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诗中的秋作文600字

时间: 04-20 栏目:话题作文

1诗中的秋

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朗读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

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因为《子夜吴歌秋歌》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问爸爸捣衣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隔壁林家阿婆不是蹲在河边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这样衣服可以洗得干净些,这就是捣衣。哦,懂了。

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空气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哦,这首诗我懂得。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穿行,听山泉在石间流淌。这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什么这样整齐而呆板呢?纸剪出来似的。谢了的花梗子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读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秋风送远了帆影,跟好朋友分别,心里是多么难舍啊!

张籍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还有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渐渐地,我读诗读出了兴趣,也会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关心起诗人的身世际遇了,我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

2古诗中的秋

翻开诗集,我在里面寻找秋的影子,寻找那张熟悉的面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夕阳夕下的时候,落日的余辉照射在山坡上,世界是那么的宁静,张开双臂,吸一口秋天的气息,凉凉的,很舒畅,使人忘却了夏的炎热。坐在树下,任凭秋风吹拂过脸颊,我仿佛看到秋天的银杏树,叶子就象一把把小玉扇,扇哪扇哪,扇走夏天的炎热,带来秋天的凉爽。眨一下眼睛,秋天的枫树便在眼前,叶子像似熊熊烈火,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就像一枚枚邮票,一枚枚给大家送来秋的信息的邮票。

刷刷——刷,秋风吹着枯黄枯黄的树叶,把叶子吹得满天飞舞,它们落到地面上,埋进土里,漂浮在水面,落到屋顶上……看到这,不禁想起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天的风也蛮调皮的嘛!

抬起头望着被秋风刷洗过的蓝天,一只只张翅飞翔的秋雁鸣叫着飞往南方,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便浮现在脑海中,秋天的风多么善良,她告诉秋雁“秋天到了——秋天到了!”还亲自送它飞向南方,让它在残酷的严冬前逃过冬的扼杀。

秋,一个金黄的季节,但我却把“秋”认为是她的名字,“秋”她是一个小孩,一个淘气而又善良的小孩,她驱走夏,让人们脱离夏的煎熬;她埋葬落叶,让土地肥沃,让生命得到滋润;她送走雁,让它逃离冬的魔掌。

3古诗里的秋天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此时,秋高气爽,目薄云稀。经历了炎炎夏日的酷热难忍,秋的到来不免给生活增添了几丝清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山行》一扫自古以来秋季里萧瑟和凄凉的气氛,展现出一片色彩明丽的清新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王维将明月、松林、清泉、石头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把秋天演绎成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

“一叶落知天下秋。”秋代表着什么,萧条吗?“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将秋的萧条一览无余地跃然纸上。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数语将天涯游子的秋愁刻画得淋漓尽致夺人心魄,读之,谁能不肝肠寸断?

最让人感觉荡气回肠的,还是刘禹锡的《秋词之二》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高气爽中平添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豪迈,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与天地美感。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渺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反映了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胸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之美,纵是千古佳旬堆叠,亦是道不尽,说不完。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