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的麦饼作文
1麦饼
元宵节吃麦饼是我们浦江人民的一个习俗,它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今天真是一个好日子,既可以吃香气扑鼻的麦饼又可以看热闹非凡的灯会。一大早我们就驱车来到老家,还没等车停好,我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到家后,妈妈和奶奶去做麦饼前的准备,爷爷,爸爸和姐姐去迎灯,大家各忙各的,不亦乐乎。
到了晚上,爷爷,爸爸和姐姐迎完灯回来了,我们一进门一股香味扑鼻而来,让我忍不住垂涎三尺。啊!可以吃麦饼了,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进了厨房,拿起香喷喷的麦饼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而且越嚼越好吃,回味无穷。
麦饼是怎么做的呢?经过妈妈的讲解和我仔细的观察,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香气扑鼻的麦饼是这样做成的。首先采用上等的精白面粉与水和起来,但水不能太多,不干不湿恰到好处。不断地用手去揉,揉成团后放3个小时,这样会更加有韧劲。然后制作麦饼的馅,馅可以做很多种,如有土豆馅,肉馅,蔬菜馅,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但馅也要做成揉软,这样可以和面团一起张开。最后馅放到面团里,用手轻轻地拍,拍成又圆又薄,圆的简直像一个盘,薄的犹如一张纸。把它放到油锅里用娴熟的手不停地翻转,直到两面变金黄色。一个香喷喷象征团圆的麦饼做成了。
2浦江麦饼俏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个闹字是非常有动感的,事实也正是如此,舞龙灯、观花灯就是诠释这个闹字的。不过,这个闹字不足以说明元宵的全部意义。元宵又有叫小过年的,事实上和过年一样,重在团圆两字。
我栖居浦江城里后,发现这和老家相隔百来里路的县城,元宵的吃食又有自己的“独门武器”,就是闻名遐迩的浦江麦饼。浦江麦饼又叫春饼,浙中及周边地区,除了金华酥饼,名气之大恐怕无出其右了。浦江麦饼又大又圆,如一轮金黄的团圆月,寓意元宵的月圆人团圆,倒也最为贴切不过了。
浦江麦饼的特点是大、薄、香、鲜。一般我们平时吃到的麦饼直径只有二三十厘米,浦江麦饼大的可以有近50厘米。浦江麦饼薄得外面隐约看见里边的馅,外表依旧完好不破不损,可见它的薄度。浦江麦饼放进锅里急火猛油煎烤烫制,外表脆黄酥软,里边馅香味鲜,食之不腻不肥,尝者无不为之倾倒,称之为天下美食。我好几个在外闯生活的朋友,每次回到浦江,一定要抽时间去饱餐一顿麦饼才罢休。
入乡随俗,自从栖居浦江县城后,吃了几次麦饼就有些食不知味的感觉,不要说如元宵这样的节日,就是平时,我也隔三不隔五的会去吃上一顿麦饼。反倒在元宵节,我居然有几次差点吃不上麦饼。
早先,到了元宵节,一般人家都会在自己家做麦饼,只有像我这样的外来客或者新浦江人,自己不会做麦饼,就到麦饼店或小吃店里去买。近几年来,不知是生活节奏加快,还是人们偷懒图省力,居然都喜欢到店里去买麦饼了。这样一来,一到元宵节,那些麦饼店里从早到晚就专门做麦饼,有些早早去买的就能买上,迟一点去的就得在那里排队等麦饼。就是这样,我有几次都是想当然,总以为买个麦饼和平日一样,随时去就可以买到的,结果,我得等上几个钟头才买上这美味的麦饼。
遇上几次买麦饼赶不上趟,我也学乖了,就提早一天去预订,付好订金,倒也省事,次日到约好的时间去提“货”就是。去年还是老调重弹,结果人家说别人也多是前一天预订了,我已经排在百十号之外了。无奈,就是再加上百十号也得订啊。
又是元宵,又到麦饼俏卖之时,我得早早有个打算,最好是另出奇兵。不然,即使浦江城里遍布这大街小巷的麦饼店,也不一定适时买得上这团团圆圆寓意丰富的麦饼啊。
3太奶奶的麦饼
我有一个太奶奶,她是妈妈的奶奶,外公的妈妈。她今年有86岁了,手脚有些不方便,耳朵也聋了,但精神很好,还烧麦饼给我们吃呢!太奶奶真是太好了!
太奶奶住在浦江芳地村,她家的房子主要是木结构的,虽然有点简陋,但很整洁。我们给太奶奶拜年,向她问好,她一见到我们开心很眼睛都亮了,拉着我们,问长问短,还拿出了很多食物给我们吃,还约好第二天一起吃早饭。
第二天,太奶奶看到我们到了,就连忙拿出刚烧好的麦饼招待我们。麦饼圆圆的,扁扁的,平铺在盘子上,但个头比盘子大,颜色黄黄焦焦的,闻起来香香的,一看就很好吃。我们口水泛滥成灾,一拿起筷子就大吃特吃,一会儿就把麦饼吃得一点儿都不剩。而太奶奶一直坐在我们身边,始终笑着,慈详地看着我们,还不住地说:“多吃点,多吃点!”
后来,妈妈跟我说,麦饼是浦江有名的小吃,也是太奶奶的拿手绝活。每次客人来了,她都会展示她的这项绝活,而每一个吃过麦饼的人都对她的麦饼赞不绝口,夸太奶奶心灵手巧。确实,太奶奶烧的麦饼真好吃啊!
太奶奶,我们会再来看您的,还会再来吃您烧的麦饼的!太奶奶,您要保重身体,也祝您新年快乐哦!
我们离开的时候,太奶奶倚靠在门边恋恋不舍地向我们招手,我们也不断地回头向她招手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