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时间: 12-20
栏目: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一:
《伯牙绝弦》是一篇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六年级的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短短5句话,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思考,理解其含义。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伯牙为何绝弦?他为谁绝弦?然后找出文中说伯牙绝弦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再补充关于子期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去思考:俞伯牙与子期地位相去甚远,他为何为了一个樵夫而“绝弦”?初步感受知音情深。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带着这个疑问深入文本,感知文本,体会他们的互相理解,心有灵犀,从中感受知音情怀。
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这时学生很迅速地反映到:“绝的也是心弦”!”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了知音之死对伯牙的震撼,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知音情深!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抓住“初读——理解——感情朗读——感悟——个性朗读” 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前半部分,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对文章的后半部分,要读出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结构特点,感知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在教学尾声之时通过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
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理解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补充,给学生讲述了伯牙作为宫廷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从中感受到他的孤独寂寞,了解知音难求,感受“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从中也为下文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作铺垫,让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在教学中,我觉得我的教学语言的精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些时候,我的语言还有些碎,没有达到最凝练的效果。有的导语的设计还不够细致、到位,不能灵活地把握课堂生成调节教学设计影响了课的精彩。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二:
《伯牙绝弦》是语文人教试验标准版六年级上的一篇文言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透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节奏,感受文言文的声韵美。
崔峦老师在学术会上提到: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结合到文言文简洁、典雅,朗诵时具有音韵美的特点,本课注重学生的诵读:读通课文,读顺节奏为理解课文大意做好铺垫;其次,在品读句子的时候,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这是为了达到了了解文章大意,感受文言的音韵美的目的。从学生课堂诵读到品悟句子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是基本达到的。
其次,文言文因为其文体特点,在教学中应该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以读准字音、读顺课文为基础,并借助工具书和课内注释解决重点字词,帮助了解文章大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品读句子更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个步骤的达成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也在品读句子中增强了他们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课堂实施来看本课在教学上遵循了学习古文的步骤:诵读文章、了解字词意义、把握文章大意以及品读句子感悟文章思想感情。
但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一、学习中忽视了学生的自读自疑。对于对文言文并不十分熟悉的学生而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的疑惑。那么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或多或少体会到一些自己能够读懂文言文的快乐,避免老师的串讲所导致的乏味。可以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先让学生凭借工具书以及注释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去自学。然后再就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到小组讨论中去解决,并鼓励学生充当老师,解决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这样或许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老师牵着走。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草草了事。学生学习文言文,在理解课文大意上本课的一个语言训练点是“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故事大意”。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目标完成得并不理想。只是学习能力较为强的学生占有了话语权,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训练。
三、课堂教学环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逻辑关系不够明确。本课在理解文章内容时主要是抓住“伯牙善鼓以子期善听”以及“伯牙不复鼓”这两个方面来谈。通过诵读感悟伯牙善鼓以及钟子期善听的表现,却没有提升到他们“知音”这个层面。而重点品析“知音是什么?”时引入课外资料,让学生明白“伯牙所想到的,子期必领悟到”,那么对学生理解“伯牙不复鼓”会更有帮助。对学生读懂伯牙绝弦时的悲伤有帮助。而同时,在品析“伯牙不复鼓”的环节中,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全文的思考“伯牙为何绝弦”?这就显得本课环节不够完整,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三: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所以上课之前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反复诵读。然后,我又上网搜索了有关伯牙和钟子期的资料,高山流水的故事、相关音乐等。
由于小学生接触古文甚少,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自然应该在具体的语境中诠释。我首先由音乐导入新课,初识大意,初步感悟知音深情,然后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活动,穿插相关故事,引领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所具有的特定意象和内涵。因此,我把预设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情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上。
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我提出了两个学习方向:一是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进行学习,理解文意,同时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子期一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
这堂课上,我把重点放在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个故事,抓住“读”为突破口,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学生初识文言文,朗读不是很到位,我的范读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教学中,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我也注重了朗读的结合体味: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
在教学尾声,继续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并试着背诵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依依杨柳,绵绵春雨,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拓展说话,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美好的情愫在课堂悄然流淌。学生对伯牙、子期的相关阅读链接无法通过自主预习做到,我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延伸阅读方面内容,我补充了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资料。我给学生讲述伯牙在子期墓前作短歌悼念并决然摔琴的一段故事,同时让学生深情朗读伯牙所做短歌,让学生更进一步感悟“知音”情深,理解“伯牙绝弦”。
在教学中我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在讲求师生合作的同时,是否也该重视生生间的合作,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生生互动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学中从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从与他不同的观点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第二,学生初识文言文,朗读不是很到位。尽管我给学生范读了,学生也尽量模仿了,但这篇课文中有两处停顿难点:“哉”“兮”是表示感叹的文言虚词,读这样的语气词,延长、停顿一下,颇有音乐美。学生还是未能更好地体会这种美,表现这种音乐美。
第三,在教学中,我觉得我的教学语言的精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些时候,我的语言还有些碎,没有达到最凝练的效果。有的导语的设计还不够细致、到位,影响了课的精彩。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四:
《伯牙绝弦》是一篇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六年级的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短短5句话,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思考,理解其含义。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伯牙为何绝弦?他为谁绝弦?然后找出文中说伯牙绝弦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再补充关于子期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去思考:俞伯牙与子期地位相去甚远,他为何为了一个樵夫而“绝弦”?初步感受知音情深。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带着这个疑问深入文本,感知文本,体会他们的互相理解,心有灵犀,从中感受知音情怀。
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这时学生很迅速地反映到:“绝的也是心弦”!”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了知音之死对伯牙的震撼,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知音情深!
《伯牙绝弦》是一篇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六年级的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短短5句话,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思考,理解其含义。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伯牙为何绝弦?他为谁绝弦?然后找出文中说伯牙绝弦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再补充关于子期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去思考:俞伯牙与子期地位相去甚远,他为何为了一个樵夫而“绝弦”?初步感受知音情深。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带着这个疑问深入文本,感知文本,体会他们的互相理解,心有灵犀,从中感受知音情怀。
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这时学生很迅速地反映到:“绝的也是心弦”!”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了知音之死对伯牙的震撼,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知音情深!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抓住“初读——理解——感情朗读——感悟——个性朗读” 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前半部分,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对文章的后半部分,要读出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结构特点,感知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在教学尾声之时通过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
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理解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补充,给学生讲述了伯牙作为宫廷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从中感受到他的孤独寂寞,了解知音难求,感受“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从中也为下文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作铺垫,让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在教学中,我觉得我的教学语言的精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些时候,我的语言还有些碎,没有达到最凝练的效果。有的导语的设计还不够细致、到位,不能灵活地把握课堂生成调节教学设计影响了课的精彩。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二:
《伯牙绝弦》是语文人教试验标准版六年级上的一篇文言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透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节奏,感受文言文的声韵美。
崔峦老师在学术会上提到: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结合到文言文简洁、典雅,朗诵时具有音韵美的特点,本课注重学生的诵读:读通课文,读顺节奏为理解课文大意做好铺垫;其次,在品读句子的时候,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这是为了达到了了解文章大意,感受文言的音韵美的目的。从学生课堂诵读到品悟句子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是基本达到的。
其次,文言文因为其文体特点,在教学中应该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以读准字音、读顺课文为基础,并借助工具书和课内注释解决重点字词,帮助了解文章大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品读句子更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个步骤的达成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也在品读句子中增强了他们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课堂实施来看本课在教学上遵循了学习古文的步骤:诵读文章、了解字词意义、把握文章大意以及品读句子感悟文章思想感情。
但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一、学习中忽视了学生的自读自疑。对于对文言文并不十分熟悉的学生而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的疑惑。那么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或多或少体会到一些自己能够读懂文言文的快乐,避免老师的串讲所导致的乏味。可以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先让学生凭借工具书以及注释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去自学。然后再就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到小组讨论中去解决,并鼓励学生充当老师,解决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这样或许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老师牵着走。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草草了事。学生学习文言文,在理解课文大意上本课的一个语言训练点是“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故事大意”。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目标完成得并不理想。只是学习能力较为强的学生占有了话语权,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训练。
三、课堂教学环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逻辑关系不够明确。本课在理解文章内容时主要是抓住“伯牙善鼓以子期善听”以及“伯牙不复鼓”这两个方面来谈。通过诵读感悟伯牙善鼓以及钟子期善听的表现,却没有提升到他们“知音”这个层面。而重点品析“知音是什么?”时引入课外资料,让学生明白“伯牙所想到的,子期必领悟到”,那么对学生理解“伯牙不复鼓”会更有帮助。对学生读懂伯牙绝弦时的悲伤有帮助。而同时,在品析“伯牙不复鼓”的环节中,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全文的思考“伯牙为何绝弦”?这就显得本课环节不够完整,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三: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所以上课之前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反复诵读。然后,我又上网搜索了有关伯牙和钟子期的资料,高山流水的故事、相关音乐等。
由于小学生接触古文甚少,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自然应该在具体的语境中诠释。我首先由音乐导入新课,初识大意,初步感悟知音深情,然后通过层层深入的朗读活动,穿插相关故事,引领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所具有的特定意象和内涵。因此,我把预设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情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上。
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我提出了两个学习方向:一是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进行学习,理解文意,同时指导学生感悟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子期一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
这堂课上,我把重点放在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个故事,抓住“读”为突破口,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学生初识文言文,朗读不是很到位,我的范读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教学中,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我也注重了朗读的结合体味: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
在教学尾声,继续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并试着背诵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依依杨柳,绵绵春雨,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拓展说话,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学生既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美好的情愫在课堂悄然流淌。学生对伯牙、子期的相关阅读链接无法通过自主预习做到,我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延伸阅读方面内容,我补充了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资料。我给学生讲述伯牙在子期墓前作短歌悼念并决然摔琴的一段故事,同时让学生深情朗读伯牙所做短歌,让学生更进一步感悟“知音”情深,理解“伯牙绝弦”。
在教学中我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在讲求师生合作的同时,是否也该重视生生间的合作,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生生互动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学中从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从与他不同的观点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第二,学生初识文言文,朗读不是很到位。尽管我给学生范读了,学生也尽量模仿了,但这篇课文中有两处停顿难点:“哉”“兮”是表示感叹的文言虚词,读这样的语气词,延长、停顿一下,颇有音乐美。学生还是未能更好地体会这种美,表现这种音乐美。
第三,在教学中,我觉得我的教学语言的精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些时候,我的语言还有些碎,没有达到最凝练的效果。有的导语的设计还不够细致、到位,影响了课的精彩。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四:
《伯牙绝弦》是一篇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六年级的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短短5句话,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思考,理解其含义。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伯牙为何绝弦?他为谁绝弦?然后找出文中说伯牙绝弦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再补充关于子期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去思考:俞伯牙与子期地位相去甚远,他为何为了一个樵夫而“绝弦”?初步感受知音情深。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带着这个疑问深入文本,感知文本,体会他们的互相理解,心有灵犀,从中感受知音情怀。
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这时学生很迅速地反映到:“绝的也是心弦”!”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了知音之死对伯牙的震撼,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知音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