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关于南运河的作文

时间: 04-01 栏目:话题作文

1走进运河

南运河几乎贯穿了整个杨柳青镇,犹如一条丝链将一颗明珠穿起。这条运河就是大名鼎鼎的京杭运河。今天,我便轻轻走近她,聆听她留在风中的故事……

天地苍茫自古今,从当年夫差的北进战船,曹魏的南来水师,到隋炀帝的豪华龙舟,唐宋的商客云集、文人竞逐,再到清帝的画舫游踪,千载盛衰,终成云烟。而这段历史的主角——运河,仿佛历尽沧桑的老者,只是静静地流,从不标榜自己的丰功伟绩和历史悠久。河里的鱼虾,深谙她的心情,也只是静静的潜在水底,或是偶尔浮到水面,吐出几个水泡。

运河两岸公园依势而建,像普通的花园一样,满眼的红花绿草。但不同的是窄窄石子小路穿过茵茵的绿草蜿蜒向远方,似乎寻不见尽头。花很多,但大都是各个品种的月季,少了许多种花堆在一起眼花缭乱的繁杂,多了几许统一的美。河沿上还有一排翠绿的垂柳,柳枝柔柔的垂下,杨柳青青,树影绰绰,枝末轻轻点水,漾起一圈圈涟漪,仿佛置身苏杭的美景中。仿明清时代的亭台楼阁,这里也应有尽有,里面雕梁画柱,有许多古时的传说,我就是在这些亭子里,听长辈们讲孟姜女哭长城,黛玉葬花的。亭子旁自然少不了雕塑、石像,杨柳青年画上的《五子夺莲》《连年有余》,都被塑成像,更加的逼真。

黄昏时,最爱在河畔散步,沿着石子小径慢慢的走。老人们围着河岸,轻甩鱼竿,线带着饵飞入水中,这里的鱼精得很,轻易不上钩,但是偶尔岸边的人群还是会发出一阵欢呼。

2运河里的童年

在静海县中部,有一条河流——世人皆知的大运河。大运河就是南运河。它是静海的母亲河,是静海人民的骄傲!是我儿时的乐园!

大运河可是条名河!隋炀帝曾乘龙舟抵达涿郡,所以人们又称此河为“御河”。金、元、明、清时期,因漕运繁盛,又名漕河。

大运河通航后,便成为一条重要的水上运输线,隋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征天下兵汇集涿郡,备征高丽;唐代,为抵御北方奚、契丹游牧部族的侵犯,在北部边防的幽州(今北京市一带)、渔阳(今蓟县一带)派驻重兵;北宋时,河北一带为宋、辽交界的前沿阵地;这些朝代,大运河一直作为运送官员、军粮、军需的水上主要干线。

说了这么多你应该对大运河有所了解了吧!哦,还有!我从小可是在大运河边上长大的呢!小时候住在奶奶家,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

每年一立春我就特高兴,因为河里的冰一化,我又可以“扔小船”了,用彩纸折小船并在上面写好自己的愿望,把折好的纸船抛进河里。让它随风漂向远方,我便在岸上一边欢呼一边跟着它跑。多有意思呀!还有一种玩儿法,就是叫来小伙伴儿一起玩儿,大伙儿一块儿扔,一块儿跑。奶奶还说,谁的小船儿漂得远就说明长大了就嫁得远。于是我总要去争个头儿!

到了夏天,我更是长在那儿了。因为那真的是个好地方!我们女孩子自然是最爱在堤上折柳枝,编成个小帽子“瞎臭美”了。而男生们则把柳枝当成了武器,互相挥舞真是威风极了。到了晚上吃完饭,跟着爷爷奶奶在河边散步。记得那时候爷爷最爱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天气渐渐凉爽,鱼儿除了早晚短暂的一两个钟头游到靠近岸边的浅水和遮阴处觅食外,大多数时间还是栖息于深水,显得停而少游,动而不吃。所以,这时是钓者的好时候儿。我自然也不甘示弱,跟在阿哥后面下河去了。虽然我小,但也能捉些水草什么的,把阿哥乐的跟本停不下来。

静海的秋极短,稍不留神儿就溜了。一到冬天,我就只能被奶奶关在屋里保暖了。不时透过窗户往外看,不知何时,它已换上了魅力的银装。更不知何时,我才能和窗外的哥哥们一起到河里溜冰。奶奶总说等我长大了。渐渐地我习惯了每天在窗边看,看啊看,看着它我不亦乐乎?

童年的大运河是多么奇妙呀!它带给我无限欢乐和温暖!这一切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如诗如画的伫留在我甜美的梦乡里!

大运河,我的挚爱!

3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公元604年,隋炀帝离开首都长安,到洛阳巡游。第二年,他下令着手两大工程:迁都洛阳和开凿大运河。成千上万的劳工花了六年的时间,将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完成了全176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

这条古老的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运河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中国的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最后一次的兴修才称作“京杭大运河”京杭运河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杭州政府特地为京杭大运河建造“运河博物馆”全方位、多角度的保护、研究。运河文化资料,反应和展现大运河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里面藏了古代的箭头、钱币和合同。最有名的是“安明贵宝”“顺风快利船票”……

这次看了大运河,让我了解到运河的开凿要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才有这些成果。听说京杭大运河正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4静海风光——南运河

在静海县中部,有一条河流,这就是世人皆知的南运河。它虽然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干涸了,但它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的巨大作用却永垂史册。

说起南运河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北伐乌桓,为了便于运粮,开挖了平虏渠。平虏渠大体上相当于青县到独流一段的南运河。

隋朝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强征百万多人,开凿了南接沁水、北抵涿郡(治所在北京城西南)的永济渠(静海一段的永济渠是在平虏渠的基础上开深加宽的)。大运河南北贯通后,因隋炀帝曾乘龙舟抵达涿郡,所以人们又称此河为“御河”。金、元、明、清时期,因漕运繁盛,又名漕河。

南运河通航后,便成为一条重要的水上运输线,隋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征天下兵汇集涿郡,备征高丽;唐代,为抵御北方奚、契丹游牧部族的侵犯,在北部边防的幽州(今北京市一带)、渔阳(今蓟县一带)派驻重兵;北宋时,河北一带为宋、辽交界的前沿阵地;这些朝代,南运河一直作为运送官员、军粮、军需的水上主要干线。

自金朝以后,南运河的漕运也非常繁忙。金天德五年(1153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先后迁都、定都北京后,这里便聚集了很多贵族和官僚。由于北方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致使大批的粮食和商品都要从南方经南运河源源不断的运往北京。《金史.河渠志》载:“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从南方各省运经(靖海)直沽的漕粮达百万石之多。”《元史.食货录》载:“(元朝时)每年从江南运至京师的漕粮多达300余万担。”靖海县的直沽口一带呈现出“转粟春秋入,行舟日夜过”的繁忙景象。

明朝以后,漕运更加繁忙。《天津近代史》记载:“明宣德十年(1435年),行使在大运河上的船只近万艘,经直沽的漕粮每年达四五百万石。”清朝初期,由于天津至北京一段的北运河淤塞严重,载重量大的漕船无法通行。顺治元年(1644年)和康熙五十年(1711年),北运河分别增设小驳船600只和1200只,以承接南运河的货物。明清两代,渤海西岸的长芦盐区产食盐239800多引(每引650市斤),其中大部分也靠漕运船由南运河运销各地。民国处年,单是静海县在南运河的漕运船就多达300余只,最大的载重160吨,最小的载重10吨。民国《静海县志》载:“昔日,运河上的船帮一至蜿蜒数十里大为可观。”南北货物的流通,使南运河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5运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题记

炎炎夏日,我站在杨柳绿荫下看着这扬州古运河让我浮想联翩,仿佛是昨日留下些记忆……

石阶伤痕累累,历史冲刷的痕迹淡忘了往日的痛苦,然摇曳的柳树却似乎还在倾诉着这段难忘的昨日!

隐约的哀叹,让我倾听着,又让我毛骨悚然。征辽亦偶然,大兴土木,造龙舟宫殿,只为看一眼江南风景,品一番江南美子。赤日炎炎,纤夫们拉着龙舟,汗流浃背的,然宫殿里寻欢作乐,闲情逸致。

千万里的沿途,到处的难民,背井离乡,妻离子散,满地饿殍,龙舟上却嬉笑畅饮,歌姬靓女陪在君王怀。看琼花乐尽隋终,却不知道花开花落不长久;南国丝竹,调出几分凄凉,亡国之君却依然唱着靡靡之音—《后庭花》;长皋麦陇送余秋,轻轻一句便带出江南秀色。葬送大隋江山,只博红颜一笑!

这条京杭运河贯穿南北,就是这条河害的民不聊生;害的华夏再一次狼烟四起;害的那杨家殆尽了江山……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利弊的两面,不能客观的看问题。运河也不列外,如果说隋朝因运河而灭亡,运河因有隋二世而灭亡。这条宛如彩带的运河却功在千秋,利国利民,造福于后世,滋润华夏这片沃土。

杨花落李花开,隋朝的灭亡迎来了强盛的大唐。威仪四方,总结教训,“水亦能载舟,亦能覆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历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果没有前朝的运河,哪来的大唐的盛世,哪来的绵绵的漕运,哪来的商贾云集,哪来的修渠灌溉……

这条运河促进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流,造就了绚丽多彩的运河文化,对中国的南北统一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丰富了中华名族的古代文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如今,运河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上又焕发出无限生机,缓解了南涝北旱的压力。

隋二世而亡,虽在当时乃至至今被人称为暴君,在他手中造就了中国最伟大的工程,他与他的隋朝却留给后人无限的福泽!运河中似乎还留下隋的倒影,依稀可见。有功也有过,哪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啊,人哪有不犯过错的时候呢,就让他功过后人评吧!

夕阳下,阳光不再毒辣,将运河照成一面古铜镜,我弯下身子,捧起河水洗了把脸,悄悄地就离开了……

6京杭大运河

我的家乡在杭州,这里有如诗如画的西湖,有古朴自然的西溪湿地,还有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

我的家就住在京杭大运河旁,它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它与万里长城并列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的两岸都被建造成了公园,经常有附近的居民去运河旁边散步、遛狗、跳舞。京杭大运河周围的绿化非常漂亮,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常年青翠。白天,绿色充满了整个京杭大运河公园,而当夕阳西下时,晚霞照着京杭大运河与周边的建筑物,所有的事物又都仿佛被涂上了暖暖的红色。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运河两岸的霓虹灯都亮了起来,许多彩灯闪闪点点,红的、黄的、绿的、白的、紫的,橘黄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京杭大运河上陆陆续续会有货船在京杭大运河中运行煤、碳、盐、石块等东西。京杭大运河能让南粮北运,也方便了交通。每当快涨潮时,京江桥附近的河畔旁就停满了一艘艘货船,船夫们也会在涨潮期间互相串串门,喊喊话,借借东西,要是遇到了熟人,叙叙家常。他们把船当成了自己的家,也习惯了在船上生活。许多船夫也许是觉得在船上太无聊了,便都养了小狗解解闷,那些小狗倒也都通人性,在船上跟着主人悠闲地走来走去,时时刻刻不离开船夫。但是毕竟是小狗,在涨潮时小狗们也会聚在一起,嬉戏玩闹。

听爷爷奶奶说,以前的京杭大运河并不是这样的。京杭大运河两岸杂早丛生,芦苇挡道,河面上垃圾成堆,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难以忍受,生活在岸边的居民苦不堪言,来往的货船更是少之又少。现在人们把京杭大运河进行了整修,在不破坏周边绿化的情况下清理了垃圾,建造了公园,重新开通了这条水路,让货船也开始在这一条路段通行,水上巴士来来往往,喜迎各方来客。

我爱我的家乡,但我更爱京杭大运河!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