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2)

时间: 08-28 栏目:方案
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依据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社会丰富资源开发适合丰城中学学生的校本课程。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

1、基础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是指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的课程。它和国家课程的范围大体一致。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生物、体育、美术等。基础性课程由学科知识课程和学习策略课程构成。学科知识课程开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内容的更新,采取的方式常是改编、新编或拓编。二是对课程结构的革新,包括学科知识分层建构,学科知识横向整合。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将课程分为三个层次:1)c层次科目,国家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2)b层次科目,参照国家必修与选修的综合要求,适当增加和补充内容;3)a层次科目,重新编写教学大纲,对原教材进行改编和新编。这种分层是将科目分层和内容难度分层结合起来从而使课程体现出难度梯级,使每一层级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学习。上海大同中学的基础性课程开发突破传统分科课程,加强知识整合。它分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文科综合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理科综合以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为核心。知识整合实现了对学生知识多方位的培养目标。

学习策略课程分为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包括选择性注意策略、记忆学习策略、组织学习策略、精加工学习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等。这些策略适合任何课程和形式的学习,不与特定知识领域相联系。学科学习策略指与特定学科紧密结合,适应专门知识学习的策略。如应用题解题策略、朗读策略、英语学习策略、化学实验策略等。学科学习策略直接与学科联系,并具有“生成性”特点,应当成为学校基础性课程中开发的重要内容。

2、丰富性课程

丰富性课程是指丰富学生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生活、生存、生命”三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广行五类。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保健观念。这类课程的开发要重视活动方式多样化,提倡活动参与大众化。博知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如诗词鉴赏、名作欣赏、名胜古迹游考、网页信息浏览等。它的核心目的是要教给学生广泛获取知识的方法。如查阅图书、信息卡集成、图书馆阅读、电视或新闻品评等。怡情课程是指愉悦性情,丰富情感体验的课程。一种是艺术怡情,可通过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书法欣赏、舞蹈表演等课程来实现;一种是休闲怡情,如摄影、垂钓、插花、集邮、拼盘、盆景、花卉等课程。该类课程可教给学生有意义的休闲和怡养性情的方式,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励志课程是激发学生生活热情,增强学生意志力的课程。如成功人土案例分析、挫折调适、坚持性训练等磨砺性教育课程。当前,很多学校仍偏重智力,忽视意志力培养,致使多数学生心理脆弱、意志力差、社会适应困难。因此,开发励志课程已迫在眉睫。广行课程是指广泛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它以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如电子制作、网页制作、无线电维修、新闻采访、英语会话、实验操作等课程。

3、发展性课程

发展性课程是指拓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它在基础性课程上提高要求,增加难度,以培养研究性、创造性人才为目的,重视学科的前沿性、学术性和学习的探究性。这类课程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深学科知识的深度,旨在拓宽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课程,如学科知识竞赛辅导。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创造能力的课程,如科技发明、学术小论文、创造技能培养、思维训练等。发展性课程以探究性学习和开放式学习为主。此类课程在基础教育中虽不占很大比例,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六、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㈠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龚德芽

成员:熊全发、熊建新、涂春根、王庆祥、周德兴、付光辉。

㈡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意愿。

㈢培训师资

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传统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甚至就是教科书,这无形中窄化了教学途径,僵化了教学面孔,制约了学生全面发展,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要通过校本培训和自学等方式,使教师:

1、理解课程与课程资源、学科、教材、教科书间的区别与联系,树立开发、使用课程的意识和理念;

2、逐渐唤醒、催生教师开发、使用校本资源的能力;

3、认识本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得益处,由能力积淀来提高应试成绩,来提高学习效率;

4、指导教师参与联合校本教研,利用同伴互助,拓宽思路、创新行为。

㈣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㈤教师正式开题,学生自主选择。

开课之初,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进班介绍、分发张贴课程宣传广告、组织学生做推介等等)向全体学生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

㈥校本课程实施。

教学处、科研室做好监按、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㈦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课时费为标准的两倍,并发放开发课程费(相当于教案费)。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教学处、科研室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八、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学处、科研室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九、校本课程推广

对优秀校本课程学校将组织出书(校内印刷),达到出版要求的支持出版。教师享有自主知识产权。

十、具体时间安排

1、全校教师在八月十五日前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提出申请,并同时提交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等内容的课程纲要。

2、九月上旬教师进行课程推介。

3、九月中旬学生选课,并根椐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组班(不足三十人不开班)。

4、十月安排上课,全年级统一安排在同一时间上课,学生实行走班上课。


方案五: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主要目标,让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二、基本理念

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念、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张天幸

校本课程开发的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总体把握校本课程的全面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唐贻伟、、陈晓波、洪建文

分管副组长具体实施校长的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督察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学科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安排教师有效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选择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2)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3)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积累课改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5)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的第一线,指导开课、听课、评课等工作,与参与实施的教师一起研究课题、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6)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积累或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成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语文:周帅;数学:俞世钿;英语:郑伟芬;科学:金焰;社政:黄静;综合:谢金星。

2、各成员职责

(1)结合本校实际和学情现状机构成员与编委成员共同商讨和制定可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计划。

(2)所有校本课程开发成员要积极创设和发掘身边现有的课程资源,献计献策,本着真正能够开发出适合我校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校本教材。

(3)校本课程开发科目具体负责人,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就要有意识的搜集相关素材,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收集和积累。

3.本学期以《诚信》为示范力争开发出《健康教育》《学习方法指导》二本校本课程教材,以起到学科引领和校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

4.九月初为校本课程开发准备阶段,制定方案、培训教师,下一学期初正式实施。

5.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学校要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检查与评估。

四、开发目标:

1、课程发展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逐步完善学校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在三年内构建起多元化的校本课程体系,使校本课程成为提升办学品位、提高育人质量的品牌。

2、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积极发挥学校的教师资源,不断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逐步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创办特色学校、构建特色课程、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

3、学生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使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健全的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4、教师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使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校本实践活动的研究者、指导者,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文化知识的成长。

5、学校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不断提高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水平,逐步提高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逐步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特色学校。

6、重点突破:

以学校现有的诚信教育、厂史村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方法指导等为基础,在和谐团队氛围的感召下,促动广大教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向多学科延伸开来。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1、把活动课程提升为校本课程内容。校本课程是对原有活动课的继承、规范和发展,有些活动课,特别是一些兴趣小组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课程的具体表现,用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程序去审视,并进行筛选,重新开发与规范,使其转变为校本课程。

2、把学校的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内容。学校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电教设备、体育场所、校园环境、教师特长等,这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具有经常性和简捷性的特点,尤其是教师资源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根本所在,要充分利用教师的经验特长,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3、把学校的传统与优势转化为校本课程内容。学校的传统与优势项目是学校办学的特色,也是长期办学取得的成果,将学校的传统与优势项目转化为校本课程,既是校本课程的基点,也是校本课程的特点。

4、把社区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的内容。学校所在的行政村、工厂、农场等,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开展体验教育、实践教育,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创造条件。

六、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安排在下午。

七、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其中。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坚持资源校本化。

3、认真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构建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八、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1、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在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本课程的新的亮点。

2、各学科在确定的年级中实施,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做人、安全、法制、交通、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为契机,进行合理开发与研究。

3、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之成为学校开展生活教育的重要载体。

4、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落实好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5、逐步将学校的优势资源生成为课程并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引导各学科向拓展型课程的方向去研究和开发。

6、本学期初步计划开发的科目有:继续做好诚信教材的实验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学习方法指导研究工作,争取在各学科上有所突破。

九、课程的实施:

1、相关校本实施教师每学期应撰写校本课程教案,形成具有本乡本土的校本教材。

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来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动灵活性。

3、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呈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教师必须在每次校本课程活动后,及时做好记录。

5、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以便整理总结,形成校本教材,并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推广,做好展示汇报工作。

十、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设立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及奖励经费。

3、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定时课程理论培训。

4、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5、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总结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

6、在教师考评上尽量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

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校本使用工具及相关的需求品等,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8、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把优秀的校本课程活动或案例,铅印成册,并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9、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