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教学反思
时间: 06-07
栏目:反思
反思一: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教学反思
《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是一篇童话,写的是麻雀爸爸妈妈的5个孩子都长大了,父母决定让他们去独立生活,可其中一个孩子不愿意离开家,硬是被爸爸赶出了家门,几个月后,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回家看望父母。对于同一件事情——独立生活,文中的三个“人物”——小麻雀、麻雀妈妈、麻雀爸爸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心态,然而就在这不同的心态变化中,最终三个人物达成了共同看法:应该勇敢的面对生活的中的重重困难,使自己学会独立生活。反思这节课,有成功之处,同时又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生字
本节课中识字、写字的重点是“麻雀”两个字,上课伊始出示图片时,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此时我抓住时机出示“麻雀”两个字,使学生对生字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指导书写时,“麻”字学生说到“广字头没有完全该住林,林字有一部分露在外面”的时候,我抓住时机,传授给了学生左上包右下这类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规律,并以顺口溜的形式呈现:上面不能长,下面往外望。这样便于学生记忆,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不仅能把“麻”写漂亮,还能把这类字都写美观。但做得不到位的是没让学生举例说说这类字我们都学过哪几个。如“房、屋、层”,如果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印象会更深刻,时效性会更强。在指导“雀”时,我同样传授给了学生汉字中的避让规律,由点及面,那么学生在课上不仅仅能写好几个字,还能写好几类字,写字水平也会提高,从而更加感受到祖国汉字之美。学生在书写“麻雀”两个字后,我让学生对照田字格中的范字互相评价,这样给了学生一个评价方法,评价依据,学生也有了评价的方向,但评价后没有得到同学肯定或写的不太好的,我没有指导他们改正,这点做的不实,今后我应注意,把每一点都落到实处。
二、生词
这节课在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方面,我采用了借助图片,结合生活实际,亲身体验等方式,在指导理解“娇生惯养”一词时,我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孩子是娇生惯养的孩子,学生回答“不听家长话的”,“和家长顶嘴的”,“什么活都不干的”等等,从他们的回答中能看出他们已经理解了娇生惯养这个词。在指导理解商量时,通过和同桌商量朗读语气,学生很轻松的也理解了这个词。这样多种方法理解词义,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了以词解词的枯燥无趣,又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今后在课堂中,我要根据词的特点采用不同、有趣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提高解词的实效性。
三、抓住情感线理解课文
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了这条情感线索:小麻雀心情是从伤心、舍不得的离开,到后来的欢快得回来见父母。麻雀爸爸妈妈的心情从开始的心软、坚定,到后来的高兴的迎接孩子的归来。围绕着这个线索通过朗读,比较,想象、并结合板书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感受到小麻雀离家的伤心和回家的喜悦后,我将小麻雀前后两句话对比出现,并配以音乐,此时学生与小麻雀同喜同悲,使课堂达到高潮。这个环节既是小麻雀情感的浓缩,又是对全文的回顾,一举两得,效果不错。
四、开发课文中的想象点
在文章中我安排了两个想象点。第一个想象点是在小麻雀离家时,在学生读完小麻雀的话后,我问:“除了课文中的话,小麻雀还可能哭着说什么?”学生想象后回答:“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冻死的.”“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被老鹰抓住的。”等等。这样帮助学生理解了小麻雀不想离家的心情。第二个想象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小麻雀的话:“我知道,你们那是为我好哇!”引导想象小麻雀离家后学会了哪些本领?这样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创新的火花被点燃了,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回答。在师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把握住文章的重、难点,善于对文中的想象点进行开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样有助于让学生走进课文,走进情景,走进人物心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想象的能力。
这节课中我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在课堂中,既要关注个体,又要关注全体。但不能为了照顾个别而忽略全体。我在课堂中为了等一个没读完书的孩子而耽误了大家的时间,今后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处理好个别与全体的关系,争取做到既关注了个体,又照顾了全体。
课堂评价不到位。课堂评价应体现激励性和导向性。在引导学生读小麻雀哭着说的那句话时,学生没读出语气,我又叫了下一名同学,结果也不理想,这是因为学生们不知道应该怎样读。这时应该发挥评价的作用,给学生一个导向,如果这时我说:“我觉得你伤心的语气没读出来,你能读得更伤心吗?”学生就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自己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效果就会好。
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到位。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说话不完整,我没有及时纠正,写字时,个别学生的坐姿不正确,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时重复前面同学说的话,没有倾听同学的发言,缺乏倾听的良好习惯等。
通过这次做课,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水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反思二: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教学反思
《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是北京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得是五只小麻雀长大了,它的爸爸妈妈要它们自己独立生活。其中一只小麻雀舍不得走,硬是被赶出了家门。几个月过去了,小麻雀飞回来看望爸爸妈妈,理解了爸爸妈妈的苦心。这篇课文的情感主线是小麻雀被赶出家门时的可怜无助、赶出家门后的欢快的心情,并用麻雀妈妈,爸爸的情感烘托出这种变化,使学生懂得小麻雀学会独立生活,不娇生惯养,所以小麻雀的生活更健康更快乐。上完这节课后我的几点体会:
一:课题质疑,使学生很快进入到课文中
看到这个课题,你们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吗?那赶字是什么意思?是谁要把小麻雀赶出家门?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小麻雀赶出家门?这一连串的问题立刻吸引了学生。使学生走进了学习的状态,走进了文本。
二:抓住了小麻雀离开家门前后的变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
的过程。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针对低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注重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体会文本情感,从自主参与学习中主动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抓住了小麻雀离开家门之前和小麻雀回来之后所说的话让学生体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小麻雀心情的变化和身体的变化。从而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
三: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有机的渗透字词的学习
低年级段中,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有机的渗透字词的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识词,在情景中理解词。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惯”
1、指导书写“惯”
(1)整体观察结构。
(2)记字方法。
惯的右上部分像个铜钱,把一千个铜钱穿起来就是一贯
“忄”和什么有关系呢?
(3)注意笔顺,写好字:
“惯”在笔顺上要特别注意,请同学们对照笔顺跟随表,在桌子上写一写这个字的笔顺。哪一部分的笔顺最容易出错?
生:描红,独立写一个。
师:反馈
四:预设的难点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初读了课文,学习了部分生字的基础上再继续学习课文。通过各种读的方式体会领悟课文中小麻雀被赶出家门前后的变化,理解当初爸爸说的话的含义。从而懂得要独立生活,不要娇生惯养。学生可能在想象小麻雀离开家这几个月中是怎么过的比较费劲,因此在前面学习小麻雀离开家门之前它是怎么说的?小麻雀为什么不愿意离开家门?这一环节时,通过各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充分地想象,为学习后一部分奠定了基础。因此,再让学生想象小麻雀离开家这几个月中是怎么过的这个环节时学生就很快找到了答案。
反思三: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教学反思
阳春三月,在各级教研员和校领导的关怀下,今天,我在密云三小上了一节库南公开课 《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课后,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际静下心来进行了深深的思考。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能力。
《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是一篇童话,透过麻雀一家三口的语言,表达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使学生懂得应该勇敢地学会独立生活。备课时,我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关注了学生的需求。力求在充分朗读、默读、指导读、分角色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进行丰富情感体验。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灵活的教学环节。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点自己体现地较好:
一、低年级学生质疑方法的渗透
揭示课题后,我进行了如下的训练:
读完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这个问题意在教给学生写事文章怎样在课题中设疑。引导学生思考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被赶出家门?怎么赶出家门的?赶出后结果怎样?
如果学生说不出,也没有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委婉的方式提出,如:看到课题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或感受到质疑的方法、了解都可以从哪些方面质疑。
二、阅读中把人物语言作为重点去品悟,在感悟中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在感受小麻雀的话:“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饿死的!”先让学生观察图画上小麻雀的表情,感受心情,再让学生体会着“伤心”读一读。这样的训练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先由形象的画面,再到抽象的文字,由视觉感受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在感受爸爸妈妈的话之前,我安排了学生默读二自然段,按要求画出爸爸妈妈说的话并读一读。这个环节意在巩固学生默读课文的方法,提高学生默读思考的能力。因为老师提的要求简单可行,所以学生学的比较扎实有效。
感受妈妈的话时:麻雀妈妈心软了,悄悄地跟麻雀爸爸商量:“要不,就让它多住些日子。”我先让学生和同伴商量一下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再说说怎么商量的?(引导生回答:我说了?他说了?)
这时教师告诉学生:像刚才那样两个或两个人以上说出自己不同想法就是商量。
然后还让学生回想一下,你跟别人商量过什么事?或者,平时你听到过别人商量什么事?用商量说个句子。这样教师把这个比较不好理解的词语“商量”用一种比较巧妙的方法不仅理解了,而且还在应用中加深了理解。这时,能很好地把握“商量”的语气。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还注重了利用轻重长短的语调读出语气的指导,使学生的有语气读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是一篇童话,写的是麻雀爸爸妈妈的5个孩子都长大了,父母决定让他们去独立生活,可其中一个孩子不愿意离开家,硬是被爸爸赶出了家门,几个月后,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回家看望父母。对于同一件事情——独立生活,文中的三个“人物”——小麻雀、麻雀妈妈、麻雀爸爸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心态,然而就在这不同的心态变化中,最终三个人物达成了共同看法:应该勇敢的面对生活的中的重重困难,使自己学会独立生活。反思这节课,有成功之处,同时又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生字
本节课中识字、写字的重点是“麻雀”两个字,上课伊始出示图片时,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此时我抓住时机出示“麻雀”两个字,使学生对生字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指导书写时,“麻”字学生说到“广字头没有完全该住林,林字有一部分露在外面”的时候,我抓住时机,传授给了学生左上包右下这类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规律,并以顺口溜的形式呈现:上面不能长,下面往外望。这样便于学生记忆,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不仅能把“麻”写漂亮,还能把这类字都写美观。但做得不到位的是没让学生举例说说这类字我们都学过哪几个。如“房、屋、层”,如果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印象会更深刻,时效性会更强。在指导“雀”时,我同样传授给了学生汉字中的避让规律,由点及面,那么学生在课上不仅仅能写好几个字,还能写好几类字,写字水平也会提高,从而更加感受到祖国汉字之美。学生在书写“麻雀”两个字后,我让学生对照田字格中的范字互相评价,这样给了学生一个评价方法,评价依据,学生也有了评价的方向,但评价后没有得到同学肯定或写的不太好的,我没有指导他们改正,这点做的不实,今后我应注意,把每一点都落到实处。
二、生词
这节课在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方面,我采用了借助图片,结合生活实际,亲身体验等方式,在指导理解“娇生惯养”一词时,我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孩子是娇生惯养的孩子,学生回答“不听家长话的”,“和家长顶嘴的”,“什么活都不干的”等等,从他们的回答中能看出他们已经理解了娇生惯养这个词。在指导理解商量时,通过和同桌商量朗读语气,学生很轻松的也理解了这个词。这样多种方法理解词义,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了以词解词的枯燥无趣,又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今后在课堂中,我要根据词的特点采用不同、有趣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提高解词的实效性。
三、抓住情感线理解课文
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了这条情感线索:小麻雀心情是从伤心、舍不得的离开,到后来的欢快得回来见父母。麻雀爸爸妈妈的心情从开始的心软、坚定,到后来的高兴的迎接孩子的归来。围绕着这个线索通过朗读,比较,想象、并结合板书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感受到小麻雀离家的伤心和回家的喜悦后,我将小麻雀前后两句话对比出现,并配以音乐,此时学生与小麻雀同喜同悲,使课堂达到高潮。这个环节既是小麻雀情感的浓缩,又是对全文的回顾,一举两得,效果不错。
四、开发课文中的想象点
在文章中我安排了两个想象点。第一个想象点是在小麻雀离家时,在学生读完小麻雀的话后,我问:“除了课文中的话,小麻雀还可能哭着说什么?”学生想象后回答:“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冻死的.”“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被老鹰抓住的。”等等。这样帮助学生理解了小麻雀不想离家的心情。第二个想象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小麻雀的话:“我知道,你们那是为我好哇!”引导想象小麻雀离家后学会了哪些本领?这样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创新的火花被点燃了,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回答。在师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把握住文章的重、难点,善于对文中的想象点进行开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样有助于让学生走进课文,走进情景,走进人物心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想象的能力。
这节课中我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在课堂中,既要关注个体,又要关注全体。但不能为了照顾个别而忽略全体。我在课堂中为了等一个没读完书的孩子而耽误了大家的时间,今后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处理好个别与全体的关系,争取做到既关注了个体,又照顾了全体。
课堂评价不到位。课堂评价应体现激励性和导向性。在引导学生读小麻雀哭着说的那句话时,学生没读出语气,我又叫了下一名同学,结果也不理想,这是因为学生们不知道应该怎样读。这时应该发挥评价的作用,给学生一个导向,如果这时我说:“我觉得你伤心的语气没读出来,你能读得更伤心吗?”学生就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自己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效果就会好。
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到位。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说话不完整,我没有及时纠正,写字时,个别学生的坐姿不正确,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时重复前面同学说的话,没有倾听同学的发言,缺乏倾听的良好习惯等。
通过这次做课,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水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反思二: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教学反思
《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是北京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得是五只小麻雀长大了,它的爸爸妈妈要它们自己独立生活。其中一只小麻雀舍不得走,硬是被赶出了家门。几个月过去了,小麻雀飞回来看望爸爸妈妈,理解了爸爸妈妈的苦心。这篇课文的情感主线是小麻雀被赶出家门时的可怜无助、赶出家门后的欢快的心情,并用麻雀妈妈,爸爸的情感烘托出这种变化,使学生懂得小麻雀学会独立生活,不娇生惯养,所以小麻雀的生活更健康更快乐。上完这节课后我的几点体会:
一:课题质疑,使学生很快进入到课文中
看到这个课题,你们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吗?那赶字是什么意思?是谁要把小麻雀赶出家门?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小麻雀赶出家门?这一连串的问题立刻吸引了学生。使学生走进了学习的状态,走进了文本。
二:抓住了小麻雀离开家门前后的变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
的过程。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针对低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注重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体会文本情感,从自主参与学习中主动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抓住了小麻雀离开家门之前和小麻雀回来之后所说的话让学生体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小麻雀心情的变化和身体的变化。从而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
三: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有机的渗透字词的学习
低年级段中,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有机的渗透字词的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识词,在情景中理解词。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惯”
1、指导书写“惯”
(1)整体观察结构。
(2)记字方法。
惯的右上部分像个铜钱,把一千个铜钱穿起来就是一贯
“忄”和什么有关系呢?
(3)注意笔顺,写好字:
“惯”在笔顺上要特别注意,请同学们对照笔顺跟随表,在桌子上写一写这个字的笔顺。哪一部分的笔顺最容易出错?
生:描红,独立写一个。
师:反馈
四:预设的难点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初读了课文,学习了部分生字的基础上再继续学习课文。通过各种读的方式体会领悟课文中小麻雀被赶出家门前后的变化,理解当初爸爸说的话的含义。从而懂得要独立生活,不要娇生惯养。学生可能在想象小麻雀离开家这几个月中是怎么过的比较费劲,因此在前面学习小麻雀离开家门之前它是怎么说的?小麻雀为什么不愿意离开家门?这一环节时,通过各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充分地想象,为学习后一部分奠定了基础。因此,再让学生想象小麻雀离开家这几个月中是怎么过的这个环节时学生就很快找到了答案。
反思三: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教学反思
阳春三月,在各级教研员和校领导的关怀下,今天,我在密云三小上了一节库南公开课 《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课后,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际静下心来进行了深深的思考。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能力。
《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是一篇童话,透过麻雀一家三口的语言,表达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使学生懂得应该勇敢地学会独立生活。备课时,我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关注了学生的需求。力求在充分朗读、默读、指导读、分角色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进行丰富情感体验。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灵活的教学环节。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点自己体现地较好:
一、低年级学生质疑方法的渗透
揭示课题后,我进行了如下的训练:
读完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这个问题意在教给学生写事文章怎样在课题中设疑。引导学生思考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被赶出家门?怎么赶出家门的?赶出后结果怎样?
如果学生说不出,也没有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委婉的方式提出,如:看到课题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或感受到质疑的方法、了解都可以从哪些方面质疑。
二、阅读中把人物语言作为重点去品悟,在感悟中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在感受小麻雀的话:“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饿死的!”先让学生观察图画上小麻雀的表情,感受心情,再让学生体会着“伤心”读一读。这样的训练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先由形象的画面,再到抽象的文字,由视觉感受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在感受爸爸妈妈的话之前,我安排了学生默读二自然段,按要求画出爸爸妈妈说的话并读一读。这个环节意在巩固学生默读课文的方法,提高学生默读思考的能力。因为老师提的要求简单可行,所以学生学的比较扎实有效。
感受妈妈的话时:麻雀妈妈心软了,悄悄地跟麻雀爸爸商量:“要不,就让它多住些日子。”我先让学生和同伴商量一下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再说说怎么商量的?(引导生回答:我说了?他说了?)
这时教师告诉学生:像刚才那样两个或两个人以上说出自己不同想法就是商量。
然后还让学生回想一下,你跟别人商量过什么事?或者,平时你听到过别人商量什么事?用商量说个句子。这样教师把这个比较不好理解的词语“商量”用一种比较巧妙的方法不仅理解了,而且还在应用中加深了理解。这时,能很好地把握“商量”的语气。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还注重了利用轻重长短的语调读出语气的指导,使学生的有语气读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