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望海楼作文
1秋游洞头望海楼
10月的洞头阳光灿烂,凉爽的秋风把我们送到了望海楼。走进望海楼山门,抬头望去,望海楼耸立炮台山的蓝天白云下。
刚装修好的望海楼真是名不虚传啊!真应了那句“气吞吴越三千里,名贯东南第一楼,”的诗句气派。
望海楼是洞头标志性建筑,洞头旅游第一景,历史悠久,几经沧桑最早建于1500年前的南北朝,建在洞头本岛最高处,海拔227米,整个景区占地140。9亩,主楼2700平方米,楼层明三暗五,高35。4米,坐北朝南。
走进一楼大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帆锚相依的景象。左边是美丽的半屏山和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右边是介绍望海楼悠久的传统历史。
上了二楼展现在我们眼前是,各个时期木船展示厅,有又长又窄木制的垂钓白底船,有打目鱼用的小木船,有敲鼓用的小舢舨,还有船头长着一对乌黑眼睛的乌帆船,以及现在机帆船,让人仿佛走进那个古老的海洋年代。最让我惊叹我们祖辈用这样原始小船在大海打鱼,遇到风浪多危险呀!
再上去就是三楼了,是我最喜欢那海洋故事厅。可有趣了,这里采集到海洋动物的传说、故事200多篇,有人变鱼虾的传说,有鱼虾入药的故事,有龙宫、人、鱼类之间的故事。还有奇幻的海洋世界。旁边堆放着一本本错落有致的书,你别以为真的是书。它可是有奥秘的哦,你只要按一下“开始”按钮它就会讲故事给你听。越往里走就越有趣,那神秘的灯你只要按一下相应的按钮就会有五颜六色的灯光在你面前闪耀好看极了。还有各种有趣的好玩的小游戏。
登上望海楼顶楼,可以海观赏洞头列岛全貌,洞头的美景尽收眼底。朝南望,是洞头渔港和半屏山,再出去就是一望无际的东海,要是大晴天,站在这里能看到太阳从那水茫茫海天升起;再往北看,一只只渔船从拱形的深门大桥进进出出,一一辆车子在三盘大桥和洞头大桥来回穿梭,忙个不停。俯视山脚下,填海造地的新城区,一排崭新的楼房错落有致,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大道四通八达。海堤外面,一座正在兴建跨海大桥正要紧张施工着,一座新桥在不断地延伸,正向状元岙深水码头不断迈进。
我们家乡洞头,正迈着巨人的步伐,朝着温州现代化大都市前进。
2游洞头望海楼
国庆节,我们一家人去了有百岛县之称的洞头县游玩。
第一天,我们游览了风景秀丽的仙叠岩,有“神州海上第一屏”之称的并屏山,还有金沙碧浪的海滨浴场。但第二天游玩的望海楼景区却最让我难忘。
望海楼是洞头标志性建筑,它建在高高的山顶上,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望海楼一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有海洋民俗文化展厅。我最喜欢四楼的一组蜡像,是表现一男一女在劳动的情景。男的戴着斗笠,围着围裙,认真地在剥着虾干;女的围着头巾,穿着蓝粗布衣,全神贯注地织渔网,神态栩栩如生。在望海楼上还可以观景,近处的秀丽景色和远处如诗如画的百岛美景尽收眼底。
游览结束了,我依依不合地离开了,下次有机会我还会到望海楼玩。
3洞头旅游之望海楼
昨天,爸爸带着我和奶奶去洞头玩。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开心极了!不久,就到达了目的地。爸爸对我说:“我们今天要去的第一个景点是‘望海楼’它可是洞头最高的了!我们出发吧!”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山顶,我来到望海楼面前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下,它足足有6层楼高呢!我走进大门,呀!是一张超长的地图;两旁雄伟的设计;美丽的墙纸……真叫人眼花僚乱,惊叹不已啊!我们来到顶层后就可以看见整个洞头了。向东望去是一座座雄伟的高楼大厦;向南望去是一大片树林,有两座巨大的山犹如两个巨人保护着这座城市;向西望去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大沙滩;向北望去是波涛滚滚,大浪滔天,汹涌澎湃的大海,水蒸气冒出来,犹如童话中的仙境……
望海楼真的太雄伟了。
4望海楼游记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气吞吴越三千里,名贯东南第一楼”的望海楼。望海楼矗立在洞头的西郊山顶上,是洞头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洞头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抬起头就能看到它。
望海楼海拔227米,楼层明三暗五,高35.4米,坐北朝南。底层有个很大是洞头城市规划的沙盘,在这里可以看到海岛如同仙人撒下的一把明珠落在大海上。五岛连桥把洞头和温州又紧紧的联在一起,沙盘边上是买工艺品的,内吹过贝壳穿成的风玲发出独有的声音,听起来别有一番情调。
顺楼梯而上二楼主要写了渔船的发展变化的历史,从古人的刳木为舟开始到现在的钢制船,三楼是海洋民俗文化展厅,这里有洞头的小吃和一件讨海袄,望着破旧补满补丁的衣服,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过去渔民就是穿它下海捕鱼的,看这它一股渔腥味和渔民的怨叹声弥漫在我身边。四楼又是海洋捕捞的作业方式,渔村节庆的习俗活动等展示,在这里可以知道大海上的黄鱼是怎么变少的,用声波围捕鱼的方法又是从推广到禁止。
五楼是灯塔由来和灯塔的展示,这里介绍了一个很有趣的“大拇指”灯塔。(它是天然的礁石像大拇指而得名的)楼的外走廊上可看到洞头的概貌,南边是洞头渔港、半屏山,东边是新老城区,特别是爸爸和工人建设的别墅如一颗王冠长在海岛上,西面是七座跨海大桥,连通温州让洞头也能通车的千年的梦想实现了。北面又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与岛屿。
走下望海楼,我们又去了在望海楼边上的几个亭子,亭中有一石碑刻有唐朝诗人张又新的诗:“灵海泓澄匝翠峰,昔贤心赏已成空。今朝亭馆无遗制,积水沧浪一望中”。这是唐代宝历年间,温州刺史、著名诗人张又新追寻颜延之的足迹来到洞头,此时望海楼无迹可寻,他特意写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遗憾。
望海楼是洞头海洋历史、民俗文化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