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性课程培训总结
1瓯海区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第二次主题培训活动小结
20XX年10月13日,瓯海区初中科学拓展第二次主题培训的活动在梧田一中B幢二楼教师会议室举行,围绕活动研讨的主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建设,有幸请到了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省特级教师胡玫老师和教育部国培专家、杭州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省特级教师陈锋老师,并邀请两位专家所在的工作室成员进行了专题交流和点评。
活动首先由梧田一中卓振宇老师开出科学思维拓展展示课《物质的鉴别》,卓老师在这堂课上与学生一起用思维方法中一种流程图法来分析化学中物质的鉴别,提升学生的系统分析思维。陈锋工作室成员萧山区初中科学老师蒋国建老师拓展课展示课《浮石之奥秘研究》。两位老师基于真实问题的学习情境建构和实验探究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进程,形成有效的学习氛围。之后由两位上课老师做了教学反思,再由梧田一中季焕忠老师介绍学校拓展性课程实施情况及上午两堂课进行简单点评,最后由萧山、瓯海两区教研员陈亮老师和董爱敏老师针对两节课做了详细的点评,肯定了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学科拓展性课程实施过程中改进之处。针对对拓展课程的困惑,胡玫老师为大家做了有关学科拓展性课程的专题讲座,胡院长从为什么要开发拓展性课程、2拓展性课程有哪些特征、如何开发学科拓展课程等三个方面做了阐述。
下午两区优秀课程方案展示活动延续着惊喜,杭州萧山金山初中钱伟老师——《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拓展性课程----探索原电池》,瓯海区仙岩二中翁金武老师——《基于STEM课程理念的实验拓展课程----自动控制型路灯的探究》,一个基于学校总体课程建构下的实践,一个基于学科素养挖掘的开发,引发参会老师新的思考。陈锋老师给我们做《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课程的开发》讲座更是引发实践与理论的衔接,陈老师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意义、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等四方面深入浅出介绍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科学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实施,让大家对课程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增添信心。最后由董老师对一天的培训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并布置下阶段培训的相关任务。
2市科学大组赴采荷中学学习拓展性课程小结
10月12日、13日,市科学大组成员在三位教研员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采荷中学的拓展性课程。
编写一本学校植物大全,这曾是我们很多科学一线教师的想法,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一直没有完成。但采荷中学却已把我们很多老师的想法变成了一种现实。采荷中学的科学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植物进行拍照、查阅资料、然后在专家的指点下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小小植物园》的雏形就形成了。然后经过一届又一届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修改,日趋完善。学生们在认识校园里这些植物的同时,也对校园外的植物产生了更浓的兴趣。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们乐在其中,也为后续学习科学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所以有想法很重要,但行动往往是最重要的。小小的行动要比伟大的想法重要的多,尤其是我们的老师有好的想法,更需要行动,否则美好的想法只能是一种美丽的泡沫。
一架架飞机,一艘艘舰艇、一辆辆赛车——这就是他们的航模教室,当我们参观完航模教室,听航模老师讲起一个个航模故事,我们所有科学老师的感觉那就是羡慕、嫉妒、恨。“羡慕”航模教师对航模技术的热爱,可以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玩航模;“嫉妒”学校对航模课程的支持,每年都会拨出一大笔经费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航模,一架架飞机,一辆辆赛车,他都能操纵自如;“恨”我们自己连起飞的“梦想”都没有。这里面很多的模型都是孩子们自己组装、自己设计的。孩子们通过拓展课程学习了航模的基本知识,利用拓展课对这些模型进行制作、调试、试飞。因此,学生们对于科学的热爱是不言而喻的。听说很多坐不住的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安静地呆上半天,学生的自控能力也得到了大大提升。真可谓“我有我爱,乐在其中”,说不定将来的宇航员就在这里诞生。
据悉,所有拓展性课程均有书面考试或考查,教师根据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在学习中的表现和学习的成果来评价,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真正达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和适应性教育,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的目的。
短短的两天参观与学习,使我们获益匪浅——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使我们明白唯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3邛崃暑期教师拓展培训总结
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在眼前。仙女湖,没有仙女,就连那美丽的名字下的湖水,也不是那么的清澈明净,甚至还有些浑浊。但就是在这个让人去了再也不想去的地方,让我永生也难忘,甚至想过些年还能在一起去看看。
我很荣幸参加了20XX年邛崃市教师暑期拓展训练营,起初,我更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拓展训练,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天就只有书卷、笔墨,至于这样一些活动,是很少接触,也有些抵触的。当7月8日早上,在教育局会议厅里,看见那个教官在上面又说又跳时,我没有参与的热情,甚至有了一些抵触的情绪。但随着教官活动的深入,我发现我体验到了一种来自挑战自己的内心喜悦。至此,我对消除了内心的抵触,开始慢慢尝试接受,甚至有了一些憧憬。
我们乘坐大巴,一路奔驰,在上午10点钟左右,来到了目的地——仙女湖。一下车,教官就叫我们带上行李去了会议厅,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先是教官给我们介绍了,此次培训的意义和目的,并通过一个众人平放竹竿的游戏让我们明白了拓展训练的精髓——拓展即拓宽一个人的心胸,展示每个人的个性。接下来,当然就是分组组队,我荣幸地被分在了第四队,我们在极短的时间里制取好队名、作好队旗、写好队训、唱好队歌、排好队形。在展示环节,我们铿锵有力地喊:狼行天下,所向无敌;我们深情绵绵地唱:遥远的邛崃有一群狼,他们是灰太狼和红太狼。我们都是而立之年的人了,但在此时,我想小孩子一样,充满童趣,萌极了。可这有不是做作,不是演戏,我发现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孩童的自己,只是看你是不是释放你的童真。于是,仙女湖,给我第一个收获,那就是我获得了像我的学生一样的童真,我也明白了我们绝不能用我们成人的价值观去枷锁学生的稚嫩之心。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除了第二天的高空挑战,就要算在队员见面时的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的自我介绍真是太古老了,太非常幸运的是我还是得到了大家的掌声。我是个记忆力不强的人,介绍完,我也就记不住了。当三天下来,我记住了十九名队友的名字,大气果敢的郝队,刚柔并济的商队秘,体格健壮的旗手亚军,歌声飞扬的亮哥,贤惠体贴的杨姐,娴熟艳丽的亚林,机灵聪慧的卿雯,当然还有活泼好动的韩敏,还有水哥、刘静、思建……每一个的名字都记在了心中。如果没有这次训练,这些人一辈子也不会认识,可现在,三天之后,我们已成了“千杯少”的知己朋友。于是,仙女湖,由给了我第二个收获,那就是在短暂的三天里,让我这只来自异乡的狼,找到了狼群,有了狼伴,认识了十九位狼友。
第三天的培训,是游戏,要体力,更要智力。游戏要求我们必须在六十秒钟里,按顺序将散落在地上的图片捡起,并整理好。只有一个人可以捡,其他人只能整理或围观。我充当了那个捡图片的人,三两次我们都是失败了,在最后一次上场前,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担当和责任。很幸运的是通过我们群体的努力,我们用51秒时间完成了任务。当我们为胜利成功而欢呼时,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集体的魅力。这样的小游戏还很多,在最后攀越毕业墙的环节,我们所有人都被自己征服了。我们完成了我们自己看起无法完成,单个人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我们七十九个队友,踩着队友的肩,扶着队友的手,接着队友的力,越过了毕业墙,也越过了心灵中那个狭隘的自己。当最后一名队友成功越过毕业墙时,掌声欢呼声还有默默的哭泣声,回荡在整个仙女湖的上空。于是,仙女湖,又给了我第三个收获,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当一个集体的力量却是强大的。那些天,我们一起走过的山间小路还还留有我们并排行走的足迹吗?那些天,我们一起踏过的林中草地上的小草升起了它的腰吗?那些天,我们一起唱过的歌,还在空旷的山岭间飘荡吗?那些天,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一起挽救的青春,将永驻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