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起跑线教学反思(2)

时间: 11-26 栏目:反思
从中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如各条跑道直道长度相同,因此跑道之间的差就在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的圆的周长的差。在这里,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演示的学生思考的过程,得出两个圆的直径的差也就是里圆的直径加上两个跑道的宽度,以及跑道线的宽在这里忽略不计等问题向其它学生作一具体说明。由此得出最简单的方法:相邻跑道差=∏×2×道宽。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此,我设计了一组练习:确定200米、800米、1500米跑步比赛中起跑线的位置。多媒体的直观性让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也让整堂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课后,回顾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也发现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中,我有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方法,再汇报。意在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计算后在汇报中把计算方法达到最优化。但在教学中对于这样的课始终 “担惊受怕”,不敢太放手,匆匆的结束探究,急急的指名汇报,让部分学生还不知从何开始就“到此结束”。同样的情形在练习中也再次重演,当学生在汇报 200米比赛中的起跑线该怎么确定时也是学生说得不够,用部分学生的想法替代了全部学生的思维。
    其次,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和优化的准备也似不够充分的。主要体现在让学生解决实际的比赛起跑线的问题,有个别学生在问题刚刚出示就知道了结果,这是没有想到的,虽然知道学生肯定是知道了这个实际的比赛起跑线的问题与前面的准备体之间的巧妙的联系。所以在脑海中也马上想到了在后面的方法呈现之后需要一定的归纳。体会到每相邻的两个跑道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这样在实际的生活中就不需要每个都进行计算,而且一个弯道是相差这么多,两个弯呢?优化了学生解题策略。那1000米又为什么起跑的位置一样呢?用实际生活解释说一说,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差异。结合这样的一堂课的教学和体会怎样有效的处理好教材,把握好教材,确定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及对随机的学生课堂状况进行把握和及时地调整,这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和思考中进一步的提升。


篇五:起跑线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教材的知识点基本上是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而不归纳出结果,不像人教版那样,既有过程,又有结论,便于教学。本节课也不例外,教材只安排了一道例题,一个小调查。内容少而精,怎样处理好教材,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确定每一条跑道起跑点的方法?就成了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在课前安排学生完成了小调查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有关运动场地的信息,增加了400米
    标准跑道确定起跑线的内容,制作了幻灯片以及手工课件。上课时,我从检查学生课前调查情况引入新课,用幻灯片展示了课本例题,在讲例题时引导学生说出由于淘气和笑笑所走的半圆形路线的圆的半径不同,所走的路程也不同。这为后面分析400米标准跑道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奠定了基础。在讲400米标准跑道确定起跑线的方法时,我先向学生展示手工课件——400米标准跑道,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出跑道的结构后,提出问题: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起跑点呢?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起跑点,就要计算出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怎样计算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计算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与直道没关系,实质是计算由两个弯道合拢的圆的周长之差,在推导出: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道宽Ⅹ2∏,让学生知道确定起跑线只需知道道宽即可,实现了教学重点的突破。
    这节课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充分运用了幻灯片以及手工课件的直观形象性,尤其上手工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教快地掌握了知识。但还存在以下不足:1、课本例题比较简单,我却讲得太细,导致拖堂。2、讲补充例题时,过高估计学生,满以为学生能从图中看出每个同心圆的直径,而没有引导,导致学生出现“第二直径=第一直径+道宽”的错误。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