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教学反思
时间: 12-27
栏目:反思
篇一:雪的教学反思
初读《雪》这篇文章只觉得一个字“美”!江南“滋润美艳”的雪给我了无尽的遐思,我不禁陶醉在那片由“血红”“深黄”“冷绿”点缀的雪野中。但当读到文章的后半部分,感觉陡然发生变化,朔方的雪给了我迥然不同的感受,它是冷酷而倔强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引起了我的深思。细想来,这满天飞舞的雪花都是作者激情和深刻思索的结晶,有人说:景由心生。“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炽烈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育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精神。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作者语言比较隐讳,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对学生的理解来说有些困难。该如何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去实施教学呢?我想,在教学程序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深文浅教,由浅入深,让学生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自然内化作者的写作情感。
我想教师的问题应但成为本节课堂的主线,对学生启发引导。对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进行组织、引导、启发,将众多衍生的新问题准确判断,迅速纳入且与主线丝丝入扣,推动主线问题缓解深入进行,使课堂主线分明、张弛有度。
在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了这些问题:
第一个环节中有两个问题:
⑴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里的每个问题都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主体,尤其是后面的这个问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完全要求或指向我们的学生,要获得认识必须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探究。“滋润美艳”、“活泼”、“生机”、“热闹”、“干燥”、“升腾”、“奋进”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句子,在学生完全沉入文本后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在第二个环节,师生共同分析了两种雪的特征之后,用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追问了一句“鲁迅笔下的雪仅仅是雪吗?”再次促使我们的学生一头扎进文本,从雪的表象里思考抽象出内在的东西。这里的雪不仅仅是雪,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它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一种内心的含蓄表白。江南:雪和蜜蜂、山茶、梅花、人──人、雪、物共融的美好画面,而朔方:雪和旷野、天宇──孤独,孤独中纷飞。此时此地的雪,其实就是鲁迅自己的内心思想的写照。虽然孤独,但朔方的雪是否寂静、停留?不,它仍然旋转、升腾,旋转、升腾。在这个旋转升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雪的精魂,鲁迅的精魂。
三个问题,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所以学生的“走进雪”“走近鲁迅”,自然顺利,并没有很大的障碍, 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记得唐朝诗人卢廷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可见一斑。其实设计语文课堂的提问也是如此。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且效果往往不一样,只有找出最佳的提问角度才能让问题的价值发挥得最好。设计问题更要“恰如其分”,提问“过高”难以诱发学生的认知,冷场不可避免;提问“过低”不易擦出思想的火花,热闹成了假象的外衣。问题只有切合了文本,切近了学生,才能生成很好的课堂对话,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篇二:雪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雪》这篇课文时,我安排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首先师生自由交流,谈谈各自对雪的印象和喜爱的原因,学生们有的说喜欢雪的颜色,有的说喜欢雪的形状,有的说喜欢雪中的游戏。有一个学生说 她不喜欢雪,我很惊讶,追问。她说下雪时候很寒冷,行动不方便。我肯定了她的说法,赞扬她有自己的思考,随即告诉学生们,雪确实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利有敝。然后请其它的同学谈谈看法,有的学生说雪与雨一样滋润万物,有的学生说雪能消失害虫,“瑞雪兆丰年”。继续由学生自由发言,或讲述自己在雪中玩过的游戏,或自选写雪的诗句朗诵,学生表现积极,发言踊跃。我用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板书)赞美学生的表现。
导入课文后,师生共同进行全文和自选段的朗读,我向学生强调这类的散文要读出感情来,与录音比较,师生间互相评述,特别要求学生对老师朗读的评价。由于欣赏课对学生的影响,由于我作为一个平等的对象加入朗读活动,学生们情绪高涨。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问答的形式分析第一个问题:文章写了哪两处雪景,具体写了什么景物,写景有什么不同?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很快回答出“江南的雪”“北国的雪”,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是轻柔的,北国的雪“随着旋风蓬勃奋飞”,是猛烈的。我简要分析作者运用以物衬物和比喻的方法,写江南雪的美丽轻柔,令人喜爱,雪中“血红的山茶”“深黄的腊梅”“冷绿的杂草”,这丰富的色彩衬托了雪的美丽,“处子的皮肤”(解释“处子”:少女)又恰到好处的比喻了南国雪的轻柔,正因为如此,使作者似乎看到一点春意,所以作者说“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这些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雪的喜爱。由几位同学再分别朗诵这段文字,相互比较,谁读出了江南雪的轻柔美丽。 “作者写北国的雪就不同了”(过渡),由学生朗诵写北国雪的段落,点划写雪的关键词句:如粉如沙(此处提问,为什么不是如毛如羽?),蓬勃的奋飞(此处提问:为什么不是飘飘扬扬?),灿灿的生光,包藏火焰的雾(此外提问,雪是白的,火是红的,色调上谐调吗?)旋转而且升腾(此处提问,此词用了两次,为什么不同吗?),弥漫太空(此处提问,为什么不是“天空”?)然后让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讨论,明确作者以饱满的热情,用激情的笔调描写北国雪的猛烈狂放,振奋着人的精神。如果说作者写江南的雪,表达了对江南雪“美艳之至”的喜欢,那么写北国的雪,就是对北国雪“旋转而且升腾”之雄伟姿态的赞美了。
“雪不仅是美的,雪中还有丰富的游戏,我们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到过,这篇文章中也写到。”(过渡)让一学生读文章的第二三段,再让学生口述文中“塑雪罗汉”的情节,提问,作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雪中的游戏重点写了捕鸟,这篇文章中重点写了“塑雪罗汉”,作者为什么这么喜欢写儿时的游戏呢?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不难理解,学生很快就回答了出来:怀念儿时的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我随即联系《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两文讲述:儿时的生活不管是怎样的,但是很让人怀念,儿时的生活往往也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希望大家珍惜,给将来留下美好的回忆。
课后指导学生参考课后附文,理解文章深刻的含义,同时让学生们明白学习要善于利用资料。
篇三:雪的教学反思
之所以选择《雪》这篇课文,其实有一种偷懒的想法,因为文章比较短,尽管知道很难上,但似乎还能接受。没想到的是,越备课就越觉得难。同事也建议我找篇容易的篇目上。知难而退也许是明智之举,但还是不甘心。就干脆把它作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种挑战来尝试,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历练来提升自我,并抛砖引玉,共同探讨鲁迅作品的教学。
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学,我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一般来说,语文学习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那就是“文字”、“文学”和“文化”。而语文课的“内核”,应该是在文化层面。言为心声,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作者一种人生态度的流露,文学活动也就是人们用文字来提升生命觉悟的一个过程,无论怎样的教改,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应该靠深厚的人文内涵去感染学生,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但是,语文课毕竟不是思品课,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必须借助于对文字的品析和对文学的鉴赏,因而这三个层面既是逐步深入又是互相融合的。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
教材解读:散文诗《雪》是鲁迅作品中为数不多的色彩明丽的文章之一。作为一位超前的觉醒者,鲁迅所感受到的孤独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尖锐与深刻,但他并不屈服,明知前方是坟是死亡依然奋力前行。体现他全部生命哲学的散文诗集《野草》被称作“反抗绝望之歌”,因其幽深性、象征性与神秘性而被文学界公认为“世纪性的文学猜想”,《雪》虽然是其中色调相对明朗的一篇,但学生在解读上仍存在较大的难度。但文中对江南雪景的描绘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对朔方的雪更是倾情讴歌,极力赞美。美丽的雪景,美丽的文字,都吸引着我们去欣赏,去品读。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可以借助文字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去感受他那虽然孤独但仍不屈抗争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去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这应该是我们读本文以后最大的收获吧。
教学设计:基于以上的理解,最终确定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实施教学。坚持以“读”为课堂的主线,注重对语言的品味和涵咏,让学生学会身临其境体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文敏感在教学程序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深文浅教,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自然内化作者的写作情感。把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定位在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精神。整个教学设计则定位在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文本探究上,完成从朗读感知到品味语言到体验情感再到感悟精神的纵向深入。使学生能在由景及人、由情到精神的理解转换过程中领悟文章内涵。其中通过对一些修辞、字词的品味把握雪的特征是品读的重点,对情感的体验和对精神的感悟都要以此为基点。紧扣文字进行“细读”,也许有点老学究,但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方面却是最实在最需要的。语文教学的本真应该是语言教学,只有基于语言品味的领悟才是最真切最能自然内化的,只有从文字上站起来的鲁迅才是更有生命力的。
对课堂呈现的反思:
本着以上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了教学设计,从教学展示的效果看,应该说较好地得到了落实,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人高兴。文章虽然难,但是因为起点设得低,大家都觉得有话说,有话想说。随着和“雪”的对话的逐层深入,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都体验到了鲁迅那在孤独中向往美好的情感、在孤独中依然奋进的精神。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丰富,他们在今后重读《雪》时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那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不是现在一堂课所能够涵盖的。
二点体会:
1.对文本的反复切入还需加强。同一个语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有不同的收获,例如你可以从一个句子看出事物特征,看出作者情感,看出写作技巧,看出语言风格,看出蕴涵的哲理……但是本堂课对语言的品味太局限于“雪的特征”,对鲁迅情感的体验几乎是直接从“雪的特征”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鲁迅的精神铺垫不够到位,虽然有材料的出示也相应显得肤浅。导致学生还是难以准确理解从雪的精魂到鲁迅的精魂,对鲁迅在困境下孤独的情境,以及鲁迅在孤独中不沉沦,依然奋斗的精神体验仍然不够深入。如果说本课在课堂设计时关注到了“深度”,但在课堂呈现时却缺乏一定的“厚度”。
2.要以学生为本,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找寻恰当的入口,适时调控课堂。这就必须对文本深入研究。教师的解读决定对文本的把握。当教师试图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时,意味着教师已经从文本中走出,而当课堂上和学生共同走进文本时,已经是一种重复意义上的思维和情感行走。此时教师是一个带路者,有选择道路的权力,这种选择是由教师对文本的个人解读与认知经验决定的。所以如果想做快乐、智慧的向导,就要全面熟悉路况,要吃透教材,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的恰当的切入点。只有 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做到了对原文,对作者,心中有数,才能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控课堂。
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这次历练对我很有帮助,很多老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再次感谢。在此也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也期待我们港中的语文组同仁能齐心协力,把语文教学这条路走得更稳健,更有特色!
篇四:雪的教学反思
本学期负责八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的备课任务,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中,《雪》这篇课文,文章虽然比较短,但备课的时候越备课就越觉得难。后来,经过年级备课组的讨论,教案和学习卷总算出好了。上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如下的反思:
一、对课文主旨的把握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最为明朗的一篇,然而对于文章的主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钱理群说,鲁迅在博大的、运动的“自然”中,发现与肯定了自己;张向东说,《雪》不仅是一支不同凡响的雪之绝唱,更是一曲响彻云霄的人的精神的赞歌。但是对于初二的学生,如果对课文主旨的把握脱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可接受程度,是没有价值的。倒不如简单理解为,作者通过笔下的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寄托鲁迅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并赞美了这样一种战斗精神——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我想这样有助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精神。
初读《雪》这篇文章只觉得一个字“美”!江南“滋润美艳”的雪给我了无尽的遐思,我不禁陶醉在那片由“血红”“深黄”“冷绿”点缀的雪野中。但当读到文章的后半部分,感觉陡然发生变化,朔方的雪给了我迥然不同的感受,它是冷酷而倔强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引起了我的深思。细想来,这满天飞舞的雪花都是作者激情和深刻思索的结晶,有人说:景由心生。“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炽烈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育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精神。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作者语言比较隐讳,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对学生的理解来说有些困难。该如何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去实施教学呢?我想,在教学程序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深文浅教,由浅入深,让学生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自然内化作者的写作情感。
我想教师的问题应但成为本节课堂的主线,对学生启发引导。对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进行组织、引导、启发,将众多衍生的新问题准确判断,迅速纳入且与主线丝丝入扣,推动主线问题缓解深入进行,使课堂主线分明、张弛有度。
在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了这些问题:
第一个环节中有两个问题:
⑴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里的每个问题都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主体,尤其是后面的这个问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完全要求或指向我们的学生,要获得认识必须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探究。“滋润美艳”、“活泼”、“生机”、“热闹”、“干燥”、“升腾”、“奋进”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句子,在学生完全沉入文本后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在第二个环节,师生共同分析了两种雪的特征之后,用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追问了一句“鲁迅笔下的雪仅仅是雪吗?”再次促使我们的学生一头扎进文本,从雪的表象里思考抽象出内在的东西。这里的雪不仅仅是雪,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它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一种内心的含蓄表白。江南:雪和蜜蜂、山茶、梅花、人──人、雪、物共融的美好画面,而朔方:雪和旷野、天宇──孤独,孤独中纷飞。此时此地的雪,其实就是鲁迅自己的内心思想的写照。虽然孤独,但朔方的雪是否寂静、停留?不,它仍然旋转、升腾,旋转、升腾。在这个旋转升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雪的精魂,鲁迅的精魂。
三个问题,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所以学生的“走进雪”“走近鲁迅”,自然顺利,并没有很大的障碍, 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记得唐朝诗人卢廷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可见一斑。其实设计语文课堂的提问也是如此。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且效果往往不一样,只有找出最佳的提问角度才能让问题的价值发挥得最好。设计问题更要“恰如其分”,提问“过高”难以诱发学生的认知,冷场不可避免;提问“过低”不易擦出思想的火花,热闹成了假象的外衣。问题只有切合了文本,切近了学生,才能生成很好的课堂对话,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篇二:雪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雪》这篇课文时,我安排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首先师生自由交流,谈谈各自对雪的印象和喜爱的原因,学生们有的说喜欢雪的颜色,有的说喜欢雪的形状,有的说喜欢雪中的游戏。有一个学生说 她不喜欢雪,我很惊讶,追问。她说下雪时候很寒冷,行动不方便。我肯定了她的说法,赞扬她有自己的思考,随即告诉学生们,雪确实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利有敝。然后请其它的同学谈谈看法,有的学生说雪与雨一样滋润万物,有的学生说雪能消失害虫,“瑞雪兆丰年”。继续由学生自由发言,或讲述自己在雪中玩过的游戏,或自选写雪的诗句朗诵,学生表现积极,发言踊跃。我用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板书)赞美学生的表现。
导入课文后,师生共同进行全文和自选段的朗读,我向学生强调这类的散文要读出感情来,与录音比较,师生间互相评述,特别要求学生对老师朗读的评价。由于欣赏课对学生的影响,由于我作为一个平等的对象加入朗读活动,学生们情绪高涨。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问答的形式分析第一个问题:文章写了哪两处雪景,具体写了什么景物,写景有什么不同?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很快回答出“江南的雪”“北国的雪”,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是轻柔的,北国的雪“随着旋风蓬勃奋飞”,是猛烈的。我简要分析作者运用以物衬物和比喻的方法,写江南雪的美丽轻柔,令人喜爱,雪中“血红的山茶”“深黄的腊梅”“冷绿的杂草”,这丰富的色彩衬托了雪的美丽,“处子的皮肤”(解释“处子”:少女)又恰到好处的比喻了南国雪的轻柔,正因为如此,使作者似乎看到一点春意,所以作者说“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这些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雪的喜爱。由几位同学再分别朗诵这段文字,相互比较,谁读出了江南雪的轻柔美丽。 “作者写北国的雪就不同了”(过渡),由学生朗诵写北国雪的段落,点划写雪的关键词句:如粉如沙(此处提问,为什么不是如毛如羽?),蓬勃的奋飞(此处提问:为什么不是飘飘扬扬?),灿灿的生光,包藏火焰的雾(此外提问,雪是白的,火是红的,色调上谐调吗?)旋转而且升腾(此处提问,此词用了两次,为什么不同吗?),弥漫太空(此处提问,为什么不是“天空”?)然后让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讨论,明确作者以饱满的热情,用激情的笔调描写北国雪的猛烈狂放,振奋着人的精神。如果说作者写江南的雪,表达了对江南雪“美艳之至”的喜欢,那么写北国的雪,就是对北国雪“旋转而且升腾”之雄伟姿态的赞美了。
“雪不仅是美的,雪中还有丰富的游戏,我们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到过,这篇文章中也写到。”(过渡)让一学生读文章的第二三段,再让学生口述文中“塑雪罗汉”的情节,提问,作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雪中的游戏重点写了捕鸟,这篇文章中重点写了“塑雪罗汉”,作者为什么这么喜欢写儿时的游戏呢?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不难理解,学生很快就回答了出来:怀念儿时的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我随即联系《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两文讲述:儿时的生活不管是怎样的,但是很让人怀念,儿时的生活往往也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希望大家珍惜,给将来留下美好的回忆。
课后指导学生参考课后附文,理解文章深刻的含义,同时让学生们明白学习要善于利用资料。
篇三:雪的教学反思
之所以选择《雪》这篇课文,其实有一种偷懒的想法,因为文章比较短,尽管知道很难上,但似乎还能接受。没想到的是,越备课就越觉得难。同事也建议我找篇容易的篇目上。知难而退也许是明智之举,但还是不甘心。就干脆把它作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种挑战来尝试,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历练来提升自我,并抛砖引玉,共同探讨鲁迅作品的教学。
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学,我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一般来说,语文学习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那就是“文字”、“文学”和“文化”。而语文课的“内核”,应该是在文化层面。言为心声,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作者一种人生态度的流露,文学活动也就是人们用文字来提升生命觉悟的一个过程,无论怎样的教改,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应该靠深厚的人文内涵去感染学生,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但是,语文课毕竟不是思品课,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必须借助于对文字的品析和对文学的鉴赏,因而这三个层面既是逐步深入又是互相融合的。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
教材解读:散文诗《雪》是鲁迅作品中为数不多的色彩明丽的文章之一。作为一位超前的觉醒者,鲁迅所感受到的孤独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尖锐与深刻,但他并不屈服,明知前方是坟是死亡依然奋力前行。体现他全部生命哲学的散文诗集《野草》被称作“反抗绝望之歌”,因其幽深性、象征性与神秘性而被文学界公认为“世纪性的文学猜想”,《雪》虽然是其中色调相对明朗的一篇,但学生在解读上仍存在较大的难度。但文中对江南雪景的描绘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对朔方的雪更是倾情讴歌,极力赞美。美丽的雪景,美丽的文字,都吸引着我们去欣赏,去品读。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可以借助文字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去感受他那虽然孤独但仍不屈抗争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去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这应该是我们读本文以后最大的收获吧。
教学设计:基于以上的理解,最终确定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实施教学。坚持以“读”为课堂的主线,注重对语言的品味和涵咏,让学生学会身临其境体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文敏感在教学程序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深文浅教,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自然内化作者的写作情感。把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定位在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精神。整个教学设计则定位在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文本探究上,完成从朗读感知到品味语言到体验情感再到感悟精神的纵向深入。使学生能在由景及人、由情到精神的理解转换过程中领悟文章内涵。其中通过对一些修辞、字词的品味把握雪的特征是品读的重点,对情感的体验和对精神的感悟都要以此为基点。紧扣文字进行“细读”,也许有点老学究,但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方面却是最实在最需要的。语文教学的本真应该是语言教学,只有基于语言品味的领悟才是最真切最能自然内化的,只有从文字上站起来的鲁迅才是更有生命力的。
对课堂呈现的反思:
本着以上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了教学设计,从教学展示的效果看,应该说较好地得到了落实,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人高兴。文章虽然难,但是因为起点设得低,大家都觉得有话说,有话想说。随着和“雪”的对话的逐层深入,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都体验到了鲁迅那在孤独中向往美好的情感、在孤独中依然奋进的精神。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丰富,他们在今后重读《雪》时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那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不是现在一堂课所能够涵盖的。
二点体会:
1.对文本的反复切入还需加强。同一个语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有不同的收获,例如你可以从一个句子看出事物特征,看出作者情感,看出写作技巧,看出语言风格,看出蕴涵的哲理……但是本堂课对语言的品味太局限于“雪的特征”,对鲁迅情感的体验几乎是直接从“雪的特征”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鲁迅的精神铺垫不够到位,虽然有材料的出示也相应显得肤浅。导致学生还是难以准确理解从雪的精魂到鲁迅的精魂,对鲁迅在困境下孤独的情境,以及鲁迅在孤独中不沉沦,依然奋斗的精神体验仍然不够深入。如果说本课在课堂设计时关注到了“深度”,但在课堂呈现时却缺乏一定的“厚度”。
2.要以学生为本,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找寻恰当的入口,适时调控课堂。这就必须对文本深入研究。教师的解读决定对文本的把握。当教师试图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时,意味着教师已经从文本中走出,而当课堂上和学生共同走进文本时,已经是一种重复意义上的思维和情感行走。此时教师是一个带路者,有选择道路的权力,这种选择是由教师对文本的个人解读与认知经验决定的。所以如果想做快乐、智慧的向导,就要全面熟悉路况,要吃透教材,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的恰当的切入点。只有 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做到了对原文,对作者,心中有数,才能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控课堂。
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这次历练对我很有帮助,很多老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再次感谢。在此也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也期待我们港中的语文组同仁能齐心协力,把语文教学这条路走得更稳健,更有特色!
篇四:雪的教学反思
本学期负责八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的备课任务,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中,《雪》这篇课文,文章虽然比较短,但备课的时候越备课就越觉得难。后来,经过年级备课组的讨论,教案和学习卷总算出好了。上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如下的反思:
一、对课文主旨的把握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最为明朗的一篇,然而对于文章的主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钱理群说,鲁迅在博大的、运动的“自然”中,发现与肯定了自己;张向东说,《雪》不仅是一支不同凡响的雪之绝唱,更是一曲响彻云霄的人的精神的赞歌。但是对于初二的学生,如果对课文主旨的把握脱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可接受程度,是没有价值的。倒不如简单理解为,作者通过笔下的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寄托鲁迅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并赞美了这样一种战斗精神——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我想这样有助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