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苏武牧羊教学反思

时间: 06-24 栏目:反思
反思一:苏武牧羊教学反思

《苏武牧羊》一课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但宁死不屈、维护国家尊严的感人事迹。课后反思教学过程,觉得自己在以下两方面做得较为成功。

一、有扶有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苏武牧羊》一课中第二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共有4节,这四节从三个方面来描述苏武的有气节。根据这三方面的共性,在教授这一部分的“苏武与匈奴王的第一次交锋”时,我边分析边归纳了三个学习步骤:一、读、思(写什么)。二、读、划(找出描写苏武言行的词句)。三、交流、体会。根据这三个步骤学完后,我就让学生体会后几节在叙述上的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借鉴黑板上刚刚归纳的方法自主学习后几节。这样,就给了每一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使学生既读懂文章,又增添了了学习兴趣。

二、合理想象,引导学生领会中心;交流信息,延伸课外阅读
  
合理的想象易于文章中心的领会。在学习课文第四节时,我问道:“你知道荒漠是怎样的?”通过让学生想象说话,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紧接着教师介绍文中“荒漠”的情况,突出该处气候恶劣,人很难在那里生存……其后,我又问道:“那么苏武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从而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到苏武的坚强品质,体会到了苏武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反思二:苏武牧羊教学反思

“旌节”多次在文中出现,是由头至尾贯穿前文的线索,这支旌节成为了国家的象征,成为了苏武民族气节的体现。所以在备课时,就把“旌节”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先让同学看图片了解旌节,再从文中找出描写到旌节的语句,让学生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
 
这堂课上下来感觉问题很多,很不成熟,不管是教案的设计还是课堂实施都不理想。细细反思,不足之处:

一、问题指向性不明确。在导入部分,用一句话简单地介绍一下苏武,这个问题指向性不明确,我设计的用意其实只是让他们说出他是西汉时期的一员大臣,可是因为问题不明确,学生回答苏武是不爱国的人,有气节的人等。在品读词语,感悟品质部分,第二张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也是欠考虑的,

让学生读出示的两段描写,并完成句式填空,当________时(面临的情况)虽然已经给了提示,但学生对课文不熟悉,不会联系上下文去思考填写这个空格,只是看我给出的那两段描写。所以应该改成自由读第2、3节完成学习任务单二,而不是把学生框在那两段描写中,问题的指向性应该更明确写,设计改为:当匈奴王_____时(面临的情况)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也不至于浪费太多时间在这个问题上。

二、设计内容过多、过难,没有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问题过难,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不高。比如:从苏武宁死抗辱和痛斥卫律两段描写中你能看出苏武身上有哪些高贵品质?学生无法用语言表达,而这些思想性的东西在这里出现也是不合适的。又如:在学习“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这段描写时,挖得过深,设计时想让学生把握三个层次。首先我让同学通过朗读感受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特点,然后让学生认识用排比句式列举了三种苏武遭受的折磨,最后让学生想象苏武还会遭受哪些折磨。这个想象说话其实很有难度,我没有给予他们任何辅助性的东西,学生答不上来也情有可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在教案设计时要学会取舍,不能什么多要,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反思三:苏武牧羊教学反思

《苏武牧羊》是一首歌,作为一堂课而言,在设计思路时,教学理念提倡学科综合。在实施中,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材料构建起与历史学科的联系,为学生讲西汉之时的“牧羊故事”。当然,学科综合的理念要恰倒好处,决不能喧宾夺主。通过师生的互动学习,我发现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有着极其微妙的变化:学生明白了对歌曲的情感处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苏武牧羊》是一首具有古典艺术性与感染力颇强的歌曲。它体现了人类的基本素质。对于教学的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上看,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课程标准表述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在教育教学中新理念是如何体现的?应该承认,我们老师和学生不只是课程的接受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创造者。在师生相互交往的动态过程中,不断创新,构建意义,同时也创建自己的认识结构。

对教材的分析把握与运用,还是以《苏武牧羊》为例,在演唱的时候,使用悲?还是用喜?当学生明白了苏武牧羊十九年的事情,我想他们是不会用唱《娃哈哈》的情绪去演唱吧?


反思四:苏武牧羊教学反思

《苏武牧羊》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利诱、威逼、折磨依然心向祖国毫不动摇的故事,赞颂了苏武的民族气节以及爱国热情。

教学时,我将内容的概括作为书面预习要求。有了课前的准备,学生基本能概括清楚,且节省了不少时间。口头与书面的预习相结合,能够提高预习的效率,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本 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来体会人物思想品格。在重点环节的学习时,我始终为突破这个难点而设计了一系列的方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很快地 找到了重点句子,然后找出关键词语,联系具体语境,或设身处地想一想,或演一演,最后通过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能体会到苏武宁死不屈民族气节。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