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蒲茶干作文
1白蒲茶干
在所有的食物中,我最喜欢吃的要数白蒲茶干了。
我为什么喜欢吃它呢?因为它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是乾隆皇帝亲自命名的呢!产自如皋白蒲的“三香斋”茶干,始制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一次,乾隆皇帝微服出巡,白蒲茶干作为贡品,有幸被乾隆品尝之后,乾隆就深深地被白蒲茶干吸引住了,连呼好吃不说,还亲笔题字“只此一家”!店主得到皇上写的字,欣喜若狂,把字做成牌子。从此这白蒲茶干便源远流长,一直到现在……
白蒲茶干呈方块状,小巧玲珑,十个为一串,两串为一捆,都是用草绳捆扎的。颜色如淡黄色的清茶,模样特别“俊秀”。细看,上面还有一条条如大理石般的纹路,美极了!
白蒲茶干不但外形独特,而且味道鲜美。拿上一块在手,先是有一股淡淡的茶香萦绕在你的周围,然后那味道便慢慢地变淡。这时,如果你咬上一口,那韧劲饱满的香味,便会在你的口中弥漫开来,细细品尝别有一番风味,那清冽的香气便会慢慢在你的口中翻滚沸腾,轻轻地沿着你的喉咙一路洋溢周身。
我们如皋被称为长寿之乡,茶干就成了当之无愧的代言人。茶干易于消化,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B1,B2,物美价廉,老少皆宜!
朋友,看到这里,想必你也馋了吧,欢迎你们来如皋,和我一起享受白蒲茶干带给我们的惊喜吧!
2白蒲茶干
我奶奶家在长寿之乡——如皋,每次放假我都会去奶奶家玩儿,每次吃饭都少不了一道长寿美食—白蒲茶干。
白蒲茶干的外形精致,小巧、美观,基本呈方形,上面还印有制造商的名称—三香斋。掰开茶干,里面呈奶白色,闻一闻,那浓郁的黄豆的清香,像一只手,可以把你的鼻子牵走。将白蒲茶干和韭菜混合在一起炒熟,那味道、质感保证让你终身难忘。
要说白蒲茶干的历史,那可就太悠久了。乾隆皇帝曾经都来过这个地方品尝茶干,在过去与现在,正宗的白蒲茶干也只有一家,它还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现在呀,白蒲茶干又推出了一款夹心茶干,味道更是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听了我的介绍你心动了吗?那就去尝尝吧!
3白蒲茶干
我的家乡是美丽富饶的如皋,这里山水如画、物产丰富。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让你大饱眼福,风味独特的土特产饱你口水直流三千尺。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让我百吃不厌的白蒲茶干。
白蒲茶干是如皋举市文明的土特产,,它形方块小,上面印着“三香斋”三个大字。它味美香浓,久食不厌,简直是人间极品,可拌肉丝,用韭菜合炒更具美味。每当妈妈端出这道美味佳肴时,我就像饥饿的狼一样,以风卷残云般的速度,将它吃了个一干二净,然后才打一个响亮的饱嗝,心满意足地离开餐桌。白蒲茶干被誉为白蒲一绝,看来是当之无愧的。
关于白蒲茶干还有一段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一们姓屠的湖州人在白蒲北街开的一豆腐干店,店号“三香斋”,又名“屠三香”、白蒲北街是南北交通要道,商业较盛,油饼粮行,京货店,水烟栈,各式菜馆,点心店,鱼行、茶馆等店铺林立,来往商人,小贩很多,每日清晨,商民,街坊乡老,小贩等都喜欢坐茶馆,闲谈生意经,山海经,一边谈心,一边买来屠氏的豆腐干佐茶。因其近似茶色,又是名茶配食的佳品,故取名茶干。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地方官特别选择了“三香斋”茶干作为贡品,请皇上品尝,乾隆尝后甚悦,又听该店独家经营的介绍,便御笔写下“只此一家”的题字,赐予褒扬。屠氏得此御笔欢喜欲狂,并将“只此一家”制成金字匾额,悬于店堂,自得御笔“只此一家”,“三香斋”茶干驰名大江南北。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已经对白蒲茶干垂涎三尺了呢?告诉你吧,如皋还有很多著名土特产,如香喷喷的火腿,甜而不腻的董糖,香脆可口的萝卜干等。听了这些美食,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来到如皋享受呢?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来如皋吧!美丽的如皋欢迎你!
4白蒲茶干
白蒲茶干,闻名苏北。它选料讲究,做工精细,味道鲜美,别具一格,乃是南通著名的土特产之一。南白蒲镇紧傍公路,贴靠大河,水路两便,交通发达,过往旅客甚多。人们每过此处,总要慕名买上几扎,或做零食,途中消闲;或作礼物,馈赠亲友。只因它价廉物美,所以长久以来很受大家欢迎。
说起来白蒲茶干的来历,蛮有意思。这白蒲镇位于南通、如皋之间,距离两城都是六十华里。据说从前这里是块水洼地,蒲蒿遍野,芦苇丛生,远看白茫茫一片,近看水中有块陆地,住着十几户人家,所以叫做“白蒲”。小镇上有户人家,夫妻俩口,男的原是通州城里一家豆腐坊的伙计,手艺不错;女的是个船户,父母双亡,便在白蒲附近河里捞鱼摸虾为生。成亲以后,在镇上摆了个做豆腐的摊子,夫妇俩早上卖豆腐,白天捞鱼虾,起早摸黑,苦度岁月。俗话说,“世上有三苦,行船打铁磨豆腐”,三苦中这对夫妻倒占了两项,真是一根苦藤结的一对苦瓜。
再说白蒲这个地方人家不多,豆腐又是新鲜货,做多了卖不掉又留不住,经常亏本。男人想了个法子,少做豆腐,多做茶干。茶干水分少,当天卖不了第二天还能再卖。后来他俩又动脑筋,把茶干做的又小又薄,每块只有大拇指甲那样大,放在五香卤汁里煮过,加点盐,吃起来香喷喷,咸笃笃,十分可口,过往船户买回去下酒,吃的有滋有味,渐渐有了名声。
有一次,连续刮了几天风,河上无船,路上无人,新做的一批茶干卖不出去,男人只好将茶干摊在一块木板上晾。这块木板原本是妻子晒河虾籽的,没有收拾干净,留下来的虾籽便粘在茶干上。当时夫妇俩并未在意。第二天,风停天晴,河上船来船往,路上行人如梭,中午时分,不少船户前来购买豆腐,一见只有茶干,便买些回船下酒。谁知越吃越觉鲜美,越吃越想吃,连声叫好,赶忙下船再买。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白蒲茶干的美名随着南来北往的船只,传遍了四面八方。
从此,他们夫妇俩专做虾籽小茶干,选取上等黄豆,水浸细磨,石膏点卤,煮时加进五香、细盐,捞出来后趁热洒上虾籽,然后用车前草扎好,以便过往旅客船户携带。这种特色一直流传到现在。
5家乡的茶干
“茶干香又香,香溢镇四方。进入三里墩,便闻茶干香。”这首民谣就是人们对香味宜人的白蒲茶干的赞誉。
我的家乡在举世闻名的乡村——如皋。这里的人都很长寿,想知道原因吗?很简单,只有三个秘诀: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猜对了,就是白蒲茶干。
哈哈,没想到吧,因为白蒲茶干选用优质大豆、多种香料精致而成,内含易于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及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B1、B2和钙、磷、铁等对增补人体营养极为有利。所以不仅是旅游携带的美味食品,也是宴席上的冷盘佳品,还是馈赠亲友很好的礼品呢!
用处这么多的白蒲茶干,当然制作程序也不少。细说吧先要浸豆、糙皮、磨豆、扯浆、煮浆、过筛、点、浆、包、榨、剥、煮、扎,等二十一道工序。操作不仅工序多,而且每道工序的技术性较强。配料也要齐全,还要自制的三伏浆油……说的我口干舌燥。
白蒲茶干色泽棕黄每块大约三厘米见方,零点五厘米后,加工精细,且芳香扑鼻,用丝草捆扎整齐可谓小巧别致。怪不得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地方官特别选择了白蒲茶干作为贡品,请皇上品尝,还得到褒奖,因此白蒲茶干的生意更加兴隆,驰名大江南北。
怎么样,满口生津了吧,心动不如行动,快到长寿之乡来大饱口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