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教学反思
时间: 07-29
栏目:反思
反思一:梯形教学反思
对于梯形这一节内容重点内容应该放在辅助线的添加上面,对于基本的概念画图在图形当中给学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即可,这是因为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梯形的相关定义。对于梯形的辅助线的添加,重点是前三种方法1.平移一腰2.作双高3.平移对角线。在这三种方法中学生感觉难度较大的是平移对角线,在平移对角线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平行和角度,会出现平行四边形;有时候还会出现直角三角形,此时就要应用直角三角形的一些性质,例如:直角三角形中,30°角多对的边为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等。我们可以把提醒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的面积,出现等积变换。
对于出现的问题我觉得时间很紧张,学生练习的时间很少。因此这方面还需要好好地把握时间。
反思二:梯形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是八年级几何第二十一章第三节梯形的第一堂课,在等腰梯形之前。梯形问题最关键的是辅助线的合理添加,学生初步接触梯形,如何使他们能够自己积极主动探索突破这一难点,是我这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节课重点围绕“如何合理添加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一主题展开,先通过“预习-评价报告”使学生对梯形概念、图形的转化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让他们感觉新知识并不陌生。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主地参与讨论和分析问题,并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最终得出结论。不仅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会分享与合作、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在教学中,我先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图形引出梯形的定义,并由学生介绍梯形的有关概念。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时,通常会通过添加辅助线转化为三角形, 那么我们能否将梯形通过合理添加辅助线,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图形?(让学生交流讨论后学生展示自己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并说明辅助线添加后将梯形转化为怎样的图形)
在例题处理上, 我以题组训练的方式出现。从学生熟悉的一个图形出发,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对该题目的分析和证明,老师在中间又可以把相关的基本知识点做些复习和回顾。在熟悉图形的基础上,注重图形中所隐含的其它结论。让学生学会不要用孤立的眼光去看一道题,而是要学会去观察出结论之间的相互联系,能用联系的眼光去解决新的问题。这是几何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本节课的练习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思维跳跃的部分。进行几何题基本条件的变更,及一题的多种添加辅助线方法证明,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同时也在告知学生:几何的学习是永无止尽的,希望同学们学习几何不要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道道题,而是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上完课后,我发觉自己在教学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整节课给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多,基本上是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的思路总是跟着老师走,他们自己才能的发挥被抑制了。
上课过程中,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显得比较急躁。如在例题2教学时时,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时间思考,反而是自己给出了证明方法。这是不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其实在上课时,有同学已经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而作为老师我却忽视了。
而且提问学生数不到班级一半,学生的回答稍不完整就立即补充,讲得过多。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对教材的处理还需加强
梯形常添辅助线在梯形教学第一节课便要求学生掌握,淡化了学生对梯形的概念的掌握,对梯形基本概念强调不够。
今后需正确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本质联系:数学教学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建构认知系统认知结构。因此,不必去苛求非要按照过去的课时进行教学,非要完成几个例题,非要教到哪。 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单元教学”的思想,把一单元的课时进行合理的划分,哪些地方用来探索定理,哪些地方用来训练几何论证和记算。要明了单元教学的知识点,能力点以及教材内容的侧重点,处理好单元课时之间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时间安排。
没关注课后跟踪
对于课堂上并没真正掌握某些知识点的学生,虽然课堂上要求他们课下找老师或同学请教。但上完课后,我并没有去测试他们是否已经弄懂。
在后来的练习反馈中,有些学生错误较多,说明并未掌握此节课重点内容。
反思三:梯形教学反思
对于梯形,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从未接触过,但大多数孩子都对它有着感性的认识。因此,这节课我结合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设计了“猜图形——找图形——做图形”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强化这种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比较,通过老师的点拨,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何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教师如何导才到位,是这节课重点需要注意的。在教学中,我主要结合以下几点来做: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节课由“猜图形”导入,学生在猜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当最后一个梯形出现时,很多学生没能猜出,这样就不自觉地引起了他们的疑问:为什么会猜错?这样就很大程度激发了他们要了解梯形,了解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的欲望。
在做图形之前,我没有让学生直接拿材料做,而是设计了一个在学具筐里找梯形的环节,这实际上是让学生对梯形进行一次再认,同时也很自然地引到下一个做图形的环节。
二、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足够的素材。
书上在做图形的环节,给出了四个范例,学生在预习时肯定都能掌握。如何让他们真正动脑、动手呢?于是除了课本上提供的材料外,我又准备了正方形纸、长方形纸、三角形等,这样,看到与课本上不同的东西,更能激起孩子的探索、创造欲。在课堂上,学生用这些材料确实做出了不同的梯形。更有孩子用三角形做出了梯形,虽然“你是怎样折的”,学生讲得不是很到位,浪费了些时间,但我认为这很真实,这是他们很宝贵的一个自主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就获得了对梯形特征的直接经验。
课后,我想,如果让学生脱离开老师事先准备好的这些材料,让他们自己动脑想一想,他们是不是会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呢?
三、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每个问题。
在“试一试”中,在学生自己独立量完了上底、下底和高之后,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说答案,而是请一位学生上来边指边说:上底是……下底是……,这样,既有了量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梯形各部分名称的巩固。在汇报第二个直角梯形时,我问:“什么它的高就是它的一条腰?”使学生在以往三角形学习的旧知上,更明确地知道了:如果梯形的一条腰和梯形的底互相垂直,那么这条腰就是梯形的高。不过遗憾的是,我应该再加一句:这是个什么梯形?在汇报到第三个梯形时,我又问:“为什么不再上下两条边之间画高?”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梯形高的概念,同时也了解到并不是在上面的就叫上底,在下面的就叫下底。
当然,在设计问题这块上,我做的还很不够,很多问题问的比较随意,并且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性与引导性,这点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
四、重视课堂评价。
平时,我太吝啬对学生评价了。学生有些地方做得很好,我只是“恩”或者“好”简单带过,这样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一些很有创造性的想法,也降低了孩子们思考的积极性。这节课上,我也注意了这点,但是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评价缺乏感染力,这点是需要在以后教学中多注意的,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多请教。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之间开展评价,而并不只是简单的:“你同意吗?”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做法与反思。恳请各位老师对这节课提出宝贵的批评、改正意见,促进我们不断提高。
对于梯形这一节内容重点内容应该放在辅助线的添加上面,对于基本的概念画图在图形当中给学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即可,这是因为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梯形的相关定义。对于梯形的辅助线的添加,重点是前三种方法1.平移一腰2.作双高3.平移对角线。在这三种方法中学生感觉难度较大的是平移对角线,在平移对角线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平行和角度,会出现平行四边形;有时候还会出现直角三角形,此时就要应用直角三角形的一些性质,例如:直角三角形中,30°角多对的边为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等。我们可以把提醒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的面积,出现等积变换。
对于出现的问题我觉得时间很紧张,学生练习的时间很少。因此这方面还需要好好地把握时间。
反思二:梯形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是八年级几何第二十一章第三节梯形的第一堂课,在等腰梯形之前。梯形问题最关键的是辅助线的合理添加,学生初步接触梯形,如何使他们能够自己积极主动探索突破这一难点,是我这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节课重点围绕“如何合理添加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一主题展开,先通过“预习-评价报告”使学生对梯形概念、图形的转化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让他们感觉新知识并不陌生。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主地参与讨论和分析问题,并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最终得出结论。不仅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会分享与合作、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在教学中,我先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图形引出梯形的定义,并由学生介绍梯形的有关概念。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时,通常会通过添加辅助线转化为三角形, 那么我们能否将梯形通过合理添加辅助线,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图形?(让学生交流讨论后学生展示自己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并说明辅助线添加后将梯形转化为怎样的图形)
在例题处理上, 我以题组训练的方式出现。从学生熟悉的一个图形出发,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对该题目的分析和证明,老师在中间又可以把相关的基本知识点做些复习和回顾。在熟悉图形的基础上,注重图形中所隐含的其它结论。让学生学会不要用孤立的眼光去看一道题,而是要学会去观察出结论之间的相互联系,能用联系的眼光去解决新的问题。这是几何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本节课的练习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思维跳跃的部分。进行几何题基本条件的变更,及一题的多种添加辅助线方法证明,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同时也在告知学生:几何的学习是永无止尽的,希望同学们学习几何不要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道道题,而是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上完课后,我发觉自己在教学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整节课给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多,基本上是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的思路总是跟着老师走,他们自己才能的发挥被抑制了。
上课过程中,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显得比较急躁。如在例题2教学时时,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时间思考,反而是自己给出了证明方法。这是不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其实在上课时,有同学已经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而作为老师我却忽视了。
而且提问学生数不到班级一半,学生的回答稍不完整就立即补充,讲得过多。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对教材的处理还需加强
梯形常添辅助线在梯形教学第一节课便要求学生掌握,淡化了学生对梯形的概念的掌握,对梯形基本概念强调不够。
今后需正确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本质联系:数学教学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建构认知系统认知结构。因此,不必去苛求非要按照过去的课时进行教学,非要完成几个例题,非要教到哪。 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单元教学”的思想,把一单元的课时进行合理的划分,哪些地方用来探索定理,哪些地方用来训练几何论证和记算。要明了单元教学的知识点,能力点以及教材内容的侧重点,处理好单元课时之间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时间安排。
没关注课后跟踪
对于课堂上并没真正掌握某些知识点的学生,虽然课堂上要求他们课下找老师或同学请教。但上完课后,我并没有去测试他们是否已经弄懂。
在后来的练习反馈中,有些学生错误较多,说明并未掌握此节课重点内容。
反思三:梯形教学反思
对于梯形,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从未接触过,但大多数孩子都对它有着感性的认识。因此,这节课我结合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设计了“猜图形——找图形——做图形”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强化这种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比较,通过老师的点拨,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何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教师如何导才到位,是这节课重点需要注意的。在教学中,我主要结合以下几点来做: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节课由“猜图形”导入,学生在猜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当最后一个梯形出现时,很多学生没能猜出,这样就不自觉地引起了他们的疑问:为什么会猜错?这样就很大程度激发了他们要了解梯形,了解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的欲望。
在做图形之前,我没有让学生直接拿材料做,而是设计了一个在学具筐里找梯形的环节,这实际上是让学生对梯形进行一次再认,同时也很自然地引到下一个做图形的环节。
二、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足够的素材。
书上在做图形的环节,给出了四个范例,学生在预习时肯定都能掌握。如何让他们真正动脑、动手呢?于是除了课本上提供的材料外,我又准备了正方形纸、长方形纸、三角形等,这样,看到与课本上不同的东西,更能激起孩子的探索、创造欲。在课堂上,学生用这些材料确实做出了不同的梯形。更有孩子用三角形做出了梯形,虽然“你是怎样折的”,学生讲得不是很到位,浪费了些时间,但我认为这很真实,这是他们很宝贵的一个自主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就获得了对梯形特征的直接经验。
课后,我想,如果让学生脱离开老师事先准备好的这些材料,让他们自己动脑想一想,他们是不是会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呢?
三、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每个问题。
在“试一试”中,在学生自己独立量完了上底、下底和高之后,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说答案,而是请一位学生上来边指边说:上底是……下底是……,这样,既有了量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梯形各部分名称的巩固。在汇报第二个直角梯形时,我问:“什么它的高就是它的一条腰?”使学生在以往三角形学习的旧知上,更明确地知道了:如果梯形的一条腰和梯形的底互相垂直,那么这条腰就是梯形的高。不过遗憾的是,我应该再加一句:这是个什么梯形?在汇报到第三个梯形时,我又问:“为什么不再上下两条边之间画高?”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梯形高的概念,同时也了解到并不是在上面的就叫上底,在下面的就叫下底。
当然,在设计问题这块上,我做的还很不够,很多问题问的比较随意,并且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性与引导性,这点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
四、重视课堂评价。
平时,我太吝啬对学生评价了。学生有些地方做得很好,我只是“恩”或者“好”简单带过,这样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一些很有创造性的想法,也降低了孩子们思考的积极性。这节课上,我也注意了这点,但是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评价缺乏感染力,这点是需要在以后教学中多注意的,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多请教。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之间开展评价,而并不只是简单的:“你同意吗?”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做法与反思。恳请各位老师对这节课提出宝贵的批评、改正意见,促进我们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