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时间: 06-27 栏目:反思
反思一: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我们认识的数》这一课时时,原本觉得这个内容太单调,不好上,为了让这节课上得不单调,能很好的让学生掌握,于是我这样设计了这节课:

在教学第一个环节“说一说”时,我先让学生巩固了一下100以内数的顺序,这一环节我教学得非常扎实,我用四种数数方式进行了数的巩固:一是让学生集体从0数到100;二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到100,三四组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到100;三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100以内的双数,男同学数100以内的单数。这样,不但巩固了数的顺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概念和记忆。紧接着,我抓住时机说:“同学们数数数得这么好,那你能用你刚才数的这些数其中的一个数说一句话吗?”“你能说得和别人不一样吗”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

在教学第二环节“说说家人的年龄”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数字的,比如说我们的年龄。你能说出家里人的年龄吗?”等学生说出了家人的年龄后,我会夸他“你真是一个有心的孩子”、“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等。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数的应用,还教育了学生做一个关心家人的好孩子。然后直接让他们判断“小明家那个64岁年龄的人”应该是谁,学生有了刚才对年龄认识的基础,他们一下就能猜出那可能是谁的年龄。

在教学第三环节“猜一猜”时,我课前提前通知学生准备一些玉米、蚕豆等农作物。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对数量的估计还很陌生,于是,我在教学上打破了常规,改变了一下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为了不让学生没有把握的乱猜,我先让他们随便抓一把玉米,数一数是多少个,然后再重新抓一把,猜一猜,这一把有多少个,在数一数确认一下,然后再抓一把蚕豆猜一猜有多少个。这样,学生的头脑里已基本有了一定的数量,然后我随机提问:“你认为抓一把玉米多还是抓一把蚕豆多?”这时,学生就会很明白地说出哪个多、哪个少。他们用他们的小手清楚地感知了体积大的抓的少,体积小的就抓的多的这个特点,因此,也巩固了比多比少的概念。

在教学最后一环节“数一数”时,我过渡为:“今天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奖励你们,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做《找数字》游戏好吗,这时,学生非常兴奋,我也由此激发了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数校园的大树,数校园的房间,数校园的花池等等。让学生在游戏当中、在快乐当中掌握了数,运用了数,并对枯燥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调节。

所以,我认为这堂课上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掌握了知识,算得上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值得探讨的就是,教学“猜一猜“时,我打破常规,采用的那种教学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还有待于我向专家去请教。


反思二: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前几周,我执教的“我们认识的数”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数单元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并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我所面对的孩子年龄只有7、8岁,他们注意力不易持久,如果单纯让学生说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如果按照教材的安排,最后一个“数一数”环节要是安排学生室外活动,时间又是否允许?基于以上考虑,在课前我大胆的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以课前调查,课中交流,课中探究,课后实践这条主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

一、课内外结合,活动中积累

这节课是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些教学目标光靠一堂数学实践活动课是远远不够的,本课最多只能解决一个方法指导的问题。大量的积累和感悟还要由学生自己在课外解决。当我问:你们还在哪见过数?孩子们思维活跃,大胆举手,个个争着说。正是由于课前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数的活动,才有了课上学生争先恐后的表现。学生在收集和汇报中充分体验到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小组分工,活动中体验

小组合作是课标中所提出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能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养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促进集体协作精神的形成。这节课我针对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特点,分工明确:组长负责抓,组员一起猜,一起数,记录员填表。在“猜一猜”活动中采用了五个层次的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在活动时,孩子们进行得比较有序。

三、重视估算,活动中指导

新课标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说,这节课上我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每次学生汇报完所收集的数据后,我都引导他们小结:这是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除此我还注重了估算策略的渗透。如让学生猜年龄、根据一把糖的粒数估一估一把蚕豆、花生米有多少粒等这些环节,既激发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增强了数感,更让猜对的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反思这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

一、时间没把握好。由于这节活动课平行班都上过了,没有进行试教。教学前心里没什么数,还以为会来不及,实际却留了好几分钟时间。因此,教学设计应该更有弹性。像这种活动课,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准备几个巩固训练题,以解燃眉之急。

二、教学机智还欠缺。如:在课件播放四个小朋友用100以内的数说话后,我提出:你听到了哪几个数?由于只听了一遍,要让一年级的学生准确无误地说出四个数的确有难度。当时,我应该让学生从教材中再去读一遍,就能解决了。再如:在猜老师的年龄这个环节,我应该在我的提示下让学生猜出确切的年龄。这样既可巩固了数的概念,又能更大地激发他们猜数的积极性。

选这节活动课作为教研课是第一次,可以说也是一个尝试吧。有很多的不足,还待以后教学加以改进。


反思三: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是让学生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数,来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慢慢去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

一年级的小孩,有着自身年龄小的特点,对事物都有好奇的心理,同时也有好动的一面.结合小孩的童真,还有从小孩的兴趣出发,一开始教学,我创设了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卡通动物青蛙王子带着学生进入数学王国,而数学王国里住着是小朋友学过100以内的数,这些数是我们认识的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的內容,用卡通动物100以內的数”带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并且可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学着去解决问题.利用课件中四位同学的话来抛砖引玉,并伴有相应的图象,以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记忆中搜索有关的数学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说得更多更好.安排学生把话中的数去掉重说一遍,体会数在描述事物时所起的作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猜年龄的教学环节是以一个智力游戏的形式出现,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年龄的特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环节中有猜一猜的游戏,先数一把蚕豆,接着猜一把花生后数猜的那把花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抓一把花生的粒数都要比抓一把蚕豆的粒数多?这里就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讨论等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活动,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增强估算的意识,掌握估算的方法,提高估算的能力;还有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肯定自己,在自我评价中增强自信;通过激励的措施,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这一环节教学中,给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够明确,活动的秩序不够圆满,作为组织者的我,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探究,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

走出教室,自己去发现生活的数学,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是为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学生真正学到生活中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另外,这项活动还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算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小高潮.只是时间的安排上不是很充足,这是不足的地方,需改正.

最后,青蛙王子又来了,告诉学生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也告诉了学生,要更泛地参加数学活动,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反思四: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前的教学中,都没认真上,虽然学生也会,但没有系统的思考,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所以,这节课我认真准备了一下。

课前,我让学生做了充足的准备。1.联系生活实际用100以内的数书说一句话。可以看书查电脑,可以根据自己周围的实际情况。2.抓一把蚕豆数一数,准备些花生黄豆。

1、说一说——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来交流。

学生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汇报起来也特别的踊跃,涉及了生活的多方面情况。如:我们班有22张桌子。我爷爷今年66岁了。我的故事书有94页。奶奶过年给了我100元压岁钱…….在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一比谁说的最多,谁听的最认真。通过用学过的数来表述与交流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2、猜一猜——学会估计物体的个数。

在这一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回家抓蚕豆的结果。思考一:同样抓蚕豆,怎么有人抓的多,有人抓的少呢?

根据抓蚕豆的结果,猜一猜如果抓花生可以抓多少?可能有多少个?学生在猜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是随便猜,没有思考,有的孩子已经知道联系蚕豆的个数来猜,多数知道抓一把花生比抓一把蚕豆的个数多。再让学生亲自抓一抓,数一数验证自己猜的结果,最后让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这样词语来正确描述。思考二:为什么抓一把花生比抓一把蚕豆的个数多?

直接让学生猜一猜,抓一把黄豆比花生多还是少?为什么?可能有多少个?再让学生亲自抓一抓,数一数验证自己猜的结果,最后让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这样词语来正确描述。思考三:如果抓一把大米比抓一把黄豆的个数多还是少?

通过三次的猜想,验证,思考,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估计的方法,学会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在生活的应用。

3、数一数——走进现实。

我们的校园比较大,我让学生数了一下楼梯的阶数,门口方砖的块数等等,进一步体会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每一节课,如果认真精心准备,孩子还是有收获的。自己也有收获。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