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皮的作文
1陕西汉中小吃——面皮
本人是陕西汉中人,首先亮出的肯定是我们这里的小吃-面皮咯。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人尝过。
汉中面皮,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上特制的笼蒸熟,加上香料、辣椒油、大蒜汁、酱油、醋、盐、味精、胡椒粉等佐料,色泽鲜亮,风味独特。
酱油一定要用香料煮开放凉后待用。香料的配方在当地一直保密,有些店家有自己的独特配方。这很重要。一般外地卖的所谓“陕西凉皮”,“汉中米皮”都没有这个工序。就我所知花椒大料白果丁香可能是需要的。醋一定不能是那种钻心眼酸的那种。一般酸味比较棉的好。里面放些蒜一定要有蒜水。就是蒜姜一起捣烂,倒入开水即可。辣椒油,这个最提味,也最难做。我知道的一个秘方给大家分享。要用个种不同粗细的辣椒面搭配,从细到粗。花椒炒脆磨粉,八角等一样处理。草果要从中间切一下,但不要切成两半。辣椒面和调料面混合均匀后用凉水扮匀,水不能多也不能少。以刚好润湿所有辣椒面为优。然后油烧热,将热油倒入辣椒面里,在将油泼过的辣椒面放在微火上慢慢将所有水汽除掉。这样做出来的辣椒油是鲜红的,而且味道其香。另:辣椒面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蒜末或者姜末,味道更鲜。剩下的就是盐,味精什么的了。不再详述。
汉中属陕南,盛产大米,用大米面做面皮是汉中人首先发明,历史悠久。所以汉中、城固等地的米面皮在陕西西安有很高的知名度,卖面皮的往往要打出汉中米面皮、城固米面皮以招揽客人。因风味独特,吃的人很多。
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尝到真正的汉中面皮!好吃,力挺!!
2特色小吃——面皮
不同的地方,风俗不同,吃的讲究也不同。我们宝鸡一带自古嗜好酸、辣、香等“上劲”食品。于是,面皮、臊子面、锅盔便成了宝鸡的三大地方风味特产。而其中的面皮,每逢年节,更是家家必备,深受人们喜爱。
面皮的制作并不复杂,原料只需面粉、盐、水、纱布、锣即可,制作时先用水把面和成一个软面团,然后一次次放水往外洗面筋,洗出来的面筋蒸熟,切碎。洗出的白汤是做面皮的原料,舀一勺放到锣里,在大火上蒸三分钟,取出来就是面皮,把面皮和面筋放碗里,再放一些黄瓜丝、熟豆芽,放上调料即可。
宝鸡面皮的特点是薄、筋、光、酸、辣、香。首先是薄。用筷子夹起来,像纸一样晶莹剔透,颤颤悠悠不断。其次是筋。放到嘴里有嚼头。第三是光。面皮上像抹了一层油,入口觉得滑滑的,爽爽的。
吃面皮时一定要配以特制的岐山醋。这种醋完全是用粮食做的,又酸又香,入口适中。再配上油泼辣子。这种辣子油是陕西的秘制,吃起来特别辣,但是每次还让你想着吃它。再配上味精、酱油、蒜汁等调料,一碗精美的,色泽鲜红的,香气扑鼻的面皮就调好了。看一眼就能使人馋涎欲滴,食欲大增。尤其是夏天,吃面皮更是陕西人的最爱,吃一口那叫舒服啊!软软的、滑滑的、筋筋的、辣辣的、香香的,太醉人了。面皮也可称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思乡面皮,许多原籍宝鸡的海外游子,在价值千金的家书中,想吃家乡的面皮。他们说,每当月圆之时,把酒赏月,吃上家乡寄来的面皮,细细品尝,就能更加勾起对家乡、对祖国的缅怀之情。
朋友,如果你有机会到宝鸡来做客,千万不要忘了品尝着正宗的宝鸡面皮!
3擀面皮儿
今天,妈妈在擀面皮儿,要包饺子,我对妈妈说:“妈妈,让我来把。”妈妈同意了。
我用手拿起一个面团,把他按扁,就开始擀了,可是,一擀,就把它擀成了尖的,妈妈看到了说:“一个手擀,一个手转,才能把面皮儿擀圆。”我照着妈妈说的去擀,一个又大又圆的面皮儿擀成了。接着擀出了第二个、第三个。一会儿就擀出了一大摞,可是有一个毛病出先了,摞的太高,两张面皮都粘在了一起,妈妈说:“你在擀的是侯,要在案板上洒一些干面,这样就不会粘在一起了,下次一定要注意。
到了吃饺子的时侯,我看着碗里亲手擀出来的面皮儿做成的饺子,心里很高兴,吃起来,喂道也大有不同,以后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擀的面皮儿更圆。
4第一次擀面皮
在家务活中我最热爱的就是擀面皮了,因为我还小爸妈没给我表现的机会。而此次暑假他们给了我展现自我的机会。
紧张的劳动刚刚开始,我和爸爸迅速地滚动着擀面杖,灵巧地转着剂子。很快,一张一张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皮飞了出来。于是包饺子的流畅运行工作也开始了:妈妈麻利地捏好了一个个挺着大肚子的饺子,我很自信地操作起擀面杖,匆匆忙忙地去擀。到最紧张的时刻,妈妈拿起我擀的饺子皮放在左手掌中间,再用右手沾点水,把水涂抹在饺子皮的四周,然后放入芹菜,最后把饺子皮对半包好,啪的一声,饺子的大肚子“爆炸”了。
“哎“妈妈叹了口气,垂头丧气地说:“照你这个擀法,今天还能完完整整的饺子啊!”我满脸泄气的样子对妈妈说:“妈妈,您放心,我不擀面皮了,不想给你们增加负担。”爸爸对我说:“不要泄气,想要做好一件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如果你连自信都没有了,就算你聪明能干,都不会成功。”
“嗯,嗯,对对!”妹妹连忙点了点头。我也点点头说:“对。”爸爸不但让我从黑暗的虚拟世界走到充满信心的温暖小屋,还告诉我擀面皮的诀窍。原来擀面皮的关键是两手配合,先把面剂子尽量压扁,这样可以节省擀的时间,然后左手捏住剂子的边缘转动一下,接着左手紧跟着擀一下,擀的面皮不能超过剂子上午一半。听了爸爸的话做,结果我真正地擀出了第一张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皮。我高兴地地大声呼喊:’我成功了,现在我是世界上最……最开心的人。“
小小的擀面杖里也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知识啊!
5我学会了擀面皮
家务活中,我觉得擀面皮是最有趣的。但我是个小男孩,又有姐姐,所以这个活儿轮不到我干,妈妈、姐姐总让我在一旁“见习”。我很不服气,争辩说:“擀面皮谁不会呢?”
这个星期天,我家包饺子。妈妈有意给我一次表现“本事”的机会―安排我和爸爸轮流擀面皮。紧张的劳动开始了。只见爸爸迅速地滚动着澣面杖,灵巧转着面剂子。很快,一张张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皮飞了出来。妈妈麻利地捏好了一个个大肚子的饺子,姐姐把满满一盘饺子摆得整整齐齐……我很自信地操起擀面杖,匆匆忙忙的去擀面剂了,转得很慢,擀岀来的面皮却是边缘厚中间薄。妈妈说:“你总是不服气,照这样下去,还想吃饺子,爸爸连烂示范讲解……然后左手捏住剂子的边缘,转动一下,接着手紧跟着擀一下,最后终于擀好了。没想到擀面皮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从那从后,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自禁地想起擀面皮来,尤其是妈妈说的一句话更使我难忘:“看花容易秀花难。只有虚心学习,才能取得成功。”真是耐人寻味啊!
6好吃的面皮
进几天,今天终于下了一场大雨,下午十分凉爽,我和弟弟想吃面皮了,妈妈非常愉快得答应了下来。
很快到了下午吃晚饭的时间,妈妈在一个碗里倒了很多的面粉,再加了一点水,用手使劲搓着面粉,过了一会儿,面粉就变成了黏乎乎的一个面团。
妈妈把它一点点地弄成了一个又圆又大的东西,接下来妈妈用刀把它切成了一条一条的面皮。妈妈在锅里倒上了水,可以拨面皮了!
我先用手抓在两头,再把它一点点地拉长,ok!一根面皮完成了。一开始我十分顺利,可后来面条像是要和我作对。我才拉了一点,“啪”一下就破了,又拉了一点,“啪”,又破了!接下来老是这样,搞得一旁的弟弟哈哈大笑。
很快,面条就拨光了!过了一会儿,面条可以吃了。弟弟吃了一碗还要一碗,简直比老爸吃得都多了呢!
哈哈!小朋友,你有吃过吗?如果没吃过就快叫妈妈做给你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