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时间: 06-13
栏目:反思
反思一: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一、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
学生认知起点的定位,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对学生认知起点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探索一个既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分母只含有素因数2和5。第一次和第二次试教,,学生都不能找出一个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跟分母有关?我想,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给学生一个好的认知起点。学生都选择:“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化成小数,老师也没有要求学生用第二种方法化成小数。一个有限小数都能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这是学生探索这个规律的认知起点,而他们没有这个起点,如何让学生探索这个规律呢?课后黄老师向我指出这个问题。重新备课,所以在后来的课中我请学生用二种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并板书。给学生建立好了认知起点,学生很快就感悟到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跟分母有关。
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后有部分老师认为,一个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跟分母有关?直接告诉学生。我认为这还是有待商榷的。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难道我们就这样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吗?数学家吴文俊先生在谈21世纪的中国教育时曾说过的一段话:“学校所给的数学题目都是有答案的,已知什么,求证什么,都是清楚的,题目也一定做得出来。但是到了社会上,所面对的问题大多是预先不知道答案的,甚至不知道是否会有答案。”这就需要老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实际数学问题的方法。课堂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解决难题的能力,掌握遇到实际问题如何解决的能力。我们应该让学生的视角从狭窄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提供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难点,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有钻研透教材,才能预设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可预设,但课堂教学又是生动地、有些是无法预设的。所以我们只有钻研透教材,那么学生才会按照你预设教学活动开展。例第二部分的12个分数都编教材的专家精心挑选过地,不能随便的舍弃。如9/16开始我想这个分数计算的结果是四位小数,学生计算太麻烦就把它舍弃。可后来听了紫阳小学卢老师的课后,我知道其实这个分数是缺一不可的。首先它可以复习我们五上学的内容:怎样判断积的末尾有几个零?(看这个数可分成几队2和5,它就有几个0)所以在课前应做一些分解素因数的题。其次它能化解难点:把9/16用第二种方法化成小数,先要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只要他能把这一题能化成分母是100000的分数。那么后面“一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跟什么有关?”这个大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探索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分母只含有素因数2和5。也就水道渠成。课后听了于老师的发言,发现这题还有一点没有挖掘出来。根据2和5派队的个数,我们还能马上知道它是几位小数。这里又可以分成二种情况:第一种只有2或只有5,根据2或5的个数确定小数的位数:第二种有2又有5的,根据个数多的来确定小数的位数。看视很简单的一道题,其实它有三个作用。复习学过的知识,化解今天学习的难点,探索了规律。我想,如果能这样吃透教材,那么怎样生动的课堂都能驾驭。教学任务也肯定能完成,再也不会叫时间来不及,内容太多了。
反思二: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课时的各种环节中,安排学生间你一言、我一语的活动,有时甚至设置一些悬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得发展
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时,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促进发展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从而经历、体验知识形成、获得的过程。在比较方法的探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比较的方法,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但是,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1.在教学中,没有预设到带分数化成小数,及大于1的小数化成带分数或假分数的情况;
2.在讲解互化的方法时,教师讲的太罗嗦,以至于浪费了时间,导致提高习题没有出示;
3.练习题没有层次性不高
反思三: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分数和小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有时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有时则需要把小数化成分数,所以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不仅可以沟通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深刻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而且可以为学习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打好基础。对于小数化分数,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旧知识,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逐步把学生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制造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并在知识的升华处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探索中找到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实现自主学习。通过每段绳子长度相等最初建立小数和分数的相等关系,进一步探索知道小数其实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在转化的过程中,强调最后的结果要约成最简分数,也是本次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的是能根据小数的意义化成分数,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要有预见性,多培养学生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反思四: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把分数化成小数以及把小数化成分数。
一、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
学生认知起点的定位,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对学生认知起点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探索一个既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分母只含有素因数2和5。第一次和第二次试教,,学生都不能找出一个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跟分母有关?我想,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给学生一个好的认知起点。学生都选择:“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化成小数,老师也没有要求学生用第二种方法化成小数。一个有限小数都能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这是学生探索这个规律的认知起点,而他们没有这个起点,如何让学生探索这个规律呢?课后黄老师向我指出这个问题。重新备课,所以在后来的课中我请学生用二种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并板书。给学生建立好了认知起点,学生很快就感悟到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跟分母有关。
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后有部分老师认为,一个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跟分母有关?直接告诉学生。我认为这还是有待商榷的。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难道我们就这样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吗?数学家吴文俊先生在谈21世纪的中国教育时曾说过的一段话:“学校所给的数学题目都是有答案的,已知什么,求证什么,都是清楚的,题目也一定做得出来。但是到了社会上,所面对的问题大多是预先不知道答案的,甚至不知道是否会有答案。”这就需要老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实际数学问题的方法。课堂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解决难题的能力,掌握遇到实际问题如何解决的能力。我们应该让学生的视角从狭窄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提供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难点,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有钻研透教材,才能预设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可预设,但课堂教学又是生动地、有些是无法预设的。所以我们只有钻研透教材,那么学生才会按照你预设教学活动开展。例第二部分的12个分数都编教材的专家精心挑选过地,不能随便的舍弃。如9/16开始我想这个分数计算的结果是四位小数,学生计算太麻烦就把它舍弃。可后来听了紫阳小学卢老师的课后,我知道其实这个分数是缺一不可的。首先它可以复习我们五上学的内容:怎样判断积的末尾有几个零?(看这个数可分成几队2和5,它就有几个0)所以在课前应做一些分解素因数的题。其次它能化解难点:把9/16用第二种方法化成小数,先要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只要他能把这一题能化成分母是100000的分数。那么后面“一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跟什么有关?”这个大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探索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分母只含有素因数2和5。也就水道渠成。课后听了于老师的发言,发现这题还有一点没有挖掘出来。根据2和5派队的个数,我们还能马上知道它是几位小数。这里又可以分成二种情况:第一种只有2或只有5,根据2或5的个数确定小数的位数:第二种有2又有5的,根据个数多的来确定小数的位数。看视很简单的一道题,其实它有三个作用。复习学过的知识,化解今天学习的难点,探索了规律。我想,如果能这样吃透教材,那么怎样生动的课堂都能驾驭。教学任务也肯定能完成,再也不会叫时间来不及,内容太多了。
反思二: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课时的各种环节中,安排学生间你一言、我一语的活动,有时甚至设置一些悬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得发展
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时,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促进发展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从而经历、体验知识形成、获得的过程。在比较方法的探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比较的方法,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但是,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1.在教学中,没有预设到带分数化成小数,及大于1的小数化成带分数或假分数的情况;
2.在讲解互化的方法时,教师讲的太罗嗦,以至于浪费了时间,导致提高习题没有出示;
3.练习题没有层次性不高
反思三: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分数和小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有时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有时则需要把小数化成分数,所以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不仅可以沟通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深刻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而且可以为学习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打好基础。对于小数化分数,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旧知识,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逐步把学生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制造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并在知识的升华处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探索中找到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实现自主学习。通过每段绳子长度相等最初建立小数和分数的相等关系,进一步探索知道小数其实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在转化的过程中,强调最后的结果要约成最简分数,也是本次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的是能根据小数的意义化成分数,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要有预见性,多培养学生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反思四: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把分数化成小数以及把小数化成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