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关于酥糖的作文

时间: 05-10 栏目:话题作文

1一块酥糖

这是一块酥糖。天蓝色的包装纸上,有精美的书画:一面是一首用草书写的诗,字体虽小却有气势;诗的两边,画有一龙一凤,那龙腾云驾雾,张牙舞爪,那凤彩羽飘飘,摇头摆尾。另一面的正中,有四个精巧的美术字:沉陵酥糖;下面是一幅画:李纨课子。呵,这是曹雪芹的《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中的李纨,她正在给她的儿子授课呢!漂亮的母亲正弯下腰,对她那胖乎乎的可爱的孩子讲着什么。把包装纸剥开展平,竟是古装衣服的形状,真妙啊!

人们常说:当今,想买一样货真价实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东西太多了。这酥糖虽有如此精美的包装,但不知道怎样呢,莫不也是华而不实?我拧了一小块雪白的酥糖放进口中。我的眼睛顿时眯成了一条缝:呵!甜丝丝,酥透了的感觉!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不消半分钟,一块酥糖就被我解决了。嘴边留着余香,我不由在心中赞叹:这又好看又好吃的东西,真是难得!

在冒牌货百出之际,竟仍有“出淤泥而不染”之物。它们不仅外表好看,内容更加实在。由此我想到了做人的道理。有人说做人不能华而不实,其实,“实而不华”固然不错,但既实又华不是更好吗?

2风味小酥糖

各地都有名胜的风味小吃,当然我们江南水乡也不例外,这儿的大菜、小吃,举不胜举,但是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小酥糖。为什么我对小酥糖那么情有独钟?因为……

小酥糖原产于徐舍,制作工艺成熟于清代中后期。历史上以“裕和泰”南货店制作的小酥糖最为著名。清同治三年(也就是1864年)被选为宫廷贡品。自此徐舍小酥糖誉满神州,畅销各地。

徐舍小酥糖的传统制作,贵在精选原料,做工考究。先将糯米浸洗蒸熟后榨成汁水,俗称“下汁”,再加麦芽糖并熬成浆,凝成块,做成小酥糖的“骨子”。接着将芝麻洗净、沥干,在石臼里凿碎,然后加入白糖和蒸炒过的干面粉,经过细筛,精制成独此一家的地方特产——徐舍小酥糖。

“裕和泰”最早的店主李幕之,聘请徐才理大师为师傅,其用料精细,工艺精湛,制作的小酥糖深受大众青睐。

“徐舍小酥糖”作为历史久远的食品制作传统工艺,凝结着数代人的智慧和艰辛。小酥糖外软里硬的特殊手法,有香、甜、酥、脆、润的特别口感,是名副其实的特色食品。小酥糖在宜兴各地都有卖,所以我每次去商店,总是要买上一大包,拿回家后细细品尝。

怎们样,你心动了吗?还不赶快去买几包小酥糖来过过嘴瘾?

3宁波豆酥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的家乡也有许多著名的糕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宁波豆酥糖了。

宁波豆酥糖又称三北豆酥糖,是典型的宁式茶食,是浙江宁波地方传统名点之一,老小皆宜,名扬江浙地区和海外。每逢年末,宁波地区农村大都做年糕以备春节期间享用。宁波豆酥糖创始于清代,一直是宁波“三北”的名点。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陆埠镇上开有一家叫“乾丰”的南货茶食店,豆酥糖是由其中的一位宁波师傅试制成功的,由于配料考究,加工精细,制作的豆栈糖香甜可口,松脆无渣,入口即化,不粘牙齿,且香味独特,食后令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一时顾客盈门,名噪浙东,方圆数百里慕名争购者,络绎不绝。

上市以后,受到人们广泛欢迎,一时声誉鹊起。豆酥糖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能长久保持香、甜、酥、松的特点,这也是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豆酥糖的做法其实也很简单。先将一定数量的黄豆粉、熟面粉、糖粉混合拌匀,过筛。再将饴糖、棉油下锅熬制,根据气候不同,一般要熬到一百一十至一百二十摄氏度左右,即成老糖。接着将混合粉用锅炒热,取出少量撒在操作台上,放上老糖,表面撒上热粉,用擀杖擀薄,再放入热粉,如此重复折叠三次,最后用手捏成长条,顺直,切成四方小块,用木条挤紧压实。用纸把豆酥包好即为成品。因豆酥糖容易受潮,所以贮藏于铁皮箱内最好。

宁波的豆酥糖真是让人难忘。

4徐舍小酥糖

徐舍小酥糖是一种久负盛名的茶食,它口感好,具有香、甜、酥和爽口等特点。因此历来受人称道,尤为老年人所喜爱。

徐舍小酥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六年。当时,徐舍镇豫和泰生产小酥糖的名气传到了皇宫,载淳皇帝曾派专吏太监到宜兴采办徐舍小酥糖,把它列为“贡点”。据说,慈禧太后品尝后,连声称赞。从此,徐舍小酥糖便名扬天下,生意兴隆。

小酥糖如此好吃,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小酥糖一般是在初春和深秋时节生产。它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共有十几道。制作时,工厂车间的门窗紧闭,因为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和芝麻,容易被风吹散。先把芝麻炒熟,与面粉搅混,铺在平整的木板桌上,再把少量麦芽糖撒在上面,然后反复擀、捏、揉,并切成许多小块,最后在上面包上一层糯米纸,两小块一包,用包装纸包起来,装入包装盒里。

小酥糖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c等微量元素,是理想的保健品呢!

徐舍小酥糖获得的荣誉还不少。1991年,它获得江苏省粮食系统名、特、优、新产品奖。2004年获得宜兴市“江旭杯”优秀旅游产品奖和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产品畅销奖。

现在,徐舍小酥糖已销往特区深圳、广州、上海等大中城市,前景一片光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地都能品尝到我们的徐舍小酥糖。

5奶奶与豆酥糖

记得年幼时,我总爱缠着奶奶,总爱学着奶奶做这做那,一刻也闲不下来。嘴里最爱说的话就是:“奶奶,奶奶,豆酥糖。”一直念这话,直到奶奶放下手中的活,拍拍我的头发说:“奶奶这就去给你拿糖。”写到这里,我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微笑。说起豆酥糖,不得不说我与奶奶的悠闲“下午茶”了。

那时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一个葡萄架,葡萄架结不出好葡萄,因为这葡萄尝起来又酸又涩,所以这棵葡萄树似乎不怎么受家里人的待见,还商讨着拆了它。但它却是我的最爱,在它的下面有一张石桌,两个凳(这可是爷爷年轻时做的),一到阳光晴朗的下午,我就和奶奶坐在那进行我们俩的下午茶。

下午茶很简单,一碟豆酥糖,一杯豆浆,一壶清茶。奶奶往往都是帮我把豆酥糖剥开,在手捧茶杯,微笑着看着我吃糖。有时候会给我讲讲她的故事或是爸爸妈妈的故事,而我时不时的应她几句。叔叔他总说奶奶是老糊涂了,才总爱给小孩子讲那些陈年往事,而我却对着很有兴趣,听的很入迷。

连我的记忆里,豆酥糖一向是奶奶自己做的,具体做法我也说不清,只依稀觉得奶奶把面和糖揉几下就把豆酥糖做好了。听说奶奶年轻时豆酥糖做的极好,那时爷爷会挑着豆酥糖出去买,没吃都卖光而归。不过听着好不如尝尝好,我那时吃都酥糖前总会先把豆酥糖拿到鼻子前晃几晃,好像这样做了后糖会更香甜。嗯,真是好吃,还好我是奶奶的孙女,可以每天吃到它。下次隔壁的姐姐再说我怕她家狗,我就不给她吃豆酥糖。那时心里所想的东西,现在回头看还真是有趣。

我心里美滋滋的想着,突然葡萄架上一颗葡萄以极快的速度亲吻了我的豆酥糖,我想阻止却不及了。难道是豆酥糖的香味将它吸引过来的?有可能,因为奶奶脸上的笑那么大,就像芍药那么灿烂,一定是对自己手艺的肯定。

现在我已五年没有见到奶奶了,而五年之中,院中的葡萄架早已不在了,记忆里那酸酸的葡萄也消失了,只有那豆酥糖的香味还在记忆里飘散。再次在电话里听到奶奶那苍老的声音,便更加怀念那停留在过去的美好时光。最美好的时光总是走了。别了。

6家乡的特产——豆酥糖

说起我的老家三北啊,就必须提一提这儿的特产——豆酥糖。

在老街上走走,随处可见卖豆酥糖的小贩,也有手工做豆酥糖的师傅在忙活,往往可以见到或红或黑的豆酥糖,包装上是红色印章的就代表原味,包装上是黑色印章的就指芝麻味,它们一个个用纯天然的纸包着,鼓鼓的,就好像再往里面加一点儿就包不住了。这些胖嘟嘟的豆酥糖一个个整齐地排着队,就像我们出操一样,令人很想把它们全都带回家去呢。

我求妈妈带回去一些,妈妈自然很乐意。刚买好,我就迫不及待地抓出一个胖娃娃似的豆酥糖,折开它的“衣服”就瞧见了里面躺着的小可爱;黄色的皮肤,方方正正的,像块小奶酪,闪着光泽,也带了些粉末,轻轻地吸了吸鼻子,香香的味道扑鼻而来,有属于黄豆浓浓的味道,也有面粉的香味,让人觉得心里甜甜的。

光是闻闻就那么甜,那么吃起来当然是超极棒喽!我毫不客气地咬了一大口,一股黄豆的淳香溢满了口腔,我觉得顿时自己的嘴巴成了鼻子,各种各样的香味使我嘴巴吃得更起劲了。一咬,一些黄豆粉就洒了出来,又马上化了,味道真不错!不一会儿,连粉带“肉”的都吃光了,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糖皮,那糖皮甜得出奇,我幸福得想飞起来,真好吃!

“瞧,胡家出了一只小花猫了呢!”妈妈在一旁打趣道,哈哈。

又香又甜的豆酥糖不只是家乡的美食,也是我的美食哟!

7家乡的桂花酥糖

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徐州名优特产美食品种,资源,有樊家鼋汁狗肉、小儿酥、麻片、花生糖、蜂糕、山楂条……数不胜数,但我最喜爱的要数桂花酥糖。

桂花酥糖是徐州的著名特产糕点,有上千年的制作工艺了。家乡徐州的桂花酥糖包装讲究,为传统纸质包装,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白底红字的普通纸,内层为防潮的蜡纸包装。一包包酥糖包装成棱角分明、大小的长方体形状。

桂花酥糖外表包装讲究,内里更是制作精益求精,主要以芝麻,精面粉,蜂蜜,麦芽糖,白砂糖,南桂花等经熬糖、打糖、烘烤等十几道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味道香甜可口,可直接食用,也可沸水冲饮,因其香气馥郁,营养滋润,有润肺、健胃、止咳的功效,是人们喜爱的甜食。

我喜欢桂花酥糖仅它香甜美味,更它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北宋年间,苏东坡任徐州知州,黄河决口,洪水直抵徐州城下,眼看就要漫过城墙,民间纷纷传言,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跳进黄河,大水才会退去。苏东坡十三岁的女儿苏姑闻讯后,焚香祷告:“只要能拯救徐州老百姓,她情愿舍身抗洪”祷毕便从城墙上纵身跳入水中,洪水慢慢退去,徐州城保全了。

纪念苏姑,人们争相购买桂花酥糖来祭祀苏姑。“酥”者,“苏”也,这难道只是名字上的巧合吗?不信你看看酥糖的形状,每块酥糖的长宽高的形状和古代城墙砖是多么相似啊!

美味的酥糖伴着这美丽的传说一代代相传,家乡的人们都知道:包包酥糖中包进去的是徐州人甜美幸福的生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