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反思

时间: 07-02 栏目:反思
反思一: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反思

今天,我与孩子们共同学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学完之后,是意犹未尽,更让我觉得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一是应该看孩子是否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起共鸣。
  
在了解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诞生、传唱过程之后,我们又继续学习了“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的一部分,在分析是否应该修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的“最危险”时,孩子们对周恩来总理说的“倒不如留下这句词,使我们警钟长鸣”有了质疑。于是,我打开电脑,找出了我平时到贴吧上搜集到的一个视频播放给孩子们看。
  
视频上播放的是零八年以来中国遭遇的种种阴谋和诡计:国外资本对中国金融的全面控股和恶意圈钱,人民币在国内外各种心怀鬼胎的人们的策划下的不正常升值,东南小丑蹩脚的独立闹剧,国外帝国主义刻意鼓动的疆独、藏独,西方主流媒体对于国内政治事件的造谣和歪曲,奥运火炬的艰难传递……在悲壮激昂的背景乐中,一幕幕令国人愤慨的场景刺激着孩子们的爱国神经,他们攥紧了拳头,浑身在颤栗!
  
“孩子们,此时,你认为是否该将“最危险”修改一下呢?”我不失时机地问道。“不应该修改!因为它可以使我们警钟长鸣!”“不能修改!因为它可以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正如视频开头毛主席所说,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中国人不能放松警惕!”“我们爱我们的祖国!我们一定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对!对!对!”教室内顿时一片群情激昂,我似乎看到了中国更灿烂的明天!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激越慷慨的歌声在学校的上空回旋,在这震撼心灵的一刻,我和孩子们的眼中已泛起了盈盈泪光……


反思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对这些内容学生非常的陌生。因此,上课前我让孩子们搜集整理与国歌有关的资料,课堂上学生把课内与课外的知识有机的整合,理解文本内容。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音乐”,而且课文写的也是音乐的魅力与力量,因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贯穿着听、唱音乐,而这个过程也是为文本的教学服务的。让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涵义,激发他们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
 

反思三: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反思

一节课当中想给孩子们的知识总是感觉很多,由于时间有限,又不能用更多的课时,只好忍痛割爱,找最有代表性的语文能力进行培养。
 
这节课可以划分成三个大部分,引出歌曲名称(1、2自然段)关于最强音的具体内容(3—6自然段)现实意义(7自然段),而第二部分又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个部分当中具体讲述了三个方面的意思:国歌的诞生,国歌的传唱,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虽然是三个方面的意思,但是我用一个大问题就引领了三个部分内容的学习,在上课之出,抛出一个大问题:为什么称国歌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就这一个问题,在每个部分的内容都有相应不同的答案
   
诞生: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学生比较容易在这个段落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处理这个部分,我让孩子们充分的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传达的意思是正是由于歌词的高昂激越,催人奋进,所以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然后我再给学生放国歌,让孩子们感受歌词所传达的力量,听完国歌后,再来读这一部分,孩子们读的就更有感情,更有力量了!可见,声音效果的烘托有时候是很有用处的,可以把文字和声音完美的融合,更利于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传唱: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数爱国志士唱着它,走上抗日救亡前线,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
        
于是,这首歌又传遍世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一首高昂的战歌。

在这个部分是要学生理解之所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不仅仅是因为歌词高昂激越,更主要的是这首歌在国内引领中国人民进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入侵,鼓舞大家,成为战斗的号角;在国外带领全世界人民参加到反法西斯的队伍中来。在这个部分如果能给学生们加入大量的有关抗战或者反法西斯的影片资料就更能促进孩子们对那个时代所面临的社会现实有更好的理解,现在的孩子由于知识的匮乏,远远不能理解祖国被入侵的悲哀和难过,所以就更不能理解战斗号角对于渴望自由平等的民众来说,应该是何等的重要!在这个部分的处理,我还需要深思熟虑,既能让学生们理解的更深入,又不让语文课上成历史课。
   
被定为国歌:在这个部分,重点处理的是关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是否修改,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是否用修改,根据课文的指引,大部分的学生会赞成周恩来总理的意见不用修改?那不用修改的原因就是这个部分的重难点,因为这句歌词在抗日战争中是号角,是旗帜,。那在和平年代却是警钟长鸣居安思危的鞭策,所以这也是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之为中华民最最强音的最深层次的意义。
    
一个大问题引领全文,使语文课不会变得琐碎,让学生学完每一个课文之后都能用板书中的只言片语回顾起文章的主要内容,那这节课就应该是及格的。同时,这节课尤为明显的是,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朗读,枯燥的说让他们读出感情读出感情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只有正确的,多想办法去引导孩子们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了,才会把这种共鸣付诸于自己的朗读。


反思四: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反思

课前,我精心预设《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正如我所料,一上课,学生们就被高昂的《义勇军进行曲》调动起了积极性,学生们兴趣盎然,一直都进行得很顺利。

但好景不长,在练习读课文时,问题出现了:课文长、生字多,大家读起来非常困难。一个平日读书比较不错的同学单独读时,竟也读得断断续续。我心里嘀咕起来,怎么办?如果抽几个读书水平好的同学起来读,把这一环节混过去,后面的精彩设计还有机会展示;如果实事求是地了解学生的读书困难,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那这节课预设的内容肯定是完不成的,至于这次达标课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从学情出发”,“我们的教学就是为学生服务”。想到这些,我打定了注意:抛下提前设计的“精彩”,利用自己平时指导读书的一些方法,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通读课文吧!于是我不顾有十多位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在场,开始和同学们练习通读课文:领读、齐读、抽读评价、赛读等形式,调动着学生一段一段尽情地读着,并同时把识字分散到每个段落,坚持生字从学生中来,从课文具体语言环境中来,强化识字后,再回到课文去的识字方法。

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在朴实的读书声中进行着,没有了“精彩”,但我发现同学们在进步,由断断续续到连续不断地读着。

当读到 “敌人越嫉恨我们”“嫉”字成了全班同学的生字。关于这个字,我课前还专门查过字典才确定了它的读音,我刚要向大家讲解这个字的读音,有一个同学好像猛然醒悟似的说:“查字典!”一经提醒,同学们便纷纷开始查字典了。又是一个“节外生枝”,我决定尊重大家的意愿,耐心地等待着。“读ji,二声”“真有意思,我以前一直以为是四声呢!”大家交流着它的意思,而此时,下课铃声也响了,最后一部分的朗读也只好草草收场了。

看着我精心准备的教具没排上用场,想想那些我煞费苦心没有实施的精彩的环节,我心中充满了惆怅。可我分明看到孩子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有的人课下还在津津乐道地翻着字典呢。于是,我细细一想:这节让我遗憾的是达标课,也不是一无是处啊!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