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大数与凑整教学反思

时间: 06-10 栏目:反思
反思一:大数与凑整教学反思

反思整节课,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又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在交流评价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体验,较好地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准确数和近似数,理解了生活中除了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去尾法”和“进一法”也经常被使用。商场大减价联系“去尾法”,选择适合自己身材尺寸的服装则联系了“进一法”,让学生自然地将生活中的知识运用于数学之中,并且通过讨论概括出两种凑整的法则。这样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帮助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解决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目标。

在初步掌握“去尾法”、“进一法”的凑整方法后,我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反思:比较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三种凑整方法。使学生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形成了一个“再探究”的学习氛围,也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三种凑整方法。

练习中我还特意让学生和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超市收银条、水电煤发票等),让学生在灵活运用合理的凑整方法的同时,也让学生留意我们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感悟了数学对生活的实际意义。


反思二:大数与凑整教学反思

反思整节课,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又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在交流评价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体验,较好地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感触较深。

一、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建构生命课堂:

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能仅仅拘囿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

在“大数与凑整”这节课中,我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准确数和近似数,理解了生活中除了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去尾法、进一法也经常被使用,感知了三种凑整方法的异同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产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了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体会密切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这节课在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准确数和近似数”后,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发现生活中有大量的近似数。既然生活中经常出现近似数,那么如何取近似数呢?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复习旧知、引发探究,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在深入反思阶段,我精心设计了“学生乘坐空中缆车”和“积分换购奖品”两个现实情境,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感受到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取近似数。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促进主体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贵有疑,通过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多方位独立思考。在探究学习阶段,通过创设“我是服装部经理”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设计凑整的新方法。

另外在探究、学习并初步掌握“去尾法”、“进一法”的凑整方法后,我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反思:用去尾法凑整与用四舍五入法凑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是如何使用“进一法”取近似数的?比较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三种凑整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尝试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了一个“再探究”的学习氛围。

四、注重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体悟动态之美:

人文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地“传递”给我们的学生。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设计好、组织好一个个科学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感受、体验并将其内化!在这里,我们能体悟到学生们在“说”的过程中,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得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人文素养也得到充分提高。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在价值追求上注重人文关怀,尊重独特的体验,让课堂的“说”诠释出一种“动态生成”的美,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家园;让学生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潜在的悟性得以生长。在我的课堂上,允许学生对老师的上课,对同伴的交流“评头论足”,久而久之,我的学生敢于不拘形式大胆地说,他们能结合切身体验和内心感受,使表达的空间得以舒展,在参与学习的群体中获得了异彩纷呈的新信息。他们毫无顾忌地自由选择、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自由评析,拥有快乐、兴趣、自信、动力、成功。

五、注重问题意识的敏感性,反思教学之憾:

有位教育家曾言:教育应该是把无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而不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无问题。这话有一定哲理。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个个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因为自感学得不错。这自感不错的背后,蕴涵着一个更让我们值得去深思的教学问题,如何让学生高兴地迎着问题进入课堂,又自觉地带者问题走出课堂。这将成为我下阶段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反思三:大数与凑整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大数的读写和四舍五入的复习为开头,一方面复习了学生的已有知识,为新课的内容做好准备,同时也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大数与凑整。
     
在新授部分,用商场买衣服作为引入情景,联系到了实际情况,使学生更易理解。在对“进一法”引入时,课本上只有小胖一个例子,无法完全体现“进一法”的特点,因此在本节课中又加入了小丁丁的例子,使被省略尾数的最高位既有小于5的,又有大于5的,但结果都是向前一位进一,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于进一法有更确切的了解。
     
在练习设计上,让学生从做题过程中寻找三种凑整方法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能更进一步的理解三种凑整方法。并通过应用题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凑整方法在实际情景中的选择与运用。


反思四:大数与凑整教学反思

周一听了黄晓莉老师用moodle上的《大数与凑整》一课,我又一次领略了moodle的魅力。在这节课中有这几个亮点:

一、敢于对教材进行修改整合。教材的编排意图很好,但选取的材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黄老师根据同学们在国庆期间的游玩购物或平时看到过促销活动,甚至是购物时有过这样的体验,课前热身中请学生在moodle平台的讨论区中聊了聊自己的购物经验,平时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商店的促销形式,带着对课堂教学的热情和兴趣走进课堂。黄老师在课中创设了“单柜满100减30”的促销活动情景,请学生当小胖来选择两件衣服。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运用了大数凑整的方法,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

二、充分体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数学知识回归生活。黄老师制定的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第二点就是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中比较三种不同凑整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积累数学事实。情感与态度目标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这些目标的设定都是让学生充分体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

黄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教师创设的商店促销“单柜满100元减30元”这一情境,购物时的优惠方式本身就是在运用“去尾法”或是类似的方法,所以,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亲近感,产生研究问题的愿望,很好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有用和有趣。接着根据四年级要订服装,黄老师设计了给自己选校服的尺码。这样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燃起学生研究数学的愿望。在这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了“进一法”。“去尾法”和“进一法”的情境设计都是一些生活中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中进行了三种凑整方法的对比,让学生自己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建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与创设情境相呼应,最后韩老师设计了让学生通过观察超市收银条中积分问题和电费的账单,了解“去尾法”和“进一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不仅仅只存在于商场的促销和选衣服尺码这两个日常生活的场景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合理的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知识在这样的设计中回归到生活,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可以处处用数学。数学知识中的取近似值是生活的需要,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数据都是近似值,如我国的人口、占地面积等等。既然这一知识来源于生活,那就要为生活需要服务。

我的建议:三种凑整方法的比较,由于数比较大,可以让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前提下进行小组交流,扩大交流面,让表达强的同学带动表达弱的同学,增强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三种凑整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要讲透。在考考你时,可以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去尾法与进一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