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研究生科研工作总结

时间: 08-24 栏目:总结

1研究生科研工作总结

一、研究生教育情况

1、研究生招生首次超过本科生,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奠定了基础

20XX年学院进一步规范了研究生的招生工作程序,加大招生宣传工作的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研究生招生顺利完成学校计划,招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奠定了基础。

20XX年共招研究生156名,其中博士生32名,硕士生114名,工程硕士10名。

目前学院在校研究生总数为425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03名,硕士生306名,工程硕士16名。按学院各系所统计:

土木系:223名,其中博士47名,硕士170名,工程硕士6名

力学系:137名,其中博士37名,硕士98名,工程硕士2名

岩土所:65名,其中博士19名,硕士38名,工程硕士8名

2、研究生培养管理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水平提高

学院进一步规范了研究生的新生入学教育与培养管理程序,顺利完成了20XX届进校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制定和学年教学任务。20XX届研究生均按时完成了选题报告并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位和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成立了学院新一届学位和学术委员会,制定了《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使学院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审查工作有章可循。

通过对20XX届毕业生的学位论文和答辩情况进行了审查,我院研究生的论文具有较高水平,整体培养质量良好。

20XX~20XX学年共毕业研究生90名,其中博士生学位16名,硕士学位70名,工程硕士学位4名。

在学院抽查由校外专家评审的11份硕士论文中,5篇论文评阅成绩在90分以上,占总数的45.5%;70名硕士中,评阅和答辩成绩均在90分以上的论文有22篇,占总数的30%以上。

学院16名博士毕业生的论文中,专家评阅的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的有8人,占总数的50%;由学校抽查外审的6篇博士论文中,有4篇评阅成绩在90分以上,占67%。

3、土木工程一级博士学科点申报成果,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20XX~20XX学年学院参与的土木工程一级博士学科点的申报,顺利获得通过。使我院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整体授予权,目前学院已具有11个博士点和14个硕士点可以招生。

二、科学研究情况

1、科研获奖项目增加,为学校增得荣誉

20XX~20XX学年度学院的科研项目获奖数目位学校前列,为学校增得荣誉,受到学校嘉奖。获奖项目具体如下:

(1)何满潮,“岩石力学与工程”,获20XX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何满潮,孙晓明,“三峡库区巨型古滑体稳态预测预报及信息化选址技术”,获20XX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杨仁树,刘波,李清,“煤岩巷道快速掘进工艺技术及其设备的研究与实践”,获20XX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4)高延法,“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支护优化研究及工程应用”,获20XX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5)陈忠辉,“漳村煤矿高效综放开采采场稳岩活动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获20XX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6)陶龙光,刘波,侯公羽,高全臣,单仁亮,“城市地下工程”,获20XX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7)陈忠辉,“综放开采顶煤顶板运移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获20XX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8)孙晓明,冯吉利,杨晓杰,“深部开采锚杆支护可靠性理论及其评估系统”,获20XX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科研项目增加,新增国家973计划项目

本年度科研工作在上年度的基础上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我院教师担任首席科学家和课题组长,承担的国家科技部973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在研课题进展顺利,均通过了国家组织的专家组的中期验收检查,获得了全优评价。

20XX~20XX学年学院教师新申请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纵向课题8项,是历年获得纵向课题最多的一年。目前学院在研的纵向课题16项,在研的横向课题33项。

20XX年由何满潮教授为首的课题组成功申请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开采地质条件与精细探测基础研究”(20xXCB202209),该项目是中国矿大(北京)为第一承担单位的973计划项目。至此中国矿大仅有的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的首席全在我院。

3、科研经费有新突破,为学院发展注入活力

20XX~20XX学年度学院科研到位总经费为1596.15万,其中纵向经费643.3万,横向经费952.85万。与上学年度相比提高了27.6%,科研总经费位于学校第二。

4、论文、专著数量增加,学术交流加强

本年度学院全体教师和研究生共发表各类论文98篇,其中被SCI收录5篇、EI收录51篇、ISTP收录2篇。出版专著7部,译著1部。

学院共有6人次应邀出国讲学和访问,4人次直接参与了境外的科研工作,同时邀请境外专家来校讲学8人次。

5、“十五”211项目验收通过,获验收专家好评

本年度的学校“十五”211项目验收,我院教职工做了大量准备和总结工作,负责建设的项目和取得的成果在学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负责建设的“岩石CT试验检测系统”、我院教授自行设计和建设的“复杂环境下城市地下工程模拟试验系统”、“深部开采复杂应力场试验检测系统”和“大直径霍普金森压杆冲击试验系统”等,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受到验收专家的一致好评,为“十一五”211项目的申报立项奠定了基础。

三、学院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生高水平的学位论文缺乏

研究生的论文质量还有待提高,学院对优秀博士生的关注和培养力度不够,特别是缺乏从本科或硕士选拔人才和连续培养机制,毕业后的继续跟踪支持也不够。学院的两个重点学科,目前仍缺乏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2、科研后劲不足

学院教学任务繁重,目前学院的教师人数与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工作不适应,多数教师都超教学工作量,没有精力和完整的工作时间从事科研工作,目前的师资条件下承担科研任务的空间有限,继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3、科研团队建设有待加强

学院的科研团队建设不够,团队间相互协作联合攻关申请重大项目的工作力度不够,以致目前科研项目和任务不均衡,有些教师的特长并未发挥出来,而有些项目多的教授缺少科研力量。

4、科研论文的影响力不够

在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目较少,文章的引用率不高,外请国内外专家的学术讲座次数较少,学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仍有待加强。

四、20XX-20XX学年度研究生及科研工作要点

1、进一步做好研究生的招生工作

做好20XX年研究生招生的宣传和管理工作,特别是20XX~20XX学年新增加的建筑学和艺术设计类的硕士招生专业,因其入学考试的特殊性,需要学院从出题、考试、阅卷和复试等多个环节进行周密安排,确保研究生招生质量。

2、制定新增博士点、硕士点的培养方案

20XX~20XX学年新增加的博士点,包括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以及新增加的硕士点都需要结合学院特色制定出培养方案,确定学位课、必修课以及开设课程的大纲。

3、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作好毕业生的论文评审工作

20XX年度将有毕业的博士生30名左右,硕士生要超过100名。学院将完善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规范论文评审和答辩程序,提高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要全力培养和支持优秀博士论文,争取在三年内脱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为零的帽子。

2研究生科研工作座谈会总结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促进科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完善医院科研工作管理,在院领导的倡导下,科教科于20XX年7月10日召开了研究生毕业医务人员科研工作座谈会,师天雄科长主持了会议,余元龙院长作了重要的讲话。

在座谈会了,余院长指出,98以来医院的科研工作逐渐走上正轨,科研水平较以前大提高了,他举微创治疗中心的发展、骨外科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妇产科IVF的建立等例子,说明了医院近年来科研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促进了临床学科的建设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余院长重点谈到今后医院科研工作的方向,指出我院作为基层医院,今后科研工作的重点还是搞应用研究,实行拿来主义,花过多的精力和资金进行基础研究,不符合我院的实际。搞科研的目的就是为临床服务,促进我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加医院的经济收入。

针对部分与会代表反映在医院动物饲养场所、标本保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余院长指出科研工作者应学会自己创造科研条件,充分利用医院的资源,有问题及需要协商,可与医院沟通。

在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反应热烈,涌跃发言,在会上讨论了一些科研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及困难,及对医院科研工作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如周载平医生提出临床课题带基础研究的课题上报中标机会大些,基础性研究部分可利用高校的实验条件,医院在与高校合作联系及报销方面是否给予帮助和方面。何智勇医生提出的在医院

建立简单动物实验房的建议,蒋崇慧医生提出协助费的解决等问题,郑研医生提出的在科研工作中出并发症该如何处理及能不能自己联系出国进修学习其程序如何等都切实反映了我院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大家者较关心的问题—经费的使用上,大家都就日常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问及提出了建议。会上还就科研设备资源共享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后,师天雄科长在座谈会上作了总结,他指出:

1、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相比,医院科研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显著提高。研究生科研工作的生力军,在科研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院20XX年省卫生厅立项的9项课题中有6个跟研究生直接有关,4个项目跟博士后有关。

2、科教兴医,是今后医院的发展方向,科研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越来越重要了,这也是今年医院成立科教科、近期相继召开研究生毕业人员座谈会、教学秘书会议、筹划医院科教大会等举措的意义所在。

3、余院长已指出医院今后科研工作的方向,就是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搞好应用研究,实行拿来主义,而不可能花太多的精力资金专门去搞基础性方面的研究。

4、加强与院外单位合作,我们提供病人、资料,利用别人的资源、技术进行科学研究,促进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

5、科研工作者应严谨工作,选定了研究课题,就要一步一步干下去,遇到问题不能怨天忧人,要努力排除各种困难,直至完成课题研究。

6、研究生毕业人员应充分利用医院提高的优异环境,提高科研,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素养。从这角度来看,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种种困难时,也会不懈努力,把项目完成,而不是怨天忧人。

7、在科研工作及临床工作中,研究生更应学会处理好各方面关系。要做好事,要先做好人。这样才能在科研工作中如鱼得水。

3一个研究生的科研经验总结

一、科学研究的两个关键因素

1、科研思维:我老板一直跟研究生说“一定要做scientist,而不能做technician”,然而这一点往往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最容易被忽视。一般都是老板提出新idea,然后分工,每个研究生可能仅做其中某个环节或者是按照到导师的思路逐步去做,再加上研究生本身在实验操作上可能一开始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适用新环境和永远做不完的事情,可想而知,最终仅仅培养出一位“优秀技术员”,这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尤为突出。但是,科研思维就像人体中的包含大脑的躯干,更加像是大海航行中的指南针,离开了他,最终科学研究将会停滞不前。

2、实验技术:有很好的idea,没有很好的实验条件和技能强的技术人员,科研思维也会变成“空想”。也许我们均没有国外实验室那样高顶尖的实验仪器,有的实验室还可能没有专门技能的技术人员,全靠研究生一届一届地带着的干,时常会出现技术脱节。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创造条件进行实验;若实在实验条件不够的话,我们还可以搞合作;当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条件,通过科学思维来达到最终的实验目的,即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

二、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学得更多

1、多付出。“不付出,你就很难获得更多”。在我接触的研究生同学中,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弊病”十分突出,不知是当前独生子女带来的、还是深受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不足所引起的。实践中这些人表现为“先收获再付出,甚至寻求不付出而有所收获的捷径”。然而,另一些人在表现“先付出再收获,甚至不求收获的付出”,与人相处融洽,虽然每天处于繁忙中,但最终的收获是很大的,甚至终生受益。——学会了许多实验技能。“在帮助别人实验的同时也为自己后面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多交流。“不交流,你就很难飞得更高”。研究生阶段中,许多研究生惧怕自己的导师,不敢主动与老板进行交流,这将会导致这部分研究生最终可能连自己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可能都不知道,这会在研究生论文答辩中时常发生。如果在不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仍然保持本科生的自学精神状态,那将会导致许多实验挫折的重蹈,更不要学他人的其他优点了,永远站在理论、书本的层面上,没能充分结合实践,最终是难以超过他人、难以成功的。——掌握了科研思维和许多实验原理。

3、多谦虚。“不谦虚,你就很难交到朋友”。在日常交往中,我深深体会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什么?对方谦虚,我可能会毫不吝啬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道出来与他进行分享和交流,他也可能从中学到他还没掌握或没理解的问题;但相反,我可能就不会说的太多,而且他也不会让你说的多,否则他就不叫“骄傲”。一次,我的一位师兄的论文答辩PPT,老板要他给我看看,帮忙修改一下,我是十分认真地通读了几遍,提出了我认为十个非常中肯的建议,没想到他找了十个相应的理由把我的建议一一否决(因为我自己还没答辩,也可以理解。但我参加过国家级PPT大赛和给大学生多媒体上课),我只好忍痛点头说他说的有道理。后来,论文答辩的当天,导师把他PPT看了一下,提了许多和我一致的意见,唉!——做人也是一门学问,许多人这方面很欠缺。

4、自我加压。“不加压,你就很难取得成功”。这样的事例我见得太多了,从书本上的“伤仲永”到我亲眼所见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等等,无论在人生哪一阶段,只要你松懈下来,你的同学、同事,甚至后来人都会把你丢得很远。这些例子告诫我们只有不断地自我加压,全面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样,研究生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索的起始,所以我们更要加快步伐去学习、探索未知。——压力变动力,动力变能力,能力变效力。

三、科研实践中技巧汇总——详见下文

1、如何为申报基金奠定基础?

1)科学研究离不开各种基金资助。科研工作者可能会经历校/院/所基金、省/市教育厅基金、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支撑计划、国家863和973、国际合作项目等等申报,这些基金/项目的成功申报可能都需要拥有良好的基础。

2)在学生时代,我们只要把学习成绩弄好了,只要发表几篇论文足以毕业了,“我行我素”不一定会影响到你什么,更加感受不到周围的巨大压力;但进入社会后,如果你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地埋头苦干,可能很难快速地实现你的终极目标。人在不能改变环境的前提下,只能不断地学会适应环境;对人的成功来说,情商和智商都十分重要,需要双重发展。

3)结合以上几点,打好基础的方法:一方面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加与你本专业同仁的交流,如通过你以前的老板、同学或现在的同事、领导等等,通过交流,你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新的知识,甚至是前沿领域,同时也可让人家留下你的好印象(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同等情况下,可能会优先资助你)。当然,选择考博或出外进修可能更加方便与牛人的交流,可以考虑。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