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时间: 06-23
栏目:反思
反思一: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一、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合理安排复习内容
在学习《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之前,学生已有加减混合、乘除混合、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的学习经历,加减混合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只需要学生把第一次运算的结果记在心中,再完成第二次运算,写出结果;乘除混合是在二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学习过程与加减混合相似,直至四上,学生才正式学习用递等式完成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为了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本课的学习内容,我在复习环节设计了10道两步式题(4题含有同一级运算,4题含有乘(除)和加(减)、2题含有括号的两步式题),试教中发现安排含有括号的两步式题对新课中学生列综合算式可能有一定的干扰(好多学生列出的综合算式中前后两个乘法都加了括号,当然出现这样的算式也很好),因此在后来的课堂中删除了这两题,并且也调整了上面8题的出现顺序。离学生思维最近的是乘(除)和加(减)的混合运算,因此先出示了4题乘(除)和加(减)混合的,而后出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 “试一试”的教学用到这部分内容,这样的出现顺序与教材的编排相吻合。
二、注重“算”与“用”的结合
新教材没有单独编排应用题,除了有侧重地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外,大部分解决问题的教学都结合在其他内容的学习中进行,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注重“算”与“用”的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本课的练习中,我安排了两个解决问题,即“想想做做”的第4、5题。第4题与例题较相似,求两商之差,一是巩固所学的列综合算式,按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二是训练学生从问题想起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引导学生理解“人均居住面积”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但是我又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显得过于罗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以致第5题未能解决。我们平时计算的教学和练习,倘若能结合实际情境,学生就能真正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这样就能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算”和“用”和谐交融。
三、正确对待和合理利用课堂生成
课堂是个充满未知的场所,每一刻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或尴尬。在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后,要求学生能列综合算式的尽量列综合算式计算,课堂中出现了这样三种算式:12×3+15×4,(12×3)+(15×4),(12+15)×4-12。前两种都在我的预设中,第三种在两次试教中都未曾见过,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要冷静,处理不当,会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我观察学生的反应,一脸茫然,看来把这个问题抛给当事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请韩黎说明自己的想法,先算一副象棋和一副围棋的总价,乘4是都看做买4副,然后在总的价钱中减去一副象棋的价钱就是李老师一共要付的钱,多好的想法啊,这个算式就有了存在的理由,也让我临时调整了课堂总结,本打算到 “想想做做”第3题直接说说运算顺序就下课的,但觉得何不妨用这个算式开启下一节课的学习呢,于是便有了:课后请大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完成韩黎的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既尊重了学生,又顺利地过渡到后续的学习。
至于(12×3)+(15×4),我采用了迂回的战术,允许学生有这样的想法,顺势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联系实际情境学生想到先算括号中的,再把两部分价钱相加,何况计算的结果和分步算式一致,有括号的综合算式暂告段落,回到12×3+15×4,在此观察算式,揭示课题,探究运算顺序,算出结果,沿着我既定的方案进行,再折回,两式比较,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先算了乘法,有括号的算式中也是先算了乘法,那括号就可以不用了,也说明了数学的简洁性。
当然在本节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未能营造出应有的课堂氛围,教学中几个的细节处理还不够细腻,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断地摸索、尝试。
反思二: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例题提供的是一个求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地提出“这道题先算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列出三步计算的综合算式, 并自然地引起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运算顺序的心理需求。
教学中我用卡片设计了四道题,复习四年级上册学习的两步混合运算,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分别是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只含有加减和只含有乘法的混合运算。指名说出先算什么,我相应用红色彩笔在先算的那一步下面画线。最后,让学生概括总结它们的运算顺序,更好的为本节课作铺垫。
在复习之后我创设情境导入,在学生说出例题的相关数学信息,理清数量关系后,我让孩子先列分布列算式计算,再安排在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将三个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之后发现这个环节设计的不合理,因为学生现在已经可以直接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比较与上学期的混合运算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从而进入本节课的重点环节: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应该先算什么,再请学生汇报,然后独立计算,最后指名板演不同的计算过程:
12×3 + 15×4
= 36 + 15×4=36 + 60
= 36 + 60=96(元)
= 96(元)
教学中始终是我牵着学生一步一步走,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讨论。在各位评委的点评后我发现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先算什么,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说说各自的想法。经过讨论之后我再请几个小组代表说说他们小组的想法,最后带领全班总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优化算法比较得出同时算出两个积,再相加,从而使计算过程简便一些。“试一试”我让学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通过巡视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安排两位不同答案的学生板演。通过比较提醒学生不参与计算的数一定要在下一步照抄下来不可丢了。在这里我是让错误的学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集体交流错误的原因,而没有考虑到该学生当时的心情,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教师可以自己把巡视发现的重点错误自己板书在黑板上,照顾学生的心理。
对于练习的处理我是这样安排的:第1题在学生互相说一说运算顺序之后独立计算,再安排四位同学板演,全班集体评议。并强调第(1)小题的两个商可以同时脱式计算再相加,第(2)小题的商和积也可同时脱式计算再相减。第2题我让学生先圈出错误的地方,想想为什么会出错,再改正。第4题读完题后请学生说说什么叫“人均居住面积”再独立列综合算式计算。
总的来说,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的不错,但是对“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理解不够深入。接下来我该做的是:
第一,要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多揣摩课程标准的每一句话。做到课前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第二,课上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让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要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总是扶着学生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地走,以免学生长期下去养成思维的惰性。正如陈校长所说“课堂上操心的太多”。
第三,以后每一节课备好课写好教案后给师傅看,并认真听取师傅的建议,做到二次备课。另外,多请师傅听课,评课,也要多听师傅的课。
通过这次新秀过关课各位领导和师傅们的点评我认识到了自己课堂上的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吸取建议,以后在备课上会用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课堂上会努力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课后做到全面反思。谢谢学校给我们新老师这次机会和对我们新老师发展上的重视。
反思三: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非常巧合四年级上学期我所上教研课的内容也是《混合运算》,感觉这两节课在编排上有许多的类似之处:从生活情景入手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试一试、改错中体会混合运算的注意点、对比练习中明白运算符号不一样引起运算顺序的不一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混合运算的价值等等。明显感觉四下的混合运算虽然计算的步数比较多,但是学生有递等式书写格式和两步计算的经验,新课学习非常轻松。
教学中我从复习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入手,让学生说出熟悉的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为教学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扫清知识障碍。然后直接出示一道三步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观察与原先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该怎样算?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到新学习的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与两步计算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把三步运算转化为两步运算;直觉意识到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与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都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不含括号)。
教材中新课的学习研究就是从商店购物这一学生熟悉的场景开始的。中国象棋每副12元、围棋每副15元,李老师买2副中国象棋和3副围棋一共用了多少钱?教材中只给了一个问题,多数学生列出12×2+15×3后能够结合情境理解计算的顺序,但是这时候引导学生总结计算的顺序感觉特别地单薄,所以我又增添了两道混合运算:12÷2-15÷3、12×2+15÷3这两道算式,并给学生提供了多条信息:中国象棋每副12元、围棋每副15元、中国象棋一共12元、围棋一共15元、买2副中国象棋3副围棋。让学生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信息,看看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能够很快说出每道算式先算什么,但是通过讨论才比较勉强地说出了算式的含义。一方面感觉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觉得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徒增了学习的困难,如果没有丰富的素材该怎样引导学生来总结运算的顺序?
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基本都掌握。想想做做的第一题有4小题,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是第4小题,当三步计算转化为两步计算后出现了“减在前、加在后”的情况,学生习惯于加减的口头表达顺序,计算时不由自主地就先算加后算减了。课中我没有完成书中的改错题而是结合学生此处的错误进行了重点评讲。
这一环节我还引导学生做了一个梳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按什么步骤来解答:一、看(观察算式中有哪些运算)二、画(把先算的一步画出来)三、写。不能让学生的观察流于形式,一定得让他们经历这样一个画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才能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家庭作业中发现学生的错误比较多,计算的顺序不存在问题,多数是一步计算或口算不过关,与众多的计算教学一样的,需要在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上下功夫。
反思四: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合理安排复习内容
在学习《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之前,学生已有加减混合、乘除混合、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的学习经历,加减混合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只需要学生把第一次运算的结果记在心中,再完成第二次运算,写出结果;乘除混合是在二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学习过程与加减混合相似,直至四上,学生才正式学习用递等式完成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为了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本课的学习内容,我在复习环节设计了10道两步式题(4题含有同一级运算,4题含有乘(除)和加(减)、2题含有括号的两步式题),试教中发现安排含有括号的两步式题对新课中学生列综合算式可能有一定的干扰(好多学生列出的综合算式中前后两个乘法都加了括号,当然出现这样的算式也很好),因此在后来的课堂中删除了这两题,并且也调整了上面8题的出现顺序。离学生思维最近的是乘(除)和加(减)的混合运算,因此先出示了4题乘(除)和加(减)混合的,而后出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 “试一试”的教学用到这部分内容,这样的出现顺序与教材的编排相吻合。
二、注重“算”与“用”的结合
新教材没有单独编排应用题,除了有侧重地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外,大部分解决问题的教学都结合在其他内容的学习中进行,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注重“算”与“用”的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本课的练习中,我安排了两个解决问题,即“想想做做”的第4、5题。第4题与例题较相似,求两商之差,一是巩固所学的列综合算式,按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二是训练学生从问题想起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引导学生理解“人均居住面积”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但是我又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显得过于罗嗦,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以致第5题未能解决。我们平时计算的教学和练习,倘若能结合实际情境,学生就能真正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这样就能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算”和“用”和谐交融。
三、正确对待和合理利用课堂生成
课堂是个充满未知的场所,每一刻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或尴尬。在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后,要求学生能列综合算式的尽量列综合算式计算,课堂中出现了这样三种算式:12×3+15×4,(12×3)+(15×4),(12+15)×4-12。前两种都在我的预设中,第三种在两次试教中都未曾见过,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要冷静,处理不当,会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我观察学生的反应,一脸茫然,看来把这个问题抛给当事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请韩黎说明自己的想法,先算一副象棋和一副围棋的总价,乘4是都看做买4副,然后在总的价钱中减去一副象棋的价钱就是李老师一共要付的钱,多好的想法啊,这个算式就有了存在的理由,也让我临时调整了课堂总结,本打算到 “想想做做”第3题直接说说运算顺序就下课的,但觉得何不妨用这个算式开启下一节课的学习呢,于是便有了:课后请大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完成韩黎的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既尊重了学生,又顺利地过渡到后续的学习。
至于(12×3)+(15×4),我采用了迂回的战术,允许学生有这样的想法,顺势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联系实际情境学生想到先算括号中的,再把两部分价钱相加,何况计算的结果和分步算式一致,有括号的综合算式暂告段落,回到12×3+15×4,在此观察算式,揭示课题,探究运算顺序,算出结果,沿着我既定的方案进行,再折回,两式比较,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先算了乘法,有括号的算式中也是先算了乘法,那括号就可以不用了,也说明了数学的简洁性。
当然在本节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未能营造出应有的课堂氛围,教学中几个的细节处理还不够细腻,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断地摸索、尝试。
反思二: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例题提供的是一个求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地提出“这道题先算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列出三步计算的综合算式, 并自然地引起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运算顺序的心理需求。
教学中我用卡片设计了四道题,复习四年级上册学习的两步混合运算,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分别是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只含有加减和只含有乘法的混合运算。指名说出先算什么,我相应用红色彩笔在先算的那一步下面画线。最后,让学生概括总结它们的运算顺序,更好的为本节课作铺垫。
在复习之后我创设情境导入,在学生说出例题的相关数学信息,理清数量关系后,我让孩子先列分布列算式计算,再安排在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将三个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之后发现这个环节设计的不合理,因为学生现在已经可以直接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比较与上学期的混合运算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从而进入本节课的重点环节: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应该先算什么,再请学生汇报,然后独立计算,最后指名板演不同的计算过程:
12×3 + 15×4
= 36 + 15×4=36 + 60
= 36 + 60=96(元)
= 96(元)
教学中始终是我牵着学生一步一步走,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讨论。在各位评委的点评后我发现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先算什么,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说说各自的想法。经过讨论之后我再请几个小组代表说说他们小组的想法,最后带领全班总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优化算法比较得出同时算出两个积,再相加,从而使计算过程简便一些。“试一试”我让学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通过巡视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安排两位不同答案的学生板演。通过比较提醒学生不参与计算的数一定要在下一步照抄下来不可丢了。在这里我是让错误的学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集体交流错误的原因,而没有考虑到该学生当时的心情,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教师可以自己把巡视发现的重点错误自己板书在黑板上,照顾学生的心理。
对于练习的处理我是这样安排的:第1题在学生互相说一说运算顺序之后独立计算,再安排四位同学板演,全班集体评议。并强调第(1)小题的两个商可以同时脱式计算再相加,第(2)小题的商和积也可同时脱式计算再相减。第2题我让学生先圈出错误的地方,想想为什么会出错,再改正。第4题读完题后请学生说说什么叫“人均居住面积”再独立列综合算式计算。
总的来说,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的不错,但是对“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理解不够深入。接下来我该做的是:
第一,要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多揣摩课程标准的每一句话。做到课前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第二,课上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让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要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总是扶着学生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地走,以免学生长期下去养成思维的惰性。正如陈校长所说“课堂上操心的太多”。
第三,以后每一节课备好课写好教案后给师傅看,并认真听取师傅的建议,做到二次备课。另外,多请师傅听课,评课,也要多听师傅的课。
通过这次新秀过关课各位领导和师傅们的点评我认识到了自己课堂上的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吸取建议,以后在备课上会用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课堂上会努力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课后做到全面反思。谢谢学校给我们新老师这次机会和对我们新老师发展上的重视。
反思三: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非常巧合四年级上学期我所上教研课的内容也是《混合运算》,感觉这两节课在编排上有许多的类似之处:从生活情景入手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试一试、改错中体会混合运算的注意点、对比练习中明白运算符号不一样引起运算顺序的不一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混合运算的价值等等。明显感觉四下的混合运算虽然计算的步数比较多,但是学生有递等式书写格式和两步计算的经验,新课学习非常轻松。
教学中我从复习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入手,让学生说出熟悉的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为教学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扫清知识障碍。然后直接出示一道三步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观察与原先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该怎样算?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到新学习的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与两步计算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把三步运算转化为两步运算;直觉意识到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与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都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不含括号)。
教材中新课的学习研究就是从商店购物这一学生熟悉的场景开始的。中国象棋每副12元、围棋每副15元,李老师买2副中国象棋和3副围棋一共用了多少钱?教材中只给了一个问题,多数学生列出12×2+15×3后能够结合情境理解计算的顺序,但是这时候引导学生总结计算的顺序感觉特别地单薄,所以我又增添了两道混合运算:12÷2-15÷3、12×2+15÷3这两道算式,并给学生提供了多条信息:中国象棋每副12元、围棋每副15元、中国象棋一共12元、围棋一共15元、买2副中国象棋3副围棋。让学生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信息,看看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能够很快说出每道算式先算什么,但是通过讨论才比较勉强地说出了算式的含义。一方面感觉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觉得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徒增了学习的困难,如果没有丰富的素材该怎样引导学生来总结运算的顺序?
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基本都掌握。想想做做的第一题有4小题,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是第4小题,当三步计算转化为两步计算后出现了“减在前、加在后”的情况,学生习惯于加减的口头表达顺序,计算时不由自主地就先算加后算减了。课中我没有完成书中的改错题而是结合学生此处的错误进行了重点评讲。
这一环节我还引导学生做了一个梳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按什么步骤来解答:一、看(观察算式中有哪些运算)二、画(把先算的一步画出来)三、写。不能让学生的观察流于形式,一定得让他们经历这样一个画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才能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家庭作业中发现学生的错误比较多,计算的顺序不存在问题,多数是一步计算或口算不过关,与众多的计算教学一样的,需要在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上下功夫。
反思四: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