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时间: 08-27
栏目:方案
方案一:初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发展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有利学生可持续发展。
4、参与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
5、全面性原则。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评价标准
选修课程开发本身的复杂性,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选修课程开发健康顺利地进行,除了要对课程开发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外,还要关注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为加强学校课程管理,规范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定期对选修课程进行评价。包括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三方面。评价的重点主要放在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的规范性、有效性上,前者主要通过健全课程评审委员会组织,严格工作规范来实现;后者则主要依靠学校对教学常规的监管来达成。
具体做到以下三点:
定期评价学期《选修课程开发方案》,提出改进建议;
尝试建立一种全面评定教师课程开发质量的体系。在参照教学规范评价的同时,注重学生对课程质量的评价。
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倡导在学习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倡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评价借鉴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即背景——输入——过程——成果模式),突出了评价的“改进功能”。制定《选修课程评价标准细则》对选修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为后续课程开设与调整以及科学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关注以下“四性”对课程进行评价:
人文性。具有浓郁的家乡色彩、自我学校特色,融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炉,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综合性。有机地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生成性。促使孩子在一系列亲身经历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又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生成我们的校本课程。
开放性。以开放的体系、开放的内容、开放的学习形式,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发展。
实践性。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组织内容,以探究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方案二:初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落实。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对课程的本质和标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课程评价标准对于课程评价有很强的指向性,确定课程评价标准,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具体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2、学生与社会都是价值主体,作为评价主体的课程评价者如何综合考虑学生与社会的需要。
3、课程评价标准如何既体现学生主体的共同需要又体现学生的个性要求。
4、学生参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习程度的大小,是否有一定的兴趣。
5、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不一致时,价值主体的需要只有通过评价主体的意识和理解才能起作用,因此,评价者对价值主体需要的认识、理解,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5、即使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趋于一致时,主体的真实需要与主体的愿望之间仍会有差距,因而应尽量使愿望与需要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主观价值标准与客观价值标准的一致性。
二、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学校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内容。
地方课程:(七、八年级)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
(九年级)人生规划、安全教育、健康教育
校本课程: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共开发了以下课程作为我们各年级的校本课程。 传统节日教育、生活中的数学等 三、评价标准与方法:
(一)地方课程评价内容、标准及方法:
内容与标准:学习兴趣与参与态度、学生认知与技能、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的养成、学习成果等方面(具体参看附表)。 方法:
1、学生自评互评 ,即学生自己的评价和小组成员对伙伴的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依据学生出勤情况、学习材料准备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方面的内容给予学生评价。
(二)校本课程评价内容、标准及方法: 内容与标准: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学生情况的评价。对教师评价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材、教案等,主要看这些内容是否符合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符合“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情况主要指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态度、学生认知与技能、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的养成、学习成果等方面(具体参看附表)。
方法:
1、学生自评互评 ,即学生自己的评价和小组成员对伙伴的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依据学生出勤情况、学习材料准备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方面的内容给予学生评价。
3、对教师的评价随学校对教师计划、备课等检查进行。
方案三:初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背景
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的一个特点是对现有学科知识的整合,重视对科学知识的应用。学科知识的整合一方面强调同一学科内不同知识在学习阶段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强调不同学科知识学习的相互配合,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科课程的相互配合,达到学科交融的、教学优化、提高效率的目的。
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基本机制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条件和基础选择不同的校本课程,在这种拓展性、发展性的学习中,学生要更多关注某些问题,并就该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不断产生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冲动。
二、评价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更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是校本课程评价的根本性原则,所有的校本课程必须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拓展性原则。学校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和延伸,要与基础型学科的教学密切相关但又超越通常的学科课程教学,决不能成为学科课堂基础知识教学的变相增加。学生能否实现学科知识的拓展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成效的重要内容。
科学性原则。学校校本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的原则,要体现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特点与规律。理科类的校本课程要尽量体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与趋势,文科类的校本课程要体现文化性、社会性。校本课程的设计要尽量帮助学生认识一个科学规律、自然或社会现象。
适用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在难度上不能超越学生发展的基础,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学生的选择是校本课程是否开设的重要基准。
广泛性原则。教师可以选择认为合适的任何内容用来设计校本课程,只要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评审就可以列入校本课程目录。
动态性原则。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动态滚动发展的,根据各方面的反映,每年都进行校本课程目录的重新修订,新的、成熟的校本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校本课程将谈出,校本课程的总数量将维持在30门左右。
三、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评价内容
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由四部分组成: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开设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四个评价部分分别在课程质量的四个控制点进行,通过控制对课程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意义,开设课程的必要性、现实性和可能性,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课程目标与沭阳如东中学培养目标的一致程度,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课程大纲的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等。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主要判断教师开设课程的准备程度,包括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为主要标志性信息。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组织同行专家听课,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育目标,还存在哪些偏差,为此下一轮应当如何改革等。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考试完以后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征询专家、同行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等。
四、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
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用于校本课程的立项,只有通过该项评价的校本课程才能获得正式的立项,只有通过立项评审的校本课程才能列入学校校本课程计划。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
课程准备与课程投入评价是为校本课程开设服务的,这是开课的必备条件,立项的校本课程只有通过此项评价才能被正式排入学生选课表中供学生选择。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这样的实施过程包括了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环节(比如参观、实验等均包括在内),评价集中在教师“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在校本课程投入和准备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教师“教”的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影响学生校本课程“学”的主要是学习情趣、课程教学与学生经验、体验的联系、教师的教学管理激励等。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结果可以用于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考核。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校本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评价需要与校本课程设计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根据学校课程的总体设计,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潜能,要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校本课程的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主要是评价本门校本课程的目标达成度、学生的发展情况、学生的满意度、其他方面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等。
一、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发展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有利学生可持续发展。
4、参与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
5、全面性原则。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评价标准
选修课程开发本身的复杂性,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选修课程开发健康顺利地进行,除了要对课程开发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外,还要关注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为加强学校课程管理,规范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定期对选修课程进行评价。包括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三方面。评价的重点主要放在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的规范性、有效性上,前者主要通过健全课程评审委员会组织,严格工作规范来实现;后者则主要依靠学校对教学常规的监管来达成。
具体做到以下三点:
定期评价学期《选修课程开发方案》,提出改进建议;
尝试建立一种全面评定教师课程开发质量的体系。在参照教学规范评价的同时,注重学生对课程质量的评价。
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倡导在学习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倡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评价借鉴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即背景——输入——过程——成果模式),突出了评价的“改进功能”。制定《选修课程评价标准细则》对选修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为后续课程开设与调整以及科学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关注以下“四性”对课程进行评价:
人文性。具有浓郁的家乡色彩、自我学校特色,融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炉,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综合性。有机地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生成性。促使孩子在一系列亲身经历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又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生成我们的校本课程。
开放性。以开放的体系、开放的内容、开放的学习形式,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发展。
实践性。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组织内容,以探究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方案二:初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落实。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对课程的本质和标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课程评价标准对于课程评价有很强的指向性,确定课程评价标准,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具体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2、学生与社会都是价值主体,作为评价主体的课程评价者如何综合考虑学生与社会的需要。
3、课程评价标准如何既体现学生主体的共同需要又体现学生的个性要求。
4、学生参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习程度的大小,是否有一定的兴趣。
5、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不一致时,价值主体的需要只有通过评价主体的意识和理解才能起作用,因此,评价者对价值主体需要的认识、理解,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5、即使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趋于一致时,主体的真实需要与主体的愿望之间仍会有差距,因而应尽量使愿望与需要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主观价值标准与客观价值标准的一致性。
二、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学校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内容。
地方课程:(七、八年级)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
(九年级)人生规划、安全教育、健康教育
校本课程: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共开发了以下课程作为我们各年级的校本课程。 传统节日教育、生活中的数学等 三、评价标准与方法:
(一)地方课程评价内容、标准及方法:
内容与标准:学习兴趣与参与态度、学生认知与技能、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的养成、学习成果等方面(具体参看附表)。 方法:
1、学生自评互评 ,即学生自己的评价和小组成员对伙伴的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依据学生出勤情况、学习材料准备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方面的内容给予学生评价。
(二)校本课程评价内容、标准及方法: 内容与标准: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学生情况的评价。对教师评价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材、教案等,主要看这些内容是否符合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符合“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情况主要指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态度、学生认知与技能、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的养成、学习成果等方面(具体参看附表)。
方法:
1、学生自评互评 ,即学生自己的评价和小组成员对伙伴的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依据学生出勤情况、学习材料准备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方面的内容给予学生评价。
3、对教师的评价随学校对教师计划、备课等检查进行。
方案三:初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背景
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的一个特点是对现有学科知识的整合,重视对科学知识的应用。学科知识的整合一方面强调同一学科内不同知识在学习阶段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强调不同学科知识学习的相互配合,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科课程的相互配合,达到学科交融的、教学优化、提高效率的目的。
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基本机制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条件和基础选择不同的校本课程,在这种拓展性、发展性的学习中,学生要更多关注某些问题,并就该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不断产生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冲动。
二、评价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更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是校本课程评价的根本性原则,所有的校本课程必须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拓展性原则。学校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和延伸,要与基础型学科的教学密切相关但又超越通常的学科课程教学,决不能成为学科课堂基础知识教学的变相增加。学生能否实现学科知识的拓展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成效的重要内容。
科学性原则。学校校本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的原则,要体现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特点与规律。理科类的校本课程要尽量体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与趋势,文科类的校本课程要体现文化性、社会性。校本课程的设计要尽量帮助学生认识一个科学规律、自然或社会现象。
适用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在难度上不能超越学生发展的基础,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学生的选择是校本课程是否开设的重要基准。
广泛性原则。教师可以选择认为合适的任何内容用来设计校本课程,只要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评审就可以列入校本课程目录。
动态性原则。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动态滚动发展的,根据各方面的反映,每年都进行校本课程目录的重新修订,新的、成熟的校本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校本课程将谈出,校本课程的总数量将维持在30门左右。
三、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评价内容
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由四部分组成: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开设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四个评价部分分别在课程质量的四个控制点进行,通过控制对课程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意义,开设课程的必要性、现实性和可能性,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课程目标与沭阳如东中学培养目标的一致程度,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课程大纲的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等。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主要判断教师开设课程的准备程度,包括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为主要标志性信息。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组织同行专家听课,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育目标,还存在哪些偏差,为此下一轮应当如何改革等。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考试完以后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征询专家、同行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等。
四、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
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用于校本课程的立项,只有通过该项评价的校本课程才能获得正式的立项,只有通过立项评审的校本课程才能列入学校校本课程计划。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
课程准备与课程投入评价是为校本课程开设服务的,这是开课的必备条件,立项的校本课程只有通过此项评价才能被正式排入学生选课表中供学生选择。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这样的实施过程包括了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环节(比如参观、实验等均包括在内),评价集中在教师“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在校本课程投入和准备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教师“教”的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影响学生校本课程“学”的主要是学习情趣、课程教学与学生经验、体验的联系、教师的教学管理激励等。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结果可以用于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考核。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校本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评价需要与校本课程设计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根据学校课程的总体设计,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潜能,要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校本课程的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主要是评价本门校本课程的目标达成度、学生的发展情况、学生的满意度、其他方面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