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时间: 04-03
栏目:反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一:
《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他的内心世界。
这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有些语句的含义比较深刻,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总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这一环节上学生大多归纳为“毛岸英牺牲了。”我借此纠正了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上的偏颇——主要写了谁,他怎么了,因为什么?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感悟组织学生交流:从课文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为什么有此感悟?你是从哪些词句当中感悟到的?为了使自读课文和谈论交流更有实效,课前我要求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开展课外阅读。最后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因为有感情的朗读,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许多感受,有的学生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可能通过读能表达出来,在读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
纵观整堂课,我觉得学生的感悟还是比较到位的,可学生的朗读还欠加强指导。让学生在朗朗的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去感受情思美感,所以组织好朗读教学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教学中学生集体感情朗读的时间欠充分,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去自由地感受作品。其次,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这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基本特点。文章当中有很多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可在体会情感中没有涉及到描写人物的方法,我觉得在体会情感和了解写作方法有一个自然的融合就更好了,做到读写结合更好,这也是今后教学值得重视的地方。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二: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的批示。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教学本文,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从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描写中体会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内心世界。感受毛主席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博大的胸襟。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播放课文情景朗读,创设悲痛氛围
这篇课文重在一个“情”字。这份“情”是博厚的、深沉的、凝重的。因此,要让学生很好地走进毛泽东作为普通人、作为毛岸英的父亲的情感世界,从字里行间体验、感受这份“情”,既需要教师的引领与激情,又需要学生设身处地地用“心”解读文本。
课始,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和图片向学生介绍了毛岸英以及抗美援朝的历史。还介绍了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让学生对伟人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毛岸英有了具体的认识。接着,我通过一段视频,播放了与课文吻合的各种情景同时伴有深情并茂的原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毛主席面临失去爱子之后无比悲痛的心情,学生在听完朗读后无不为之感动,个个情不自禁,泪眼模糊。学生很好的把握了课文的情感基调,毛主席失去爱子的悲痛,以及伟人的宽广胸怀无不震撼了同学的心灵。
二、抓住重点语段,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课文中毛主席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次对话,一次心理活动都能体现他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抓住这些语句去感知毛泽东作为平凡人的情感世界,作为一代伟人的宽广胸襟。教学时,文本中两处让我读着读着就哽咽了,一处是“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一天不说一句话,一天不出门,一天不吃一口饭……”我和学生都发自内心地替毛主席难过、极度悲痛。学生很懂事,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另一处是“毛主席仰望天花板,强忍者悲痛,用黯然的目光看着……”从这儿进一步体会到毛主席失去爱子的万分悲痛。但最后还是签字,让儿子的遗体就留在朝鲜。这里表现出了毛主席真不愧是伟人的风范及博大的胸怀。学生先抓住重点字词 “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又一支”,“热了几次”,“原封不动”等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悲痛感情,然后带着感情朗读,这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文本语言文字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让无声的语言文字变得有声有形,真切感受到主席内心那份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痛楚。特别是主席面对彭老总和金日成首相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进行抉择时,主席一时难做判断,他渴望见儿子最后一面,可他此时又想到了和毛岸英烈士一样牺牲的无数志愿军战士,他们的父母也一样经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战争嘛,毕竟要死人的”,这样的心理活动描写更能体现出毛主席作为一名普通父亲流露出的真实情感和作为一名领袖人物所具备的开阔胸怀。
三、畅谈感受,升华人物情怀
毛主席尽管很渴望见儿子的最后一面,但还是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留在朝鲜,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诗句,这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文章主题的高潮和升华,在理解和诵读这十四个字的诗句后,让学生想象主席夜晚泪湿枕巾的情感波澜,再现了毛泽东具有的普通人的情感和一代伟人宽广的胸襟,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我设计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写一写想对主席说的话,畅谈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自主理解了文本,感受到毛主席的博大无私,又活化了毛主席在他们心中的伟大形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三: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从课文中我们体会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那么,如何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上的变化,怎样表现人物性格描写,在本文中我们可略见一斑。如:
1、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
如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又如动作描写:“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还如神态描写:“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在进行人物刻画时,我们总是要求学生不要忽略细节描写,其实就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内心世界的外在表露,课下不妨让学生进行一下小练笔,写一些人物作文
教学时,我还让学生交流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联系、调动学生的家庭亲情指导学生去感受。如“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我组织学生想象、讨论: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毛泽东他在干什么,想什么,是什么神态,你见过类似的情景吗?他为什么整天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许多感受,学生由于年龄较少,不能完全理解内容清晰的表达出来,只有通过读来表达出来。因此,本课教学我以读为主线,读读、议议、读读,特别是学生交流了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后,专门安排时间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 还。”每每念及毛泽东主席的这些诗文,胸中总会不由自主地荡涤起一股恢宏豪迈之气,印象中的毛主席因着这些诗文而幻化成为一个激情飞扬,独领风骚,从不会 为儿女私情所困的伟人,近乎一个神。然,伟人也是一个人,只是他们比常人的隐忍力更强而已,他们只不过不惯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尽显于大众的面前。今天有幸 与班上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从中我们看到了毛主席鲜为人知的温柔细腻情切的那一面。一堂课中,我和孩子们透过文字与毛主席进行了近 距离的接触,既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位父亲的爱子情感,又领略了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现就这堂课的教学活动作一下反思。
一、精心设计了整个教学流程。
备课时,我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流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环节如下:1.抗美援朝时代背景、毛岸英个人简介导入,把学生带入抗美援朝的时代,并感受到这样一个 优秀的年轻人牺牲了,是多么的令人惋惜,从而让学生们尽量能体会到毛主席的悲痛之情。 2.目标出示,有的放矢。3.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4. 品读句子,体会情感。5. 视频欣赏,深化情感。6. 补充资料 加深理解。 7. 深情小结。 8. 课后小练笔:抓住视频中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个难眠之夜的情景,一一描述出来。这一环节,既是对人物品质的进一步 升华,同时也让学生能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人物描写,效果比较好。这几个环节的设计都一致指向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这个目标,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形式为目标服务。
二、注重语文的工具性,链接应试,主要表现在:
1.概括课文内容方法指导性强,有实效。本文教学,我抓住三封电报引起的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以及毛主席对此作出的批示为线索,把三封电报的内容和毛主席的 批示内容串联起来,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告知学生像这样抓住中心线索串联各部分内容,就是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2.确定一个谈体会的模式。告知学生一个特定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化难为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本课时,我就给予了学生们谈体会的一个模 式:这句/段话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动作描写方法,我从中感受/体会到了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常人的情怀/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伟人的胸怀。
3.抓住文中反问句相机进行反问句式变陈述句式的训练,既训练了句式,又理解了句子含义。如: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
4.理解课文,以读为本,抓住细节,读品结合,读中悟文,读中悟情。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 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他的内心世界。为了达成目标,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 读课文时,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描写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然后给予时间让他们交流交流各自的体会,说说从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提醒他们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例如,“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时,学生先抓住重点字词 “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又一支”,“热了几次”,“原封不动”等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悲痛感情,然后带着感受朗读,这样学生用自 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文本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让无声的语言文字变得有声有形。然后在体会“‘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 禁地喃喃着”时,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走进文本,自己朗读,再指名朗读,通过师生的互相交流碰撞、相互启迪,让句子中的内涵留在学生的心田,使伟人形象屹立 在学生心中。最后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因为有感情地朗读,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许多感受,有的学生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可能通过 读能表达出来,在读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生的感悟还是比较到位的,
三、情感线索引领,充分展示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1.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感同身受毛主席惊闻噩耗后的心情,我首先给予学生们熟读课文、互相交流的时间,然 后我用抑扬顿挫而又不断深入引进的过渡语,引导学生不断深入伟人的内心,以续代讲、以情诱人,让学生在充分的配乐朗读重点句段中感受毛主席痛失爱子的悲痛 心情,自然而然把学生们带到了课文悲痛的意境中,朗读起来也就能声情并茂了。
《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他的内心世界。
这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有些语句的含义比较深刻,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总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这一环节上学生大多归纳为“毛岸英牺牲了。”我借此纠正了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上的偏颇——主要写了谁,他怎么了,因为什么?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感悟组织学生交流:从课文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为什么有此感悟?你是从哪些词句当中感悟到的?为了使自读课文和谈论交流更有实效,课前我要求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开展课外阅读。最后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因为有感情的朗读,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许多感受,有的学生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可能通过读能表达出来,在读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
纵观整堂课,我觉得学生的感悟还是比较到位的,可学生的朗读还欠加强指导。让学生在朗朗的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去感受情思美感,所以组织好朗读教学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教学中学生集体感情朗读的时间欠充分,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去自由地感受作品。其次,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这是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基本特点。文章当中有很多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可在体会情感中没有涉及到描写人物的方法,我觉得在体会情感和了解写作方法有一个自然的融合就更好了,做到读写结合更好,这也是今后教学值得重视的地方。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二: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的批示。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教学本文,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从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描写中体会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内心世界。感受毛主席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博大的胸襟。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播放课文情景朗读,创设悲痛氛围
这篇课文重在一个“情”字。这份“情”是博厚的、深沉的、凝重的。因此,要让学生很好地走进毛泽东作为普通人、作为毛岸英的父亲的情感世界,从字里行间体验、感受这份“情”,既需要教师的引领与激情,又需要学生设身处地地用“心”解读文本。
课始,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和图片向学生介绍了毛岸英以及抗美援朝的历史。还介绍了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让学生对伟人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毛岸英有了具体的认识。接着,我通过一段视频,播放了与课文吻合的各种情景同时伴有深情并茂的原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毛主席面临失去爱子之后无比悲痛的心情,学生在听完朗读后无不为之感动,个个情不自禁,泪眼模糊。学生很好的把握了课文的情感基调,毛主席失去爱子的悲痛,以及伟人的宽广胸怀无不震撼了同学的心灵。
二、抓住重点语段,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课文中毛主席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次对话,一次心理活动都能体现他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抓住这些语句去感知毛泽东作为平凡人的情感世界,作为一代伟人的宽广胸襟。教学时,文本中两处让我读着读着就哽咽了,一处是“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一天不说一句话,一天不出门,一天不吃一口饭……”我和学生都发自内心地替毛主席难过、极度悲痛。学生很懂事,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另一处是“毛主席仰望天花板,强忍者悲痛,用黯然的目光看着……”从这儿进一步体会到毛主席失去爱子的万分悲痛。但最后还是签字,让儿子的遗体就留在朝鲜。这里表现出了毛主席真不愧是伟人的风范及博大的胸怀。学生先抓住重点字词 “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又一支”,“热了几次”,“原封不动”等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悲痛感情,然后带着感情朗读,这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文本语言文字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让无声的语言文字变得有声有形,真切感受到主席内心那份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痛楚。特别是主席面对彭老总和金日成首相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进行抉择时,主席一时难做判断,他渴望见儿子最后一面,可他此时又想到了和毛岸英烈士一样牺牲的无数志愿军战士,他们的父母也一样经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战争嘛,毕竟要死人的”,这样的心理活动描写更能体现出毛主席作为一名普通父亲流露出的真实情感和作为一名领袖人物所具备的开阔胸怀。
三、畅谈感受,升华人物情怀
毛主席尽管很渴望见儿子的最后一面,但还是毅然决然地把儿子留在朝鲜,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诗句,这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文章主题的高潮和升华,在理解和诵读这十四个字的诗句后,让学生想象主席夜晚泪湿枕巾的情感波澜,再现了毛泽东具有的普通人的情感和一代伟人宽广的胸襟,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我设计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写一写想对主席说的话,畅谈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自主理解了文本,感受到毛主席的博大无私,又活化了毛主席在他们心中的伟大形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三: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从课文中我们体会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那么,如何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上的变化,怎样表现人物性格描写,在本文中我们可略见一斑。如:
1、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
如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又如动作描写:“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还如神态描写:“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性格特点: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在进行人物刻画时,我们总是要求学生不要忽略细节描写,其实就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内心世界的外在表露,课下不妨让学生进行一下小练笔,写一些人物作文
教学时,我还让学生交流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联系、调动学生的家庭亲情指导学生去感受。如“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我组织学生想象、讨论: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毛泽东他在干什么,想什么,是什么神态,你见过类似的情景吗?他为什么整天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许多感受,学生由于年龄较少,不能完全理解内容清晰的表达出来,只有通过读来表达出来。因此,本课教学我以读为主线,读读、议议、读读,特别是学生交流了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后,专门安排时间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 还。”每每念及毛泽东主席的这些诗文,胸中总会不由自主地荡涤起一股恢宏豪迈之气,印象中的毛主席因着这些诗文而幻化成为一个激情飞扬,独领风骚,从不会 为儿女私情所困的伟人,近乎一个神。然,伟人也是一个人,只是他们比常人的隐忍力更强而已,他们只不过不惯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尽显于大众的面前。今天有幸 与班上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从中我们看到了毛主席鲜为人知的温柔细腻情切的那一面。一堂课中,我和孩子们透过文字与毛主席进行了近 距离的接触,既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位父亲的爱子情感,又领略了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现就这堂课的教学活动作一下反思。
一、精心设计了整个教学流程。
备课时,我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流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环节如下:1.抗美援朝时代背景、毛岸英个人简介导入,把学生带入抗美援朝的时代,并感受到这样一个 优秀的年轻人牺牲了,是多么的令人惋惜,从而让学生们尽量能体会到毛主席的悲痛之情。 2.目标出示,有的放矢。3.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4. 品读句子,体会情感。5. 视频欣赏,深化情感。6. 补充资料 加深理解。 7. 深情小结。 8. 课后小练笔:抓住视频中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个难眠之夜的情景,一一描述出来。这一环节,既是对人物品质的进一步 升华,同时也让学生能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人物描写,效果比较好。这几个环节的设计都一致指向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这个目标,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形式为目标服务。
二、注重语文的工具性,链接应试,主要表现在:
1.概括课文内容方法指导性强,有实效。本文教学,我抓住三封电报引起的主席的思想感情变化以及毛主席对此作出的批示为线索,把三封电报的内容和毛主席的 批示内容串联起来,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告知学生像这样抓住中心线索串联各部分内容,就是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2.确定一个谈体会的模式。告知学生一个特定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化难为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本课时,我就给予了学生们谈体会的一个模 式:这句/段话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动作描写方法,我从中感受/体会到了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常人的情怀/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伟人的胸怀。
3.抓住文中反问句相机进行反问句式变陈述句式的训练,既训练了句式,又理解了句子含义。如: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
4.理解课文,以读为本,抓住细节,读品结合,读中悟文,读中悟情。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 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他的内心世界。为了达成目标,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 读课文时,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描写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然后给予时间让他们交流交流各自的体会,说说从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提醒他们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例如,“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时,学生先抓住重点字词 “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又一支”,“热了几次”,“原封不动”等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悲痛感情,然后带着感受朗读,这样学生用自 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文本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让无声的语言文字变得有声有形。然后在体会“‘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 禁地喃喃着”时,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走进文本,自己朗读,再指名朗读,通过师生的互相交流碰撞、相互启迪,让句子中的内涵留在学生的心田,使伟人形象屹立 在学生心中。最后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因为有感情地朗读,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许多感受,有的学生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可能通过 读能表达出来,在读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生的感悟还是比较到位的,
三、情感线索引领,充分展示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1.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感同身受毛主席惊闻噩耗后的心情,我首先给予学生们熟读课文、互相交流的时间,然 后我用抑扬顿挫而又不断深入引进的过渡语,引导学生不断深入伟人的内心,以续代讲、以情诱人,让学生在充分的配乐朗读重点句段中感受毛主席痛失爱子的悲痛 心情,自然而然把学生们带到了课文悲痛的意境中,朗读起来也就能声情并茂了。