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禹锡的作文500字
1刘禹锡赞
其实论起坦荡胸怀的豪阔人,江湖上人数众多。但诗人中有这种心襟的可不多,而今天,我最欣赏的诗人刘禹锡就有这样高尚情操与坦荡胸怀。
刘禹锡是唐朝诗人,字梦得,是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世人称之为“诗豪”,而我很是同意这个“豪”字,他的“既来之则安之”的壮阔胸怀着实让我佩服。从古至今,能潇洒笑一世的人有多少呢?能不汲汲于名利的人又有多少呢?
你不了解的刘禹锡曾写过一篇铭文,叫“陋室铭”,流传千古直至今日。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给人一种看淡名利与物质的大气魄,而一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优雅淡致将人带进一场别致的风景中,而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则让人感到了他的满心自信与不辱于陋室。
刘禹锡因改革失败而被贬,他的安贫乐道的精神却被阴险的小人所不屑,三次转居,却一次比一次简陋,但刘禹锡非但不去伤感于自己的悲伤处境,而是在清贫中寻富,在苦难中寻乐,这乐观旷达的精神令人非常敬佩。
我赞扬刘禹锡,我更是敬佩他的乐观主义精神。一个人想要活得愉快,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眼界,就是只看好的一面,忘记不愉快的片段。
2走进刘禹锡的陋室
乘着时光,倒流,我有幸会到了《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老而不衰的他红光满面,热情的邀请我去他家做客。
远望,三间古老的矮房出现在眼帘。破旧的房子,似乎已经过了好几千年的历史。
走进主室,哇!古雅别致,虽破,却特有风味。刘禹锡告诉我,房子虽陋,却也能遮风挡雨,对比起世间的红楼贵室,更有优雅的韵味。我附声答对。又随其进入偏室。哦,白墙黑瓦,简朴小巧,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松竹扶疏,翠色扑人,中夹着几张木凳,完全于自然连在了一起。显然,更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情趣。刘禹锡告诉我,这儿与闹市间隔,看不惯世间红尘,却可以跑这儿来偷闲乐。虽多次被贬,路途经过了千万的幸劳,但却更有不慕名利,襟怀高尚的志趣。在这儿,可以孤芳自赏,淡薄名利,另有一番趣味。在这儿,可以没有丝竹的声音来扰耳,还可以没有案件来劳身,悠闲自在。不去羡慕荣华,这儿有千万的大自然的财富。不去见朝员君主,这儿有百千博学的儒家来往。平时喝点小酒,谈谈学问,交流心得,不也很好吗?我被其言所感,无语……
走出陋室,我仰天感叹:陋室虽陋,却不陋!
3如何看待刘禹锡的陋室铭
众所周知,刘禹锡被贬谪后,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这篇文章曾激励了无数人,不是我标新立异,今天我就要反对一下他。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意见。
我觉得,贬谪刘禹锡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你看看他都写了什么东西:“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叫什么,这叫歧视。
有学问的人就是好人,就值得交往:难道没有学问的人就是坏人,就不值得交往了吗?这样做只有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那些大贪官、大奸贼,又有几个是没有文化的。那些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人难道都是有文化的人吗?
他当时是什么身份,再被贬谪他也是官员,不与那些没什么知识的老百姓交往,他怎么了解民生,他心里到底还有没有老百姓。认为那些没文化的老百姓就不值得交往,他就不配做官,被贬谪是它应有的惩罚。
也许你们要说,他是因为不被朝廷重视才会这样。那你再看看他在做什么,调素琴、阅金经。这样不是进取,凭什么要去重视他。
被贬谪又怎样,就可以放弃自己的追求,弃天下之万民于不顾吗?这叫不负责任,这样的人又怎能得到赏识。
这只是鄙人愚见,望各位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