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
时间: 07-23
栏目:反思
反思一: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的叙事诗,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教学时我让学生把诗读熟,初步体会诗歌大意,从开篇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 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于是我就让学生想象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在后面的诗句的理解的教学我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读中悟,悟中思,思中想象,很快就走入了角色。
课堂安排很紧凑,环环相扣,课堂语言的设计也很精美细致,但正是由于预设的东西太多,整堂课似乎都变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了。这堂课课堂容量很大,大到似乎已经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范围。以致于课文后面接连几次教师的激情引读都没能引读出学生最有感情的朗读。课堂上,预设虽然重要,但是生成更不可缺少,只是我很多时候,往往不敢去抓住生成的东西,或者说是没有能力去在瞬间捕捉生成的契机。这堂课,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提高自我文学修养是我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反思二: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十五从军征》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7单元《战争》中课文《古诗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看到家中一片凄凉的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及对和平的向往。
参考教师教学用书,本首诗我预设用一课时完成如下教学目标:
1、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边读边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自己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1、按照“激趣阅读---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流程进行教学,我感到得心应手,同时学生也易于接受。
2、学生能够切实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寻找原因,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了条件,给予了充足的机会,教给了方法。主要表现在:
①初读诗歌后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己解决字音问题。
② 理解词义时,先让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尝试着自己解决,最后记下自己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解决。这一环节中
③ 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如:让学生想象老人征战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体会服役时间久。让学生想象“松柏冢累累”的景象,感受整个村子的凄凉。让学生想象老人一边做饭,一边会想些什么,体会老人此时绝望的心情。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等等。这样的机会就为学生插上了思维的翅膀。
3、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理解了诗的意思,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在想象的基础上对学生又进行了拓展训练,想象六十五年前老人家中的情景,对比想象加深对市局的理解。
5、能顺学而导在高潮处揭示课文主题。
6、最后让学生发表对战争的看法,提升主题。
能达到此预设效果的原因是:首先朗读是我教学本首诗贯穿始终的方法,使学生很自然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次我的朗读训练设计有梯度:初读,正确、流利;再读,理解词义;又读,明白诗意;反复读,体会情感。最后是运用了多种指导朗读的方法:① 教师范读。②重读重点字词。③边读边想象画面。④根据内容变化语气、语速、语调。⑤最主要的是教师充满激qing的渲染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中。
教学中所显出的最大的不足就是我与学生没有完全融在一起,交流不是很默契。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不断地在修改自己的教案、课件,但仍然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思维习惯掌握的不透,使有些课堂预设效果不佳。这时,我切身地理解了我们在教学中为什么要备学生,所有的借鉴都要与自己的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适合自己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在学生交流联想时,预设用第一人称讲述,在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删掉这一环节,有点可惜。当堂应达到背诵全诗的任务没有落实,课堂环节不太紧凑是我最大的弱点,以后还需不断研究。
反思三: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对我而言,绝对是个软肋。而这次,却独独是诗歌,还是一首描写战争主题的乐府诗,还是在京城,天子脚下“班门弄斧”,这次说是挑战,一点不假。我这颗一直扑腾扑腾的小心脏,直至今日,才真正“落地”。
现如今,都说教学设计要做到“删繁就简”,特别是在听了郑国民教授报告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简约简约再简约的设计理念。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抓三个环节:读诗——悟情——练写。在感悟一块,我以一个“悲”字拎起全诗,去寻找不着一悲,却处处是悲的句子体会。在练写中,给孩子们多向选择,可以将全诗改写为现代文,也可以写写其中的一个场景,还可以写下你自己的感受。但是我却忽略了最最重要的一个内容——解题释题。一开始,我想着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诗题,而且是诗中的第一句,如果学生已经可以理解了诗句大意,那题目大可略过不计。但今天听过海淀区教研员的评课后,突然醒悟过来。我们在讲习作时,常常提醒孩子们要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好名字,为什么?不正是想通过题目来让我们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看到作者的智慧所在吗?这首诗虽然是无名氏所作,虽然借用的诗歌第一句话,但其中的韵味也是值得好好去品鉴一番,而这样一个题眼就被我无情地抛弃了。
回想这些年来自己的教学历程,是否也一直是忽略着这个问题。我们常说,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教学相长,我们是不是也在一课一得中汲取进步的力量啊!何况今天的教学体验岂止是一得,还有关于引读过多的问题,还有“方向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引领的是方向,还有文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还有……就在这一次挑战之后,拥有了喜悦的收获。相信历经这次培训,会满载而归。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的叙事诗,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教学时我让学生把诗读熟,初步体会诗歌大意,从开篇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 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于是我就让学生想象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在后面的诗句的理解的教学我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读中悟,悟中思,思中想象,很快就走入了角色。
课堂安排很紧凑,环环相扣,课堂语言的设计也很精美细致,但正是由于预设的东西太多,整堂课似乎都变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了。这堂课课堂容量很大,大到似乎已经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范围。以致于课文后面接连几次教师的激情引读都没能引读出学生最有感情的朗读。课堂上,预设虽然重要,但是生成更不可缺少,只是我很多时候,往往不敢去抓住生成的东西,或者说是没有能力去在瞬间捕捉生成的契机。这堂课,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提高自我文学修养是我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反思二: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十五从军征》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7单元《战争》中课文《古诗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看到家中一片凄凉的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及对和平的向往。
参考教师教学用书,本首诗我预设用一课时完成如下教学目标:
1、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边读边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自己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1、按照“激趣阅读---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流程进行教学,我感到得心应手,同时学生也易于接受。
2、学生能够切实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寻找原因,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了条件,给予了充足的机会,教给了方法。主要表现在:
①初读诗歌后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己解决字音问题。
② 理解词义时,先让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尝试着自己解决,最后记下自己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解决。这一环节中
③ 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如:让学生想象老人征战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体会服役时间久。让学生想象“松柏冢累累”的景象,感受整个村子的凄凉。让学生想象老人一边做饭,一边会想些什么,体会老人此时绝望的心情。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等等。这样的机会就为学生插上了思维的翅膀。
3、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理解了诗的意思,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在想象的基础上对学生又进行了拓展训练,想象六十五年前老人家中的情景,对比想象加深对市局的理解。
5、能顺学而导在高潮处揭示课文主题。
6、最后让学生发表对战争的看法,提升主题。
能达到此预设效果的原因是:首先朗读是我教学本首诗贯穿始终的方法,使学生很自然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次我的朗读训练设计有梯度:初读,正确、流利;再读,理解词义;又读,明白诗意;反复读,体会情感。最后是运用了多种指导朗读的方法:① 教师范读。②重读重点字词。③边读边想象画面。④根据内容变化语气、语速、语调。⑤最主要的是教师充满激qing的渲染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中。
教学中所显出的最大的不足就是我与学生没有完全融在一起,交流不是很默契。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不断地在修改自己的教案、课件,但仍然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思维习惯掌握的不透,使有些课堂预设效果不佳。这时,我切身地理解了我们在教学中为什么要备学生,所有的借鉴都要与自己的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适合自己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在学生交流联想时,预设用第一人称讲述,在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删掉这一环节,有点可惜。当堂应达到背诵全诗的任务没有落实,课堂环节不太紧凑是我最大的弱点,以后还需不断研究。
反思三: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对我而言,绝对是个软肋。而这次,却独独是诗歌,还是一首描写战争主题的乐府诗,还是在京城,天子脚下“班门弄斧”,这次说是挑战,一点不假。我这颗一直扑腾扑腾的小心脏,直至今日,才真正“落地”。
现如今,都说教学设计要做到“删繁就简”,特别是在听了郑国民教授报告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简约简约再简约的设计理念。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抓三个环节:读诗——悟情——练写。在感悟一块,我以一个“悲”字拎起全诗,去寻找不着一悲,却处处是悲的句子体会。在练写中,给孩子们多向选择,可以将全诗改写为现代文,也可以写写其中的一个场景,还可以写下你自己的感受。但是我却忽略了最最重要的一个内容——解题释题。一开始,我想着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诗题,而且是诗中的第一句,如果学生已经可以理解了诗句大意,那题目大可略过不计。但今天听过海淀区教研员的评课后,突然醒悟过来。我们在讲习作时,常常提醒孩子们要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好名字,为什么?不正是想通过题目来让我们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看到作者的智慧所在吗?这首诗虽然是无名氏所作,虽然借用的诗歌第一句话,但其中的韵味也是值得好好去品鉴一番,而这样一个题眼就被我无情地抛弃了。
回想这些年来自己的教学历程,是否也一直是忽略着这个问题。我们常说,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教学相长,我们是不是也在一课一得中汲取进步的力量啊!何况今天的教学体验岂止是一得,还有关于引读过多的问题,还有“方向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引领的是方向,还有文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还有……就在这一次挑战之后,拥有了喜悦的收获。相信历经这次培训,会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