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 07-11
栏目:反思
反思一:线的认识教学反思
1、关注经验、有效互动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线的认识》一课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我在思考,直接进入线的认识,曾听过,一位教师的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学生没有兴趣,感觉到很生疏,于是,我就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捕捉学生头脑中对线的印象。新课伊始,出示线团,激起学生对线的认识,由此,学生想到了光线、直线、曲线、射线、线段。学生对线的认识不是一张白纸,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抓住这一点,一个有效的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线呢”,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生成出线的分类。可以说:教学设计要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有利于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更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二、适机追问、有效互动
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逐步形成了“对话”意识,教师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实现着生命的涌动,与学生平等交流不失时机的追问,沟通、合作、有效互动。“对话”是一种师生互动方式,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机追问,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和学生间构建平等和谐的对话,是转变教师角色的表现。在认识线段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从实物中抽象出线段,抓住这条线有多长,引发学生思考,一位学生说出正好是11厘米,教师抓住,这一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追问:“你是怎么量出是11厘米的?”学生正确表述。从而引出线段是有固定长度的直线是有两个端点的。追问要用在关键处不能提出琐碎的小问题,只有精当的追问,才有利于学生思考、有利于师生有效互动。
三、经历过程、有效互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场。”这两种教学方法,我更赞同于后一者,本节课我就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渔场,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线,动手画线,发现交流线的特点,生生间进行交流、合作。最终发现线的特征,有人可能会说,这三种线,直接告诉学生概念及特征,干吗还要费力去发现呢?其实让学生不但知道三种线的概念,还要知道三种线的来历,知道线与生活中的线的联系,了解三种线的特征,知识是线的概念和特征,而获得线的认识过程与方法就会积淀小数学的思考,数学的解决问题的大思路。新、旧课程都有线,处理思路大不同,加上发现与探究,就加大了线的含金量。那就是在经历新知形成的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有效互动,学生的数学思考力、表达、倾听、合作、质疑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师生间,生生间有效互动中,出现精彩的生成,找准“课眼”,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四、改变方式、生生互动
新课标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本节课,在教学线段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它有什么特点?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生生间交流、补充、倾听,一生说有两个端点,不能无限延长,一生补充说:“必须是一条直直的线”,一生又说:“线段是有头有尾的。”教师抓住时机板书重点词语,共同总结出线段的特征,在认识三种线是,通过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线,在本子上画出来的过程,就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认识三种线的区别和联系时,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所以说,改变教师的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有效互动,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力,追求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综观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前松后紧,学习前两种线时间占得多,学习直线时间有些紧。有时教师给学生一些暗示,不利于学生思考,比如:把什么是直线及直线的特点直接告诉学生。
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要克服这些不足,追问的问题设计在精当一些;学生能表述清楚的,教师不能给过多的暗示;课堂节奏要快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好三维目标。
反思二:线的认识教学反思
《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的新知识,在这一节中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还要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能够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的条数。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需要生活化,靠生活来理解数学。学校和课堂是教学的第一生活资源库,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线的认识,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课,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如果不让学生利用生活去理解,那很难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中,教师敏锐地抓住排队这一生活情境,感触线段、射线、直线是笔直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可以展示生活。
(二)充分让学生自主参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线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到的活生生的知识,学生在原有的生活中就时时能看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做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数学的真实。有了排队的这一形象的感观情境,学生思维的匣子就打开了,一个个“我发现了”应运而生,我发现了问题,我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发现是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的,当测量队伍的长度时,学生测量方法的多样化,令老师惊叹。就是那一个近乎平常的解决测量排列队伍的长度——线段的长度——只要拿尺测量两端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测量出队伍的长度。线段这一抽象概念的一系列特征就形象化、具体化了。
(三)综合运用、感知提升
在综合运用上我考虑了新教材忽视的内容是在同一直线上点上几点数一数这里面有多少条直线,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设计进去,因为据我的教学经验学生做这类题很容易做错,而且通过这一联系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新知,加深学生对三种线的认识。在看一看中学生很容易把线段看错。搞一个小游戏,从而把本课气氛推向高潮完成一个精美的结局。
反思三:线的认识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线的认识》,我在备课时参考了很多教学设计,同时拿出自己第一次使用这册教材教学生时学生出现的问题,感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三种线,确实得花点功夫。
从“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顺序,再到“认识射线——直线——线段”,到现在符合学生学习顺序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顺序,教材作了很多改进,但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出生活的例子不难,但真正让学生抽象认识,问题就很多。
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学生认识这三种线容易出现认知错觉。一是认为很长的线就是直线,如教材有句“如果铁轨像这样向两端无限延伸……”,用铁轨让学生认识直线,处理不当学生会形成像铁轨那样很长的线就是直线。二是认为直线比射线长,因为直线可以向两端延长,射线只能向一端无限延长,而四年级学生对无限长,空间想象是有,但换成文字来理解,很容易出现偏颇。
在课堂上,由于现实生活中取不到真实的素材,学生理解起直线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脱节。教材用假设无限延伸的铁轨的例子,很多老师引用孙悟空金箍棒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我觉得更需要通过一种让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才能真正理解。
以生活中的素材或者一些民间传说形象来引入,但通过什么有效的活动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顺利过渡,为学生认识线搭好脚手架呢?
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动手画线来理解。
师:象人行道这样的线,有一定的长度,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线段”,我们可以用一条有两个端点的线画出来表示。
线段:
(在这里,由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画法)
…………
师:象手电筒这样射出来的光线,一端在天空中无限延伸,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射线,你们能在纸上把它画出来吗?
(学生尝试画,请一学生到黑板上画,引导学生在有限的纸上如何表示无限长的光线,有了画线段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能用一端画端点,另一端不画端点的方法来表示射线)
…………
师:像金箍棒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的线我们把它称作直线,在纸上我们该如何来表示这样无限长的直线呢?
(学生有了画线段和射线的基础,很快能用没有端点的线表示直线)
…………
这样在动手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如何表示有限长和无限长有了切身的体会,自然通过动手画的活动,把具体形象的线抽象为数学知识,对这三种线的区别理解也很深,无须通过死记硬背、大量练习来认识这三种线。
反思四:线的认识教学反思
让“心”的参与,唤起学生深藏的智慧。
任何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激发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唤起他们真挚而深刻的情感,促使他们用“心”去参与,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因此在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学具,将学生分成了十组,每小组准备一对带线的盒子、一把剪刀、手电筒、尺。并合理的设计实验过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情境,能引出学生探究心理,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在这个环节中,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在活动中,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学具,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认真观察,亲自发现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在探索中可以看出学生个个兴致盎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天真的笑容在“玩”,每个人都带着急切想揭开其中的秘密的一种心情在“玩”,课堂气氛格外的轻松,他们的心情格外的愉快,他们探索出的结果格外的准确,我想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领悟也会格外的深刻。
在我们的课堂中,由于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也有差别。如果我们对情境或问题的设计没有感染学生,没有激发他那种学习的欲望的时候,他的参与是被动的,只是听别人的表达、看别人的操作;甚至到了一切与我无关的地步。那么他的心中只有别人的见解,而没有自己的思维。
就像我们的孩子学画画一样,老师在黑板上画一颗圣诞树,他心中就有一颗圣诞树。如果老师给她一个题目《圣诞节》,再让学生去画,多数孩子的画中都会有圣诞树,因为他的眼里只有黑板上的画,于是他心中很难创造一幅自己的画,画中也自然没有自己的创造——没有心的参与,就只能重复别人。
而只有让学生的“心”在参与数学活动时,他的心中才会有数学,才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才会有自己的标新立异。
让“心”的等待,换回秋天的累累硕果。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每一节课必须有1/3甚至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索、交流,因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和探索都需要很大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他们才能有所发挥、有所创造。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力。每节课都会从他们的小脸上洋溢出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经常会出现预料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不要急于求成。我们在情急之下往往是为学生搭好了桥,让学生顺利的走过去,甚至在送一程。孩子们轻易得来的果实不辣、不咸、不酸、不甜,没味!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不但得不到发展,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能否还记得曾经得到过这样一个果实呢?学生的思维是在教师的等待中开发的,是在“学生的手指尖”上诞生的,是在从“想不到”到“想出来”的过程中发展的。因此无论是长期等待还是短期等待,教师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
让我们一起用心去等待,等待着学生用心品味出数学的魅力。
1、关注经验、有效互动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线的认识》一课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我在思考,直接进入线的认识,曾听过,一位教师的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学生没有兴趣,感觉到很生疏,于是,我就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捕捉学生头脑中对线的印象。新课伊始,出示线团,激起学生对线的认识,由此,学生想到了光线、直线、曲线、射线、线段。学生对线的认识不是一张白纸,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抓住这一点,一个有效的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线呢”,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生成出线的分类。可以说:教学设计要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有利于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更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二、适机追问、有效互动
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逐步形成了“对话”意识,教师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实现着生命的涌动,与学生平等交流不失时机的追问,沟通、合作、有效互动。“对话”是一种师生互动方式,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机追问,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和学生间构建平等和谐的对话,是转变教师角色的表现。在认识线段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从实物中抽象出线段,抓住这条线有多长,引发学生思考,一位学生说出正好是11厘米,教师抓住,这一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追问:“你是怎么量出是11厘米的?”学生正确表述。从而引出线段是有固定长度的直线是有两个端点的。追问要用在关键处不能提出琐碎的小问题,只有精当的追问,才有利于学生思考、有利于师生有效互动。
三、经历过程、有效互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场。”这两种教学方法,我更赞同于后一者,本节课我就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渔场,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线,动手画线,发现交流线的特点,生生间进行交流、合作。最终发现线的特征,有人可能会说,这三种线,直接告诉学生概念及特征,干吗还要费力去发现呢?其实让学生不但知道三种线的概念,还要知道三种线的来历,知道线与生活中的线的联系,了解三种线的特征,知识是线的概念和特征,而获得线的认识过程与方法就会积淀小数学的思考,数学的解决问题的大思路。新、旧课程都有线,处理思路大不同,加上发现与探究,就加大了线的含金量。那就是在经历新知形成的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有效互动,学生的数学思考力、表达、倾听、合作、质疑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师生间,生生间有效互动中,出现精彩的生成,找准“课眼”,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四、改变方式、生生互动
新课标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本节课,在教学线段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它有什么特点?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生生间交流、补充、倾听,一生说有两个端点,不能无限延长,一生补充说:“必须是一条直直的线”,一生又说:“线段是有头有尾的。”教师抓住时机板书重点词语,共同总结出线段的特征,在认识三种线是,通过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线,在本子上画出来的过程,就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认识三种线的区别和联系时,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所以说,改变教师的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有效互动,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力,追求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综观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前松后紧,学习前两种线时间占得多,学习直线时间有些紧。有时教师给学生一些暗示,不利于学生思考,比如:把什么是直线及直线的特点直接告诉学生。
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要克服这些不足,追问的问题设计在精当一些;学生能表述清楚的,教师不能给过多的暗示;课堂节奏要快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好三维目标。
反思二:线的认识教学反思
《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的新知识,在这一节中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还要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能够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的条数。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需要生活化,靠生活来理解数学。学校和课堂是教学的第一生活资源库,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线的认识,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课,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如果不让学生利用生活去理解,那很难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中,教师敏锐地抓住排队这一生活情境,感触线段、射线、直线是笔直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可以展示生活。
(二)充分让学生自主参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线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到的活生生的知识,学生在原有的生活中就时时能看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做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数学的真实。有了排队的这一形象的感观情境,学生思维的匣子就打开了,一个个“我发现了”应运而生,我发现了问题,我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发现是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的,当测量队伍的长度时,学生测量方法的多样化,令老师惊叹。就是那一个近乎平常的解决测量排列队伍的长度——线段的长度——只要拿尺测量两端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测量出队伍的长度。线段这一抽象概念的一系列特征就形象化、具体化了。
(三)综合运用、感知提升
在综合运用上我考虑了新教材忽视的内容是在同一直线上点上几点数一数这里面有多少条直线,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设计进去,因为据我的教学经验学生做这类题很容易做错,而且通过这一联系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新知,加深学生对三种线的认识。在看一看中学生很容易把线段看错。搞一个小游戏,从而把本课气氛推向高潮完成一个精美的结局。
反思三:线的认识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线的认识》,我在备课时参考了很多教学设计,同时拿出自己第一次使用这册教材教学生时学生出现的问题,感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三种线,确实得花点功夫。
从“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顺序,再到“认识射线——直线——线段”,到现在符合学生学习顺序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顺序,教材作了很多改进,但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出生活的例子不难,但真正让学生抽象认识,问题就很多。
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学生认识这三种线容易出现认知错觉。一是认为很长的线就是直线,如教材有句“如果铁轨像这样向两端无限延伸……”,用铁轨让学生认识直线,处理不当学生会形成像铁轨那样很长的线就是直线。二是认为直线比射线长,因为直线可以向两端延长,射线只能向一端无限延长,而四年级学生对无限长,空间想象是有,但换成文字来理解,很容易出现偏颇。
在课堂上,由于现实生活中取不到真实的素材,学生理解起直线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脱节。教材用假设无限延伸的铁轨的例子,很多老师引用孙悟空金箍棒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我觉得更需要通过一种让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才能真正理解。
以生活中的素材或者一些民间传说形象来引入,但通过什么有效的活动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顺利过渡,为学生认识线搭好脚手架呢?
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动手画线来理解。
师:象人行道这样的线,有一定的长度,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线段”,我们可以用一条有两个端点的线画出来表示。
线段:
(在这里,由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画法)
…………
师:象手电筒这样射出来的光线,一端在天空中无限延伸,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射线,你们能在纸上把它画出来吗?
(学生尝试画,请一学生到黑板上画,引导学生在有限的纸上如何表示无限长的光线,有了画线段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能用一端画端点,另一端不画端点的方法来表示射线)
…………
师:像金箍棒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的线我们把它称作直线,在纸上我们该如何来表示这样无限长的直线呢?
(学生有了画线段和射线的基础,很快能用没有端点的线表示直线)
…………
这样在动手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如何表示有限长和无限长有了切身的体会,自然通过动手画的活动,把具体形象的线抽象为数学知识,对这三种线的区别理解也很深,无须通过死记硬背、大量练习来认识这三种线。
反思四:线的认识教学反思
让“心”的参与,唤起学生深藏的智慧。
任何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激发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唤起他们真挚而深刻的情感,促使他们用“心”去参与,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因此在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学具,将学生分成了十组,每小组准备一对带线的盒子、一把剪刀、手电筒、尺。并合理的设计实验过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情境,能引出学生探究心理,迅速集中注意力,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在这个环节中,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在活动中,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学具,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认真观察,亲自发现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在探索中可以看出学生个个兴致盎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天真的笑容在“玩”,每个人都带着急切想揭开其中的秘密的一种心情在“玩”,课堂气氛格外的轻松,他们的心情格外的愉快,他们探索出的结果格外的准确,我想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领悟也会格外的深刻。
在我们的课堂中,由于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也有差别。如果我们对情境或问题的设计没有感染学生,没有激发他那种学习的欲望的时候,他的参与是被动的,只是听别人的表达、看别人的操作;甚至到了一切与我无关的地步。那么他的心中只有别人的见解,而没有自己的思维。
就像我们的孩子学画画一样,老师在黑板上画一颗圣诞树,他心中就有一颗圣诞树。如果老师给她一个题目《圣诞节》,再让学生去画,多数孩子的画中都会有圣诞树,因为他的眼里只有黑板上的画,于是他心中很难创造一幅自己的画,画中也自然没有自己的创造——没有心的参与,就只能重复别人。
而只有让学生的“心”在参与数学活动时,他的心中才会有数学,才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才会有自己的标新立异。
让“心”的等待,换回秋天的累累硕果。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每一节课必须有1/3甚至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索、交流,因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和探索都需要很大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他们才能有所发挥、有所创造。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力。每节课都会从他们的小脸上洋溢出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经常会出现预料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不要急于求成。我们在情急之下往往是为学生搭好了桥,让学生顺利的走过去,甚至在送一程。孩子们轻易得来的果实不辣、不咸、不酸、不甜,没味!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不但得不到发展,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能否还记得曾经得到过这样一个果实呢?学生的思维是在教师的等待中开发的,是在“学生的手指尖”上诞生的,是在从“想不到”到“想出来”的过程中发展的。因此无论是长期等待还是短期等待,教师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
让我们一起用心去等待,等待着学生用心品味出数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