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奶酪的作文
1做奶酪
今天,我和妈妈在电视上学会了一种做奶酪的方法。于是,我和妈妈也学着做了起来。首先,我们先拿来两个碗、一袋牛奶、一个柠檬和一块纱布。我们先把牛奶倒进碗里,再把柠檬切开后,把柠檬里的水份滴到牛奶里,这时你就会发现牛奶里产生了一些云絮状的东西。然后我帮妈妈用纱布把牛奶过滤到另一个碗里,最后妈妈用力把纱布里的水份挤干净。等妈妈把纱布打开一看,纱布里的牛奶变成了奶油一样的东西,我们一起把奶油放进冻冰块的小盒子里,用吹风机吹干后就可以吃了。我问妈妈“为什么牛奶会变成小块?”妈妈说:“因为柠檬汁是酸的,牛奶里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遇到酸性物质就会凝固成小块。
我今天不仅吃上了自己做地奶酪,而且还懂得了蛋白质遇酸凝结的知识,我真高兴。
2管好自己的奶酪
对老鼠来说,奶酪是食物,有奶酪就意味着生存。对我们来说,奶酪应该是梦想,确切一点说应该是遥而可及的理想,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
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每个人都拥有一块奶酪,它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原动力。当你工作得筋疲力尽想要放弃时,奶酪的甜香会如鬼手一般,无形中牵引着你振作起来,为了饱餐一顿的幸福而继续努力。当你被现实玩弄得心力交瘁,低沉抑郁时,奶酪的酥滑会让你看到新的希望,为了要下一口的幸福而整装待发。可奶酪毕竟是奶酪,如果我们不小心保留,它很容易受到欲望,惰性的侵蚀,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所以经常把你的奶酪拿出来晒一晒,闻一闻,让它永远保鲜才能不断尝到幸福的味道。
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发现新的奶酪。在我们的一生中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对奶酪也有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小时候,奶酪也许是我想当科学家,发明创造,造福人类;长大一点,奶酪也许是我要当宇航员,探索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星球;而现在,对自身的特点认识越来越明朗,奶酪是好好学习,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断抗争。每一块奶酪都有一个保质期,而不同人生阶段的我们也对未来有一个更清楚的目标。如果不顾一切死抱着过去的奶酪,到头来我们只会失去更多的可能。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的奶酪不再甜香时,及早放弃,这样你才会越早发现新的奶酪。
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所以每一个人的未来都有一百种,一千种可能。处于这个多变社会中的我们,更应具备一种冒险精神。因为不敢踏出井底的青蛙,永远不知道天有多大;不敢游出鱼缸的金鱼,永远不知道海有多深;而不敢向新的方向探索的我们,永远不知道哪里会有新的奶酪,哪里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一片天地。
管好自己的奶酪,别让丑恶的现实偷了去。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中体味幸福的滋味。
3生活中的‘‘奶酪’’
今天,我在课堂上学习了《谁动了我奶酪》这篇课文。读后,我的心情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使我的心情久久都没有平静下来。这是一篇不起眼的小书,但是创造了奇迹的销量。
讲的是两只小老鼠的两个小矮人,它们同时找到了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但是在某天后,奶酪不见了,它们各自开始失措了……这我亲身经历过,在取得胜利的时候,不得骄傲,要珍惜自己取得的胜利,不然它就会从我们身边溜去;即使溜去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懂得用坚强之心去挽回和追求回它。也许一个人具有奋勇拼搏的精神是不足为奇的,但我们可以肯定,在取得胜利之后,仍然保持清醒,毫不犹豫地直奔下一个目标的智者,认为我们是最最优秀的。我们心中还要有一种危险感,当困难要来之前,我们必须要做好一个准备,想办法把这个困难解决,勇于接受挑战。超越他人,更超越自己,便其自我完善。
我们都要做一个不断攀登的人,走过的路程或许陡峭无比。当自己踏上一个顶峰的时候,原本以为可以在这里休息,上来了才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个新的地平线罢了……过去的和现在成功的只会留下跋涉的脚印,未来才是充满幻想和艳丽的彩虹。所有的动力,一切挑战都伴随着未来,只有不放弃、不失望,才会成功,实现人生道理。
4寻找自己的“奶酪”
风靡全球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主人公嗅嗅和匆匆两只小老鼠永远随着变化而变化、才在迷宫中找到赖以生存的奶酪的故事,给人以感悟与启迪。
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想要的“奶酪”,可如何追寻、得到它,让它带给自己幸福和快乐,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奶酪”随时会被不断地拿走,会发霉变质,要想得到“奶酪”,也就必须承受生存的痛苦、竞争的压力和寻求的迷茫,面对着更具挑战和更为复杂的困惑。
我们都知道“变化”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却很少有人在期待或接受真的发生在生活中的“变化”。当“变化”早就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就没有发现、意识到。当你突然感受到“变化”时,却没有建立起承受的心理准备。因此,在我们现在身处一个变革的时代里,谁能尽快适应“变化”,谁就会拥有最佳的生存状态。所以,我们能把握的只能是在提高自身实力的同时,静观其变,追踪“变化”规律,随时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谁也无法预测和控制明天会怎么样。而要想在不测的变化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并且获取成功,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就一定要超前思维,预见“变化”。新闻是要求新、快、准,所以机遇总是倾睐于有准备的人,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才是应变上策。即便“奶酪”真的被拿走,也不至于惊惶失措了;其次一定要善于发现“变化”,追踪“变化”,尤其是在新闻报道中时刻关注。在事情还没到来之前就发现它,并认识到它即将到来。对待工作和生活,要尽早注意细小的变化,将有助于你适应即将来临的更大的变化;同时,也一定要调整好自己,适应“变化”。工作和生活中的变化在时时发生,身置其中的确感到不安,甚至有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一旦自我调整后逐步适应了,也就觉得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事实证明,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发现新的“奶酪”。也许你的才智不比他人强,也许你的机遇不如他人好,但只要你别缺少拓展生活的勇气,别丢失奋力战胜困难、挫折的自信,别停止不断追寻的脚步,那么,适者生存,你一定会在不断变化的人生中,开创一条通向美好、令人向往的生存之路,这就是你找寻的“奶酪”!
5奶酪意志说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块奶酪放在一座高台上,把一只老鼠放在对岸,中间一架秋千,老鼠在观察一番之后,勇敢地跳上秋千,成功获得了奶酪。
这仅仅是个实验,却同《谁动了我的奶酪》一样,蕴涵着不少深刻的寓意:获得奶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奶酪不止一种,也可以是黄油、奶油,对人而言,是工作,是成功,也可以是机遇,等等,但归根结底,这“奶酪”还距你一步或千里之遥;只有凭借智慧和勇气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获得最大最好的“奶酪”。
人类的“奶酪”各式各样,举不胜举,但都是人类生活的基础,甚至是生命的基础。一块奶酪,往往有许多人在睥睨,也许它可以分享;假如不能呢?你有竞争它的勇气吗?不幸失败,你又是否有信心再寻奶酪?
这份勇气与信心的源头便是一个人的意志,也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信念。
基督徒心怀上帝;科学家拥有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共产党员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而尼采引入了一个概念:“最强大的意志。”人遭遇挫折时,正是考验他意志之时。叔本华说:“每个事件均系此时此地某个意志的偶然显现。”突然间某人“动”了你的奶酪,原本宁静的碧空顿时布满阴霾,这时你的状态如何?呆坐在原地,号啕大哭,抑或不住地抱怨、猜忌?这都是懦弱的行为!斯宾诺莎因为不信神而被剥夺了继承权,但探索世界的决心和意志支撑着他。虽然以磨镜片为生,但他绝不放弃,继续追随着德漠克里特的足迹前进。
曾是一位极其伟大的演奏家的舒曼,因机械式训练过重而导致手指残废,不能再接触钢琴,但他最终却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名作曲家之一。一条路尽了,一块奶酪吃完了,还要再去寻找!生的力量是伟大的,但要有生命意志的支撑: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花团锦簇,却少不了其同木柱管道的架构。怯懦者失去了“生”的信念,饥饿和悲剧即将来临;而勇者手持熊熊燃烧的意志之炬,昂然踏上寻求“奶酪”的征途,成功就在不远处招手!任何抱怨、哀叹都是无用的,它们不是奶酪,更不能带来奶酪。唯有做好远行的准备,打好背包,系紧鞋带,别忘了戴上雅典娜头上的花冠,别落下赫拉克勒斯手中的权杖——朋友们,路就在脚下,让我们出发吧!
6牛奶与奶酪
牛奶,大家一定都熟悉。它又浓又香,充满了诱人的气息,所以我们大家都十分喜欢吃。至于奶酪,大家或许都不太认识。它是内蒙古、西藏等地的游牧人们重要的食品。它有酸有甜,充满了草原的味道,也是我们理想的绿色食品。
我想,大家听了我的介绍,肯定知道奶酪是牛奶加工而成的,可你们是否想过,奶酪与牛奶的关系又有什么意义呢?吃奶酪的时候,你如果细细品尝奶酪,不难发现,奶酪虽然有酸有甜,充满了草原的味道,但是它却未曾失去又浓又香,充满了诱人气息的牛奶味道。为什么奶酪要保留住牛奶的味道?不保留牛奶的味道不也照样很好吃吗?我认为,奶酪之所以要保留住牛奶的味道,是因为两点:一是因为它叫“奶酪”,“奶酪”没有奶的成分,凭什么叫“奶酪”?二是因为奶酪是在牛奶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如若没有保留住牛奶的味道,别人定会以为是新的产品,那么又有许多烦人的事会出现,而利用大家都以相信的牛奶做牌子,又在它的基础上高速发展,定会得到人们的信赖。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像牛奶与奶酪一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药材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现在之所以会得到这么多人的青睐,它也是像牛奶与奶酪一样,一步一步的发展起来的。它从原始社会的神农尝百药,到东周的扁鹊针灸,明代的李时珍又在他们的基础上,编制出了《本草纲目》,发展到现在,现代医药家就像奶酪一样,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更新的药材,使中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不管什么事情,如果要得到发展,一定得像牛奶与奶酪一样,所以我们的学习也不例外。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像牛奶一样为未来奠定基础,无论是拼音还是作文,我们谁不是从一个字母、一个字而发展起来的呢?有些人会认为,小学读书不认真可以,只要初中等重要时刻认真便可变为大人才,这样认为,真是大错特错了!小学不认真,就像做奶酪没有良好的牛奶一样,没有好的基础,那能做出让人满意的“奶酪”呢?到那时,我看你就是想做出好“奶酪”,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牛奶与奶酪,它们告诉我们,任何东西离开了基础发展,发展的定不会很好,所以我们应该更注重基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