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聪明的阿凡提教学反思(2)

时间: 06-10 栏目:反思
是决计培养不出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孩子的。
  
《聪明的阿凡提》里写到阿凡提在帮助穷人前后分别有一个描写饭馆老板的表情的词语:“气势汹汹”和“目瞪口呆”。学生怎样掌握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呢?靠背词语解 释来记忆,学生固然能够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但是这种纯理性的识记,除了应付考试,对他们语文素养的发展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可行的办法只有一个:引导学生 用感性的方式去掌握它。
  
我提出想请三个学生对文本进行表演。对此,学生的反应相当活跃。在全体学生再次阅读了文本之后,三个孩子纷纷 上台来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演出来。表演完后我对他们说:“你觉得刚才三个小演员哪些地方表演得好?”有的说:“我觉得阿凡提表演得最好,她把阿凡提聪明 的样子演得很像。”呵呵,虽然他的回答算说得很完整的,不过不太具体,得让他说得更细点儿,我问:“她哪些地方的表演让你觉得阿凡提很聪明?”孩子想了想 说:“她把阿凡提想了想,抓过钱袋挡住老板的手,把钱袋凑到老板的耳边的动作都表演出来了。”“你能对她作出那么细致的评价,说明你观察得很认真很仔细 哟。”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一句,他美滋滋地笑了。有的说:“我认为那个老板演得很好,一开始他的样子是很凶的,后来又眼睛瞪得大大的,张着嘴巴说不出话 来,像气得要死的样子。”“课文里有两个词语正是描写老板很凶的样子和气急败坏的样子的,你们能找到吗?”我接过她的话进一步启发学生。他们的反应更强烈 了,“气势汹汹、目瞪口呆。”找到词语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叫着。我笑着对他们说:“那现在谁再来评一评我们这位小老板的表演?要求用上我们刚才说的词语‘气 势汹汹’和‘目瞪口呆’。”看到平时不太举手的金晶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我叫了她起来回答,她说:“童炜强把这个‘老板’开始的时候对穷人气势汹汹的,听 了阿凡提的话后目瞪口呆的样子表演出来了。”……
  
学生正是通过表演这种感性的学习方式,读出了“气势汹汹”和“目瞪口呆”这两个词语的形象、情味和意蕴,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感性方式,“气势汹汹”和“目瞪口呆”这两个词融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学生的骨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又一个鲜活的元素。


反思五:聪明的阿凡提教学反思

在中国娃的主题活动中,《聪明的阿凡提》这个教育活动是十分吸引幼儿的。这是一节大班的语言课,《聪明的阿凡提》这个故事语言浅显、内容风趣所以很容易被 幼儿所接受。故事以叙事为主,运用幽默诙谐的艺术手法,着重借阿凡提与大官生动形象的对话描写,烘托了阿凡提大智大勇、疾恶扬善这一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

大班的幼儿是极易模仿的,在平时生活中我就发现他们经常模仿一些卡通人物,甚至模仿老师等等。这说明他们对模仿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见识也 越来越广了,所以在这个时期让他们接触到一些正面的人物形象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他们对其中一些重要的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性格特点了解的也就越多,那 么,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性格的成熟就越有帮助。而故事主人公阿凡提是一个集善良、勇敢、智慧于一身的鲜明人物形象,这就为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形象模仿 的基础。

活动中,在向幼儿讲述故事时,为了能使人物特点更清晰,我制作了阿凡提与大官的图饰。此外,就是在讲故事的时候运用一些语调、语 速的变化,面部表情以及手势、动作的变化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倾听的愿望和兴趣。在情境表演中,我们练习了阿凡提和大官的对话,为了让孩子们学说对 话,我还利用了“胡子、星星、驴尾巴”小图饰。在这个环节上,我发现幼儿对于“毛驴尾巴”和“毛驴尾巴上的毛”有些分辨不清楚。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很多幼 儿将“毛驴尾巴上的毛”说成了“毛驴尾巴”。课后我也做了一定反思,也许是我画的图饰是一个毛驴尾巴所以才误导了幼儿。

在最后一个表演环 节,气氛十分活跃,幼儿分别表现出了阿凡提面对大官时不亢不卑的说话神态和大官前后两种不同的说话态度与语气,从一开始的高傲神气到最后的低声下气。但是 当我进行分组表演时候,幼儿高亢的情绪有些不受控制了。我想这个环节应该把自由还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去分配角色自主表演也许更能达到教学目的。

经过本次教学活动,不仅使幼儿对阿凡提有进一步的认识,知道阿凡提是一个聪明机智的新疆维吾尔族人,感受了阿凡提的幽默和不畏强权,还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幼儿对表演活动的兴趣。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