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关于臊子面的作文

时间: 05-14 栏目:话题作文

1家乡的臊子面

我的家乡宝鸡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这里盛产小麦,最出名的自然是面食:擀面皮、皮带面、大锅盔、肉加馍、羊肉泡……我最喜欢的是臊子面。

传说臊子面有三千多年历史呢,它是文王时期的“国宴”,在今天更是驰名中外,它的特点可浓缩为九个字:“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

“薄、筋、光”指面条,薄——指面条用手擀的很薄;筋——面条薄而不烂;光——面条光如游鱼;“煎、稀、汪”指配汤,煎——汤料温度很高;稀——每碗面汤多面少,面条只够吃一口,一般人要吃十多碗,小伙可以吃到三、四十碗;汪——汤料的油很多,封住了汤的热气,即使数九寒天也不容易放凉。同时底菜和漂菜也很讲究,在菜色上分红(红萝卜)、黄(黄花)、白(豆腐)、金(鸡蛋片)、黑(木耳)、青(韭菜);“酸、辣、香”指调味之美。酸——用老陈醋使汤料突出酸;辣-用煎油泼辣子面,使其汤料辣里透鲜;香——臊子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做臊子面烹调臊子最为考究。关于臊子还有个传说故事,在西周时期,有一条恶龙兴风作孽,伤害百姓。一天,周武王正带兵巡查,碰巧遇见了这条恶龙大肆伤害百姓,武王命令士兵列队,举箭齐发,击毙恶龙。为了庆贺胜利,令军中伙夫抬来一口大锅,将切成小块的龙肉炒做,由于肉少兵多,只能给每人在碗里放少许臊子,结果使面条倍增美味。

下面我们来做臊子。猪肉切丁,锅中倒少许菜籽油,姜末炝锅,有香味了,开始炒肉,一定要用中小火炒到锅中的油变清时,加入五香粉、干辣椒段、盐。再炒一会,肉吸收了五香粉后,加入岐山香醋,醋要多!经过均匀的翻炒后,肉熟了,这时加入干辣椒面(要多),臊子就做好了。再做好热汤,下好面,热汤浇面,再舀两勺美味的臊子,就做成了!

先别说了,赶快尝一口吧!轻轻挑起一筷子面,对着轻吹口气,大口吞食,呼呼有声。从嘴到肚子都像着起了熊熊烈火,又辣又酸又香。吃完了,再喝上一大口酸辣的热汤,抹抹额头的细汗,真是享受啊。

哦!爱家乡的臊子面!

2岐山臊子面

要是您到过陕西,一定听说有这样的一个说法,没有看过兵马俑,您是没有真正去过陕西;没有吃过臊子面,您没有真正了解陕西。在陕西农家招待客人,最盛情的表达方式就是做一顿臊子面。臊子面是陇东、关中地区的一种传统特色面食,有其悠久的历史,尤以岐山臊子面最为著名。

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它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首先把肥肉切成小方丁放在油锅里炒。等肥肉炒出油来,再把切好得瘦肉丁放进油锅炒。接着放酱油烧。必须是不兑水得纯酱油。

接着放醋。醋得数量占主要味。一般1斤肉放半斤—1斤醋。再放盐、五香花椒粉。一般咸一点好,可以放时间长。当然还要适当放些葱姜之类得达到去腻得效果。肉烧到八成熟再放辣子面。辣味要突出才算。再稍微烧一会让味充分发挥。

做歧山臊子不能放糖和酒,不然会减味的。

做好的歧山臊子酸辣可口,夹馍、浇面都可以。冬天可以放时间长一点也不会坏的。

如果不嫌麻烦可以摊些鸡蛋饼切成方片,或者切些白菜丁、葱花、豆腐丁、红、白萝卜丁、芹菜丁做陪菜。有浆水芹菜更好。给歧山面锦上添花啊!

3岐山臊子面

陕西人最爱吃什么?那肯定是岐山臊子面了。我的家乡——陕西,每逢有客人来到或是佳节,妇女们都会端上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面——岐山臊子面,以表示欢迎和庆祝之情。

虽然我没有出生在陕西,更没有生长在陕西,但就几次回老家,无论是奶奶做的臊子面,还是去亲戚家吃的臊子面,都让我回味无穷。一碗上面飘着翠绿的葱花、红红的胡萝卜丁、黄色的小黄花菜以及小小粒的肉丁,和着几根细细的面条的臊子面,冒着热气,香味扑鼻而来。

臊子面为什么那么好吃?我细想一下,点睛之笔就是臊子肉了。臊子肉在我们那里都是自家做的。从外观上看来,十分普通,跟普通的炒猪肉丁没什么区别,但细微之处则是它的味道。细细品尝它,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炒肉香味,接着有一丝酸甜的味道顺着你的喉咙流下去,久久回味着。那肉是更是津道,越咀嚼越香,越咀嚼越有劲。奶奶知道我爱吃肉,还每次做臊子时给我放几个骨头一起熬,啃着那骨头别提有多香了。

那面里的汤更是有营养。它虽然熬得不是很久,但那些蔬菜的精华却溶在了汤里。汤的色有点像橙汁,上面还装点着各色的菜,一瞬间,仿佛自己来到了一个五彩的世界。闻一闻,肉香和汤味立刻扑鼻而来。慢慢咀嚼面条,能感觉品尝秋天那稻子的金色香味。酸酸的,辣辣的,香香的,这就是一直让我回味无穷的岐山臊子面。

这种面啊,还充满了思念的味道,那是在外面的面馆所吃不到的。只有每逢回家时才能吃到,吃一次,让我们回想一年。那是老人们思念在外面工作的儿孙们的味道。我想每人都尝过这种味道——吃完后,不仅嘴里是酸酸的,心里同样也是酸酸的。

不同的人做臊气子面味道不同,不同的人品尝臊子面所体会的味道也不同,这就是我们老家的特色美食,希望大家可以品尝它。

4奶奶的臊子面

我从小爱吃面,可能是遗传了爸爸的喜好吧,尤其是爱吃奶奶做的臊子面。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回老家看望奶奶,我点名要吃臊子面。爸爸有事出去了,我就拉着奶奶的手往厨房里跑。奶奶系好围裙,高兴地对我说:“你在外边玩,奶奶现在就给你做面。”我一想到今天就能吃到奶奶做的臊子面了,心中异常兴奋,哪有心思在外面玩。我围在奶奶身边,好奇地看着奶奶和面时的每一个动作。咦,今日的奶奶动作有些迟缓,揉面稍显吃力。我看出奶奶的身体不好,心里很是感动,于是拉着奶奶的围裙说:“奶奶,我来帮您做饭吧!”没等奶奶回答,我就从奶奶手下抢过面团,学着奶奶的样子在案板上用力地揉捏着。

奶奶的脸顿时笑开了花:“不是这样的,你力气太小,和不了面!”奶奶见我认真地按着面团不肯撒手,便说,“那你帮我把锅里的水烧开吧。”

我灵机一动,点点头,三两步跑到锅台前,将锅灶的门洞里塞满了柴禾,当火柴闪动的火苗跃进灶洞时,干柴就借着风的力量燃了起来。我盖好木锅盖,不一会儿,水就烧开了。我兴奋地跑到奶奶的案板前,哇!奶奶把面条已经擀好了,切成了细细的丝,整整齐齐地摆了一案。

“我娃真乖,把水都烧开了。”奶奶不断地夸赞着我。我激动地“嗯”了一声,奶奶就帮我把擀好的面条放在手上,我迫不及待地捧着面条向锅边走去。等奶奶揭开锅盖,我就小心翼翼地把面条放进沸腾的水里。在奶奶的指挥下,我把案上的面条全部放进了锅里。奶奶哈哈大笑,一边翻搅着锅里的面,一边夸奖我道:“栋栋长大了,能帮奶奶干活了。”听了奶奶的话,我的心头泛起无限的骄傲。

过了一会儿,面条熟了,奶奶揭开锅盖,给我捞了一大碗面,并浇上早已做好的肉臊子,撒上蒜苗、香菜,再舀上臊子汤,热喷喷的臊子面就摆在了我面前。我顾不得烫,急忙吃了一大口。奶奶做的臊子面就是香啊!我一口气连吃了三大碗,晚上回到西安后肚子还是胀鼓鼓的。

花开花落,几度春秋,疼爱我的奶奶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奶奶慈祥的笑容,辛劳的身影,还有她亲手做的那香喷喷的臊子面却永久地留在了我的心头……

5妈妈的臊子面

阳春三月,万物吐青。这几天看着市面上买新割的葱绿葱绿的韭菜,突然好想吃到妈妈做的臊子面了,真香。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太差,能够吃上一顿臊子面真是奢侈,而妈妈做的更是色香味俱全,可馋煞人也!面是妈妈亲手幹的,又滑又润,下到锅里白里透亮,嚼到嘴里筋道细腻香甜;无论什么季节,妈妈总会变着戏法似的找出一些绿色加进去。一般是,妈妈幹好面后,面在案板上晾着,她急匆匆出门,在院子里、菜畦上、地头边转一圈,回来手里总会抓着一把绿,或葱花、或韭菜、或香菜,实在没有几根菜叶也行,只要是绿色的都成。洗净、切成三四厘米大的碎末,和着肉臊子,翻炒出香气扑鼻的臊子汤来,如果有鸡蛋,再加一个鸡蛋花,黄白绿相衬,别说吃了,光看着就馋死人。晾干的面,切成细长细长的丝,匀称精致,下到锅里,一会儿像游鱼一样浮上来,润滑光亮,丝丝并排,互不相连。一碗白亮亮的面,浇上飘闪着油花的臊子汤,葱绿白黄,香气迷人,对我们来说,简直是一顿饕餮大餐。甭说是别人了,就十来岁的一个女娃,也能吃它两大碗。

现在,家里富裕了,臊子面成了家常便饭,孩子们都嫌臊子面油腻不爱吃了。尤其是近几年,妈妈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怕吃油腻东西,很少做臊子面,即使做了,也不放臊子,只用植物油,虽然汤里成分多了,西红柿、鸡蛋、葱花、韭菜、香菜,样样俱全,就是没有了小时候的味。今天回家,一定做一顿臊子面,一来孝敬孝敬一下父母,二来慰劳慰劳一下自己的肠胃,别叫日子过好了,什么都忘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