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昆曲牡丹亭作文500字

时间: 04-18 栏目:话题作文

1昆剧《牡丹亭》

北京时间12月6日7∶25,我在杭州御乐堂第一次观看了《牡丹亭》体验版昆剧演出,第一次观看了这么高雅的演出。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附与断井颓坦。良辰美景奈何天,便尝心乐事谁家院?”耳边,似乎还萦绕着杜丽娘如泣如诉的声音。演出中,这一句唱得一字多息,分外凄凉。唱到那一句时,全场都被这无可形容的高雅演出震惊得鸦雀无声。我心中不禁为杜丽娘这个如花美绢也要成为断井颓坦而热血沸腾。

看到杜十娘死的那一刻,我捶胸顿足:“为什么杜丽娘的婚礼只能由父母做主?为什么当时的人们无论是婚姻、读书,还是生活,都咬受礼教的重重束缚?!我又为杜丽娘的死感到无比痛惜,也为这部高雅又具有讽刺意义的昆剧赞叹不已!

写到了柳梦眉淋着大雨而伤感不已时,我的泪水也被这段凄惨悲凉的情景而催得直打转:“柳梦眉和杜丽娘本是天生一对,为什么杜丽娘就先命丧黄泉了呢?”在他捡到丽娘画的春容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只盼着杜丽娘的魂能被柳梦眉的泪如雨下而感化,从画里奔出来,成全他们的佳人美梦。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接踵而至的哭喊声所破灭。

这出高贵、典雅的演出演到了杜丽娘重生的时刻,我的心跳仿佛成了一根直线;“丽娘这个如花美绢,终于能与柳生成全了夫妻美梦。他们是这样敢于打破礼教的束缚!这是一场多么典雅、美好的爱情故事啊!不愧被后人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2赏析昆曲《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五十五出。剧中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与昆曲是一种深情的表现,亦是一种苍凉的流露,是一种梦幻的写照,是一种悲壮的长鸣……姹紫嫣红中给人带来的是无数种美编织起来的享受!

故事描写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从老塾师陈最良读书。她读《诗经·关雎》而伤春、寻春,在梦中与书生幽会于花园的牡丹亭畔。丽娘醒后,因相思而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下。其父升任淮扬安抚史,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的画像,发现画中人就是梦中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再度与柳梦梅幽会。柳梦梅根据杜丽娘的嘱咐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一齐到了京城临安。柳梦梅考中了状元。丽娘遇见在外避难的母亲和春香,解除了父亲对柳梦梅的误会,全剧以大团圆结局。

3昆曲观后感

昆曲可谓是我们苏州的一大特色。而该曲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

很高兴,学校最近组织了同学们去欣赏昆曲。且不说小学里曾不止一次地去细细品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便逐渐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的确,能够观看昆曲现场演出,心里着实兴奋好奇。随着悠扬的笛声,一个个袅娜的身影娉婷而至,仿佛从画中走来,歌喉婉转,舞姿曼妙,一颦一笑,楚楚动人,多场戏下来我就宛如做了一个华丽的梦,当然,可能也是因为“外行看热闹”的缘故吧。接下来,就来说一说我这个外行人看过热闹之后的一些想法吧。

仍令我记忆犹新便是《牡丹亭》。因为之前了解过,所以便更认真地聆听着。那委婉的唱词,婀娜的身段,无一不让人沉醉在昆曲的韵味之中。“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单是看词,便生动、委婉地展现出一幅幅美景。更暗藏着柳梦眉对杜丽娘的深深爱慕。细细去品味这个角色,慢慢的,我被里面的人物所深深吸引。

接下来的便是打戏——三岔口,虽然没有念白和唱词,只有震耳欲聋的锣声鼓声,但是也仍然可以吸引大家的眼球。戏中,丑角和武生用精彩的动作、灵动的眼神向大家展示了昆曲各个方面的艺术。博得了满堂彩的好评!

由此得知,昆曲的韵味并非一般人就能感受到,而是需要用心去聆听,去品味。《牡丹亭》那刻苦铭心的爱情,以及《三岔口》那矫健的身姿,不是用一句句富有作者心血的唱词,就是用演员们深厚的演技所一一表现出来的。所以,让我们共同用心去感悟昆曲的奥妙所在吧!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