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时间: 07-09 栏目:反思
反思一: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观察、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我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一些不同材质、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件,以制作这些物体需要多少材料这个实际问题入手展开教学,然后让学生思考,想办法,动手剪,展开后求出展开图的总面积即可,从而揭示表面积的概念。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是非常熟悉的,因而感到很有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保持着比较活跃的思维状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非常顺利。课后,布置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作业,寻找生活中的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长方体物件,分析制作这个物件需要材料的多少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践能力。

2、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展开教学。

在教学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注意引导学生依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的特征展开教学。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教具的观察、测量、计算来体验探究表面积的整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还结合学具,让学生在长方体、正方体学具上标出长、宽、高,然后思考相对的面面积怎么求,从而让学生逐步养成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3、强化技能训练,练好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功:

由于表面积教学已不再死定计算公式,这也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所必须。因而在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作图能力的训练,从开始的看图说数据,到根据数据画草图,再由看数据想图形,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让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我设计了多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如要制作一个电视机罩需要多少布、制作一个金鱼缸需要多少玻璃、一个牛奶盒要包装四周需要多大的包装纸等等,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思考到底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总和,然后选择有关数据进行计算,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二不是死板的运用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学生生活经验还有所欠缺:从一些作业中发现有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有些同学很难与实际物件联系起来。比如房屋的通风管,由于缺乏观察生活的习惯,有的同学计算使用铁皮时计算了6个面的面积。还有些同学缺乏空间想象力,还是分不清楚具体的面应该怎样求才是它的面积。特别是一些拓展创新题,更是让不少学生感到困难。学生缺乏耐心细致,做不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因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失误较多。

2、学生对词语表述的理解能力比较弱:例如横截面、占地面积、周围所蕴涵的数学内涵还不够理解,影响了解决问题的效果。


反思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比较深的印象,对于长方体及正方体的基本特点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天要学习的是《长方体的面积》。

一、教具制作不简单

课前我自己用白纸制作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可是在上课操作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把三个表面展开图分别分给三个小组的同学来组合,把他们分别拼成长方体和正方体。可有一个组在拼长方体的时候发现不能完全合到一起,侧面的高度不够。原来我在制作的时候,忽略了侧面的高度,长方体的两个侧面不能与上面相连,高度不够。过了一会儿用另一个小组的来拼长方体的时候也是这个问题。还好,自己及时补救。索性把一个长方体的侧面剪下来接到另一个长方体的侧面,这样高度就够了。这样才得以继续往下开展教学活动。看来制作教具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呀!

二、是否可以这样做

要让学生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如果是一个立体的图形让他们看让他们去算,他们能很快的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把各个面的面积算出来,然后相加就可以了,可是在练习中更多的是遇到一个图,然后让你计算表面积或者是某个面的面积。这个就牵连到关于各个面的长与宽的问题。各个面的长、宽分别是这个长方体的哪条棱呢?只有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面积的问题。

教学中我用刚才拼的那个长方体与学生一起观察,找出各个面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哪条棱,可我觉得还有很多学生不太理解。说实在的,让我看图来说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可是要是用语言来表达,确实有一些像绕口令似的,说得犯晕。

课后仔细想了想,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面的长与宽分别是这个长方体的哪条棱呢?是不是可以这么做呢?第一步,把长方体的的各个面分别写着:上、下、左、右、前、后。第二步,让学生先找出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哪条,图上不同的颜色。第三步,找出分别与长、宽、高相等的棱,并图上相同的颜色。第四步,再让学生根据颜色的提示,说出各个面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这个长方体的哪条棱。

今天这块知识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明天还是要接着花一些时间来让学生加深认识,把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透彻。


反思三: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长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计算到立体计算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教学时,我拿出一个长方体纸盒,又拿出一张彩纸,并用彩纸把纸盒包起来,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包装这个长方体纸盒需要用多少彩纸吗?你能求出来吗?”同学们在短暂的思考后说:“可以把彩纸打开求它的面积。”还有的同学说:“可以把长方体纸盒打开,求出它的面积也是所需彩纸的面积。”我在肯定了他们的说法后继续问同学们:“长方体打开后还是原来的几个面?”进而说明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点出长方体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并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长方体的6个面可以分为几组?每组有几个面?2、各组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相对应的长、宽、高的哪个长度?3、你能总结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吗?出示后我马上组织同学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讨论结果,从而归纳出:可以分为3组,每组2个面,上下面一组,左右面一组,前后面一组,上下面的面积=长x高x2,左右面的面积=宽x高x2,前后面的面积=长x宽x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高x2+宽x高x2+长x宽x2,之后再着重通过实物演示强化学生记住长x高、长x宽、宽x高各是长方体的哪个面。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后,教师就举出一些长方体实物,给出长、宽、高,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获得了新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总结出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在课后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在遇到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同学很难与实际物体联系起来,比如说:求长方体通风管的表面积,长方体游泳池的底部和四周抹水泥,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往往不能联系实物,还是一味的求6个面的总面积。

我们的数学知识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我们的学生却缺乏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到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不能举一反三,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觉得在学生利用公式解决了一些常规问题后,我们是否应该适时举出几种特殊情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打破他们的思维定势呢?让他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关于长方体的表面积都是求6个面的面积,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区别对待,我们更应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对周围的实物、建筑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他们在生活中也获取知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