全员培训考核评价办法,提高教师培训效能,力争年内推出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100名名师、20名名校长。以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为重点,在暑假期间集中开展教师“育人为本”能力全员培训,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加强教育国际交流,提升xx教育国际化水平。规范外籍教师管理,确保外事安全。
25.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市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机制,调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校办学积极性。研究出台支持驻潍高校招收xx籍中职学生的政策,促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探索职业教育股份制办学,加强资源整合,做强做大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充分发挥驻潍高校联席会议制度和鲁台职业院校长论坛机制,服务驻潍高校发展。开展“两院院士xx职教行”活动,引进高层智力促进xx高等教育发展。依托驻潍高校力量,组建职业教育研究院,深化与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合作,集中破解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驻潍高校的规模优势,打造山东半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6.进一步拓展教育综合督导的功能和作用。完善现有督导机制,充分发挥省、市教育督导评估的督促指导、改进提升功能,建立省督导“市政府决策、部门共同推进”的问题解决机制;建立市督导发现问题的领导与科室分工研究解决机制。召开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研究迎接省督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确定市政府对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市属高校教育督导方案。加强督学的培训工作,提高履职的素质和能力。突出抓好县级督学责任区职责的落实,研究制定市级督学工作激励机制和问责连带机制。
27.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把资源配置与事业价值追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级教育经费对事业发展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确保每一笔经费的管理、使用都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和预期效果。研究公用经费支出结构,确定不同类别学校、不同支出项目的支出比例并进行绩效评价,确保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学校、偏远学校倾斜。建立审计报告制度,引入第三方审计,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建立每年向局常务会提报直属学校、单位审计报告制度,重点说明财务收支、贷款还贷、福利发放和基建投资等情况,实施严格的监控制度,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28.完善局机关运行机制。加强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用制度保障所有政策运行指向教育核心价值追求,指向维护群众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务。严格落实机关工作常规,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对科室涉及到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利益的政策运行事项全部梳理规范,流程运转,阳光操作。改革项目考核评价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考核,让项目问题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确保项目确定的任务目标全部实现。严格落实“会议接待、办班培训、检查评比、奖励用人、收费收支”等“五统一”规定,严格落实“失误诫勉制度”和有关评先树优中的“前置审核”制度。加强对重大教育改革事项落实督查,对“校长职级制、中考改革、师德考核、教学能手评选、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教育惠民机制建设”等七大改革事项建立专门督查台账,每一项改革都组建专门班子进行深化研究,建立探讨完善、改进提高、总结推广机制,确保各项重大教育改革扎实推进。
29.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按照“全国文明单位”和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标准要求,立足岗位实际,确定争创目标。人人制定年度成长计划,明确年度目标,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机关干部的身心健康。大力开展先进科室和最有成就感工作项目、金点子等评选,营造浓厚的以人为本、干事创业、崇尚简单、勇于创新、事争一流、风清气顺的机关文化,以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篇二:成武县教育局二○一一年工作计划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头。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学前教育,逐步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协调健康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60%以上,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3%以上。
——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和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分别保持在99.5%、98.5%、85%以上;小学、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5%以内;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85%。
——高中阶段招生5000人左右。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000人左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000人左右,职普比维持在4:6。
——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6.2万平方米以上,投资7800万元以上。
——启动“班班通”工程,15%以上的中小学校实现“班班通”。
——城区至少建成2所中小学校,建一所县实验幼儿园和4所公办幼儿园;每乡镇建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00名左右大学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
三、主要工作任务
围绕一个中心: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强化课程管理,抓好课程方案的贯彻落实,保障开全课程、开齐课时;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指导,培植课改典型,积极发挥典型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突出一个重点: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切实改善办园条件。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优化城市幼儿园布局结构,制定并落实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政策,促进公办、民办学前教育协调发展。
实现一个目标: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降低辍学率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监控机制,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做好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保障特殊群体的平等教育权利;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支教制度和正常补充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推进四项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改革,逐步探索完善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协调机制;探索在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改革创新的途径;完善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共建职业学校的支持激励机制;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完善职业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校长管理机制改革。制定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和管理办法,实行严格的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试行校长职级制,促进校长专业化。健全校长选拔、聘用、培养、培训、交流、考核、评价和监督激励机制,在县域内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竞聘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完善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制定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中小学教师评价办法,建立以师德表现为首要依据、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职务岗位数量和结构比例,强化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的有效衔接。
实施八项工程。校园安全工程。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分工和责任追究机制,统筹抓好校舍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治安防范等诸项工作,强化安全教育和防范观念,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演练,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师德建设工程。加强师德教育,开展“人民满意教师”评选活动,评选表彰师德标兵,树立师德榜样。建立更加科学务实的师德考评办法,对师德差的教师予以惩诫,并把师德表现做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首要依据,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实行中小学学业水平等级推进制度。县教育局核准各学校各年级人数,确定各单位各年级A、B、C级的教学任务目标数,跟踪监测、考核,全力推进。各学校毕业年级的等级推进评价由基教股负责,结果纳入综合考评;中学非毕业班的等级推进由教研室负责,采取统考与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评价结果纳入综合考评;小学一至五年级的等级推进由乡镇中心学校和有关学校负责,教研室负责学期抽查,评价结果纳入综合考评。同时,重点抓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辅导、作业批改、学生评价等常规教学管理,力促全县教学质量有新的提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以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步伐,逐步消除安全隐患。加快推进“211”工程建设进度,加强学生生活设施建设,提高学生生活条件。加快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配备、体育卫生与艺术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装备水平,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城区学校建设工程。科学编制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布局规划,根据城区人口扩大需求和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确定城区新建学校用地标准和建设规模,每年在城区新建部分中小学校、幼儿园,逐步降低城区学校班额。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提高中小学生均计算机数量,加快推进“班班通”进程,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较完备的县级教育基础资源信息库。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快县职教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规范化建设进程,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工程。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设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平台,组织开展教师全员远程研修。组建“教坛精英”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下乡支教和对口帮扶活动,完善大学生顶岗实习制度。推进名师、名校长的选拔、培养,建立起省、市、县、校三级名师队。
(一)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1、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机制和制度,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促进全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2、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密围绕全县教育工作的实际,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树形象、提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以促进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活动,切实解决好影响教育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的难题,进一步树立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菏泽市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改革任务,紧密结合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组织实施重点工程和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努力打造教育和人力资源强县。
4、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对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扶持,提高资助比例和资助标准,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平等就学机会。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生活和工作条件。加快发展涉农职业教育,加强农民技能和技术培训,增强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5、大力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落实教育系统普法规划,加强教育干部法制培训,增强教师法制意识。加大教育法律贯彻实施和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章程,坚持民主治校、民主管理。
(二)深入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6、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课程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保障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广泛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样性、个性化需求,创建有利于学生终身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常规制度,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广选课走班制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7、改善德育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和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把德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始终。加强道德教育,强化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加强公民意识和健全人格教育,促使学生自觉规范行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和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德育教育基地建设,经常性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工作格局。
8、强化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配齐体育、艺术课程师资,完善体育、艺术设施,开好体育、艺术课程。做好初中升学体育、信息技术、实验操作考试和评价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组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认真组织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加强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配备和业务培训,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和卫生设备配备,定期组织学生健康体检。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监督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加强学生国防教育和军训工作。
9、强化教学教研。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方面的管理、指导作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训一体活动,促进校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新课程执行力。开展好网络教研,建立教研员学科主页,形成网上教学对话系统,完善网络教研交流平台、培训平台、案例展示平台和典型辐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加强对学校课改工作的指导。培植课改典型,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成武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完成初、高中两个学段各三分之一的资源建设任务。加强课题研究,年度省级课题立项不少于3个,市级不少于6个。
10、加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日常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测,推行考试无分数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继续探索教学质量评估与奖励办法,完善教学常规、学科课堂评价标准和考核奖惩机制。
(三)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
11、加快幼儿园建设。制定并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把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与中小学布局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无安全隐患的校舍和其他资源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突破口,以公办小学附设幼儿园为基本形式,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积极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学前教育网络。加强城区幼儿园规划建设,落实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政策,着力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2011年,每个乡镇至少新建一所幼儿园,城区至少新建5处幼儿园。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60%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3%以上。
1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管理。落实学前教育办园条件和人员配备标准,严格实行学前教育机构准入制度,加强对幼儿园的年检,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按照就近入园的原则确定公办幼儿园的服务范围,确保适龄儿童顺利入园。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建立电子园籍管理制度,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规范幼儿园收费和办园行为。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13、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学前教育机构配置标准,将公办幼儿园教师纳入编制管理,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严格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
(四)巩固提高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4、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以控制辍学为核心,完善义务教育监控机制,认真做好适龄儿童少年的排查、摸底和统计工作,严格落实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通知书制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加强学籍管理,从严控制学籍变动手续。做好对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督导检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监测,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落实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15、提高经费投入水平。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足额落实地方分担资金,保障教育经费逐步增长。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办学经费基本标准,逐步提高各类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2011年,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由400元、600元,提高到500元、700元。建立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制度,完善“校财局管”财务管理办法。建立经费拨付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资金监管和内部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预防职务犯罪。
16、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一批办学规模小、校舍条件差的教学点,建成一批标准化中小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预警制度,全面排查中小学校舍,及时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多渠道筹措危改资金,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落实国家新的建筑规范,提高校舍建筑设计标准,加强建筑质量监督检查,确保校舍建设质量。全县年内投入资金7800万元以上,全县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6.2万平方米以上,完成五年规划任务的55%以上。
17、加快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仪器配备工程。加强农村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器材室等功能用房建设和管理,提高实验装备水平和图书资料、体育器材配备质量,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配合上级做好“百万图书进校园”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向农村中小学捐献图书,捐建图书馆。加快推进“211”工程试点工作,加快改造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等生活设施,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18、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强县教育信息中心、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建设,完善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功能,在全面实现“校校通”的基础上,以城区学校和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校为重点实施“班班通”工程,年内15%以上的中小学校实现“班班通”。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升级和完善校园网,并通过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加强学校校园网、网站建设及应用、管理工作。加快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组织全县优秀教师开发建设覆盖所有学科的成武县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19、加快城区学校建设。2011年,至少建成2所城区中小学校,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逐步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和择校问题。根据全市一中建设实际情况,高标准规划我县一中建设工作,争取在本年度内使一中新建搬迁工作有实质性进展。争取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每平方米拿出20元,专项用于城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20、统筹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建立县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机制,促进优质师资的合理分配。积极做好教坛精英的考核管理工作,组织教坛精英团队开展送课下乡活动,选拔农村青年教师到城镇学校锻炼。加强检查、考核,加大奖惩力度,在评优评模、职称评定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
21、加大职教招生力度。完善春夏两季集中招生办法,加大职教招生宣传力度,抓好毕业生就业安置,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全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000人左右,职普比维持在4:6。
22、推进职教资源优化整合。加强对职业学校的统筹管理,对职业学校办学情况进行年度综合评估,将教育经费、项目安排等与考核结果挂钩,推动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实施重点带动工程,加强骨干示范学校建设,指导重点职业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
23、加强职教基础能力建设。完成县职教中心西校区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千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和资金,年内建成1处市级职教实训基地。加强实习实训设备配备,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24、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师管理和实习管理,规范教材选用,做好职业学校教学评估工作,提高职业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统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推进专业规范化建设,解决专业设置重复、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引导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新兴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做大做强优势专业。加强教学指导,提高教学效果。改革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25、完善职教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搞好订单培训,促进广泛就业。加强专业技能课教学,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突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按照“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原则,广泛开展中职学生技能竞赛。实行职业教育弹性学制,推进学分制改革。建立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26、加强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探索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大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聘请特聘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加快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六)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7、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健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设立家长委员会,推行民主管理。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加强教师管理,强化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创建绿色校园。加强环境资源教育,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优良校风,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全面实行中小学学业水平等级推进制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8、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规范课程开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规范学校作息时间,按照规定安排寒暑假期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规范学生家庭作业,对学生家庭书面作业进行总量控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课程计划实施质量和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率。严格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严查违规招生宣传行为及其他不规范招生行为。
29、加强规范化学校建设。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要求,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配合上级做好“人民满意学校”评选工作。
30、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预案体系,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健全各项安全工作规章制度,以制度保安全、以制度促规范,全面推动学校安全工作规范化建设。健全学校安全保卫机构,配齐安全保卫力量,落实安保人员编制和经费。加大学校安全经费投入,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学生安全常识教育,实施学校安全全员培训工程,年内培训教师不低于30%,校长、教育行政干部不低于40%,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安全工作的人员不低于80%。加强学校食堂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卫生条件,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定期开展学校、幼儿园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校园安全事故。开展“平安和谐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配合有关部门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清理校内及学校周边的非法音像制品摊点、流动饮食摊点以及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有效防范和减少针对学校和师生的不法侵害行为,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31、加强校长队伍管理。制定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和管理办法,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促进校长专业化。健全校长选拔、聘用、培养、培训、交流、考核、评价和监督激励机制,在县域内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竞聘制度和定期交流制度。以农村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为重点,开展各种层次的校长培训活动,促进校长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强对“名校长”的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带动示范作用。
32、全面强化教师培训。以农村学校教师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送教送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抓好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新任教师培训和班主任培训等各类专项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教师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积极推进远程研修培训。加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配合市教育局做好第二批“菏泽名师”人选的考核工作。充分发挥“教坛精英”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和帮教活动。
33、完善教师队伍交流和补充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在全县范围内对教师进行统一调配。加强对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做好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报到、派遣及档案转递工作。认真执行上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工作。按照“退一补一”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00名左右大中专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完善新进教师到农村学校锻炼制度,新招聘的教师优先补充到农村学校。加大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补充力度。
34、加强教师队伍信息化管理。完善教师队伍管理系统,及时更新教师队伍信息数据库,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管理系统的作用,对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管理水平。清理挤占挪用的教师编制,杜绝在编不在岗现象。把好教师队伍入口关,做好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推动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
35、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泛开展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和师德规范教育,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养。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核办法,完善师德评价和奖惩机制,将师德教育列为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把师德表现和育人效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聘用)、进修深造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建设工作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配合上级做好“人民满意教师”评选活动。
(八)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36、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多渠道筹措救助资金,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教育救助体系,开展经常性的扶困助学活动。扎实推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扩大贷款覆盖面。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落实好农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做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一免一补”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工作,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37、全面实施考试“阳光工程”。加大考试信息公开力度,规范信息公开内容,完善信息公开体系,严厉处理虚假宣传、欺骗招生的行为。积极推进规范化考点、考场建设,强化考试保密,落实考试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考试纪律,加大技术防范力度,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纪舞弊行为,确保考试安全。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打击高考移民和买卖高校录取通知书的行为,维护考试公平和菏泽教育的良好形象。
38、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深化政务公开、校务公开,严格执行各类收费、退费政策,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大对中小学收费行为的监管,严肃查处违规收费行为,建立和完善规范教育收费的长效机制。坚持自愿原则,积极做好教育图书、报刊发行工作,加大对进校园教育图书报刊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净化教育图书市场,扎实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活动,巩固治理成果。
(九)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9、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进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做好信息宣传、教育信访、老干部、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计划生育、后勤保障、安全保卫、机关财务和督查督办等工作,切实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机关各项工作科学、协调运转。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教育政务公开制度,加大信息公开。改进工作作风,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和节约型机关建设。
40、加强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以争做“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目标,开展好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县教育系统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推动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干部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4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市有关规定,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党风廉政教育、预防职务犯罪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建立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财务、基建、招生、采购、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严肃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全面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广泛开展党纪法规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积极创建文明机关。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
42、加强教育行风建设。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乡镇和学校制度,定期到基层调研了解情况,解决好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把政风行风建设情况作为考核学校年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开展教育内部行风评议工作,在全县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教育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对涉及教育收费、招生考试、职称评定、政务校务公开、师德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自查和整改,及时公布整改情况,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取信于民。
43、做好教育系统维稳工作。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组织、队伍、平台和能力建设,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加强教育系统群众工作,畅通群众反映、投诉渠道,完善信息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
44、强化督导检查,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目标考核,增强科室和机关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建设,强化教育督导职能,完善对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办法,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兼职督学聘任办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督学队伍。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推行督导责任区制度和督学责任制度,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教育督导机制。坚持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对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幼儿园的督导评估制度,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推进素质教育督导。以对高中学校和幼儿园专项督导为重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5、提高工作标准,争创一流成绩。进一步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带头实干、率先垂范,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工作落实情况,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标准,狠抓落实,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力争1项工作创全国一流水平,2-3项工作创全省一流水平,4-5项工作创全市一流水平。
篇三:2012年教育局工作计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温家宝总理在《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一文中强调:“农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既抓均衡发展,又抓提高质量,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有基于此,提出2012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和我县提升为合肥市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部署,紧跟城市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以均衡发展和提高质量为抓手,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主线,以师德师能建设为根本,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创造特色,不断丰富教育强县成果,促进我县教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重点工作
(一)加快教育均衡发展进程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遵照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方针,大力推进乡镇(学区)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积极完善村级小学附设幼儿园,主动扶持普惠制幼儿园。今年计划新建10所中心幼儿园,改扩建4所中心幼儿园,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保环境,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加大学前教育宣传力度,动员适龄幼儿入园学习,学前教育普及率达90%。
2.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特色发展,是当前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按照县委、县政府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科学编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年度实施计划。今年计划改扩建43所学校,为48所学校配置办学内涵,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同步进行,按计划、有步骤、保质量完成任务。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状况监测。在均衡配置资源的基础上,鼓励各校挖掘和整理办学内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学校。
3.加快推进校企一体化,促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时刻把握市场的脉搏。金桥、花岗职高,合肥机电学校和合肥文达信息学校,要加大职教宣传力度,加强市场调查,注意做好前瞻性专业的研究和开发,逐步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实现做大做强目标。xx师范学校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机遇,不断发展和壮大自身力量。
4.促进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全面进步
高起点、高配置推进县特教中心(县聋校)改扩建工程,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积极发展官亭镇回民社区小学、幼儿园,高店乡长镇回民社区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小庙镇北分路回民社区小学、幼儿园教育,以民族团结教育为纽带,努力办出民族教育的新特色。
5.做好校安工程决算、审计和资料归档工作
按照县校安工程规划,继续做好铭传学区中心学校等三个重建项目建设。在校安工程加固(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后,工作重点转向校安工程决算、审计和资料归档上来,完善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和档案建设,确保我县校安工程圆满收官。
6.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过程监管
积极推进民办学校票据规范管理,制订我县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奖补力度,逐步规范县城、乡镇(园区)、新农村安置点和商业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固定资产管理,实施民办学校校舍安全、校车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常态化。
(二)努力提高质量
1.坚持保教与保育并重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区中心学校和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全面落实学前教育规划,要主动争取乡镇(园区)领导的重视,为学前教育发展留足建设用地。要在努力提高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班)率的同时,着力提升幼儿园保教保育水平。积极开展市级一类园、农村示范园和优秀示范园创建工作,积极发展一批具有个性特色的乡镇(学区)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小学附设幼儿园。
2.深入推进学区一体化改革
各学区中心学校和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充分认识小学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的奠基作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以绩效工资分配和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教师跑课、课题实验等为抓手,认真统筹好校长、师资、学生、设备和教学及活动等方面的资源,全面、深入、有效的推进学区一体化,全面提升村小教学质量,实现学区内教学质量的优质均衡。要主动整合村级小学资源,加快推进小学的布局调整。在边远地区保留初小和附设幼儿园,实施合班教学。学区中心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发展寄宿制小学。充分利用闲置小学资产,或用于发展村级学前教育,或改造为教师公转房。
3.进一步提升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质量
初中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初中向原区级镇(乡镇)集中的步伐,发展一批寄宿制初中;另一方面,在加速初中资源整合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夯实管理基础,全面推进小班教学,实施个性化辅导,大面积提升初中教学质量。要逐校挖掘办学传统,发展特色学校,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着力打造书香校园、魅力校园。
4.普通加特色,努力提高高中教学质量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和家长期望学校实施封闭式办学。如何因应变化了的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要求,是高中各校的重要任务。各校要在切实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下决心改善学校的后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封闭式办学,以良好的饭菜质量和人性化的寝室管理为特色,以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赢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信赖。xx中学、xx实验中学、农兴中学和xx三中等校,要努力提高高考本科达线率和达线人数;山南中学、小庙中学和xx二中等校,要努力办好特色高中,培养更多更好的音乐、美术、体育人才;三河、高刘、官亭、丰乐四所改制完中,要切实转变办学方向,积极推进初中小班化教学,全面提高初中教学质量,通过封闭式管理、个性化教学与辅导等措施,逐步办出特色。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开展常态化的师德师风教育。各校要实现师德师风期期有安排,月月有主题,坚持诚信为师,严谨治学,自觉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学行为,自觉远离“三乱”(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要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和校本研修活动,鼓励广大教师敬业崇教,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2.加强岗位管理,深化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方案,不断激发广大教师奋发向上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推进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焕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态势。
3.持续开展新教师选聘,加快教师队伍新老交替进程。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公转房建设,着力解决广大教师的后顾之忧。
4.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锐意推进教改,力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小学以“同一起跑线”和“自育自学”、初中以“洋思经验”为抓手,着力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改革被动、低效的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有效学习,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科研型、智慧型教师队伍。要通过常态化的校本研修,帮助广大教师加强在岗研修,不断提升其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鼓励广大教师在岗位上研究,在研究中提升。通过评价、激励等措施,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科研工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四)做好学校常规工作
1.各校要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强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妇女工作,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退教协、老龄委和关工委等工作。
2.要充分集中民智,科学、合理、有效的落实绩效工资(校园工资)考核分配办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要严格执行经费预算,量入为出,严禁因超预算、超计划支出而发生新的债务。要形成公开、透明、规范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公务用车,严格控制公务招待,严格禁止超预算私自采购。各校的经费开支与预算执行情况,要定期向领导组会议和教职工大会公布,把校务公开落到实处。
4.要以创建特色学校、平安校园和政风行风评议等为切入点,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普法教育和养成教育,加强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净化校园环境,挖掘办学内涵,积极创造条件,争创省、市特色学校、平安校园和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5.要创设学生活动的平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面向全县中小学生开放;各校少年宫和留守儿童之家要面向广大学生开展活动;要因校制宜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社团)活动,把素质教育活动常态化。
6.要密切学校与家庭、社区(村居)的联系。家长学校要实施常态化办学,要有计划、有主题、有互动,切实帮助广大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要定期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到学校开展视察、调研活动;要密切学校与社区(村居)的联系,通过座谈、走访等活动,了解老百姓所思所想,把老百姓关心的事办好。
2012年,既是落实国家、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一年,又是实施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性一年。全年教育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全系统同仁,按照已经绘就的蓝图,埋头苦干,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创造特色,为全面提升我县教育的整体水平,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篇四:2012年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计划
各中学、中心小学、城区小学(园),县教师进修学校、电大、职教中心、局机关各股室:
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年,也是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县“双高普九”验收年。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继续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定》(光委[2009]49号)文件精神,突出建设教育强县主题,做好“强校、名师、高质量”三篇文章,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协调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特色经济强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主要目标与任务
――幼儿教育:继续关注、扶持农村学前班的发展,进一步规范学前班的管理,办好每个乡镇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城区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完成幼儿新生招收任务2000人,力争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90%。大力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对比较大的行政村停办的学前班争取恢复办班,学前一年入园率力争达99.5%以上。年计划申报新建4所幼儿园。其中城区2所,分别是利用教师进修学校校舍创办实验幼儿园分园,开设5~6个班,招收幼儿150人;镇岭幼儿园搬迁并更名为杭川中心幼儿园,规模达12个班,在园幼儿360人。农村2所,分别是李坊乡中心幼儿园、华桥乡中心幼儿园,均为9个班的规模。
――小学教育:小学适龄人口按照法定的入学年龄都能按时入学;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在1%以下;确保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年辍学率、三类残疾少儿入学率、小学按时毕业率等各项指标均达省“双高普九”标准。做好止马中小、崇仁中小、鸾凤中小、增坊小学、镇岭小学、杭西小学等六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申报和创建工作,力争完全小学标准化个数由5所增加到11所,创建率达65%。。
――初中教育:完成招生任务1589人,初中学龄入学率96%以上,初中学制三年毛入学率达98%以上;初中年辍学率城区控制在2%以下、农村控制在3%以下,初中按时毕业率达85%以上。做好一中、三中、司前中学、止马中学、李坊中学等五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申报和创建工作。力争初中校标准化个数由3所增加到8所,创建率达89%。
――高中教育:积极发展高中教育,进一步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年高中计划招生1020人,力争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以上,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普职比基本达到省均水平。二中通过省二级达标校验收,一中做好省一级达标校的申报工作。
――职业教育:继续抓好县职教中心建设,力争年新生总数达到300人以上,确保年巩固率达到8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等级证书培训认定,完成新增劳动力培训达880人次。
――成人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成人教育县、乡、村三级办学网络,着力抓好乡镇文技校的建设工作,在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扫盲”工作,提高扫盲工作水准,实现扫盲巩固120人,扫盲提高120人,力争使全县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以内,全县成人文盲率控制在5%以内,15-24周岁人口非文盲率达100%。全年完成实用技术培训4000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800人次,人口教育1000人次。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大力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工程。要认真贯彻实施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县2008-年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和学校建设规划》,切实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当年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1、着力推进城乡之间基本实现均衡发展。要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科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适时调整和撤并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相对较差的学校和教学点。对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通过举办高年级寄宿制学校并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的问题。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倾斜力度,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等,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要根据城乡中小学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实际情况,适时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根据教师自然减员和学科结构实际,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详细计划和方案,为建设教育强县提供有力的师资保证。做好招收师范类毕业生的宣传、报考、招录等工作,为教育发展储备优质师资。
3、进一步完善城镇教师农村服务期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边远地区教师补贴制度,落实华桥乡增坊、古林、牛田和司前乡清溪、西口等边远村校任教的教师交通费每人每月补助100元政策。组织城镇教师分期分批到农村基层学校任教。组织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进行校际间教师交流。建立骨干教师联系农村学校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4、全力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要坚持依法控辍保学,全面落实双线控辍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家访劝学制度,强化乡镇及学校“双高普九”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其在依法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上的作用。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寄宿生住宿费和对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的“三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实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特教学校学生“三免一补”政策,建立低保家庭普通高中助学金制度,落实中职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制度。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管理,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努力做到农民工子女就近、方便就学;加强农民工子女学籍管理,完善学生流动过程的服务,积极创造条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权益,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完成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双高普九”方案,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形成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力争全县基本达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标准,确保“双高普九”省级验收顺利通过。
5、稳步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要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县财政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和健全中小学校预算制度,进一步完善资金分配方式,合理分配公用经费资金。加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使用的监管,严禁挤占、截留、挪用中小学公用经费。
(二)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校园文化决定学校的未来。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在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1、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等四大板块的建设,继续组织开展第三届“校园文化达标(示范)校”评比活动。要以学校“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重点,以师风师德教育和学生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德育创新的引领、校长精神的影响、师生价值观的渗透,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同时,要进一步挖掘学校文化特色,年春季各校要根据实际做好绿化、美化工作,要突出县“杉城”的乡土意识,创建杉木林特色育人环境。开展“文明学校”、“书香校园”、“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要结合庆祝建国62周年,组织好第27个教师节庆祝活动,并于年六月结合“省双高普九”验收举办全县教育系统素质教育汇报演出;围绕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质标准,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举办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和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等活动,营造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进一步推进项目工程建设。一要全力抓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高中达标校创建工作。要严格按照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高中达标校建设规划,加强项目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与评估工作,分批逐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基本达到学校“四有”的目标要求,逐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完成光二中省二级达标创建任务。同时,进一步强化项目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标准化学校和达标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二要加快项目建设步伐。要继续抓好止马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止马中学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楼,李坊中学实验楼,三中图书综合楼,一中科技大楼等6个项目的建设与管理。要按计划实施寨里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鸾凤君山小学教学楼、司前清溪小学教学楼、崇仁中心小学综合楼、鸾凤中心小学学生宿舍楼等6个项目建设,建筑面积0.67万平方米,总投资1005万元。要做好灾后重建项目工程,完成李坊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华桥元岱小学教学楼、司前中学教学综合楼、二中学生食堂、教学楼续建等工程。要完成新建城南实验学校整体规划及校园平整工作,争取部分教学及辅助用房开工建设。完成杭川中心幼儿园3000平方米教学用房建设任务,力争年春节投入使用。在工程建设进程中,要严格监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和工作制度。在规范运作的情况下,要加快进度,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如期竣工投入使用。
3、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建设。一要进一步强化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抓好三个模式的应用,以村完全小学及以下学校为重点,建设“农远”资源库,开发一批教学支持平台和学习支持工具,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步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二要加强学校装备工作。继续增加对中小学图书添购投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在年六月份“双高普九”省级验收前,完成学校新购仪器设备的登记造册、入库上架工作,完成实验室的标准化改造,完成校园及各功能室的绿化、美化、净化和文化氛围的创设工作,做好迎检前的最后冲刺。三要继续推进电子政务、网上办公平台、数字校园、资源建设等工程建设,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创建力度,增加城域网教育信息资源总量,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网建设,充实、丰富教育网站与校园网站网页的内容,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4、进一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计划,突出“全员一起参与,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继续做好“县中小学生(部分)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与辅导对策”的课题研究。健全学生心理教育、预防、咨询和危机干预体系,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网络,积极开展“珍爱生命,关注心灵”“师生心理剧演出”等活动,收集、整理本县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案例、论文、课题和主题班会资料,力争年底汇编成《县心理健康教育参考用书》。
(三)精心打造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树立全新的教育质量观。突出发展性评价,追求有效教研、有效教学。以初中为重点,突出“夯基”(夯实初中基础)、“提质”(全面提高质量),重在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增值增效上下功夫。
1、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要加强教育科学管理,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估。发挥教育质量增值增效激励和导向作用,更加科学合理评价学校的发展。进一步强化控辍保学措施,狠抓培优转困。严把小学毕业班质量检测、初一抽考、初二学生综合素质竞赛和中高考质量关。加强中高考研究,尤其要在新课程实施与高考对接上下功夫,提高课题的运用推广效果。做好高中会考与高考衔接的研究,以会考促高考。提高中、高考备考水平,争取年中、高考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2、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深化新课程改革。要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积极促进县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电大工作站、电教、教研室(组)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努力构建新型的教师培训机构,进一步发挥教师进修学校专业引领作用。要加强“三个结合”,即教研与课堂教学、教研与教师成长、教研与课程文化结合。要让教科研成果回归教学,服务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强化教学常规,落实督查、反馈、评价、考核、奖惩机制。组织各学科竞赛活动。继续推进“三大片区”(城区、北部、西部)的教学研究活动,继续开展县级素质教育先进校评估。要强化课程改革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实战性,进一步推进校本教研、研修,破解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切实提高新课程整体实施水平。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继续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稳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学校编制管理,完善教师合理流动制度。认真实施“适当提高农村贫困边远学校中级职称岗位比例和年度考核评优指标”的办法,城区学校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必须要有一年以上农村教育工作经历。认真落实省教育厅、人事厅《关于中小学教职工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设置的意见》,严格实行专业技术岗位职数管理。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务院《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实施方案,严格考核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教师的工作量,将上岗出勤、师德师风、素质教育、常规教学、教育质量等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聘分流和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师德方面重点解决体罚学生、违规补课、滥用教辅等方面问题。
要积极整合优秀骨干教师资源,全力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严格按要求择优选拔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发挥小学“研、送、训”核心团队作用,建立名优教师工作站,通过举办讲座和开公开课等形式,组织名教师培养对象和核心团队成员到农村学校进行巡回讲座及上示范课,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示范和传帮带作用,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
要加强师资培训。年继续使用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预计培训教师1660人次。年暑期,继续开展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培训40%的农村教师(约400人),同时完成全县45%(约729人)的教师的初级培训工作。组织初级培训合格的教师参加国家统一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预计参加考试的教师1500人。要对2008~2010年参加全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244人,进行考核认定为我县首届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继续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证师资培训,完成培训学时,组织73名学员参加B证考试。
要继续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技能竞赛,结合岗位大练兵专项检查,在全县范围内,评比优秀中青年教师,力求做到以点带面,推进大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端正教育系统“三风”。一要推进“阳光收费”。认真贯彻落实义务阶段学校免除借读费和寄宿生住宿费等新政策,坚持教育收费校长“承诺制”和“辞免制”。
二要进一步规范招生、考试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原则,抓好招生考试工作。落实党的惠民惠生政策,认真安排好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落实“双拥”政策,优先安排部队子女入学。三要加强党建和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校工会民主监督的职能,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全面提升校务公开工作水平。加强学校财务、基建、招生、采购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工作。继续做好“普九”化债工作,禁止学校新增债务。四要强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认真开展“三服务”活动,落实挂点基层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效能建设的八项制度,推行绩效考评,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积极开展效能监察,认真受理效能投诉,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五要深入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六)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重点抓好周末乘车安全管理、公共卫生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管理、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工作,深化“平安校园”活动,建设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全面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普遍开展安全预案演练。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寄宿制学校、饮食卫生、消防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特别要抓好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和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
篇五:教育局工作计划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教育体系
1、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帮扶基础薄弱学校;
2、推动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努力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继续实施“阳光少年”工程,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继续组织德育论坛并推出阳光少年理论建设与案例成果专著;
2、民办学校创建“健康促进学校”铜牌年内达到60%以上,3-5所公办学校升金银牌。
3、继续大力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三、做好“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创建工作
阅读了本文《教育局工作计划》本站编辑还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工作计划网
1、工作定位和工作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健康第一”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优质、均衡状态下的以健康促进学校为基础的学生健康发展特色;
2、成立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分区层面和局层面。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迎评工作顺利、扎实、高效;
3、准备一台以迎接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验收为主体的综合性文艺节目,作为**教育特色和素质教育特色展示。
四、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精品教育
1、创新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幸福之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全面实施兼职教研员制度,提高**教研水平
3、推进“区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辐射带动作用;
4、和北京大学继续合作举办一期教育管理校长高端培训,提升校长队伍整体素质。
五、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环境整治,优化育人环境
1、全面贯彻安全管理分工网格化、责任岗位化、检查精细化、程序规范化、管理常态化,改善校园周边交通和治安状况。
2、“五一”和“十一”期间分别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活动,对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进行专项整治。
3、加强安全主任队伍建设,举办1—2期业务培训。
2012年市教育局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关于加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牢固坚持“育人为本、安全优先、促进公平、强化服务、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突出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深化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建设。围绕“育人导师、学情会商、毕业生去向考核”等12项内容,逐项建立市、县(市区)和学校上下贯通、相互衔接能够监督制约的育人为本配套制度;组织开展育人制度样板学校评选和育人制度建设成果评选,确保在全市所有中等以下学校普遍达标运行。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研究中心职能作用,加强对“八类特殊群体学生”教育,深化“五个一”成长工程和“名家进校园”等育人项目,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深化课程改革。小学重点做好课程整合、初中重点做好初高中衔接的引桥课程建设、高中重点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深化活动育人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励志修身、体验感悟、实践探究、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四大课程体系建设。制定“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标准,开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全员达标活动,确保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在深化课程改革中新推出一批课改名校和先进教师。
3.完善招生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全面推行中考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评先树优中的“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发挥中考对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保障作用。完善对普通高中学校的星级评估制度,开展五星级高中学校面向全市招收特长学生试点工作,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4.大力开展质量监测。加快转变教研机构职能,切实发挥市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服务中心”的功能与作用,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等合作,制定《xx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方案》,发挥“绿色学业质量监测”的诊断、评价、反馈、指导作用,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引导每一所学校在“轻负担”的基础上实现育人的“高质量”。
5.加强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结合标准化学校建设,开展全市农村小学体育、艺术器材配备达标活动。发挥中考和高考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严格坚持中考录取中体育与物理、化学等值对待的组合录取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提高学生耐力,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切实降低学生近视率。实施体育活动特色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一小时的质量。广泛开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学生近视眼防治示范学校和食品安全示范学校建设,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活动水平的提高。
6.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工作。年内实现全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标准化,建立实验设施设备管理台账,对实验教学实现有效监控,确保全市中小学实验课开出率达到国家课程标准,为2013年将实验教学纳入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7.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明确规范办学行为的所有标准要求,并在所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公开栏进行公示,通过媒体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监督。把规范办学行为“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纳入校长职级考核的必备内容,与所有校长签订规范办学责任书,违规者按照问责办法严肃处理。通过铁的纪律和严厉的措施彻底杜绝教育乱收费、乱订教辅资料、违反规定加班加点和有偿家教等违规办学行为,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二、推进均衡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8.实施特殊群体学生重点关爱工程。重点关注孤残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加强对中职和特殊教育学校助学金和救助金发放的监管,切实做好学前教育资助的评审认定和发放工作,做好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还款工作。整合社会救助力量,全面规范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救助政策,形成统一、规范、有序的救助机制,确保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9.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预算有科目、新增有倾斜、投入有比例”的要求。逐县市区严格落实学前教育发展3年行动计划,确保年内新进在编幼儿教师人数不低于新进教师总数的15%,完成268所普惠性标准化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任务,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全面建立市、县、镇三级衔接的幼儿园所、教师、幼儿学籍等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县域内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机制的探索,探索实施市级以奖代补、县镇两级合理分担的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障管理办法,稳定幼儿教师队伍。组织实施幼儿园保教规范,着力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
10.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强化对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的督导落实,严格执行教育部门前置审核制度,确保每一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开工建设之前首先落实住户子女的就学学位。严格实施中心市区义务教育学校跨区择校经费补偿制度。制定中心市区和县市城区年度班额控制方案,按照“一校一策”原则,明确目标,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破解“大班额”问题。采取以奖代补办法,鼓励中心市区加大义务教育学校学区机制探索,通过“择校热点校”和相关学校建立共同发展机制,实现市区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一体化办学。加快推进县市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教育联盟等办学体制改革,确保各县市区的城区优质公、民办学校与农村镇街学校全面开展办学合作,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实现由“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11.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不折不扣地完成2012年度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以图书、仪器、课桌凳、热水热饭、住宿设施和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配备为重点,与各县市区签订《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目标责任书》,逐县逐校进行年度标准化学校达标验收,年内省教育示范县、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县基本完成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任务,确保全市400所农村小学率先达到标准化要求。
12.实施“数字化教育应用”工程。以促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为目标,制定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实施方案和评估标准,为每个农村小学培养1名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带头人”和1名信息化设备维修“明白人”,确保“班班通”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建立全市城乡区域一体化“数字录播系统”,制作中小学各学科数字化网络系列公开课,建立10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1000个“城乡教师网络协助组”,形成具有xx特色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课程资源支撑体系。完成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二期工程,初步建立市级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虚拟实验室中心,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化和现代化。
13.实施科普教育推进工程。探索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盘活全国科普教育专家资源,邀请中科院院士,推荐100名大学知名教授、专家走进全市中小学,开展“大家拉小手”、“科学家面对面”科普报告活动。举办中小学生网上科技节和“科普大篷车开进农村小学校园活动”,在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一批诺贝尔少年科学院分院,全面增强中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继续保持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系列竞赛成绩在全国的领先水平,学生参与率达到90%以上。
三、强化公共服务,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
14.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制定和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新的优惠政策,推进优质民办教育学校集团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民办普通高中建设步伐,促使高中补习学校按照规范的民办机制运行,实现每个县市都举办一所民办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严格规范民办教育学校招生秩序,严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进行纸笔测试和依据竞赛成绩录取学生,巩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果,推动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5.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普及率。建设10个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专业和公共实训竞赛基地。充分发挥连续3年建设30个特色品牌专业对人才培养、服务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影响力。创建3—5所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组织好国家和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工作,继续保持在全国、全省的领先优势。成立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特聘教师作用,打造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转变职业教育教研机构职能,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把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衔接起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年内力争使学科专业与主导产业的符合率达到50%以上。
16.大力推进政务、校务信息公开。建立教育信息公开考核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的作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等方式,确保各级教育部门、所有学校把“教育收费、作息时间、学生资助、招生考试”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政策信息全部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加强xx教育信息港建设,将其打造成行政办公、审批备案、信息公开、互动交流、沟通民意的平台。加强教育舆情引导,牢牢把握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整合教育内部和外部宣传力量,打造推出“素质教育、校长职级制、中考、督导评估、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活动育人课程、育人为本基本制度、民办教育创新、转变部门职能”等在全国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十大教育亮点和品牌。
17.做大做强教育惠民服务平台。深化教育惠民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改革,把“咨询投诉、社会培训、资助救助、信息服务、校企合作、出国留学、人才交流”等17个分中心进行实体化运作,明确组织结构,赋予职能权限,建立起管理运行、考核评价机制,真正落实“一个电话、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到位”,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每年梳理出10大教育咨询热点问题,由科室分类整理按照时间要求主动公开;每年梳理出亟需规范的10类教育问题,实行局领导、科室包靠制度,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实行问题跟踪销号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起从一个具体问题的投诉举报到一类问题解决的长效机制。
四、落实安全优先,全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18.开展安全标准化学校达标活动。按照《xx市校园安全建设标准》要求,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安全标准化学校达标活动,确保年内基本实现安全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建立全市统一的安全标准化学校信息库,实施“安全标准化学校”在市级以上评先树优中的前置审核制度,与校长职级硬挂钩。对不达标学校亮黄牌,向社会公布,限期整改达标。全面落实《全市学校安全稳定事故问责办法》,对每一起安全责任事故都要严肃问责,让“人人落实安全责任”有基本的制度保障。
19.突出抓好校车安全工作。出台校车配备、管理、使用办法,全面落实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年内配备标准校车2000辆,实现新型校车全覆盖,建立起学生安全无忧的上下学绿色通道。探索校车配备、运营奖补办法,推广先进县市区的校车配备、管理经验,实现校车安全有序运营。
20.狠抓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校园安全指导服务中心的作用,2012年实现校方责任险在中等以下学校和幼儿园全覆盖,形成市、县、镇(街道)、村四级网格化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快速反应机制。切实抓好“校园安保体系、学生饮食卫生保障体系、校车管理体系、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形成校园安全稳定长效机制。
21.完善教育考试安全机制建设。逐步推进和完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国家教育考试全部考点的保密室、考务室、考场实现国家、省、市、县、考点联网监控,逐步完善考试网上巡查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身份验证系统,确保国家教育考试平安顺利。充分发挥招生考试的资源优势,加强各类招生考试信息整合开发,以高考升学指导为重点,为考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22.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对“三重一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教育、监督,把学校、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人事、财务和具体从事人财物管理的岗位作为重点岗位,把人事、财务、招生、教辅资料征订、仪器图书配备、学生保险、评先树优等工作过程确定为关键环节。以对个人负责的态度,对每个科室和直属单位、学校梳理出廉政风险点,对每个风险点都制定出制度规则进行规范,为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全面加强教育行风建设,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五、深化改革创新,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23.深化校长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建设。全面落实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启动“教育家成长辅导团”工程,评定新一轮校长职级,确定第一批懂教育、会管理、业绩公认的特级校长。扎实开展“学校安全常识、课程领导力、规范办学政策法规、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建设”四项校长应知应会培训,全面提高校长自主办学能力。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岗位分级竞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作用。组建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小学校长管理办公室),不断巩固校长职级制改革和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成果,建立校长职级制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规范化、制度化运行机制,为专家办学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
24.完善师德考核和教师培训机制建设。改进师德考核前置考评办法,充分发挥对育人为本的根本保障作用。对全市师训干训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完善教育培训券制度,建立对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教师全员培训考核评价办法,提高教师培训效能,力争年内推出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100名名师、20名名校长。以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为重点,在暑假期间集中开展教师“育人为本”能力全员培训,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加强教育国际交流,提升xx教育国际化水平。规范外籍教师管理,确保外事安全。
25.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市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机制,调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校办学积极性。研究出台支持驻潍高校招收xx籍中职学生的政策,促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探索职业教育股份制办学,加强资源整合,做强做大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充分发挥驻潍高校联席会议制度和鲁台职业院校长论坛机制,服务驻潍高校发展。开展“两院院士xx职教行”活动,引进高层智力促进xx高等教育发展。依托驻潍高校力量,组建职业教育研究院,深化与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合作,集中破解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驻潍高校的规模优势,打造山东半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6.进一步拓展教育综合督导的功能和作用。完善现有督导机制,充分发挥省、市教育督导评估的督促指导、改进提升功能,建立省督导“市政府决策、部门共同推进”的问题解决机制;建立市督导发现问题的领导与科室分工研究解决机制。召开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研究迎接省督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确定市政府对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市属高校教育督导方案。加强督学的培训工作,提高履职的素质和能力。突出抓好县级督学责任区职责的落实,研究制定市级督学工作激励机制和问责连带机制。
27.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把资源配置与事业价值追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级教育经费对事业发展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确保每一笔经费的管理、使用都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和预期效果。研究公用经费支出结构,确定不同类别学校、不同支出项目的支出比例并进行绩效评价,确保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学校、偏远学校倾斜。建立审计报告制度,引入第三方审计,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建立每年向局常务会提报直属学校、单位审计报告制度,重点说明财务收支、贷款还贷、福利发放和基建投资等情况,实施严格的监控制度,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28.完善局机关运行机制。加强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用制度保障所有政策运行指向教育核心价值追求,指向维护群众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务。严格落实机关工作常规,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对科室涉及到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利益的政策运行事项全部梳理规范,流程运转,阳光操作。改革项目考核评价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考核,让项目问题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确保项目确定的任务目标全部实现。严格落实“会议接待、办班培训、检查评比、奖励用人、收费收支”等“五统一”规定,严格落实“失误诫勉制度”和有关评先树优中的“前置审核”制度。加强对重大教育改革事项落实督查,对“校长职级制、中考改革、师德考核、教学能手评选、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教育惠民机制建设”等七大改革事项建立专门督查台账,每一项改革都组建专门班子进行深化研究,建立探讨完善、改进提高、总结推广机制,确保各项重大教育改革扎实推进。
29.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按照“全国文明单位”和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标准要求,立足岗位实际,确定争创目标。人人制定年度成长计划,明确年度目标,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机关干部的身心健康。大力开展先进科室和最有成就感工作项目、金点子等评选,营造浓厚的以人为本、干事创业、崇尚简单、勇于创新、事争一流、风清气顺的机关文化,以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篇二:成武县教育局二○一一年工作计划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头。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学前教育,逐步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协调健康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60%以上,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3%以上。
——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和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分别保持在99.5%、98.5%、85%以上;小学、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5%以内;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85%。
——高中阶段招生5000人左右。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000人左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000人左右,职普比维持在4:6。
——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6.2万平方米以上,投资7800万元以上。
——启动“班班通”工程,15%以上的中小学校实现“班班通”。
——城区至少建成2所中小学校,建一所县实验幼儿园和4所公办幼儿园;每乡镇建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00名左右大学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
三、主要工作任务
围绕一个中心: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强化课程管理,抓好课程方案的贯彻落实,保障开全课程、开齐课时;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指导,培植课改典型,积极发挥典型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突出一个重点: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切实改善办园条件。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优化城市幼儿园布局结构,制定并落实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政策,促进公办、民办学前教育协调发展。
实现一个目标: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降低辍学率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监控机制,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做好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保障特殊群体的平等教育权利;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支教制度和正常补充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推进四项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改革,逐步探索完善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协调机制;探索在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改革创新的途径;完善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共建职业学校的支持激励机制;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完善职业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校长管理机制改革。制定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和管理办法,实行严格的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试行校长职级制,促进校长专业化。健全校长选拔、聘用、培养、培训、交流、考核、评价和监督激励机制,在县域内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竞聘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完善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制定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中小学教师评价办法,建立以师德表现为首要依据、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职务岗位数量和结构比例,强化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的有效衔接。
实施八项工程。校园安全工程。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分工和责任追究机制,统筹抓好校舍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治安防范等诸项工作,强化安全教育和防范观念,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演练,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师德建设工程。加强师德教育,开展“人民满意教师”评选活动,评选表彰师德标兵,树立师德榜样。建立更加科学务实的师德考评办法,对师德差的教师予以惩诫,并把师德表现做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首要依据,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实行中小学学业水平等级推进制度。县教育局核准各学校各年级人数,确定各单位各年级A、B、C级的教学任务目标数,跟踪监测、考核,全力推进。各学校毕业年级的等级推进评价由基教股负责,结果纳入综合考评;中学非毕业班的等级推进由教研室负责,采取统考与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评价结果纳入综合考评;小学一至五年级的等级推进由乡镇中心学校和有关学校负责,教研室负责学期抽查,评价结果纳入综合考评。同时,重点抓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辅导、作业批改、学生评价等常规教学管理,力促全县教学质量有新的提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以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步伐,逐步消除安全隐患。加快推进“211”工程建设进度,加强学生生活设施建设,提高学生生活条件。加快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配备、体育卫生与艺术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装备水平,缩小城乡、区域、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城区学校建设工程。科学编制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布局规划,根据城区人口扩大需求和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确定城区新建学校用地标准和建设规模,每年在城区新建部分中小学校、幼儿园,逐步降低城区学校班额。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提高中小学生均计算机数量,加快推进“班班通”进程,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较完备的县级教育基础资源信息库。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快县职教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规范化建设进程,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工程。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设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平台,组织开展教师全员远程研修。组建“教坛精英”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下乡支教和对口帮扶活动,完善大学生顶岗实习制度。推进名师、名校长的选拔、培养,建立起省、市、县、校三级名师队。
(一)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1、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机制和制度,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促进全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2、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密围绕全县教育工作的实际,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树形象、提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以促进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活动,切实解决好影响教育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的难题,进一步树立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菏泽市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改革任务,紧密结合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组织实施重点工程和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努力打造教育和人力资源强县。
4、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对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扶持,提高资助比例和资助标准,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平等就学机会。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生活和工作条件。加快发展涉农职业教育,加强农民技能和技术培训,增强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5、大力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落实教育系统普法规划,加强教育干部法制培训,增强教师法制意识。加大教育法律贯彻实施和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章程,坚持民主治校、民主管理。
(二)深入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6、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课程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保障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广泛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样性、个性化需求,创建有利于学生终身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常规制度,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广选课走班制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7、改善德育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和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把德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始终。加强道德教育,强化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加强公民意识和健全人格教育,促使学生自觉规范行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和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德育教育基地建设,经常性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工作格局。
8、强化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配齐体育、艺术课程师资,完善体育、艺术设施,开好体育、艺术课程。做好初中升学体育、信息技术、实验操作考试和评价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组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认真组织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加强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的配备和业务培训,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和卫生设备配备,定期组织学生健康体检。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监督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加强学生国防教育和军训工作。
9、强化教学教研。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方面的管理、指导作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训一体活动,促进校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新课程执行力。开展好网络教研,建立教研员学科主页,形成网上教学对话系统,完善网络教研交流平台、培训平台、案例展示平台和典型辐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加强对学校课改工作的指导。培植课改典型,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成武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完成初、高中两个学段各三分之一的资源建设任务。加强课题研究,年度省级课题立项不少于3个,市级不少于6个。
10、加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日常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测,推行考试无分数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继续探索教学质量评估与奖励办法,完善教学常规、学科课堂评价标准和考核奖惩机制。
(三)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
11、加快幼儿园建设。制定并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把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与中小学布局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无安全隐患的校舍和其他资源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突破口,以公办小学附设幼儿园为基本形式,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积极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学前教育网络。加强城区幼儿园规划建设,落实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政策,着力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2011年,每个乡镇至少新建一所幼儿园,城区至少新建5处幼儿园。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60%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3%以上。
1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管理。落实学前教育办园条件和人员配备标准,严格实行学前教育机构准入制度,加强对幼儿园的年检,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按照就近入园的原则确定公办幼儿园的服务范围,确保适龄儿童顺利入园。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建立电子园籍管理制度,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规范幼儿园收费和办园行为。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13、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学前教育机构配置标准,将公办幼儿园教师纳入编制管理,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严格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
(四)巩固提高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4、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以控制辍学为核心,完善义务教育监控机制,认真做好适龄儿童少年的排查、摸底和统计工作,严格落实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通知书制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加强学籍管理,从严控制学籍变动手续。做好对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督导检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监测,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落实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15、提高经费投入水平。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足额落实地方分担资金,保障教育经费逐步增长。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办学经费基本标准,逐步提高各类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2011年,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由400元、600元,提高到500元、700元。建立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制度,完善“校财局管”财务管理办法。建立经费拨付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资金监管和内部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预防职务犯罪。
16、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一批办学规模小、校舍条件差的教学点,建成一批标准化中小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预警制度,全面排查中小学校舍,及时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多渠道筹措危改资金,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落实国家新的建筑规范,提高校舍建筑设计标准,加强建筑质量监督检查,确保校舍建设质量。全县年内投入资金7800万元以上,全县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6.2万平方米以上,完成五年规划任务的55%以上。
17、加快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仪器配备工程。加强农村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器材室等功能用房建设和管理,提高实验装备水平和图书资料、体育器材配备质量,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配合上级做好“百万图书进校园”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向农村中小学捐献图书,捐建图书馆。加快推进“211”工程试点工作,加快改造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等生活设施,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18、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强县教育信息中心、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建设,完善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平台功能,在全面实现“校校通”的基础上,以城区学校和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校为重点实施“班班通”工程,年内15%以上的中小学校实现“班班通”。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升级和完善校园网,并通过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加强学校校园网、网站建设及应用、管理工作。加快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组织全县优秀教师开发建设覆盖所有学科的成武县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19、加快城区学校建设。2011年,至少建成2所城区中小学校,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逐步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和择校问题。根据全市一中建设实际情况,高标准规划我县一中建设工作,争取在本年度内使一中新建搬迁工作有实质性进展。争取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每平方米拿出20元,专项用于城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20、统筹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建立县域内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机制,促进优质师资的合理分配。积极做好教坛精英的考核管理工作,组织教坛精英团队开展送课下乡活动,选拔农村青年教师到城镇学校锻炼。加强检查、考核,加大奖惩力度,在评优评模、职称评定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
21、加大职教招生力度。完善春夏两季集中招生办法,加大职教招生宣传力度,抓好毕业生就业安置,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全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000人左右,职普比维持在4:6。
22、推进职教资源优化整合。加强对职业学校的统筹管理,对职业学校办学情况进行年度综合评估,将教育经费、项目安排等与考核结果挂钩,推动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实施重点带动工程,加强骨干示范学校建设,指导重点职业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
23、加强职教基础能力建设。完成县职教中心西校区建设任务。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千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和资金,年内建成1处市级职教实训基地。加强实习实训设备配备,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24、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师管理和实习管理,规范教材选用,做好职业学校教学评估工作,提高职业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统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推进专业规范化建设,解决专业设置重复、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引导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新兴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做大做强优势专业。加强教学指导,提高教学效果。改革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25、完善职教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搞好订单培训,促进广泛就业。加强专业技能课教学,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突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按照“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原则,广泛开展中职学生技能竞赛。实行职业教育弹性学制,推进学分制改革。建立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26、加强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探索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大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聘请特聘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加快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六)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7、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健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设立家长委员会,推行民主管理。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加强教师管理,强化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创建绿色校园。加强环境资源教育,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优良校风,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全面实行中小学学业水平等级推进制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8、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规范课程开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规范学校作息时间,按照规定安排寒暑假期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规范学生家庭作业,对学生家庭书面作业进行总量控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课程计划实施质量和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率。严格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严查违规招生宣传行为及其他不规范招生行为。
29、加强规范化学校建设。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要求,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配合上级做好“人民满意学校”评选工作。
30、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预案体系,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健全各项安全工作规章制度,以制度保安全、以制度促规范,全面推动学校安全工作规范化建设。健全学校安全保卫机构,配齐安全保卫力量,落实安保人员编制和经费。加大学校安全经费投入,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学生安全常识教育,实施学校安全全员培训工程,年内培训教师不低于30%,校长、教育行政干部不低于40%,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安全工作的人员不低于80%。加强学校食堂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卫生条件,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定期开展学校、幼儿园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校园安全事故。开展“平安和谐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配合有关部门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清理校内及学校周边的非法音像制品摊点、流动饮食摊点以及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有效防范和减少针对学校和师生的不法侵害行为,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31、加强校长队伍管理。制定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和管理办法,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促进校长专业化。健全校长选拔、聘用、培养、培训、交流、考核、评价和监督激励机制,在县域内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竞聘制度和定期交流制度。以农村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为重点,开展各种层次的校长培训活动,促进校长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强对“名校长”的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带动示范作用。
32、全面强化教师培训。以农村学校教师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送教送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抓好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新任教师培训和班主任培训等各类专项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教师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积极推进远程研修培训。加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配合市教育局做好第二批“菏泽名师”人选的考核工作。充分发挥“教坛精英”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和帮教活动。
33、完善教师队伍交流和补充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在全县范围内对教师进行统一调配。加强对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做好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报到、派遣及档案转递工作。认真执行上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工作。按照“退一补一”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00名左右大中专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完善新进教师到农村学校锻炼制度,新招聘的教师优先补充到农村学校。加大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补充力度。
34、加强教师队伍信息化管理。完善教师队伍管理系统,及时更新教师队伍信息数据库,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管理系统的作用,对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管理水平。清理挤占挪用的教师编制,杜绝在编不在岗现象。把好教师队伍入口关,做好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推动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
35、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泛开展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和师德规范教育,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养。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核办法,完善师德评价和奖惩机制,将师德教育列为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把师德表现和育人效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聘用)、进修深造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建设工作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配合上级做好“人民满意教师”评选活动。
(八)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36、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多渠道筹措救助资金,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教育救助体系,开展经常性的扶困助学活动。扎实推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扩大贷款覆盖面。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落实好农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做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一免一补”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工作,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37、全面实施考试“阳光工程”。加大考试信息公开力度,规范信息公开内容,完善信息公开体系,严厉处理虚假宣传、欺骗招生的行为。积极推进规范化考点、考场建设,强化考试保密,落实考试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考试纪律,加大技术防范力度,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纪舞弊行为,确保考试安全。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打击高考移民和买卖高校录取通知书的行为,维护考试公平和菏泽教育的良好形象。
38、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深化政务公开、校务公开,严格执行各类收费、退费政策,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大对中小学收费行为的监管,严肃查处违规收费行为,建立和完善规范教育收费的长效机制。坚持自愿原则,积极做好教育图书、报刊发行工作,加大对进校园教育图书报刊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净化教育图书市场,扎实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活动,巩固治理成果。
(九)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9、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进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做好信息宣传、教育信访、老干部、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计划生育、后勤保障、安全保卫、机关财务和督查督办等工作,切实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机关各项工作科学、协调运转。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教育政务公开制度,加大信息公开。改进工作作风,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和节约型机关建设。
40、加强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以争做“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目标,开展好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县教育系统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推动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干部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4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市有关规定,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党风廉政教育、预防职务犯罪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建立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财务、基建、招生、采购、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严肃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全面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广泛开展党纪法规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积极创建文明机关。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
42、加强教育行风建设。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乡镇和学校制度,定期到基层调研了解情况,解决好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把政风行风建设情况作为考核学校年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开展教育内部行风评议工作,在全县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教育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对涉及教育收费、招生考试、职称评定、政务校务公开、师德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自查和整改,及时公布整改情况,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取信于民。
43、做好教育系统维稳工作。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组织、队伍、平台和能力建设,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加强教育系统群众工作,畅通群众反映、投诉渠道,完善信息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
44、强化督导检查,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目标考核,增强科室和机关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建设,强化教育督导职能,完善对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办法,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兼职督学聘任办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督学队伍。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推行督导责任区制度和督学责任制度,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教育督导机制。坚持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对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幼儿园的督导评估制度,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推进素质教育督导。以对高中学校和幼儿园专项督导为重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5、提高工作标准,争创一流成绩。进一步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带头实干、率先垂范,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工作落实情况,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标准,狠抓落实,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力争1项工作创全国一流水平,2-3项工作创全省一流水平,4-5项工作创全市一流水平。
篇三:2012年教育局工作计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温家宝总理在《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一文中强调:“农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既抓均衡发展,又抓提高质量,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有基于此,提出2012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和我县提升为合肥市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部署,紧跟城市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以均衡发展和提高质量为抓手,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主线,以师德师能建设为根本,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创造特色,不断丰富教育强县成果,促进我县教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重点工作
(一)加快教育均衡发展进程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遵照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方针,大力推进乡镇(学区)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积极完善村级小学附设幼儿园,主动扶持普惠制幼儿园。今年计划新建10所中心幼儿园,改扩建4所中心幼儿园,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保环境,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加大学前教育宣传力度,动员适龄幼儿入园学习,学前教育普及率达90%。
2.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特色发展,是当前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按照县委、县政府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科学编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年度实施计划。今年计划改扩建43所学校,为48所学校配置办学内涵,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同步进行,按计划、有步骤、保质量完成任务。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状况监测。在均衡配置资源的基础上,鼓励各校挖掘和整理办学内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学校。
3.加快推进校企一体化,促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时刻把握市场的脉搏。金桥、花岗职高,合肥机电学校和合肥文达信息学校,要加大职教宣传力度,加强市场调查,注意做好前瞻性专业的研究和开发,逐步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实现做大做强目标。xx师范学校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机遇,不断发展和壮大自身力量。
4.促进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全面进步
高起点、高配置推进县特教中心(县聋校)改扩建工程,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积极发展官亭镇回民社区小学、幼儿园,高店乡长镇回民社区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小庙镇北分路回民社区小学、幼儿园教育,以民族团结教育为纽带,努力办出民族教育的新特色。
5.做好校安工程决算、审计和资料归档工作
按照县校安工程规划,继续做好铭传学区中心学校等三个重建项目建设。在校安工程加固(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后,工作重点转向校安工程决算、审计和资料归档上来,完善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和档案建设,确保我县校安工程圆满收官。
6.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过程监管
积极推进民办学校票据规范管理,制订我县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奖补力度,逐步规范县城、乡镇(园区)、新农村安置点和商业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固定资产管理,实施民办学校校舍安全、校车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常态化。
(二)努力提高质量
1.坚持保教与保育并重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区中心学校和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全面落实学前教育规划,要主动争取乡镇(园区)领导的重视,为学前教育发展留足建设用地。要在努力提高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班)率的同时,着力提升幼儿园保教保育水平。积极开展市级一类园、农村示范园和优秀示范园创建工作,积极发展一批具有个性特色的乡镇(学区)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小学附设幼儿园。
2.深入推进学区一体化改革
各学区中心学校和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充分认识小学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的奠基作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以绩效工资分配和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教师跑课、课题实验等为抓手,认真统筹好校长、师资、学生、设备和教学及活动等方面的资源,全面、深入、有效的推进学区一体化,全面提升村小教学质量,实现学区内教学质量的优质均衡。要主动整合村级小学资源,加快推进小学的布局调整。在边远地区保留初小和附设幼儿园,实施合班教学。学区中心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发展寄宿制小学。充分利用闲置小学资产,或用于发展村级学前教育,或改造为教师公转房。
3.进一步提升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质量
初中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初中向原区级镇(乡镇)集中的步伐,发展一批寄宿制初中;另一方面,在加速初中资源整合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夯实管理基础,全面推进小班教学,实施个性化辅导,大面积提升初中教学质量。要逐校挖掘办学传统,发展特色学校,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着力打造书香校园、魅力校园。
4.普通加特色,努力提高高中教学质量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和家长期望学校实施封闭式办学。如何因应变化了的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要求,是高中各校的重要任务。各校要在切实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下决心改善学校的后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封闭式办学,以良好的饭菜质量和人性化的寝室管理为特色,以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赢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信赖。xx中学、xx实验中学、农兴中学和xx三中等校,要努力提高高考本科达线率和达线人数;山南中学、小庙中学和xx二中等校,要努力办好特色高中,培养更多更好的音乐、美术、体育人才;三河、高刘、官亭、丰乐四所改制完中,要切实转变办学方向,积极推进初中小班化教学,全面提高初中教学质量,通过封闭式管理、个性化教学与辅导等措施,逐步办出特色。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开展常态化的师德师风教育。各校要实现师德师风期期有安排,月月有主题,坚持诚信为师,严谨治学,自觉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学行为,自觉远离“三乱”(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要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和校本研修活动,鼓励广大教师敬业崇教,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2.加强岗位管理,深化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方案,不断激发广大教师奋发向上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推进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焕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态势。
3.持续开展新教师选聘,加快教师队伍新老交替进程。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公转房建设,着力解决广大教师的后顾之忧。
4.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锐意推进教改,力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小学以“同一起跑线”和“自育自学”、初中以“洋思经验”为抓手,着力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改革被动、低效的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有效学习,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科研型、智慧型教师队伍。要通过常态化的校本研修,帮助广大教师加强在岗研修,不断提升其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鼓励广大教师在岗位上研究,在研究中提升。通过评价、激励等措施,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科研工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四)做好学校常规工作
1.各校要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强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妇女工作,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退教协、老龄委和关工委等工作。
2.要充分集中民智,科学、合理、有效的落实绩效工资(校园工资)考核分配办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要严格执行经费预算,量入为出,严禁因超预算、超计划支出而发生新的债务。要形成公开、透明、规范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公务用车,严格控制公务招待,严格禁止超预算私自采购。各校的经费开支与预算执行情况,要定期向领导组会议和教职工大会公布,把校务公开落到实处。
4.要以创建特色学校、平安校园和政风行风评议等为切入点,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普法教育和养成教育,加强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净化校园环境,挖掘办学内涵,积极创造条件,争创省、市特色学校、平安校园和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5.要创设学生活动的平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面向全县中小学生开放;各校少年宫和留守儿童之家要面向广大学生开展活动;要因校制宜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社团)活动,把素质教育活动常态化。
6.要密切学校与家庭、社区(村居)的联系。家长学校要实施常态化办学,要有计划、有主题、有互动,切实帮助广大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要定期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到学校开展视察、调研活动;要密切学校与社区(村居)的联系,通过座谈、走访等活动,了解老百姓所思所想,把老百姓关心的事办好。
2012年,既是落实国家、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一年,又是实施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性一年。全年教育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全系统同仁,按照已经绘就的蓝图,埋头苦干,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创造特色,为全面提升我县教育的整体水平,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篇四:2012年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计划
各中学、中心小学、城区小学(园),县教师进修学校、电大、职教中心、局机关各股室:
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年,也是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县“双高普九”验收年。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继续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定》(光委[2009]49号)文件精神,突出建设教育强县主题,做好“强校、名师、高质量”三篇文章,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协调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特色经济强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主要目标与任务
――幼儿教育:继续关注、扶持农村学前班的发展,进一步规范学前班的管理,办好每个乡镇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城区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完成幼儿新生招收任务2000人,力争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90%。大力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对比较大的行政村停办的学前班争取恢复办班,学前一年入园率力争达99.5%以上。年计划申报新建4所幼儿园。其中城区2所,分别是利用教师进修学校校舍创办实验幼儿园分园,开设5~6个班,招收幼儿150人;镇岭幼儿园搬迁并更名为杭川中心幼儿园,规模达12个班,在园幼儿360人。农村2所,分别是李坊乡中心幼儿园、华桥乡中心幼儿园,均为9个班的规模。
――小学教育:小学适龄人口按照法定的入学年龄都能按时入学;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在1%以下;确保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年辍学率、三类残疾少儿入学率、小学按时毕业率等各项指标均达省“双高普九”标准。做好止马中小、崇仁中小、鸾凤中小、增坊小学、镇岭小学、杭西小学等六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申报和创建工作,力争完全小学标准化个数由5所增加到11所,创建率达65%。。
――初中教育:完成招生任务1589人,初中学龄入学率96%以上,初中学制三年毛入学率达98%以上;初中年辍学率城区控制在2%以下、农村控制在3%以下,初中按时毕业率达85%以上。做好一中、三中、司前中学、止马中学、李坊中学等五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申报和创建工作。力争初中校标准化个数由3所增加到8所,创建率达89%。
――高中教育:积极发展高中教育,进一步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年高中计划招生1020人,力争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以上,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普职比基本达到省均水平。二中通过省二级达标校验收,一中做好省一级达标校的申报工作。
――职业教育:继续抓好县职教中心建设,力争年新生总数达到300人以上,确保年巩固率达到8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等级证书培训认定,完成新增劳动力培训达880人次。
――成人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成人教育县、乡、村三级办学网络,着力抓好乡镇文技校的建设工作,在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扫盲”工作,提高扫盲工作水准,实现扫盲巩固120人,扫盲提高120人,力争使全县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以内,全县成人文盲率控制在5%以内,15-24周岁人口非文盲率达100%。全年完成实用技术培训4000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800人次,人口教育1000人次。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大力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工程。要认真贯彻实施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县2008-年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和学校建设规划》,切实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当年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1、着力推进城乡之间基本实现均衡发展。要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科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适时调整和撤并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相对较差的学校和教学点。对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通过举办高年级寄宿制学校并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的问题。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倾斜力度,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等,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要根据城乡中小学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实际情况,适时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根据教师自然减员和学科结构实际,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详细计划和方案,为建设教育强县提供有力的师资保证。做好招收师范类毕业生的宣传、报考、招录等工作,为教育发展储备优质师资。
3、进一步完善城镇教师农村服务期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边远地区教师补贴制度,落实华桥乡增坊、古林、牛田和司前乡清溪、西口等边远村校任教的教师交通费每人每月补助100元政策。组织城镇教师分期分批到农村基层学校任教。组织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进行校际间教师交流。建立骨干教师联系农村学校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4、全力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要坚持依法控辍保学,全面落实双线控辍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家访劝学制度,强化乡镇及学校“双高普九”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其在依法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上的作用。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寄宿生住宿费和对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的“三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实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特教学校学生“三免一补”政策,建立低保家庭普通高中助学金制度,落实中职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制度。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管理,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努力做到农民工子女就近、方便就学;加强农民工子女学籍管理,完善学生流动过程的服务,积极创造条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权益,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完成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双高普九”方案,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形成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力争全县基本达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标准,确保“双高普九”省级验收顺利通过。
5、稳步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要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县财政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和健全中小学校预算制度,进一步完善资金分配方式,合理分配公用经费资金。加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使用的监管,严禁挤占、截留、挪用中小学公用经费。
(二)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校园文化决定学校的未来。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在提升学校内涵发展。
1、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等四大板块的建设,继续组织开展第三届“校园文化达标(示范)校”评比活动。要以学校“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重点,以师风师德教育和学生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德育创新的引领、校长精神的影响、师生价值观的渗透,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同时,要进一步挖掘学校文化特色,年春季各校要根据实际做好绿化、美化工作,要突出县“杉城”的乡土意识,创建杉木林特色育人环境。开展“文明学校”、“书香校园”、“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要结合庆祝建国62周年,组织好第27个教师节庆祝活动,并于年六月结合“省双高普九”验收举办全县教育系统素质教育汇报演出;围绕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质标准,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举办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和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等活动,营造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进一步推进项目工程建设。一要全力抓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高中达标校创建工作。要严格按照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高中达标校建设规划,加强项目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与评估工作,分批逐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基本达到学校“四有”的目标要求,逐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完成光二中省二级达标创建任务。同时,进一步强化项目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标准化学校和达标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二要加快项目建设步伐。要继续抓好止马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止马中学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楼,李坊中学实验楼,三中图书综合楼,一中科技大楼等6个项目的建设与管理。要按计划实施寨里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鸾凤君山小学教学楼、司前清溪小学教学楼、崇仁中心小学综合楼、鸾凤中心小学学生宿舍楼等6个项目建设,建筑面积0.67万平方米,总投资1005万元。要做好灾后重建项目工程,完成李坊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华桥元岱小学教学楼、司前中学教学综合楼、二中学生食堂、教学楼续建等工程。要完成新建城南实验学校整体规划及校园平整工作,争取部分教学及辅助用房开工建设。完成杭川中心幼儿园3000平方米教学用房建设任务,力争年春节投入使用。在工程建设进程中,要严格监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和工作制度。在规范运作的情况下,要加快进度,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如期竣工投入使用。
3、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建设。一要进一步强化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抓好三个模式的应用,以村完全小学及以下学校为重点,建设“农远”资源库,开发一批教学支持平台和学习支持工具,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步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二要加强学校装备工作。继续增加对中小学图书添购投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在年六月份“双高普九”省级验收前,完成学校新购仪器设备的登记造册、入库上架工作,完成实验室的标准化改造,完成校园及各功能室的绿化、美化、净化和文化氛围的创设工作,做好迎检前的最后冲刺。三要继续推进电子政务、网上办公平台、数字校园、资源建设等工程建设,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创建力度,增加城域网教育信息资源总量,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网建设,充实、丰富教育网站与校园网站网页的内容,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4、进一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计划,突出“全员一起参与,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继续做好“县中小学生(部分)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与辅导对策”的课题研究。健全学生心理教育、预防、咨询和危机干预体系,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网络,积极开展“珍爱生命,关注心灵”“师生心理剧演出”等活动,收集、整理本县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案例、论文、课题和主题班会资料,力争年底汇编成《县心理健康教育参考用书》。
(三)精心打造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树立全新的教育质量观。突出发展性评价,追求有效教研、有效教学。以初中为重点,突出“夯基”(夯实初中基础)、“提质”(全面提高质量),重在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增值增效上下功夫。
1、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要加强教育科学管理,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估。发挥教育质量增值增效激励和导向作用,更加科学合理评价学校的发展。进一步强化控辍保学措施,狠抓培优转困。严把小学毕业班质量检测、初一抽考、初二学生综合素质竞赛和中高考质量关。加强中高考研究,尤其要在新课程实施与高考对接上下功夫,提高课题的运用推广效果。做好高中会考与高考衔接的研究,以会考促高考。提高中、高考备考水平,争取年中、高考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2、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深化新课程改革。要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积极促进县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电大工作站、电教、教研室(组)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努力构建新型的教师培训机构,进一步发挥教师进修学校专业引领作用。要加强“三个结合”,即教研与课堂教学、教研与教师成长、教研与课程文化结合。要让教科研成果回归教学,服务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强化教学常规,落实督查、反馈、评价、考核、奖惩机制。组织各学科竞赛活动。继续推进“三大片区”(城区、北部、西部)的教学研究活动,继续开展县级素质教育先进校评估。要强化课程改革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实战性,进一步推进校本教研、研修,破解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切实提高新课程整体实施水平。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继续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稳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学校编制管理,完善教师合理流动制度。认真实施“适当提高农村贫困边远学校中级职称岗位比例和年度考核评优指标”的办法,城区学校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必须要有一年以上农村教育工作经历。认真落实省教育厅、人事厅《关于中小学教职工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设置的意见》,严格实行专业技术岗位职数管理。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务院《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实施方案,严格考核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教师的工作量,将上岗出勤、师德师风、素质教育、常规教学、教育质量等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聘分流和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师德方面重点解决体罚学生、违规补课、滥用教辅等方面问题。
要积极整合优秀骨干教师资源,全力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严格按要求择优选拔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发挥小学“研、送、训”核心团队作用,建立名优教师工作站,通过举办讲座和开公开课等形式,组织名教师培养对象和核心团队成员到农村学校进行巡回讲座及上示范课,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示范和传帮带作用,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
要加强师资培训。年继续使用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预计培训教师1660人次。年暑期,继续开展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培训40%的农村教师(约400人),同时完成全县45%(约729人)的教师的初级培训工作。组织初级培训合格的教师参加国家统一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预计参加考试的教师1500人。要对2008~2010年参加全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244人,进行考核认定为我县首届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继续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证师资培训,完成培训学时,组织73名学员参加B证考试。
要继续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技能竞赛,结合岗位大练兵专项检查,在全县范围内,评比优秀中青年教师,力求做到以点带面,推进大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端正教育系统“三风”。一要推进“阳光收费”。认真贯彻落实义务阶段学校免除借读费和寄宿生住宿费等新政策,坚持教育收费校长“承诺制”和“辞免制”。
二要进一步规范招生、考试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原则,抓好招生考试工作。落实党的惠民惠生政策,认真安排好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落实“双拥”政策,优先安排部队子女入学。三要加强党建和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校工会民主监督的职能,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全面提升校务公开工作水平。加强学校财务、基建、招生、采购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工作。继续做好“普九”化债工作,禁止学校新增债务。四要强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认真开展“三服务”活动,落实挂点基层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效能建设的八项制度,推行绩效考评,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积极开展效能监察,认真受理效能投诉,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五要深入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六)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重点抓好周末乘车安全管理、公共卫生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管理、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工作,深化“平安校园”活动,建设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全面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普遍开展安全预案演练。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寄宿制学校、饮食卫生、消防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特别要抓好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和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
篇五:教育局工作计划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教育体系
1、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帮扶基础薄弱学校;
2、推动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努力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继续实施“阳光少年”工程,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继续组织德育论坛并推出阳光少年理论建设与案例成果专著;
2、民办学校创建“健康促进学校”铜牌年内达到60%以上,3-5所公办学校升金银牌。
3、继续大力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三、做好“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创建工作
阅读了本文《教育局工作计划》本站编辑还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工作计划网
1、工作定位和工作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健康第一”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优质、均衡状态下的以健康促进学校为基础的学生健康发展特色;
2、成立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分区层面和局层面。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迎评工作顺利、扎实、高效;
3、准备一台以迎接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验收为主体的综合性文艺节目,作为**教育特色和素质教育特色展示。
四、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精品教育
1、创新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幸福之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全面实施兼职教研员制度,提高**教研水平
3、推进“区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辐射带动作用;
4、和北京大学继续合作举办一期教育管理校长高端培训,提升校长队伍整体素质。
五、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环境整治,优化育人环境
1、全面贯彻安全管理分工网格化、责任岗位化、检查精细化、程序规范化、管理常态化,改善校园周边交通和治安状况。
2、“五一”和“十一”期间分别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活动,对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进行专项整治。
3、加强安全主任队伍建设,举办1—2期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