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谁的羽毛教学反思

时间: 06-24 栏目:反思
反思一:谁的羽毛教学反思

入职近三年来,大部分时间都在钻研着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一开始我就像是“走在迷途的孩子”始终找不到回家的路,不知道所谓的“随文识字’课应该怎么上,学科教研员们多次的组织听课,多次不厌其烦的听我的课,并且反复而耐心的指导,让我自己觉得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讲课的思路变得格外的清晰,明了,但是仍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想围绕我讲的《谁的羽毛》一课做以下几点的反思。      

早在两年前,我曾听过兄弟学校针对新教师培训时,优秀教师讲过这节课,当时感到受益匪浅,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对“随文识字“一下子有了豁然开朗的认识,于是我也经过缜密的准备上了这节课,本节课的重点就在于朗读,而创设情境对于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比较重要,会很容易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开始我就用幻灯片设计了飘落的动态羽毛,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围绕课程的主线,我还在黑板上分别出示小乌龟、小猴子、大犀牛等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的图片,板书中在图片下面对应的写出他们的语气,我还在课前准备了小动物的头饰,在分角色朗读时让孩子们融入角色,想象自己就是课文中的小动物,边表演边练习用不同的语气进行对话朗读训练,学生们的兴趣非常浓,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巩固练习环节我继续围绕小乌龟想要找到羽毛的主人这条主线,让同学们帮助小乌龟闯关才能找到失主,从而在创设挑战性的情境中巩固了生字,词语和句子,同学们的兴致颇高,都纷纷享受着帮助后的快乐!整节课起到了时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让孩子在浓厚的求知欲中完成了识字教学。       

另外,我还在制作课件上下了一些功夫,尤其是对羽毛的动画设计,给乌龟和遇到的小动物的动画配音,会认字和会写字在幻灯片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包括在记住会写字时结合图片进行记忆字形,对指导书写方面出示动画笔顺的方式,随时随地的让学生在“被吸引”“自主学”的过程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       

本节课主线很明了,所以在设计对学生提的问题上也并不难,我主要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展开:“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乌龟捡到羽毛之后他是怎么想的呢?小乌龟不灰心,他接下来又往前走,又遇到谁了呢?”等等,每个问题都是在承接上文,过渡下文,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思路完整。     

当然,针对本课的教学,我也有几点不足之处:1.上课时间没有拿捏准确,在授课过程中有的语言还不够精炼。2.在授课时,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馈不够及时有效,这可能是由于我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的原因导致的。3.学科教研员在培训中多次强调指导书写的时间要足够长,在这节课中没有能恰到好处的安排好这部分的时间。     

最后,我觉得这节课上完之后,由于时间安排不够严谨,我心里还是留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但是每次讲课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都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我觉得在入职以来正是有了学科教研员们不断的提供平台听课,不断的给予我们悉心的指点,才让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有了一次有一次质的飞跃!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今后我还会继续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反思,争取更大的进步!


反思二:谁的羽毛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阅读课文,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学习本篇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学习小乌龟做事有恒心有毅力的好品质。根据学生的特点,我采取抓重点词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找一找小乌龟找失主的过程中都遇到哪些人了,他们怎样对待小乌龟的,而小乌龟又是怎样做的。

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是以兴趣促进学习活动的,教师上课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课教学采用鲜活的课件和分角色表演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生字是上节学习过的,因此新课伊始就出示课件复习,然后进行朗读课文的练习。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激发他们的表演力、表现力,最后续编课本剧,更是能增加学生的创造能力。多媒体课件带进语文课堂,可以受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良好效果。


反思三:谁的羽毛教学反思

《谁的羽毛》是课标实验教材语文版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围绕着“团结友爱,诚信合作”这一主题,选编了四篇贴近儿童生活,充满儿童情趣,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谁的羽毛》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非洲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一只小乌龟捡到一片漂亮的羽毛,并千方百计把羽毛还给驼鸟的故事,赞扬了小乌龟捡到东西主动归还失主的好品质。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有趣,引人深思,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好教材。

一、创设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中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老师在板书课题后与学生进行交流: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带来了动画片《谁的羽毛》,想不想看呀?由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切入,整体感知课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在教师指导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以后,让学生同桌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然后是给动画配音,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到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以读为本,使学生积累语言感悟道理
        
《语文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性服务。我们努力地将上述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1、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多表达。

2、读中落实重点句,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人物的感情。“这怎么行呢?”“那怎么行呢?失主会多着急呀。”引发学生想像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感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是一遗憾的艺术”,尽管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并非常投入地走进课堂,但是细细回味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便呈现出来。比如有些过渡语言不够简洁明了,有些用词够不准确。

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就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 “生成”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预设是基础,但课堂上一些微小的细节,不是都能预设到的。对于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在及时捕捉,瞬间做出判断的同时,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会产生心灵的碰撞、融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机智。
为你推荐
201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