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眼科医生进修总结

时间: 01-25 栏目:总结

1眼科医师进修总结

我由医院“百人培训计划”资助,赴美国bascom palmer eye institute(bpei)眼科医院参观学习三个月。

bpei附属于美国迈阿密大学,在美国享有盛誉。20XX年全美眼科医院调查bpei荣获”bestQ96;residencyQ96;programs”、“best clinical(patientQ96;care)programs”和“overallQ96;programs”三项排名第一,“research programs”排名第二,总体排名先后8次全美第一。bpei共有临床和科研全职医生76人,专业组10个,辅助部门12个。以下,我从医疗、教学和科研三方面进行总结汇报。

一、医疗方面

1、专业学组明确,集中病源发展专科。医生的专业组非常明确,门诊实行全预约制。在预约过程中,由医院的预约人员对患者进行预分类,为患者指定专科医生。这样既有利于患者就诊,又有利于集中病源,提高专业水平,发展专业组。如果出现预分类不正确,患者需要转诊其它专科,医院推出“same dasecond opinion appointment”,为院内转诊和疑难病会诊创造条件。

2、检查设备齐全、先进。在我所学习的角膜屈光组,拥有与角膜疾病检查相关的各种设备,包括共聚焦显微镜,不同用途的前节分析系统等,先进的设备不仅使临床诊疗质量得到保证,而且促进了科研的高水平持续发展。

3、工作人员责权明确。医院由以医生为中心的四大类工作人员组成,即医生、技师、护士和临床助理。每位医生门诊时通常有2位技师和2位临床助理配合工作。技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初步检查,以备医生进行最终的诊治。临床助理没有医学背景,身着统一制服,服务于医生、技师和护士,负责患者的协调、解释和引导工作,四方面的合作使医疗过程得以井然有序地进行,减少失误的发生。

4、临床和辅助科室联系紧密。和我所在的角膜屈光组联系密切的是临床微生物室、眼库和病理科,它们围绕着具体患者进行工作,病原学和病理学依据使临床诊断和治疗更加有的放矢、有据可依,不仅提高了临床水平,而且保留了大量的珍贵资料。

5、手术区规划合理。手术区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患者等待区(手术室外)、麻醉准备室(手术室内)、手术间和术后恢复区(手术室外)。在手术及围手术期,各部门的合理分工和工作人员的默契配合使这所年手术量接近13000例的眼科医院实现了“零病床”管理。

二、教学方面

医院遵循“少而精”的培养原则,每年在600位左右申请者中挑选7位住院医生,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训,另外,医院每年接收25位专科进修生和来自全世界的学习人员。大量的学习人员一方面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给医院带来了新的病源,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的教学措施包括,完善教学方案、严格带教制度,在协助住院医生完成培训计划的同时减少住院医生的失误率,保证医疗质量;此外,还包括每天早七点专家授课、每周全院查房和专业组周会,以及每次门诊和手术结束后的“当日病例总结与讨论”制度。

三、科研方面

bpei科研主要有三个特点,即科研上的巨大投入、政策倾斜和积极的人才引进。医院的发展规划是在不久的将来加倍扩大科研楼,以容纳更多的实验室和有才能的研究人员,同时建立占地6英亩的转化医学中心,以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而密集的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也为医院营造了浓郁的科研氛围。医院鼓励各种形式的基金申请,并在收入和晋升政策上充分体现了科研工作的价值。人才引进是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bpei院长认为,科研是对外宣传,提高医院影响力的重要平台,是转化医学的基础和根本,科研不强,排名一定下滑,多方合作是科研成功的要素,而引进人才将产生更快的收益。

以上是我出国学习的体会,衷心感谢医院给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参加“百人计划”,我深深体会到,协和医院一直以来,尤其近几年给予了我们中青年医生越来越多的重视,提供了很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协和医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既有利于我们被国外顶尖医院接受,又有助于与对方建立长期的良好关系,对于专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而且,就本次国外学习来看,目前像“百人培训计划”这种大规模的员工培训项目在其它医院并不多见。这充分体现了协和医院在人才培养和医院发展上独到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出去,就是为了回来;回来,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我将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努力工作,更好的为协和医院服务。

2浙二医院眼科中心进修总结

美好的时光总让人感觉如此短暂,为期三个月的进修生活已结束,这次我应医院和科室的安排赴浙二眼科中心学习,使我开拓了眼界、增强了自己的业务能力,现将自己的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浙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创建于1869年,其前身为英国圣公会在华设立的杭州广济医院,1885-20XX年医院附设的广济医校是国内最早的医校之一。经过1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浙医二院成为一所具有鲜明专科特色的现代化研究型综合性医院。该院眼科中心综合实力跻身国内前五位大型现代化眼科中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怀揣着对她们的敬仰之心,我来到了浙二医院眼科病房。通过三个月的观察和学习,确实体会到了省级名院的不同风范。

一、岗前培训

刚到医院的几天,我们集体被安排了岗前培训课程,除了一些医院的规章制度和进修人员管理条例外,还有就是介绍浙二医院的光荣历史和辉煌业绩、知名专家和部分院领导,介绍的专家教授都是国内顶尖水平的,让我们不由得对该院产生由衷的敬佩和信任。

二、病房环境:独立病房楼层,开放床位数100张,分为两个病区,南区和北区,病区非常干净、整洁,舒适,明亮,不同需求病房设置双人房、三人房以及普通床位,每间病房都配备齐全的卫生设备。该中心采用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笔记本电脑等先进设施让各项医疗工作更加便捷和高效。墙上挂了很多的油画,做了很好的装饰,让人眼前一亮,感觉很温馨。所有护理用具标识醒目、放置规范有序、方便快捷。医院病房很清洁,两个病区100张床配有8个工友,每个病区均有护工和清洁工的详细工作流程安排,他们负责手术病人接送、负责床单、被套更换和补充、保管等,负责病房卫生(要求达到一尘不染的效果)。这些工友通过周密安排和分工,各司其职,使病人感到入院后即有一种安全感,一切尽在医护人员的呵护之中,每个空床或患者请假回家后的床均铺上一层防尘罩,上面温醒提醒:“该床已消毒”

三、制度化建设: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集均装订成册,每位医务人员都熟悉,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实行逐级负责制,只要有特殊情况,行政管理人员一定会在最快时间内逐级上报,上级向下级负责。后勤会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最好的服务。

四、病房流程清晰明确:病区各项工作(包括医疗及护理工作)均有详细的工作流程,包括围手术期患者管理流程,输血制度及输血流程,停电停水应急流程等等,流程均统一装订成册,使用时一目了然。科室还根据科室常见的一些药物的用法等做成小册,人手一册,达到一致统一化,在护士工作站里,悬挂有近日工作安排及每日警示语,提醒护士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五、人性化管理:眼科病房采用护士团队化合作,建立多元的护理人员梯队,病房设有护士长、责任组长及临床护士,其中护士32人,文秘2人。大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又互相协作,确保病房的护理质量。责任护士给夜班护士带早饭已成为一自觉习惯。可以提出特殊时期人性化排班,(如申请免上夜班、短时上班等等)妇女姐妹自己保护自己,科室设有排班需求登记表,大家可以把需要排休的时间写在本子上,护士长基本满足大家的需求,很温馨。

六、业务综合

(1)病原病种:浙二医院病人数量多,科室疾病涉及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病、青光眼、屈光手术、小儿与斜视弱视、肿瘤及眼整形、眼表及角膜病、眼视光等8大专业学组,开展全方位的眼科诊疗和手术。病种数多,3个月来眼科的常见病基本护理过,虽然少见病也不多,但对常见病却要求做到最好。

(2)护理:强调“团队合作”和“效率”,仪表美一点,问候多一点,巡视勤一点,观察细一点,业务精一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在院期间护士认真负责地照顾病人,健康教育非常到位,不仅有口头和书面教育,还有视频教育介绍如(入院须知、住院流程、疼痛评分、如何点眼水)等等。告知制度非常完善如住院须知、儿童患者安全告知、预防患者坠床跌倒告知、外出请假制度等等。

(3)挂床模式:浙二眼科中心每日患者人数众多,经常预约要等候1-2个月左右才能排上手术,为了能缩短病人的等候时间,每天都挂床(相当于我们医院的加铺)。做法是门诊医生给患者看好病,患者在门诊部血、眼科专科检查全部做好后,在收费窗口预约,并与患者沟通好住院挂床,窗口安排手术时间,住院当日病人来缴纳住院费进入挂床模式(挂床当日不收住院床位费),当日不住在医院,患者次日清晨7点即赶到医院病房等候区,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包括修剪睫毛、扩瞳散瞳、点眼水等),上班后由当日门诊看诊医生亲自主刀手术,手术后回病房安排床位,手术好后若无特殊情况第二天即可办理出院手续,采用挂床模式后病房不显拥挤,很大程度增加了床位使用率、周转率、又减少了患者住院日。

(4)DAY模式:现在开展起来的是白内障病人,只需要留观数小时,就可以出院。门诊医生给患者看好病,患者在门诊部血、眼科专科检查全部做好后,在收费窗口预约,并与患者沟通好day模式,窗口安排手术时间,由病房医护人员负责管理,术前谈话等完成后病人就回家等待,手术头一天通知病人次日几点过来手术,手术当日也由门诊看诊医生亲自主刀手术,手术好后在DAY接待区休息两小时即可办理出院手续,次日再到门诊找该主刀医生复查。这种模式大幅度的增加了病人的周转率,减少了患者住院日也有效地减少了成本支出和护理的工作量。

短短的3个月,让我还来不及学习更多,所学知识回来后还要慢慢消化,我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细心阅读笔记,再次总结。

最后,感谢院领导,感谢护理部,感谢护士长,是你们给了我充电和提高的机会,我将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努力实践所学知识和技能。

3中山大学眼科进修心得总结

今年我很幸运能来到闻名遐迩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感谢医院和科室领导给予我这次机会,使我开拓了眼界。

刚到医院的第一天,眼科中心为我们安排岗前培训,每人发了一本进修生培训手册,除了介绍中山眼科中心的光荣历史与辉煌成就,还有医院规章制度和进修生管理工作。

排到眼底外一区、综合二区、青光眼科,所到病区分日间病房和住院病房,病房都非常干净、整洁、舒适、明亮,因为眼科中心患者多,为了能缩短病人的等候时间,尽快手术,眼科中心开展日间病房,患者的检查如:验血、各种专科检查一般在门诊完成。患者到住院部预约,医务人员提前一天通知患者,第二天来办住院手续,而有的住院当日即可动手术,有的患者下午办住院手续,第二天安排手术,病人不住在医院,具体的手术时间根据教授来安排,手术第二天回医院拆眼包由教授检查过后若无特殊情况即可办理出院手续。采用日间病房模式增加了床位使用率、周转率、又减少了患者排期等候时和住院日数。

眼科中心每个区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出入院、术前、术后健康宣教资料,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责任护士认真负责地照顾病人,告知制度非常完善,健康教育非常详细,无论多忙碌,所有的医嘱均由双人核对后才执行,没有经双人核对的医嘱,他们是不执行的。每个病区均有工友他们负责送手术病人、带患者做检查,为住院患者取结果,负责病房卫生、到药房取急用药等。患者手术当日提前到达病区,根据各个区的病种进行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剪睫毛、散瞳、缩瞳、冲泪道、洗眼,术前打点滴等。在带教老师的从旁指导下,我为新入院的患者剪睫毛、冲泪道、洗眼,但手法没有老师们干脆、熟练,患者的手腕带是电脑打印的,在综合二区、青光眼科患者的手腕带是带左手,而在眼底外一区是根据患者的术眼来决定,术眼是左眼就带左手,术眼是右眼就带右手。需要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患者,在其病历夹外贴上红色倒三角形的“隔离”标志。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他们为进修生定期安排讲课讲座,我所到的病区,每周组织一次病倒讨论,还有科内不定期的小讲课,每次听完课,获益良多。

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修的3个月是短暂的,在这3个月里的所见所闻开拓了我的视野,增长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运用所学,更好为患者服务。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