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教学反思(2)
时间: 06-23
栏目:反思
就是让学生经历时间单位的过程。1秒和1分可以在课堂上体验具体有多长,然后以学 生获得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扩展,不要局限于教材提供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从而加深认识时间单位。例如,写字课的时间记录,体育课开展的各项 活动,还可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点我做的有点不足。后几课时我增加了与生活联系的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用到时间 的实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2.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在经历对时间直观认识后,一定要结合例题,培养 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些时间单位的选择,学生不可能全部经历,不经历就无法正确解答吗?如果让学生想一想时、分、秒有多长,学生还是可以正确判断的。举例来 说,有一位学生选择“睡8(秒)”,教师可以对照秒针数8下,学生自然就明白错误了。所以,做完题目后想一想是否符合情理,也是认识时间单位的一个方法。
3. 重新整合教材,把认识时刻用一个线索串联起来。开始教学认识时刻时,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判断时刻。尤其是认识某时55分,经常出现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认 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教材出现的8﹕05和3﹕55之间没有形成联系,如果改成8﹕05和8﹕55,把时刻的经过过程用钟拨出来,可能效果好些。二, 我没有分析某时55分判断的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以学生上学为情境,首先出示7﹕05作为起床时刻,再拨出7﹕55,重点让学生观察7﹕55时针的指 向。然后提出疑问,时针指向8,究竟是7﹕55,还是8﹕55。通过讨论学生取得共识,应该是7﹕55。在此基础上再拨出几个55分的时刻让学生讨论。最 后进行总结,当时针指向几时,有两种情况,如果分针在12的右侧,那就是几时过一点。如果分针在12的左侧,那就是快到几时,正确的时刻是几时减1。总结 以后再出示时刻让学生辨认,正确率大大提高了。
时间单位的学习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适当的时候也要教给学生辨认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掌握时间单位。
反思五:时、分、秒教学反思
在第三册数学教材中,第六单元《时、分、秒》是一个难点。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钟面的基础知识,会认钟面上的时间,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及求经过时间等等。对于缺乏知识经验的二年级孩子来说,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例 如在认识钟面的时候,通过实物展示和课件的操作,让学生数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时针和分针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又向他们 介绍了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时;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 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以上概念在一边拿钟面进行实际操作一边提问时,孩子们尚能回答,可是让他们在独立做的时候,就很容易混淆。
在 教学求经过时间时,则感觉更加困难。例如求从11点--4点经过了几时,答案就五花八门。有的孩子用11减4,有的在钟面上数,却数成了从4到11的格 数,而且在数格的时候,他们往往数的不是几个格,而是几个数字。还有诸如“2:45--3:20经过了( )分”这样的题目,也是比较难理解的。我给孩子们讲了几种方法,第一种是最直观的方法,在钟面上数格子;还可以先算2:45到3:00是15分,再算 3:00到3:20是20分,合起来是35分;另外还可以把这样的题目当作减法来做,用后面的数减前面的数,20减45不够减,拿出一个小时当作60分, 和20合在一起是80分,再减45就可以得到35分。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没有要求孩子们全部掌握,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或可以理解的方法。对于一些理解 能力稍弱的孩子,他们能在钟面上把经过的时间数出来,我也觉得他们挺棒的。
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地讲解、练习及个别指导,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大部分同学对以上知识都能基本掌握,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比以前有了提高。但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能不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还是这些知识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的确过于难了,仍然是让我们感到比较困惑的…
2.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在经历对时间直观认识后,一定要结合例题,培养 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些时间单位的选择,学生不可能全部经历,不经历就无法正确解答吗?如果让学生想一想时、分、秒有多长,学生还是可以正确判断的。举例来 说,有一位学生选择“睡8(秒)”,教师可以对照秒针数8下,学生自然就明白错误了。所以,做完题目后想一想是否符合情理,也是认识时间单位的一个方法。
3. 重新整合教材,把认识时刻用一个线索串联起来。开始教学认识时刻时,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判断时刻。尤其是认识某时55分,经常出现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认 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教材出现的8﹕05和3﹕55之间没有形成联系,如果改成8﹕05和8﹕55,把时刻的经过过程用钟拨出来,可能效果好些。二, 我没有分析某时55分判断的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以学生上学为情境,首先出示7﹕05作为起床时刻,再拨出7﹕55,重点让学生观察7﹕55时针的指 向。然后提出疑问,时针指向8,究竟是7﹕55,还是8﹕55。通过讨论学生取得共识,应该是7﹕55。在此基础上再拨出几个55分的时刻让学生讨论。最 后进行总结,当时针指向几时,有两种情况,如果分针在12的右侧,那就是几时过一点。如果分针在12的左侧,那就是快到几时,正确的时刻是几时减1。总结 以后再出示时刻让学生辨认,正确率大大提高了。
时间单位的学习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适当的时候也要教给学生辨认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掌握时间单位。
反思五:时、分、秒教学反思
在第三册数学教材中,第六单元《时、分、秒》是一个难点。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钟面的基础知识,会认钟面上的时间,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及求经过时间等等。对于缺乏知识经验的二年级孩子来说,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例 如在认识钟面的时候,通过实物展示和课件的操作,让学生数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时针和分针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又向他们 介绍了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时;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 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以上概念在一边拿钟面进行实际操作一边提问时,孩子们尚能回答,可是让他们在独立做的时候,就很容易混淆。
在 教学求经过时间时,则感觉更加困难。例如求从11点--4点经过了几时,答案就五花八门。有的孩子用11减4,有的在钟面上数,却数成了从4到11的格 数,而且在数格的时候,他们往往数的不是几个格,而是几个数字。还有诸如“2:45--3:20经过了( )分”这样的题目,也是比较难理解的。我给孩子们讲了几种方法,第一种是最直观的方法,在钟面上数格子;还可以先算2:45到3:00是15分,再算 3:00到3:20是20分,合起来是35分;另外还可以把这样的题目当作减法来做,用后面的数减前面的数,20减45不够减,拿出一个小时当作60分, 和20合在一起是80分,再减45就可以得到35分。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没有要求孩子们全部掌握,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或可以理解的方法。对于一些理解 能力稍弱的孩子,他们能在钟面上把经过的时间数出来,我也觉得他们挺棒的。
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地讲解、练习及个别指导,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大部分同学对以上知识都能基本掌握,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比以前有了提高。但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能不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还是这些知识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的确过于难了,仍然是让我们感到比较困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