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时间: 08-20
栏目:反思
反思一: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1、本文在选文功能上是“定篇”,属于文化经典性质的作品。把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正确地传递给学生就是老师的任务,老师教的应是对作品经典的权威的阐释。
2、根据对选文的定位,我在知识链接部分所教的内容是作者简介、楚辞简介、《离骚》全文内容简介;在整体感知部分教的是通过诵读让学生把握文本的语言特点,“兮”的用法,文章思想情感;在文本内容的具体研读阶段教的是翻译课文和归纳知识;在研究课文内容教的是屈原的形象概括和本文的比兴手法,要求学生能够找出并说明他们的寓意。以前对于本文的教学可以说是没有思路的,但是对选文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后,渐渐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了一些认识。尽管对于内容的处理有“定篇”的要求,也有“例文”的要求,但是我认为是进了一步了。
3、本文除了翻译部分和知识点的归纳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在不会的我点拨外,其余的部分我是讲给学生听的,我认为这样的文章教师就要讲,讲清讲透。
反思二: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上完了课,感觉一点也不轻松。
这次参加特级申报,每人要上一堂规定篇目的展示课,高中语文的课题是苏教版必修三《语文》课本上的《离骚(节选)》。
虽然这篇课文是我国古代最长最伟大的抒情诗,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但是年代遥远,文句深奥,学生很少有阅读兴趣。为此,我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文的一般方法入手,安排了“初读,疏通诗句——再读,感受诗意——三读,欣赏诗风”三个环节。一课下来,虽说条理清晰,激情澎湃,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认真反思,还有很多的不如意。
一、没有充分的预习是无法进入文本之中的。
我在第一个环节里让学生认读并解释8个词语和翻译4个句子,有一半以上的词语和句子书上的注释都有,可是,学生因为课前没有很好预习(上课前一天下午已经明确布置了预习任务),显得无所适从,竟然一上来就有学生不知所措,连续读错了三个拼音,也找不到注释的地方,把我可急得。因此,为了帮助疏通,就花费了较多的时间。
这节课规定40分钟,必须一教时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学生对课文文句没有认真梳理的话,是很难进入到第二环节教学的。
问题是,时间不等人,平时的教学也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学生忙于应付日常的教学作业,哪来时间做预习工作。虽然这次我布置了预习,但是我在上课前看到好多学生的课本上一片空白,就知道,他们来不及去做预习,也许压根就没有重视起来,毕竟,我上完课就走人。上课前我去他们教室叫他们去上课教室的时候,竟然他们还不知道要换教室呢。
如果在平时教学的话,疏通诗句也许要花上一节课,或者干脆进行串讲,逐字逐句地落实,可以不考虑是否预习。现在不行。只是这样的话,似乎缺少了一点展示的味道,也没有好好处理教材和教法。所以,我只好对关键词句进行检查,便于让学生有个深刻的理解,然后可以分析课文。
这个环节肯定是必须的,到底该如何处理教材,值得思考。
二、无论如何也要从语言文字中让学生去感知诗意。
我在让学生感知诗意的时候设置了一个中心问题:你读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下设两个子问题: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身世和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学生较好地回答了第一问,但在回答第二问时很茫然,在启发过程中,学生终于找到了一些关键句才明白了诗歌的意思,可是要求概括一下时,竟然集体哑场,好不容易才领会出来,那不就是“高尚的品质”吗。按理来说,我可以顺水推舟,不再纠缠下去。可是,我却继续追问“作者为什么要写高贵的身世和高洁的品质”。这下倒好,又是肃然。
于是,我就把我预设好的一个问题抛了出来:“作者凭什么说‘来吾道夫先路’?”自以为会一下子会调动学生的思考神经,会在平静的湖面泛起美丽的涟漪,不料想,反而更费口舌。我只能乘机追问刚才所理解的内容,一些学生也终于醒悟过来,明白屈原之所以描述自己的高贵身世和高洁品质,是因为在说明自己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坚持真理的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看来,要放开来教学,不仅需要很灵动的教学智慧,更需要对学情有很深入的了解。
三、要想说清楚什么是浪漫风格还真是一件难事。
当教学进入到第三板块的时候,学生自然谈及诗歌所采用的浪漫主义风格,可是,要想然学生举例分析,就怎么也浪漫不起来。
正如刚开始让学生讨论诗歌的语言特色时,有学生先说到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我可激动了一下,不料在分析时却怎么也说不到比喻的句子上,我好不容易忍住气,提醒说,书上的注释里有好多已经帮助我们进行了比喻分析。
这个时候,教学时间越来越紧张了。我只能加快启发的节奏,让学生从想象手法上去思考,无奈学生就是不认为“辟芷”“秋兰”等是浪漫的东西,我只好赤膊上阵,亲自解释,从“香草”的现实之景到比喻之意,从“采香草”的动作行为到博采众善,什么借景抒情,什么理想抱负等等,结果把学生搞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下课的时间也无情地来到了。
开车回来,坐到办公椅上,才发现,其实要讲清浪漫手法,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抓住一两句诗句得出语言的热情奔放、想象的瑰丽奇特、比喻的新颖华美、形式的活泼自由,不就可以了吗。
反思三: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如今,屈原的《离骚》《涉江》《湘夫人》《国殇》《山鬼》《橘颂》等作品已进入了高中新编语文第三册的教本和读本,语文教师大多借助教参,先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再鹦鹉学舌般,逐字逐句将教参上的译文念一遍;或者结合课后练习,启发学生说出和教学参考书上一致的答案,再让学生背诵默写翻译。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如此讲解,也未尝不可,因为高考题或者是统考题,顶多只有一两句默写,犯不着下死力气深入钻研,准备教案。只是这样以来,可就苦了学生,他们年纪尚小,靠老师从教参书上生吞活剥得来的“点拨”,准确地说,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硬灌”,听得学生们云里雾里;好端端的“美味佳肴”也成了教师口中枯燥无味的“咬木嚼蜡”,大大伤害了学生消化屈原作品的“胃口”,连呼:“难学,语文难学,甚至比外语还要难学,难于上青天啊!”
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那天,十分偶然,我上完课,走进高二年级语文办公室,听到老师们正在谈论讲《离骚》的感受: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教师猛地扔下教本,愤激地说:“唉,用了4个课时,学生还是半懂不懂的。”男教师拍打着身上的粉笔灰,迎合着说:“是的,一节正课,加上两个早自习,学生连一小节还不能背诵。(略停,加重语气)一小节只有四句诗啊。”正在伏案备课的另一教师抬起头来,也颇有同感地说:“预习时,学生读了几遍也没读懂,嚷嚷比学外语还难。一想,学生的话也是啊。我们老师难道都读懂了吗?我看不见得。就拿我来说吧,对着教参看了几遍,还是不懂,也不知道给学生讲什么。(点燃一根烟,解恨似地吸了一大口,缓缓呼出——,突然大声)反正高考也不考《离骚》,月考期中考市统考,顶多2分的默写题。区区2分,不要也罢。所以我就不打算给学生详细讲解这篇课文了。”
如果从急功近利的应试角度来看,我非常同意最后一位老师的观点,向高中生讲解《离骚》,真是费力不讨好。但从培养人格、陶冶情操、了解民族诗歌史等方面来说,我觉得,不向高中生讲《离骚》,实在是太可惜了。
顺便说一句,《离骚》是在2000年进入高中语文讲读篇目的,以前从来没有节选过片言只语,但同学们对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非常喜欢,经常引用。——这大概是《离骚》进入高中教材的缘由吧。记得当年,我拿到新教材,一看到《离骚》,心有灵犀似的,禁不住先读为快。而且后来还读到下面一段故事:
当初,闻一多从海外学成归国,诗集《死水》卖得很火,知名度颇高,被青岛大学捷足先登聘为教授,专门给学生讲授《离骚》。闻一多大概就像我们现在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语文老师,备课不可谓不认真,将有关《离骚》的知识,如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神话传说、古人研究成果……,密密麻麻地抄了两个备课本子。讲课时,就对着备课本子一条一条地念,没有一点儿自己的发挥。这样机械地念了一个月,学生们实在忍不住了,先是给校长写信,后是直接起哄罢课,硬是赶走了闻一多。闻一多“下岗”后,并不气馁,而是“三年不窥园”,四载不下楼,五年如一日地研究《离骚》,还从大量有关人类学、社会学的著作中,吸取了关于原始社会以及宗教、神话的知识。研究到最后,以致对神话有了癖好,对广义的语言学与楚国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连自己当新郎那天也沉浸在《离骚》研究的书房里,害得众人找了许久。后来,闻一多凭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北大的教授,当他含着弯曲的黑色烟斗,慢条斯理地、如数家珍地向学生讲《离骚》的时候,“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室香烟缭绕,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几乎分辨不出讲坛上是闻一多先生还是屈原大夫。
我当时就很感动,决心以闻一多先生为楷模,成为研究屈原的专家。先是从各个书店搜购《离骚》及其相关的参考书,后是向北大的古典文学教授和研究屈原的专家函购其专著。用了9个周末,我才把《离骚》逐字注释完毕,现在翻开我那本繁体印刷的《离骚》,尽是用红蓝两种颜色的钢笔,歪歪扭扭地写着蝇头小字。又用了2个月的课余时间,我终于一字不漏地背完了《离骚》。后来又用两年时间,努力地研究并背诵了《涉江》《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哀郢》《桔颂》。每背诵一首,我研究屈原就前进一大步,同时更加理解了屈原,将屈原的精神化成了我的血肉。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深钻苦学没有白费,对屈原的生平和作品了如指掌,很多句子和典故不假思索,能够随口说出。闲谈时,也许我经常讲屈原,以致我的同事们,都认为我是称职的屈原研究专家。
《离骚》这篇课文我教过三遍,基本上是满堂灌,是我的独角戏,但学生丝毫没有感到课堂的沉闷,更没有感到“填鸭式”的胀得难受,反而说听我的分析是莫大的享受。这让我尝到了当专家的滋味,恨不得把一肚子里的有关屈原的掌故和作品讲给学生听。这种想法很快就实现了。2004年暑假补课,旧教材上的《涉江》《湘君》很让我“秀”了一把;开学了,新教材上的《离骚》(不同于旧教材上的节选)《山鬼》《国殇》《哀郢》《桔颂》又让我出尽了风头。我所带的二(7)班,是从全年级16个班里挑选的精英组成的“清华预备班”,基础非常好。我会背书,而且随意发挥,不再是照本宣科,这个第一印象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太好了。他们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屈原也更加着迷了。说话作文自然地带出了楚辞味。以致出现了多个学生的仿作,比如前面引用的周冰的《初到三中七班》,很是那么回事。补充说一点,周冰同学对屈原有独到的感悟,课余读了很多这方面的有关材料,激发了她为学业“九死不悔”的奋斗精神,2006年高考,以623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
这就是我教《离骚》真实课堂,尤其是教《湘夫人》时,我的讲解居然不同于课文上的翻译,学生们都说我的理解比编书的专家讲析还要好。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看来我也许真的成为“专家”了。
反思四: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我固执地认为:体会诗歌作品的美,是必须借助朗读的,所以,我将诵读作为一个重点。楚辞在语言上的特点可以通过诵读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在读的时候,一定要强调感情,应该给学生示范。由于这篇《离骚》中的文字是最古老的意义,所以读来较生涩难懂,但通过诵读也能体会到那种不一样的美。我的反思如下:
一、教师素质方面
这是我第一次教授这篇课文,在授课经验上难免不足。但在课前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能够联系现在与过去,联想到古诗词句,在适当的时候“出口成章”。另外,我还能注重诵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当然,疏通诗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楚辞的语言有很多是古代楚地的方言,对这些无需关注太多,只要学生能结合注释翻译诗句即可,对于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我认为教学时候还是不能放过,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本课出现得较多且比较常见,应该指导学生归纳积累。至于实词的一词多义我觉得不用过多强调,包括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我考虑可以暂且放过,留待以后解决。只要学生翻译是能将词语翻译准确,句式能调整语序即可。作为高一的学生我觉得此时讲太多不太合适,且本课是诗歌,重点不应放在此。疏通诗句是为了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和思想,本诗的情感比较复杂,提示学生找关键句,然后总结,我觉得学生比较好理解。诗歌是节选的,只有三段诗,我觉得没有必要将屈原“美政理想”的内容加进来,在这两部分诗中,能把握住主要的感情即可。
二、诵读的基本要求与方式
每次诵读都会确定目标,让学生的阅读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任务。诵读有多样的形式,比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默读等。诵读也有不同的层次:从通顺到流利到有感情;从初读感知到细读探究;从一般了解到深化理解;从有所感触到情感升华。
三、学生素质方面
由于学生是属于层次比较低的一个班,基础相对薄弱一些。但也能积极配合,认真思考且善于思考,敢于回答问题。例如:在解答“离骚”二字的含义时,学生就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学到通假字“锡—赐”时,学生也能联系自己学过的历史知识,答出“赐”的意思。在组织诵读时,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得有声有色。
四、存在问题
在《离骚》一课的教学中,我虽然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顺利地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但也存在几点不足:
首先,课前准备过于充分,虽然也有不少的闪光点,但整节课有点像在表演,还不够深刻,让旁人觉得有卖弄自己才华的嫌疑。
其次,教师范读过多,应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立刻进行模仿,读出真情实感。
最后,学生无论在齐读还是个人读时,教师应多倾听学生读得是否到位,然后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评。
总之,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基本完成了预想的任务,诵读的效果还不错,如果能注意以上几点存在问题,如果能再放得开些,在感情上再投入一些可能效果会更好。
1、本文在选文功能上是“定篇”,属于文化经典性质的作品。把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正确地传递给学生就是老师的任务,老师教的应是对作品经典的权威的阐释。
2、根据对选文的定位,我在知识链接部分所教的内容是作者简介、楚辞简介、《离骚》全文内容简介;在整体感知部分教的是通过诵读让学生把握文本的语言特点,“兮”的用法,文章思想情感;在文本内容的具体研读阶段教的是翻译课文和归纳知识;在研究课文内容教的是屈原的形象概括和本文的比兴手法,要求学生能够找出并说明他们的寓意。以前对于本文的教学可以说是没有思路的,但是对选文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后,渐渐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了一些认识。尽管对于内容的处理有“定篇”的要求,也有“例文”的要求,但是我认为是进了一步了。
3、本文除了翻译部分和知识点的归纳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在不会的我点拨外,其余的部分我是讲给学生听的,我认为这样的文章教师就要讲,讲清讲透。
反思二: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上完了课,感觉一点也不轻松。
这次参加特级申报,每人要上一堂规定篇目的展示课,高中语文的课题是苏教版必修三《语文》课本上的《离骚(节选)》。
虽然这篇课文是我国古代最长最伟大的抒情诗,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但是年代遥远,文句深奥,学生很少有阅读兴趣。为此,我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文的一般方法入手,安排了“初读,疏通诗句——再读,感受诗意——三读,欣赏诗风”三个环节。一课下来,虽说条理清晰,激情澎湃,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认真反思,还有很多的不如意。
一、没有充分的预习是无法进入文本之中的。
我在第一个环节里让学生认读并解释8个词语和翻译4个句子,有一半以上的词语和句子书上的注释都有,可是,学生因为课前没有很好预习(上课前一天下午已经明确布置了预习任务),显得无所适从,竟然一上来就有学生不知所措,连续读错了三个拼音,也找不到注释的地方,把我可急得。因此,为了帮助疏通,就花费了较多的时间。
这节课规定40分钟,必须一教时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学生对课文文句没有认真梳理的话,是很难进入到第二环节教学的。
问题是,时间不等人,平时的教学也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学生忙于应付日常的教学作业,哪来时间做预习工作。虽然这次我布置了预习,但是我在上课前看到好多学生的课本上一片空白,就知道,他们来不及去做预习,也许压根就没有重视起来,毕竟,我上完课就走人。上课前我去他们教室叫他们去上课教室的时候,竟然他们还不知道要换教室呢。
如果在平时教学的话,疏通诗句也许要花上一节课,或者干脆进行串讲,逐字逐句地落实,可以不考虑是否预习。现在不行。只是这样的话,似乎缺少了一点展示的味道,也没有好好处理教材和教法。所以,我只好对关键词句进行检查,便于让学生有个深刻的理解,然后可以分析课文。
这个环节肯定是必须的,到底该如何处理教材,值得思考。
二、无论如何也要从语言文字中让学生去感知诗意。
我在让学生感知诗意的时候设置了一个中心问题:你读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下设两个子问题: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身世和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学生较好地回答了第一问,但在回答第二问时很茫然,在启发过程中,学生终于找到了一些关键句才明白了诗歌的意思,可是要求概括一下时,竟然集体哑场,好不容易才领会出来,那不就是“高尚的品质”吗。按理来说,我可以顺水推舟,不再纠缠下去。可是,我却继续追问“作者为什么要写高贵的身世和高洁的品质”。这下倒好,又是肃然。
于是,我就把我预设好的一个问题抛了出来:“作者凭什么说‘来吾道夫先路’?”自以为会一下子会调动学生的思考神经,会在平静的湖面泛起美丽的涟漪,不料想,反而更费口舌。我只能乘机追问刚才所理解的内容,一些学生也终于醒悟过来,明白屈原之所以描述自己的高贵身世和高洁品质,是因为在说明自己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坚持真理的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看来,要放开来教学,不仅需要很灵动的教学智慧,更需要对学情有很深入的了解。
三、要想说清楚什么是浪漫风格还真是一件难事。
当教学进入到第三板块的时候,学生自然谈及诗歌所采用的浪漫主义风格,可是,要想然学生举例分析,就怎么也浪漫不起来。
正如刚开始让学生讨论诗歌的语言特色时,有学生先说到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我可激动了一下,不料在分析时却怎么也说不到比喻的句子上,我好不容易忍住气,提醒说,书上的注释里有好多已经帮助我们进行了比喻分析。
这个时候,教学时间越来越紧张了。我只能加快启发的节奏,让学生从想象手法上去思考,无奈学生就是不认为“辟芷”“秋兰”等是浪漫的东西,我只好赤膊上阵,亲自解释,从“香草”的现实之景到比喻之意,从“采香草”的动作行为到博采众善,什么借景抒情,什么理想抱负等等,结果把学生搞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下课的时间也无情地来到了。
开车回来,坐到办公椅上,才发现,其实要讲清浪漫手法,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抓住一两句诗句得出语言的热情奔放、想象的瑰丽奇特、比喻的新颖华美、形式的活泼自由,不就可以了吗。
反思三: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如今,屈原的《离骚》《涉江》《湘夫人》《国殇》《山鬼》《橘颂》等作品已进入了高中新编语文第三册的教本和读本,语文教师大多借助教参,先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再鹦鹉学舌般,逐字逐句将教参上的译文念一遍;或者结合课后练习,启发学生说出和教学参考书上一致的答案,再让学生背诵默写翻译。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如此讲解,也未尝不可,因为高考题或者是统考题,顶多只有一两句默写,犯不着下死力气深入钻研,准备教案。只是这样以来,可就苦了学生,他们年纪尚小,靠老师从教参书上生吞活剥得来的“点拨”,准确地说,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硬灌”,听得学生们云里雾里;好端端的“美味佳肴”也成了教师口中枯燥无味的“咬木嚼蜡”,大大伤害了学生消化屈原作品的“胃口”,连呼:“难学,语文难学,甚至比外语还要难学,难于上青天啊!”
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那天,十分偶然,我上完课,走进高二年级语文办公室,听到老师们正在谈论讲《离骚》的感受: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教师猛地扔下教本,愤激地说:“唉,用了4个课时,学生还是半懂不懂的。”男教师拍打着身上的粉笔灰,迎合着说:“是的,一节正课,加上两个早自习,学生连一小节还不能背诵。(略停,加重语气)一小节只有四句诗啊。”正在伏案备课的另一教师抬起头来,也颇有同感地说:“预习时,学生读了几遍也没读懂,嚷嚷比学外语还难。一想,学生的话也是啊。我们老师难道都读懂了吗?我看不见得。就拿我来说吧,对着教参看了几遍,还是不懂,也不知道给学生讲什么。(点燃一根烟,解恨似地吸了一大口,缓缓呼出——,突然大声)反正高考也不考《离骚》,月考期中考市统考,顶多2分的默写题。区区2分,不要也罢。所以我就不打算给学生详细讲解这篇课文了。”
如果从急功近利的应试角度来看,我非常同意最后一位老师的观点,向高中生讲解《离骚》,真是费力不讨好。但从培养人格、陶冶情操、了解民族诗歌史等方面来说,我觉得,不向高中生讲《离骚》,实在是太可惜了。
顺便说一句,《离骚》是在2000年进入高中语文讲读篇目的,以前从来没有节选过片言只语,但同学们对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非常喜欢,经常引用。——这大概是《离骚》进入高中教材的缘由吧。记得当年,我拿到新教材,一看到《离骚》,心有灵犀似的,禁不住先读为快。而且后来还读到下面一段故事:
当初,闻一多从海外学成归国,诗集《死水》卖得很火,知名度颇高,被青岛大学捷足先登聘为教授,专门给学生讲授《离骚》。闻一多大概就像我们现在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语文老师,备课不可谓不认真,将有关《离骚》的知识,如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神话传说、古人研究成果……,密密麻麻地抄了两个备课本子。讲课时,就对着备课本子一条一条地念,没有一点儿自己的发挥。这样机械地念了一个月,学生们实在忍不住了,先是给校长写信,后是直接起哄罢课,硬是赶走了闻一多。闻一多“下岗”后,并不气馁,而是“三年不窥园”,四载不下楼,五年如一日地研究《离骚》,还从大量有关人类学、社会学的著作中,吸取了关于原始社会以及宗教、神话的知识。研究到最后,以致对神话有了癖好,对广义的语言学与楚国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连自己当新郎那天也沉浸在《离骚》研究的书房里,害得众人找了许久。后来,闻一多凭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北大的教授,当他含着弯曲的黑色烟斗,慢条斯理地、如数家珍地向学生讲《离骚》的时候,“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室香烟缭绕,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几乎分辨不出讲坛上是闻一多先生还是屈原大夫。
我当时就很感动,决心以闻一多先生为楷模,成为研究屈原的专家。先是从各个书店搜购《离骚》及其相关的参考书,后是向北大的古典文学教授和研究屈原的专家函购其专著。用了9个周末,我才把《离骚》逐字注释完毕,现在翻开我那本繁体印刷的《离骚》,尽是用红蓝两种颜色的钢笔,歪歪扭扭地写着蝇头小字。又用了2个月的课余时间,我终于一字不漏地背完了《离骚》。后来又用两年时间,努力地研究并背诵了《涉江》《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哀郢》《桔颂》。每背诵一首,我研究屈原就前进一大步,同时更加理解了屈原,将屈原的精神化成了我的血肉。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深钻苦学没有白费,对屈原的生平和作品了如指掌,很多句子和典故不假思索,能够随口说出。闲谈时,也许我经常讲屈原,以致我的同事们,都认为我是称职的屈原研究专家。
《离骚》这篇课文我教过三遍,基本上是满堂灌,是我的独角戏,但学生丝毫没有感到课堂的沉闷,更没有感到“填鸭式”的胀得难受,反而说听我的分析是莫大的享受。这让我尝到了当专家的滋味,恨不得把一肚子里的有关屈原的掌故和作品讲给学生听。这种想法很快就实现了。2004年暑假补课,旧教材上的《涉江》《湘君》很让我“秀”了一把;开学了,新教材上的《离骚》(不同于旧教材上的节选)《山鬼》《国殇》《哀郢》《桔颂》又让我出尽了风头。我所带的二(7)班,是从全年级16个班里挑选的精英组成的“清华预备班”,基础非常好。我会背书,而且随意发挥,不再是照本宣科,这个第一印象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太好了。他们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屈原也更加着迷了。说话作文自然地带出了楚辞味。以致出现了多个学生的仿作,比如前面引用的周冰的《初到三中七班》,很是那么回事。补充说一点,周冰同学对屈原有独到的感悟,课余读了很多这方面的有关材料,激发了她为学业“九死不悔”的奋斗精神,2006年高考,以623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
这就是我教《离骚》真实课堂,尤其是教《湘夫人》时,我的讲解居然不同于课文上的翻译,学生们都说我的理解比编书的专家讲析还要好。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看来我也许真的成为“专家”了。
反思四: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我固执地认为:体会诗歌作品的美,是必须借助朗读的,所以,我将诵读作为一个重点。楚辞在语言上的特点可以通过诵读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在读的时候,一定要强调感情,应该给学生示范。由于这篇《离骚》中的文字是最古老的意义,所以读来较生涩难懂,但通过诵读也能体会到那种不一样的美。我的反思如下:
一、教师素质方面
这是我第一次教授这篇课文,在授课经验上难免不足。但在课前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能够联系现在与过去,联想到古诗词句,在适当的时候“出口成章”。另外,我还能注重诵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当然,疏通诗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楚辞的语言有很多是古代楚地的方言,对这些无需关注太多,只要学生能结合注释翻译诗句即可,对于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我认为教学时候还是不能放过,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本课出现得较多且比较常见,应该指导学生归纳积累。至于实词的一词多义我觉得不用过多强调,包括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我考虑可以暂且放过,留待以后解决。只要学生翻译是能将词语翻译准确,句式能调整语序即可。作为高一的学生我觉得此时讲太多不太合适,且本课是诗歌,重点不应放在此。疏通诗句是为了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和思想,本诗的情感比较复杂,提示学生找关键句,然后总结,我觉得学生比较好理解。诗歌是节选的,只有三段诗,我觉得没有必要将屈原“美政理想”的内容加进来,在这两部分诗中,能把握住主要的感情即可。
二、诵读的基本要求与方式
每次诵读都会确定目标,让学生的阅读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任务。诵读有多样的形式,比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默读等。诵读也有不同的层次:从通顺到流利到有感情;从初读感知到细读探究;从一般了解到深化理解;从有所感触到情感升华。
三、学生素质方面
由于学生是属于层次比较低的一个班,基础相对薄弱一些。但也能积极配合,认真思考且善于思考,敢于回答问题。例如:在解答“离骚”二字的含义时,学生就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学到通假字“锡—赐”时,学生也能联系自己学过的历史知识,答出“赐”的意思。在组织诵读时,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得有声有色。
四、存在问题
在《离骚》一课的教学中,我虽然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顺利地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但也存在几点不足:
首先,课前准备过于充分,虽然也有不少的闪光点,但整节课有点像在表演,还不够深刻,让旁人觉得有卖弄自己才华的嫌疑。
其次,教师范读过多,应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立刻进行模仿,读出真情实感。
最后,学生无论在齐读还是个人读时,教师应多倾听学生读得是否到位,然后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评。
总之,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基本完成了预想的任务,诵读的效果还不错,如果能注意以上几点存在问题,如果能再放得开些,在感情上再投入一些可能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